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区地图
大港区相关地区地图:
人口民族
总人口3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万人,占总人口的67%,境内有回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等近20个少数民族。发展中的大港图书馆
大港图书馆始建于1984年,1997年迁入新馆,实现了计算机自动化管理。2002年至2004年两次荣获市级文明单位,还定为区级文明示范窗口,2004年在全国图书馆科学评估工作中,晋升地级二级馆。机构设置:]现设采编部、外借部、阅览部、宣传辅导部、总务部
重要设施:2004年9月区政府投资16万元更新图书馆自动化软件,由ILAS5.0到ILASII的升级。2005年按照“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的要求,区政府投资30万元,建立了大港区文化资源共享分中心。分中心按“共享工程区县建设标准”,设服务器3台(资源存储、资源发布、多媒体点播),工作站40台,交换机48口,接通了内网和外网,实现了网上资源共享、教育培训、文化宣传的多功能服务,成为资源共享工程大港地区资源建设中心、管理服务中心和技术支持中心。
服务窗口:科技书外借处、文艺书外借处、过刊外借处,老年阅览室、少儿阅览室、综合报刊阅览室、工具书资料室和地方文献资料室
人员结构:图书馆现有工作人员37人,专业技术人员29人,中高级职称13人,大专以上学历24人。
继续教育:每年馆内投入近万元,对在职职工进行专业知识、计算机技能等培训以及在职学历进修。
基础建设:馆藏文献总量9万册,每年购书经费20余万元,新书入藏近万册,征订报刊600余种,人大资料80余种,电子文献100余种。
读者工作:现有固定读者5000人,年流通总人次16万人,外借图书6万册次,期刊3万册次。对外服务点16个,有大港武警中队、赵连庄交通中队、港北派出所、石化热电厂、鹏翎胶管公司、胜利街居委会、前进里居委会、荣华里居委会、福苑里居委会、港西街联盟村、老年公寓、四公司二小、河西监狱、港北监狱、中塘镇大安村、太平交警大队。每年图书外借5万余册。同时,还设立了12个社区分馆,延伸了社区服务。馆内馆外围绕读书用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等内容,在大学城、中小学校、部队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知识讲座和读者活动,充分发挥了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作用,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发展。
读书活动:承办大型读书活动。包括中小学生读书征文、演讲、知识竞赛、书法绘画;农民读书征文;家庭读书成材演讲、征文;评选优秀藏书家庭、学习型家庭、优秀读者。在全国、市级取得优异成绩,图书馆连年获得优秀组织单位。
学术研讨:组织大港地区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中国图书馆学会、天津图书馆学会、“华北、西北、东北”地区少图协学术理论研讨活动,论文获奖率96%以上。
历史沿革
大港地区是退海之地,以后逐渐形成现在的滨海平原。经天津文物考古和海洋研究部门的科学考证,约距今5000年左右.黄骅海侵(又称天津海侵)后,海水发生海退。随着海退的逐步推展,在天津沿海地区形成大致与海岸线平行的三道贝壳堤(大港区内为四道),其中滨海沿线的一列贝壳堤,已被国家批准为贝壳堤自然保护区。自1956年以来,陆续在中塘乡大坨子高地、万家码头和太平村乡窦庄子村及沙井子村发现古遗址、遗物和古墓葬。经鉴定,中塘、万家码头、沙井子遗址为战国居住遗址;中塘、万家码头、沙井子、窦庄子古墓葬为汉代瓮棺葬。出土遗物主要有:中塘燕国粗红陶釜,沙井子战国平舒戈、窦庄子北魏铜造像等。据此,约在2300年前就有人类在大港地区生息繁衍。1949年建国以来,在区境内发现大量战国及以后朝代的陶器、陶片和遗物,主要有:中塘和沙井子出土的粗红陶釜、泥质灰陶尊、盂、罐、盆、壶、浅盘豆、板瓦、铜剑、铜带钩等。可见,战国时期就有不少人在今大港地区居聚,从事渔猎、盐业等生产活动。大港地区归属,春秋以前不可考,战国先后属燕、齐。秦属巨鹿郡。汉属渤海郡章武县。三国、魏隶属不变。晋属章武国(县)。北朝先后属北魏、东魏、北齐和北周章武郡(县)。隋属河间郡鲁城县。唐属沧州乾符县。五代隶属不变。宋属沧、清二州。金属清州会川、靖海县和沧州清池县。元属清州会川县和沧州清池县。明属清州静海县和沧州清池县。清属天津府静海、天津县和沧州(至民国初降为县)。民国属河北省黄骅、静海、天津三县。1949年1月,大港各地相继解放,到1952年4月,省、县隶属不变。1952年4月21日河北省天津县划归中央直辖市——天津市,1953年5月14日撤天津县制,成立东、西、南、北四个郊区,大港地属天津市南郊区和河北省静海县、黄骅县。1958年2月11日,天津由中央直辖市改为河北省省辖市,8月26日撤郊区,原南郊区大部划归河西区,今大港中塘地区划属。1962年2月1日恢复四郊,1963年2月分黄骅县太平村、大苏庄、沙井子地区和静海县徐庄子、小王庄、赵连庄等地区建河北省天津市北大港区,区府驻今赵连庄乡洋闸。1967年1月1日天津复改中央直辖市,该区仍为天津远郊区。1970年2月,撤北大港区并入南郊区。1979年5月12日,建立天津市革命委员会北大港地区办事处,11月6日,大港与南郊区分设,由原北大港区的赵连庄、小王庄、徐庄子、太平村、沙井子五个公社和南郊区上古林、五七(五七公社1981年12月划归板桥农场)公社、西小站公社的中塘地区(划入大港区后建为中塘公社),以及大港水库、大港油田、石化公司、官港和北大港、大苏庄、板桥三个农场等地区建为天津市大港区。2000年,大港区辖4个街道、3个镇、3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389664人,其中:迎宾街道50242人、胜利街道51401人、古林街道23567人、海滨街道150223人、太平镇35874人、小王庄镇7818人、中塘镇24621人、沙井子乡11364人、徐庄子乡14779人、赵连庄乡17895人、北大港农场虚拟镇1880人。2001年8月22日,大港区街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开始实施:将农村3镇3乡调整合并为3镇1街。调整后,大港区辖5街3镇:胜利街、迎宾街、古林街、海滨街、港西街、中塘镇、小王庄镇、太平镇。2001年底,大港区辖5个街道、3个镇:胜利街道、迎宾街道、海宾街道、古林街道,港西街道,中塘镇、小王庄镇、太平村镇。2004年初,大港区辖5个街道、3个镇:迎宾街道、胜利街道、古林街道、海滨街道、港西街道、太平镇、小王庄镇、中塘镇。