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省电子地图 > 焦作市地图 >
博爱县地图
博爱县相关地区地图:

发展历史

1927年(民国16年),冯玉祥主豫时,根据吉鸿昌将军的呈请,将沁阳县东北部丹河以东四乡一十五图和崇下乡四图的部分村庄划出,增设博爱县,县治清化镇,直属河南省辖。1938年至1945年日军侵占博爱时改为清化县。1949年8月建立平原省,博爱县归平原省新乡地区辖。1952年冬,平原省撤销,博爱县归河南省新乡地区辖。1954年博爱县归焦作市辖。1960年10月博爱县并入焦作后,取消县建置,改设城关人民公社、阳庙人民公社、金城人民公社、界沟人民公社、红旗人民公社。1961年9月,恢复博爱县,仍归河南省新乡地区辖(1966年“文革”开始后曾一度有“红卫县”之称)。1983年9月1日,博爱县归焦作市辖。

中山陵“博爱”二字由来

中山陵的“博爱”二字是孙中山先生的手迹,其由来与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有着一段渊源。1904年于右任时年26岁,因倡言革命以诗讥讽时政,惹恼了慈禧,清朝廷遂下令通缉这位“举人”。于是,于右任不得不背井离乡,化名刘学裕只身逃亡到上海。在上海期间,他经历了求学、办学、办报。1906年9月,于右任以考察报务的名义赴日本。在友人引见下,于右任与孙中山相识、相知。自此,于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并成为孙先生的亲密战友。1912年2月,袁世凯逼孙中山辞去大总统不久,于右任相继也辞去交通部次长职务。在孙辞职之前,于右任特地去看望过他的这位亲密战友。孙中山对于特别情深义重,故特赠送两件礼物作为纪念,以表真挚的革命友谊非寻一般。其礼物是:孙中山亲笔为于题写了一幅中堂,即“博爱”二字;另件礼物是一个大炮弹壳,其意义深远。1926年6月1日,孙中山遗体奉安在南京东郊钟山时,中山先生手书的这“博爱”二字即出现在中山陵入口处。《中山陵“博爱”二字的由来》一文,使我得到前所未知的掌故,收益匪浅。兴奋之余,愿将我亲自经手的重刻坊额上“博爱”二字的经历撰就小文,藉以存史留给后人。上世纪60年代爆发的十年动乱初期,名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阶段,“造反派”们以“博爱无阶级属性”,是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对立,划入“四旧”范围而必须破除,并贴上了“破旧立新”的标记。为了保住博爱坊这一建筑物不受损坏,中山陵园管理处今中山陵园管理局的前身组织工人搭好脚手架,请来石匠,把坊额上的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二字用钢凿轻轻地凿去。从此,这一由著名建筑师杨廷宝先生设计、用澳门花岗岩建造的中山陵入口建筑物石牌坊失去了坊名标志,达13年之久。粉碎“四人帮”后,经国家文物局拨款,1979年由我从文物档案中找到博爱坊的照片底片,在中山陵图片社用照片放大机投影在铺在地上与牌坊额同大的纸上,把“博爱”二字描画下来。请来东郊窦村石匠高手张发松师傅,由他精工刻上。从此,博爱坊恢复了原貌。

地理位置

博爱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干线四通八达,是晋煤外运的咽喉要道和主要集散地,焦枝、郑太、侯月铁路横穿北部,境内月山火车站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一级编组站之一。主要公路二线有郑常、新济、焦温、焦克等过境省级公路。博爱县至晋城跨省公路是晋煤外运的六大公路要道之一。

自然资源

博爱县自然资源丰富,风光秀丽,气候适中,素有“金博爱”和“太行山下小江南”的美誉。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北部系太行山余脉,山地、丘陵面积165.7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4%,最高海拔950米;南部为冲积平原,面积321.9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6%。境内有沁河、丹河、小丹河、大沙河、勒马河、蒋沟河、泉组河、幸福河等主要河流8条,地表迳流总量0.73亿立方米。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热量充裕,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北部山区已探明有铝粘土、铁矿、硫铁矿、石灰石、白云石、煤等15种矿产资源。县内林木茂盛,森林覆盖率达22.4%,境内1.8万亩竹林,为华北地区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竹林。博爱竹编工艺精湛,久负盛名,俗称“清化竹器”,历史上被列为皇家贡品。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省级风景区青天河风景区和历史上曾与少林寺齐名的月山寺以及圪当坡、下伏头等景区,竹林清雅、幽山空谷、古刹钟罄、碧水险峰,是游览观光消闲的绝佳胜地。

