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北省电子地图 > 张家口市地图 >
赤城县地图
赤城县相关地区地图:

区位优势

赤城县与北京山水相依,是北京的饮用水资源基地、生态保护屏障、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全县有3个乡镇与北京毗邻,和北京边界达150多公里。县城距北京市中心公路里程180公里,是沟通京津、内蒙古、张家口、承德的天然纽带。

投资环境

宽松优越的软环境建设。重新修订了《赤城县招商引资若干规定》(对外开放五十条),强调了引资环境的保障,提出了重点项目“一站式”办公审批程序,制定出台了《赤城县重点企业保护办法》,确立了第一批8个重点保护企业进行挂牌保护,成立了企业发展环境治理检查督导组,全县尊商、亲商、爱商、护商氛围日益浓烈。

基础设施

交通:日益便利硬环境建设。交通。境内有国道1条,省道4条。国道112线、省道沙宝线东西、南北纵贯全境,14个乡镇实现了通油路,在全县基本形成了沟通城乡的道路网络。省道宝平线赤城至沙城京张高速公路段二级公路改造工程预计2004年内可竣工通车。
通讯:开通了县乡程控电话、国际互联网ADSL宽带服务等多种通信业务,全县通电话行政村达146个,移动通讯覆盖县城、龙关、田家窑等11个乡镇,覆盖率达到61%。电力。完成了总投资达1.3亿元的农网改造工程,全县供电能力高达5.15万千伏安。市政建设。重点实施了新区开发、河沿街开发、政府街改造等县城改造工程,县城“三纵三横”道路规模初步完成。

旅游资源

2003年十多名专家对赤城县全县旅游资源两次进行实地考察。专家一致认为:赤城县旅游资源种类多、资源品位高。
生态休闲旅游:第一,以赤城温泉、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生态旅游、温泉度假休闲旅游资源,具备明显的区域竞争力和垄断性。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大力度宣传”的思路,突出绿色主题,打“温泉牌”、唱“生态避暑戏”,着力打造成全县经济后续增长点。县境生态环境良好,自然和人文景观较多,有温泉两处,其中赤城温泉郦道元《水经注》已有记载,被誉为“关外第一泉”,属高疗效矿泉;现已引进2亿多元资金加快了温泉度假村建设,建成了高档次旅游宾馆和培训中心13家,健身房、狩猎场、游泳馆等娱乐设施等一应俱全,成为集会议商务、自然观光、娱乐健身、疗养度假于一体的省级旅游度假区。今年以来,又投资1000多万元,恢复了康熙行宫,新建登山栈道及牌楼,提高品位,增加文化内涵,度假村的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地质旅游:第二,地质遗迹景观丰富独特,具备建成国家级地质公园的资源基础。冰山梁是长江以北第二处海拔两千米以上有冰川遗迹和造型各异、规模宏大壮观的石海景观:“四十里长嵯”滴水崖是全国唯一一处覆盖有火山岩溶的大型丹霞地貌的地方;形成于一亿四千万年前侏罗纪时期的张浩村恐龙足迹化石又是全国鲜见、龙门峡(舍身崖)是中国北方摩崖石刻最多的峡谷;黑龙山石林是全国唯一的由火山岩形成的石林地貌。
人文旅游:第三、北距赤城县城15公里的云州舍身崖东麓有一座古刹,名护国寺。现为赤城县三大旅游景点之一。
风光: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冰山梁中生代冰川遗迹、黑龙山自然风光、龙门峡摩崖石刻等景点自然风景独特;朝阳观丹霞地貌、塘子庙温泉、恐龙足迹化石群等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总投资1.8亿元的汤子庙温泉开发项目正式签约,总投资3亿元的摩天岭滑雪项目已开工建设,年底雪场有望建成雏形。