天津撤销塘沽汉沽大港区建立滨海新区2009-11-0913:58:45来源:人民网(北京),核心提示: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以原三个区的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人民网天津11月9日电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天津滨海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启动。日前,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以原三个区的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9日,天津市委、市政府召开滨海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动员大会。国务院要求,上述行政区划调整涉及的各类机构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置,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厉行节约的规定和国家土地管理法规政策,加大区域资源整合力度,优化总体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据了解,滨海新区的管理体制随经济发展而设置,在特定的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新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提升,尤其是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整体发展布局,开发开放进入新的阶段,管理体制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一是规划难以统一实施;二是产业聚集效应难以实现;三是整体优势难以发挥;四是资源配置难以优化;五是管理效能难以提高,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说,滨海新区能不能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尽快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必须正确把握,用心工作,分步实施,探索建立统一、协调、精简、高效、廉洁的管理体制,确保改革顺利进行,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天津市市长黄兴国阐述了滨海新区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建立统一的行政架构。撤销滨海新区工委、管委会,撤销塘沽、汉沽、大港区现行建制,建立滨海新区行政区,辖区包括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全境。东丽区和津南区的部分区域,不划入滨海新区行政区范围,仍为滨海新区产业规划区域;二、构建精简高效的管理机构。建立滨海新区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同级机构比原有三个行政区大幅度精简;三、组建两类区委、区政府的派出机构。一类是城区管理机构,成立塘沽、汉沽、大港三个工委和管委会,主要行使社会管理职能,保留经济管理职能。一类是功能区管理机构,成立九个功能区党组和管委会,主要行使经济发展职能;四、形成新区的事在新区办的运行机制。赋予新区更大的自主发展权、自主改革权、自主创新权。从今年10月下旬开始至明年1月底,滨海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分为五个阶段有序推进。从11月中旬到明年1月上旬,陆续选举产生第一届区委、区纪委机构,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区政府区长、副区长,区法院院长、区检察院检察长。8日,天津市纪委、市委组织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了“进一步严明纪律确保滨海新区管理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通知。(本文来源:人民网作者:陈杰)
自然资源
地形地貌:大港区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坡度小于万分之一。平原地势有利于大气扩散和空气对流交换,南部的北大港水库可提供氧气和湿润空气,有利于调节气候。地质结构:大港区属华北平原滨海沉积区,地层结构简单,横向比较均匀,地质上属黄骅凹陷的一部分。
气候:大港区属北半球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濒临渤海,受季风环流影响很大,冬夏季风更替明显。夏季主导风向为南南西向。冬季主导风向为北北西向。秋季以东向为主导风向。
水资源状况:区内有众多河道,但多处于水位下降或断流状态。地表径流季节分配不均。浅层地下水盐碱度高,水质氯化物含量高;深层地下水水质好,硬度高,矿化度小,是理想的天然地温软水资源,但补给量小。水资源补充主要靠宝坻地下水、引滦水。
土壤概况:土壤盐碱性较大。土壤肥力不高,保土性差等特点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土壤偏碱性。大港区地处天津市东南,东临渤海湾、塘沽区;南与河北省黄骅市接壤;西与静海县为邻;北与津南、西青两区交界,全区地势平坦,平均海拔3米。东部多为滩涂,中部有面积为22万亩的大港水库,西部和西南部为肥沃的农田。全区南北长约48公里,东西宽约36公里,总面积1113.83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万人,占总人口的67%。境内有回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等近20个少数民族。全区共辖4个乡、3个建制镇、5个街道办事处、60个居民委员会。大港区是一个城乡交错,工、农、渔业兼有,以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为主体,产业门类比较齐全的滨海市区,是天津市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驻有大港油田集团有限公司、天津石油化工公司、天津联合化学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第四建设公司、大港发电厂、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第一建筑公司等一批国有大型现代化企业;板桥、北大港、大苏庄3个国营农场。全区拥有600多家乡镇工业企业、近800家城市集体企业、700多户私营企业,有遍部城乡的国合、集体商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