经济情况

博爱县经济雄厚,物产丰富。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农业和农村经济初步形成了以粮食、蔬菜、畜禽养殖、食用菌和花卉等6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特别是清化生姜、四大怀药和新兴的花卉产业驰名中原。工业经济门类齐全,乡镇企业和私营经济比较发达,主要工业品有新型节能灯具、电脑打印纸、庆大霉素、维脑路通、化肥、回火轮胎钢丝系列、啤酒、糠醛糠醇、汽车配件、水泥系列、丝绸等百余种,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地区。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0.6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1亿元,增长9.3%;第二产业增加值37.3亿元,增长34.1%;第三产业增加值15.4亿元,增长11.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亿元,一般预算支出2.9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6.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61元,人均消费性支出413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432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24亿元。农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税降低4个百分点,亩均负担降低81%。突出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全县新发展蔬菜733.33公顷和鲜果933.33公顷,总面积分别达973.33公顷、2600公顷。新增奶牛1380头,存栏总量达到4050头。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形成了博农、鑫达、伊赛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平原植树90万株,山区退耕还林466.67公顷,竹林保护工程持续推进,被评为全省平原绿化高级标准先进县。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866.67公顷,治理山区水土流失面积9平方公里。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2.4亿元,增长49.2%;实现利税7亿元,增长47.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31,增长40%;工业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4.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6%。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县城关镇以上在建项目71个,完成投资12.2亿元,其中30个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完成投资4.6亿元。加大对月啤公司、松林实业公司等“10优30强”企业的扶持力度,汽车配件、医药化工、食品饮料、轻工纺织、玻璃建材等五大优势产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统筹发展。县城总体规划修订完成,城区北部6条城乡道路已建成,城南、城北两个住宅小区开工建设。加强城乡道路建设,建成博青路、丰许路等城乡道路60余公里。开展非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等专项整治活动,关闭矿井385个。严格实行“环保第一审批程序”和“三同时”制度,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5个。旅游业快速发展。投资5000余万元新修旅游道路20公里,增加旅游环线,开发东峡景区。成功举办青天河风光全国摄影大赛、焦作市第三届红叶节等活动,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全年接待游客人数和门票收入分别增长39%、46%,居全省48个重点旅游景区前列。商贸流通业日趋活跃。清化商业中心城建成并开始营业,中山大饭店主体工程完成。各项改革全面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30.9亿元,增长28.5%;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8%,提高1.6个百分点;上缴税金1.8亿元,增长37%。财政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大力推行“乡财县管”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财政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乡镇达到4个,其中超千万元的1个。顺利完成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清收不良贷款等任务。公开拍卖了5条城区道路的清扫保洁权。对外开放取得较大成效。全县共引进外来投资项目150个,其中工业106个、农业16个。利用县外资金合同总额28.3亿元,实际到位9.9亿元,居焦作市各县(市)第一位;合同利用外资152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86万美元。新批“三资”企业5个。新增自营进出口权企业6个,总数达到63个,居全市之首。对外贸易进一步扩大,全年外贸出口3705万美元、增长21%,其中自营出口1885万美元、增长21%。全年共投入社会事业建设资金1.2亿元,是投入最多的一年。实施科技攻关项目11个,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教学质量继续提高,大专上线率居全市前列。完成29所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全面消除了D级危房。新一中一期主体工程全面竣工。建成了传染病医院和疾病控制中心,改造乡镇卫生院4所,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体系。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年新增就业岗位4844个,2938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安置“4050”人员880人。全年征缴社会保险费5361万元。

历史名人

1.孙培昌,著名SEO工程师。2.满鸿君---焦作市博爱县西关村人,著名画家,北京大学美术名誉主任。3.薛玉洋---焦作市博爱县磨头乡薛庄村人,国家著名篮球运动员。4.毕熙东---焦作市博爱县上庄村人,《北京青年报》体育部主任。5.贺路敏---焦作市博爱县磨头乡人,前国家跆拳道队女队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