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乡地图
城关乡相关地区地图:
8、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城关乡
城关乡代码:410727200。2006年,辖5个居委会、43个村委会:边庄居委会、北崔居委会、西孟庄居委会、中孟庄居委会、石庄居委会、三里辛村、水车里村、南崔村、姜庄村、前王庄村、一家王村、吕井村、刘村、前葛台村、后葛台村、东孟庄村、师寨村、王楼村、五里井村、勾寨村、西杨寺村、东杨寺村、万占村、杨徐占村、山里占村、陈堂村、布里寨村、小娄堤村、后大章村、古佛寺村、臧堂村、李家庄村、拐铺村、路娄堤村、前九甲村、贾辛庄村、大娄堤村、东河村、西河村、南葛寨村、后九甲村、刘富寨村、汪寨村、前大章村、付庄村、董堤村、水平郭村、西张庄村。5、河南省宜阳县城关乡
地理:城关乡位于宜阳县城郊,南依锦屏山,北临洛河,东接丰李,西接莲庄。郑卢路、宜故路、宜白路穿境而过,陇海铁路洛宜支线从高桥村起站。辖区内有被誉为白马寺“姊妹寺”的中州古刹灵山寺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佛寺。全乡辖15个行政村,135个村民组,常住人口3.8万人。乡党委管理1个党总支、27个党支部,党员979人。总面积7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40公顷。水资源充沛,利济渠引洛水从西向东流过。矿藏资源丰富,年产原煤100万吨,石英砂100万吨,形成了“一黑一白”两大支柱产业。辖区内有省、市营厂矿5家,民营企业300多家,形成了食用油、石英砂、煤炭、建材等优势产业。2007年完成生产总值52566万元;财政收入达到1524.6万元,;招商引资9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80元。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工业强乡,畜牧富乡,经济大乡”三大目标,努力搞好各项工作,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各项工作成绩突出。荣获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科普宣传先进集体、全省科技宣传暨通联工作先进单位,洛阳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乡镇、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卫生乡镇,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扶贫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奖励。历史:城关乡位于城关镇的东、西两侧。地处北纬34°33′,东经111°10′。东、西、南三面分别与丰李、樊村、赵保、莲庄等乡接壤。北隔洛河与寻村、柳泉两乡相望,郑卢公路由西而东穿过,焦枝铁路洛宜支线贯穿于东半部,并有公路与赵保、白杨等地相通,面积76.5平方公里,耕地18936亩(含水浇地7159亩)。乡政府驻县城,海拔195米。全乡地形,南高北低,南部有半坡山、鸡冠山、凤凰山、锦屏山、喊龙山、寿安山、虎头山,较大的河流自西而东有陈宅河、藻河,由南向北入洛,水顺山势,南北走向,形成了山区、半山区、川区。南部山区的煤、石灰石藏量丰富,是豫西主要产煤区之一。该乡明代属坊廓保的坊二里,清初属坊高里,至乾隆以后属屏阴区的坊一里、坊二里。民国16年(1927),改为城关区。民国25年(1936)划为第一区。民国32年(1943)改为寿安乡。民国33~34年(1944~1945),宜阳沦陷,日伪县府(维持会)设6个乡(镇),城关仍为寿安乡。解放初为宜南县城关区。宜南、宜北合并后划为第一区(城关区)。1956年改为城关中心乡。辖石村、李沟、河下3个一般乡。1958年成立城关人民公社。1983年复改为城关乡至今。现辖17行政村,133村民组,73自然村,7587户,35672人。其中回、蒙、彝、壮、满、白6个少数民族成分共148人,余为汉族,平均每平方公里466人,人均耕地0.53亩。全乡川多山少,人口密集,土地肥沃,厂矿较多。水塘4个,大渠两条(宜化、宜洛共25公里多长),经济条件较好,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豆类、红薯、棉花等。文教卫生:初中9所,教师112人,在校学生1475人,小学13所,教师177人,在校学生3485人,全乡公、民办教师289人,中小学学生4960人,影剧院4个,医院1所,诊所20个,医务人员41人。名胜古迹:灵山寺是中外著名的游览胜地。与苗村南面的虎头寺(一名千佛寺)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马庄有宋代瓷窑遗址。铁炉南有东汉尚书栾巴墓,陈宅有陈友谅(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墓。河下有寿安寺等。
3、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城关乡
乡镇概况:商水县城关乡环绕商水县县城,北接周口市区,是周商一体化进程的“桥头堡”,也是商水县经济发展的一个闪光点。其境内交通便利,周(口)遂(平)公路纵穿南北,漯(河)阜(阳)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城(关)巴(村)、商(水)平(店)、商(水)化(河)、商(水)李(寨)等乡村公路四通八达。全乡南北长约13华里,东西长约18华里,辖21个行政村,181个村民组,3.5万人,耕地面积3.6万亩。农业农村:城关乡党委政府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以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为指导,带领全乡人民强化农业、突出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走出一条“兴工强农,活商扩城”的新路子。在农业方面,党委政府充分利用自己环绕县城,依商靠周的独特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走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之路,以此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强化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调整,使粮经比例达到5.5比4.5,狠抓了农业科技培训,每年乡政府都采取集中培训和送科技下乡等形式,为农民培训花卉种植、大棚生产、养殖、瓜菜等技术。帮助农民现已初步建成3个主要高效经济园区。一个是家庙玫瑰种植园区,面积近200亩,亩产值7500元,家庙玫瑰现在已名扬全省,全国已有影响,家庙玫瑰网站的建立也打开了通往世界的门户。一个是大井花卉生产园区,种植户达200多户,花卉面积250多亩,品种70多个,主要品种菊花、月季年产量130万盆,销售收入300多万元。一个是乡科技示范园区,已经新建日光温室50座,面积100多亩,主要生产彩椒,其产品远销日本。另外,还有以付庄、安庄为中心的甘蔗生产区;以梁庄为中心的瓜果生产区;以李凤寨为中心的辣椒种植区等。
乡镇企业:以个体为主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现已建成了大唐方便面厂、商水县酒厂、安泰汽车修理厂、新世纪学校、三元养鸽厂和王沟桥瓜果批发市场、高速路口石油城等7个中型企业。准备投资的大型企业有2个,一个是河南华林集团投资亿元,占地1000亩的PC管材厂,已签订合同,用以生产西气东送,南水北调管材;另一个是河南建业集团占地1000亩,投资亿元的大型企业正在洽谈中。四级企业达到1000多个,总产值达一亿五千万元,入库税金1千多万元。农业总产值一亿三千六百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3700元。
社会建设:计划生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始终坚持“在真抓实干上下工夫,在平时工作中做文章”,落实“三为主”,坚持“三不变”,推进“三结合”,遵循“七不准”。人口增长率一直控制在7‰以下,全乡21个行政村村室全部达标。乡计划生育技术所、宣传指导站被称为全县第一所。城关乡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更注重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实施了“安定工程”,开展了“安定促发展、文明树新风活动”,以“十星级文明户”和“道德规范”进万家活动为载体,以集中开展政策法规教育活动为契机,推进村民自治,依法治乡,打击邪恶势力,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优化投资环境;为经济发展创造了宽松稳定的社会环境,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城关乡现辖中学3所,小学21所,在校生8600多人。中招成绩斐然,连年稳居全县前列。县二高、周口市女子职专、希望中学、外国语学校、新世纪学校也都在该乡境内。乡境内有22万伏变电站一座,电压稳定,全乡已全部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村村架设了程控电话线;村村通柏油路和有线电视工程正在实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