经济概况
大港区区域经济以重化工业为主体,区内密集着大港油田、天津石化公司、天津联化公司、中石化四公司、大港发电厂等一批大型、特大型企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量稳定在430万吨和4亿立方米;石油年加工能力达到800万吨;20万吨聚酯工程已试生产;14万吨乙烯工程去年产量达17万吨,创全国同类装置最好水平,今年经改造,年产量可达20万吨并一次试车成功。大港发电厂是华北电网调峰、调频主力电厂,总装机容量128万千瓦,年发电量80万千瓦时。中石化四公司是以建设安装石化装置为主体的大型建筑企业,转战南北,素有"铁军"称号。大港区除上述大型企业以外,还有近1500家中小企业,形成了金属制品、机械加工、汽车配件、化工、建材、橡塑等骨干行业。这些企业绝大多数是城市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近三年来,绝大多数企业改制已完成,企业发展的活力明显增强,上半年全区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11.28亿元,同比增长33%,新扩技改项目达到72个,其中工业项目64个,投入7580万元。同时大力建设工业园区,鼓励镇、村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力度,采取村、企合作或镇、村合作等方式开发,将土地资本作为农民股权,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实现农民效益的最大化。现已规划建设工业园区23个,总面积29.8平方公里,现已动工建设12个,开发面积2.71平方公里,极大的促进了该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大港区近几年来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大力实施退粮种枣战略,加大畜牧养殖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今年上半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52亿元,完成农业增加值7020万元,同比增长38%,固定资产投入2280万元。为加快畜牧基地建设步伐,我区又出台了新的鼓励畜牧业发展政策,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更宽松的环境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各街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大投资力度,畜牧小区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现已建成30个畜牧小区,冬枣基地进一步得到完善,今年新栽和补栽1.5万亩冬枣,使全区冬枣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计划建设大、中、小型保鲜库48座,库存容量达到2000吨以上,现已落实10座。随着冬枣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储藏业的日益成熟,冬枣产业体系的趋于完善,这一新兴产业必将带来农村经济的大发展。未来展望
总体目标:到2010年,要把大港区建设成为以效益型农业为基础,以石油和石油化工工业为主体,以外向型经济为导向,以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为载体的高度开放的现代化石油化工基地,全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人民生活达到中等或发达国家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实现540亿元,其中地方实现210亿元;农业总产值实现2.4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其中地方实现57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0元,全区人口控制在40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经济发展:到2010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田面积稳定在18万亩,旱涝保收田比率达到72%以上,粮食总产达到75000吨,并建成为石化基地服务的副食品生产基地,“菜篮子”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农业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体系臻于完善。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根据天津滨海新区布局,工业发展以石油和石油化工为主要方向,重点发展与大港区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相关的产品项目。到2010年石油及天然气产量稳定在“九五”水平上,力求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原油加工能力达到1500万吨,乙烯达到100万吨,聚脂50万吨,并形成综合性、系列化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产品生产格局,建成天津石化基地。完成大港电厂三期扩建和天津石化自备电厂扩建、改建工程,总装机容量达208万千瓦,形成华北地区较大的火力发电基地。配合石化基地建设发展壮大区属工业。乡镇企业重点发展石化下游产品的综合开发和深度加工以及汽车和摩托车的零部件配套加工。到201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44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390亿元,争取组建10个企业集团。城市集体企业依托技术、人才、资源优势,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发展外向,上规模,上水平。到2010年城市集体经济要实现销售收入130亿元,其中工业销售收入72亿元。围绕建设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现代化城市的总体战略目标,以大港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广泛参与国际竞争,实现与世界经济接轨。到2010年累计协议外资达6.17亿美元;出口交货值力争达到100亿元。发展第三产业坚持以商品市场为基础,以生产要素市场为重点,与旅游、服务业相结合的原则,在巩固传统行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房地产、旅游、信息服务等新兴行业,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城乡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和新型、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到2010年第三产业要实现增加值93亿元,占区属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44%。