资源概况

总体情况:县内资源丰富,是河北省资源大县,尤其是矿产、林、牧、水、野生动植物、旅游业资源富集。全县已探明的矿藏有金、银、铅锌、磁铁、沸石等36种。其中沸石探明储量4.5亿吨,属亚洲最大的斜发沸石矿。全县现有林地278万亩,天然草场238万亩,林草覆盖率62%以上,森林覆盖率为35%,是河北省林业重点县。年向首都供水3.5亿立方米,占密云水库全部入水量的三分之一,是北京市重要的饮用水源基地。境内有马鹿、野猪、青羊等20多种珍贵、稀有动物和可利用的野生植物有750多种、野生药材近200种。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景色秀丽,气候宜人。县境内有温泉两处,其中赤城温泉郦道元《水经注》已有记载,被誉为“关外第一泉”,属高疗效矿泉,现已开发为集会议、疗养、旅游、度假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关外名山”滴水崖、“朔方屏障”舍身崖、平北抗日根据地海陀山,龙门峡摩崖石刻等景点自然风景独特,原始森林蔚为壮观;境内北魏、北齐、明长城285公里,北魏御夷镇遗址、恐龙足迹化石群等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赤城县是河北省资源大县,尤其是矿产、林、牧、水、野生动植物、旅游业资源富集。
矿产资源:县内已探明的矿藏有36种,金属矿主要有:赤铁矿7亿吨,磁铁矿2.5亿吨,居全省第二位。黄金金属储量21.5吨,白银金属储量635吨,铅锌、铜、锰等矿藏也较为丰富。非金属矿主要有石墨储量3000万吨,石英石储量1亿吨。沸石、蛭石、玻璃用凝灰岩工业储量居全省第一位,其中储量4.57亿吨的沸石矿是我国最大的斜发沸石矿之一。
林牧资源:全县现有林地278万亩,天然草场238万亩,森林覆盖率41%、林草覆盖率68%以上,可开发利用的荒山、荒坡102万亩。年产鲜草41000万公斤。全县仁用杏面积150万亩。2000年以来,以肉羊、肉牛为主的舍饲畜牧业,逐步代替了传统的绒山羊,实现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
水利资源:地处北京的上风上水区。全县地表径流量为3.5亿立方米,可利用地表水资源年平均3700万立方米,黑河、白河、红河三条河流自西北向东南纵贯而下,其径流全部汇入密云水库,历史最高入库水量年3.47亿立方米。2005年输入密云水库水量1.7亿立方米,占年入库水量的52%,是北京重要的饮用水源基地。水能蕴藏量达4万千瓦,可开发1万千瓦,建有小型水电站5座,装机容量3615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000万千瓦。
野生动植物资源:县内有马鹿、野猪、青羊等20多种珍贵、稀有动物,其中常见动物有豹子、狍子、獾子、野兔、石鸡等。全县可利用的野生植物有100科、230属、755种。大宗土特产品有黄花、蕨菜、苦菜、木兰菜、杏仁、杏扁、臻子等。赤城县是河北省的药材大县,县内野生药材近200种,草药总量达7855吨,主要有毛知母、柴胡、黄芩、苍术、赤芍、玉竹、防风等。其中柴胡、黄芩较为知名并畅销国内外。人工种植药材也有悠久的传统,品种主要有贝母、党参、小黄芩等,种植高峰时贝母面积达千亩以上,产量10吨。
旅游资源:县境生态环境良好,自然和人文景观较多,有温泉两处,其中赤城温泉郦道元《水经注》已有记载,被誉为"关外第一泉",属高疗效矿泉,现已开发为集会议、疗养、旅游、度假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冰山梁中生代冰川遗迹、黑龙山自然风光、龙门峡摩崖石刻等景点自然风景独特;朝阳观丹霞地貌、塘子庙温泉、恐龙足迹化石群等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境内还有多处长城、古堡遗存。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赤城温泉为龙头的生态旅游区。
劳动力资源:全县农业人口25.8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10万人,历年来长期在外务工2.5万人左右、占我市外务工总人数的13.4%;季节务工2万人。其中在京务人数占80%以上。主要从事建筑、服务、运输、技工(以锅炉工、司机、焊工为主)等行业。近年来,随着我县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大量剩余劳动力对我县农业产业化、生态建设、矿产开发等重点工作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有力地拉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经济概述

产业情况:县委、县政府从县情出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目标,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全县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形成了以矿业开发、建材、制药、酿酒、无公害蔬菜、舍饲畜牧、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为主的产业体系,推动了全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9.33亿元,全部财政收入完成5418万元。赤城县把资源开发、富民强县作为首要目标,把发挥利用独特的资源、区位优势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助力器,把引进人才、引进项目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把赤城建设成为山更清、水更美、人更富的新山城。
经济数据:截至2007年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22亿元,比1978年增长46倍,年均增长13.6%。人均GDP由1978年的180元增加到2007年的7907元,增长近40倍,年均增长13.4%;全部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274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4.25亿元,增长155倍,年均增长18.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由0增长到2.3亿元;2007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由1978年的1263万元增加到28.98亿元,增长229.5倍,年均增长19.9%。2007年,赤城县在全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第10位,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为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环经济圈

河北省政府10月21日出台的《关于加快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在紧邻北京、交通便利、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县(市、区)打造“环首都经济圈”。13县:即涿州市、涞水县、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丰宁满族自治县、滦平县、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广阳区、安次区、固安县。1圈:即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环首都经济圈(全长999.5公里,面积27060平方公里,人口485.65万人)。4区:即在环首都经济圈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园区。6基地:即在环首都经济圈内建设养老、健身、休闲度假、观光农业、绿色有机蔬菜、宜居生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