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口区地图
大武口区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建设
2008年,该区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核心区的目标,按照“抢抓四大机遇、实现五个突破、抓好六项重点”的要求,深入开展“思想大解放、经济大发展”活动,积极应对冰冻雪灾、金融危机等困难和挑战,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较好地完成了区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6亿元,同比增长15%;区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2亿元,增长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8亿元,增长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00元,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4030元,增长14%。经济转型稳步推进,工业结构日趋合理。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按照建平台、抓项目、提效益的工作思路,千方百计上项目,做大规模扩总量,调优结构提质量,挖潜改造增后劲,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经济总量和效益的同步提升,发展方式实现了新转变。园区聚集效应显著增强。在工期紧、人员少、征地拆迁和融资难度大的情况下,投资8500万元,实施了机械装备区4条总长7.6公里的道路建设工程;投资800多万元,完成了石嘴山经济开发区12公里道路绿化、供排水等项目,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开发区全年入园项目15个,实际到位资金17.9亿元,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9亿元。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年共组织实施工业项目42个,完成投资14亿元,机械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两大产业规模日益壮大,其中晶阳公司半导体及太阳能系列设备、天地奔牛超重型刮板输送机、金和化工干法氟化铝二期等12个项目已投产,中色新材料产业园、维尔铸造、苏宁铸钢件、三庆特种汽车制造、晋安公司单晶硅及切片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112家,产值占全部工业的97.8%,骨干企业的带动和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全年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67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机械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比重达15.6%。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共实施循环经济项目13个、技改项目25个,淘汰“五小”和污染企业15个,对60家企业实施了关停整顿,对5家高耗能企业实行了压量限产,预计年内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9%,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6%,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328.45万吨标准煤以内,实现了“两降一控”目标。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受金融危机影响,大武口区44家规模以上企业停产半停产。为了有效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十条、自治区十项措施和石嘴山市八项措施,建立了区级领导联系服务企业长效机制,深入各企业调查研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协调供电、金融、税务等部门做好扩大内需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同时突出投资拉动,对照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安排方案和建设任务,进一步抓好项目资金对接,向自治区、市发改委上报了总投资130.2亿元的70多个项目。积极组织各企业开展自救,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库存,抓住国家应对危机的有利金融政策,积极争取贷款支持;加大市场需求调查、进行技术改造和研发新产品的力度;停产企业积极稳定员工队伍,检查维修设备,开展技能培训;石嘴山市鼎源工贸有限公司等企业迅速转产,转向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农村发展
大武口区以隆湖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区发展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到2010年,大武口区设施蔬菜面积将达到10000亩,年产量达到2.5万吨,实现产值3500万元,通过基地建设促进区位优势向产业优势、规模优势转化,把隆湖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服务城市的“菜篮子”基地。大武口区还充分发挥长兴奶牛养殖园区的示范作用和奶牛协会的带动作用,扩大奶牛养殖规模;不断加快优质肉鸡(小公鸡)养殖带建设,建立屠宰—加工—包装—冷藏—配送一体化生产基地,发挥“四位一体”模式和暖棚集中养殖优势。同时,加快“四水”产业建设,在巩固提高隆湖“上农下渔”和六分沟水生植物园发展的基础上,抓住自治区把大武口区规划为淡水渔业大县(区)的有利时机,实施淡水鱼产业计划,利用“以水养鱼、以渔改碱”技术,合理开发利用盐荒湿地资源,大力发展淡水渔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健全机制、创新相应的体制,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结果。为此,大武口区不断完善投入机制、科技培训机制等,构建起为农民服务的新平台。大武口区以村企合作为平台,依托辖区村少、企业多的优势,按照“村企合作、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思路,积极鼓励辖区企业与行政村建立“一帮一”“多帮一”合作关系,2007年共确立合作项目21个,完成投资2200余万元,“空壳村”全部消除。