城乡建设:城市建设坚持与石油化工基地发展战略相配套,统筹规划,合理部局,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到2010年城区面积达到56.35平方公里,各项配套设施达到现代化水平。全面改造和扩建城市道路骨架系统,提高道路等级,道路密度达到3.74公里/平方公里,建成现代化的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改造大港水厂,使城区人均用水达到180升/人.日。加快居民住宅和绿化工程建设,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供气方式转为以管道燃气为主,城镇居民小区全部实现物业化管理。乡(镇)村建设坚持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原则。到2010年全部实现撤乡建镇,新型村庄建设达50%以上,基本实现村村建有公寓式、别墅式住宅。
各项社会事业:以科技兴工、兴农为重点,全面提高我区一、二、三产业的科技水平,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加强高中阶段教育,到2010年城区高中普及率达到95%以上,农村达到85%以上。坚持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加强成人教育。开展各种规范性、适应性培训和技术等级培训,使45岁以下的青壮年,每年接受岗位培训的人数达到20%以上。开展“三优”工程,到2010年计划生育率达到98%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完善城乡卫生服务体系,2010年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预防保健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坚持文艺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加快文化设施建设,到2010年建立起具有大港特色的,集各种文化设施与各种文化活动为一体的完整的区域文化新格局。
大港的学校
[小学]大港区英语实验小学(原石化一小)大港一小,二小三小,四小,五小,六小,七小,九小(原石化四小)11小(原四公司二小)大港实验小学,[初中]大港二中,大港四中(在中塘镇),大港五中(原培英中学)大港六中,大港七中(原石化第一中学),大港九中,大港区油田一中,大港区油田四中,大港区油田海滨学校,大港区油田二中,大港区油田三中。[高中]大港区油田实验中学,大港区油田一中,大港区油田二中,大港区油田三中。大港一中,大港三中,大港实验,大港八中,太平村一中,注:中为油田实验、区高一中最好,三中第二,其次是实验,八中其次,太一最差。因为初中不许分重点非重点所以在这里不做好坏的介绍。【大学】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南开大学和天津市大港区政府按照新模式和新机制合作创办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滨海学院于2004年设立,位于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天津滨海新区中的大港区高教生态园内,占地近1000亩,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学院建有一流的教学楼、专业实验室、图书馆、室内外体育场馆等教学设施,以及外国专家别墅、学生公寓、餐厅、浴室和综合服务楼等生活配套设施。同时建立了一系列严格的教学、生活和安全保卫制度和措施,为莘莘学子在校安心学习、生活提供了良好环境。天津外国语学院滨海外事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2004年3月批准设立实施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教育的独立学院。学院秉承“中外求索,德业竞进”的校训,特别注重能力和养,真正将学生们培养成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我院着眼于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及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WTO、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逐渐趋向多元化的趋势,广开交流渠道,为学生搭建“中外求索”之平台,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天津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学院的举办校天津外国语学院始建于1964年,是一所多语种、多学科、多层次、开放型的高等院校,其雄厚的师资力量为滨海外事学院的教学提供有利保障。天津外国语学院滨海外事学院着眼于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继承和发扬天津外国语学院优良办学传统的基础上,瞄准学生就业前景,以外经、外贸、外事及外宣作为自身的办学特色。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是2002年天津市教委批准成立的二级学院,坐落在天津市大港区津岐公路与学府南路交口,占地面积400亩8.2万平方米,教楼,学生公寓,学0场等设施.地处学府园,与天津市外国语学院滨海外事学院,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天津市检察官学院,天津市司法学院相邻,环境幽雅,文化底蕴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