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涧镇地图
磁涧镇相关地区地图:
下辖村庄
礼河村、赵洼村、游沟村、掌礼村、姚家岭、尤彰村、,杨镇村、杨家洼、闫湾村、小河口、下园村、五里岭、,寺沟村、石人洼、申洼村、前洼村、南窑村、龙渠村、,岭东村、李子沟、梨园村、兰洼村、奎门村、江沟村、,黄洼村、候沟村、东皇村、陈古洞、柴湾村、八里村、八陡山。地理位置优越
磁涧镇位于新安县东部,位于东经111°53′至112°9′和北纬34°36′至35°5′之间,属于豫西浅山丘陵区,西与城关接壤,北和五头镇相连,南与宜阳县和南李村乡紧邻。磁涧镇地貌为丘陵和河谷阶地,其中丘陵面积约占35%,河谷阶地分布在涧河两侧。北部为黄土丘陵地带,自然地面海拔260—341m;南面为高程220—320m的平原地带,地势平整,土地肥沃。磁涧镇所在区域属于黄河水系,涧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区域内地下水埋藏较深(150—200m),分布于涧河谷阶地及广大丘陵区域。磁涧镇属于北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其特征是春暖风多,夏热多雨,秋爽日照长、冬长雨雪少,适宜农作物生长。全镇年均气温14.5℃,年均降水量4.5mm,年均风速2.9m/s。磁涧镇交通十分便利,310国道横贯东西,境内有铁磁、磁五等县级公路,磁石路与宜阳县相通,洛阳市公交车直达镇政府所在地。全镇已基本实现村村通,组组通正在有条不紊实施,为该镇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基础建设
根据该镇实际情况,2008年将全镇31个行政村分类为示范村2个,重点整治村5个,整体推进村24个,并决定将310国道沿线各村以市级示范村标准建设。(一)村容村貌明显改观:随着以三清七集中为主要内容的整治工作的不断深入,按照“八个必须”的要求,使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好转,脏、乱、差现象明显改观。自2008年初以来,共投入资金98万元,出动劳动力3.6万人次,动用机动车辆62台,清理生活垃圾1.6万方,拆除违章建筑116处,建垃圾池62个,设垃圾填埋场31个,修建排水设施2500米,整修残墙断壁180处,粉刷、美化墙体50000平方米,栽植道路绿化树木3万棵。建设生态绿化村1个,建设循环农业示范村1个,农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得到优化。
(二)路容路貌实现靓化:该镇对310国道、磁五公路、磁石路、磁铁路沿线段进行了以垃圾、秸秆清理、违章拆除,绿化、亮化、广告标牌、外墙粉刷、排污疏通为内容的路容路貌集中整治活动,美化了道路环境,提升了磁涧对外窗口形象。
(三)家庭环境逐步好转:按照市、县沼气建设有关精神,我镇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强力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建设,采取以奖代补现场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层层发动。随着户用沼气建设的不断推广,全镇2008年计划新建户用沼气1600座,全面带动农民群众改圈、改厕、改厨。使这项朝阳工程真正造福于民、实惠于民,群众庭院建设明显提升。
(四)农民面貌焕然一新:随着周围环境的不断美化,环境改变人的思想,人们生活习惯也在改变,各村实现了生活垃圾集中定点处理,生产用品整齐摆放,邻里之间和瞌相处,休闲娱乐文明适度,社会环境稳定和谐的新景象。
(五)公共设施更加完善:在市、县包村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通过镇、村共同努力,全镇新硬化村内道路50公里,城镇4000人集中供水工程一处,新改建村部9个,新建卫生所14个,新建村级超市商店24家,乡级2家,新建培训活动和休闲场所4处,这些设施的建成,为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提供了方便。
(六)城镇建设品位提升:该镇紧紧围绕“提高城镇品位,搭建经济腾飞平台,强化服务管理”的目标,狠抓城镇管理服务,投资80万元在镇新区新建游园休闲广场一处;投资60万元对镇区老街主干道损坏路面、坑槽进行整修、铺油;投资20万元对该镇区的绿化带进行了补栽;投资150万元新改建标准化敬老院、中心幼儿园各一所。镇新老区门面房554间,入住率达100%,门面开业率达96%。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交通条件优势,以大力发展工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为目标,使镇域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O07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