大武口区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着力促进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结合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配强了村“两委”班子,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先后培训骨干农民近3000人,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大武口区还因地制宜,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为指导,制定了大武口区村庄布局规划、隆湖一站小城镇建设规划和8个村庄建设规划,并积极研究探索适度聚居化政策,先后建成了一站、龙泉等新居示范点,引导石嘴山经济开发区范围内的农民到龙泉村集中居住,使得有限的资金聚指成拳、集中使用,降低了公共服务成本,增强了资金的投入效果,防止了“只见新房不见新村,只见新村不见新貌”的现象。同时,把中心村镇规划建设与城市规划建设相衔接,隆湖一站小城镇、潮湖等村的快速发展,使中心村镇成为城市经济的辐射区域,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大武口区还坚持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先后制定了农业产业化项目补助政策、村企合作项目补助政策等一系列扶持新农村建设的优惠政策,对大武口区农民建设的日光温室,每栋补助5000元,外来投资者每栋给予1000元贴息补助;对建设奶牛养殖标准化厂房和标准化挤奶台的,按照自治区补助标准给予1比1补助;对新增高产奶牛入园养殖的,每头奶牛补助1000元;对新增的“四水”产业项目,每亩补助100元;对建成投入使用、取得经济效益、形成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村企合作项目,每个项目一次性补助10万元……这些优惠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走进大武口区龙泉村,让人眼前一亮:宽阔的水泥路,规划整齐的农民新居,让人看不出这是来到了农村。据老村民说,在2005年以前,村庄建设慢,环境差,是一个典型的靠天吃饭的落后村。自大武口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后,大武口区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结对帮扶共建新农村活动,大武口区形成了“宣传新农村、建设新农村、服务新农村”的良好氛围。在龙泉村村庄建设整治工作中,大武口区各部门、各单位及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工投劳,一同将昔日脏乱差的龙泉村建设成为了今日风景宜人、环境清新的休闲旅游度假村,谱写了一曲全民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人乐章。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武口区以加快“塞上农民新居”建设为突破口,农村面貌发生新变化。去年,共新建“塞上农民新居”220户,改造旧居484户,累计完成新居建设改造1589户,龙泉村、一站村、兴民村、西轴村等村的农居建设改造工程成为全市乃至自治区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实施了乡村道路通达工程,完成了7条、24公里长的乡村道路建设,12个行政村62个组均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的目标;切实抓好了潮湖村综合市场、万村千乡市场、人蓄安全饮水、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先后实施了1.7万亩中低产田改造、80公里渠系改造、1300座农村“一池三改”等基础设施工程,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打通村庄巷道86条43公里,粉刷房屋及围墙13.4万平方米,建立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大武口区还把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放在突出位置,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支农贷款力度。加快农村教育发展,认真落实“三免一补”政策,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覆盖面达100%,对农村学校校舍进行了全面改造建设,学校面貌焕然一新,隆湖经济开发区在2007年顺利通过了教育强乡镇验收。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保率达到88%以上。加强农村“三有六保”工作,出台了农村居民医疗救助办法,农村困难群众实现了应保尽保。如今,大武口区正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全局,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社会事业
大武口新区人民公园原为大武口发电厂二号灰渣场,总面积560亩。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出精品的原则,去年,在短短5个多月时间内,大武口区就在这里建成了一个一湖九桥、一园十景、特色鲜明、大气和谐的人民公园;在2006年“无冬闲”绿化工作的基础上,2007年大武口区对世纪大道新区段剩余地段进行整地造型,栽植各类高大常青树、落叶乔木、花灌木,全线摆放景观石,安装了喷灌设施,种植了草坪,形成了一条树木配置错落有致、别具特色的景观林带;黄河街新区段、新区环湖路、山海路、长庆街、星光大道等主干道路的绿化工作也是日见成效;星海湖南域绿化和环湖公园、景观草地和沙漠风情园绿化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森林公园及北武当生态旅游景区的绿化、美化、彩化效果彰显。按照“增绿量、上水平、出精品”的原则和做精做美的工作新思路,大武口区市区街路、公园、广场绿化水平继续提高。大武口区精心组织实施市区街路“见缝插绿”工程,完成了青山南路、前进北路、工人东街等地段的绿化植树任务,实施了朝阳西街绿化改造工程,共配置云杉、法国梧桐、爬地柏、紫穗槐等植物5.56万株,增强了市区街路精品化效果。世纪大道、永康路、裕民北路、黄河街等市区22条街路全部进行绿化补植完善,在补植中,一改过去补种同种树木的模式,点缀形态优美的其他树木,形成了自然和谐的景观。为全面提升市区街口、广场、绿地的景观艺术水平,大武口区在朝阳街、黄河街、贺兰山路等主要街路绿化带内和道路节点用景观石、园林小品、植物造型以及彩叶植物和花卉等配置观赏造型18处,有效提升了城市景观艺术水平;并进一步完善了青山公园、东方广场、金西域广场、建设广场和石嘴山火车站立交桥北侧绿地的绿化工作,对东方广场和青山公园的破损道路进行了改造,不但有效提升了公园和广场的整体景观效果,也为广大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场所。行政区划
大武口区辖11个街道:长胜街道、朝阳街道、人民路街道、长城街道、青山街道、石炭井街道、白芨沟街道、沟口街道、长兴街道,锦林街道;隆湖经济开发区。地方特产
油香:是回族民间传统的食品,是回族对油饼的一种特殊称谓。当家里来了贵宾,或给孩子过满月,过百日、割礼、结婚等,要炸油香庆贺。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圣忌节等,家家户户都要炸油香,除了自己吃以外,还要馈赠邻里乡亲,互相品尝,祝贺节日。宁夏回族对油香很讲究,一般在炸油香之前,要洗大、小净,以保持清真。吃油香时,要用手顺着刀口掰着吃,忌讳一口一口咬着吃。烩羊杂碎:将羊的头、蹄及心、肚、肠肝等内脏洗净煮熟,切成长段掺和均匀,加入香菜、辣椒等佐料烹制后,盛入盘中,菜色红润油亮,吃起来汤辣、味浓,堪称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