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陕西省电子地图 > 宝鸡市地图 > 岐山县地图 >
大营乡地图
大营乡相关地区地图:

3、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大营乡

简介:大营乡辖32个行政村,73个自然村,总人口43000人,6.9万亩耕地,近10万亩荒岗林地,属典型的沙区农业大乡。近年来,在乡党委、乡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乡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城镇建设、民营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较快发展。
历史简史:尉氏县大营乡地处豫东平原,南宋时,民族英雄岳飞为抗击金兀术的入侵,收复中原失地,曾在此扎下大营与其对垒,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两次进入河南,又在此扎下营寨与官军对抗,于是后人便称这个地方为大营。该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根据考古发掘,早在石器时代就有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发掘出有裴李岗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在我国第一次发掘出对天祭祀遗址,还发现有晏婴冢、陈平墓以及多处汉墓群、唐代的黑风洞、明代山川寺等。大营同时还是南北康沟河、小青河、黑河的发源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这里即成为革命根据地,是尉氏县最早的县委书记陈子杰的家乡,也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战斗过的地方。
地理位置:大营乡地处平原,位于东经114°5′,北纬34°15′,全乡南北长11公里,东西长12公里,总面积92平方公里。西依河南省省会郑州市50公里,东北距古都开封50公里,西南邻魏都许昌45公里,东接尉氏县城10公里,是郑、汴、许三市的金三角地带。
交通优势:大营乡西距国家大动脉京广铁路和107国道分别为25公里和30公里,距京深高速公路和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为15公里,省级公路04、07线横贯大营东西全境,是郑州通往豫东各地和安徽、江苏、上海等东南几省、市的要塞,素有郑州"东南门户"之称。大营乡境内乡级公路四通八达,均与省道04、07线相连,拥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
自然条件:大营乡地处豫东平原,黄河下游大冲击扇南翼,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明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14.24-14.50度之间,平均降雨650毫米,平均日照时数2500小时,多达2780小时,充足的光照条件和常年平均215天的无霜期为各种农作物提供了优越的生长条件,林木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资源:大营乡所辖区域人类历史悠久,植物资源丰富,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约有800余种。土地均已开垦,是尉氏县重要的商品粮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动物种类繁多,其中,牛、猪、羊已成为开封市重要的繁育基地,2001年被开封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开封市畜牧发展十强乡镇"。大营乡毗邻黄河,属黄(河)、淮(河)、海(河)开发区,地下水资源极为丰富,水质清澈甘甜,沟河渠闸星罗棋布,农田水利设施发展迅速。乡政府东一公里建有110千伏变电站,为大营工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电力资源。大营乡劳动力充足,全乡外出务工人员达6000余人,全乡三所中学,每年近500名高、初中毕业生为全乡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同时,大营乡邮政、电信等通讯设施齐备,能充分满足与外地的信息交流。

4、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大营乡

简介:大营乡位于岐山县城东南5公里处,北临西宝公路北线与凤鸣镇、故郡乡相连,东与故郡乡、枣林镇毗邻,南以雍水河与雍川镇为界,西隔横水河与凤鸣镇相分。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境内塬面广阔,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利条件较好,横水、雍水两河穿境而过,大枣公路贯穿南北,交通便利;信息网络健全,通讯发达;文化、教育、卫生设施齐全。全乡辖9个村57个村民小组,4652户,18394人,耕地面积31602亩。2003年底全乡社会总产值达到25520万元,比上年增长10%,工农业总产值126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20元。
特色:粮食生产以优质小麦、特种玉米、小杂粮为主,全乡种植优质小麦2万亩,种子田3300亩。狠抓特种玉米产业的开发,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指导群众发展规模种植,向规模要效益,紧紧抓住特种玉米生产、销售等环节,解决主导产业不强不大的问题,全乡2003年种植特种玉米1.05万亩;同时依托秦川牛育肥厂,扩大畜牧养殖,年内新增养牛400头,累计达1200头,全年育肥出口肉牛1100头,获利76万元。形成了秦川牛繁育、养殖、育肥、出口一条龙产业链;在八角庙、神务村建设百亩日光温室及设施大棚蔬菜,以龙家河、巩寺、南郭、半个城为重点,种植地膜大蒜500亩,以玉丹、大营村为核心,发展大棚西瓜1070亩,围绕机井群发展辣椒等其它蔬菜2000亩,打造日后岐山市的“菜篮子”;以建设绿色苹果基地和加工专用基地为重点,积极推广新优栽培技术,大营、半个城建成无公害苹果基地,在八角庙、神务建成酿酒葡萄基地,在杨村、半个城、南郭建成杂果基地。利用打造“中国太白山药谷”的机遇,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使杨村、半个城、巩寺初步建成中药材基地。

2、贵州省紫云县大营乡

简介:大营乡是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唯一的一个一类重点乡镇。是全省确定在今后三年内要重点突破的100个重点乡镇之一。大营乡位于紫云县城东南面,地处紫(云)望(谟)罗(甸)三县交界地带,东与罗甸县纳坪乡接壤,南与望谟县乐旺镇、郊纳乡相邻,西靠猴场镇,北与宗地乡毗邻。乡政府驻地距县城约56公里,是全县12个乡镇中距县城最远的乡镇。全乡总面积190.58平方公里(其中60%的面积是岩山,40%的面积是高出土坡),占全县总面积的8.35%,是全县第二大乡。全乡19个行政村,178个村民组,260个自然村寨,5317户,24200余人。其中:未越温人口3944人,占全乡总人口的16.8%。这部分人中:鳏寡孤独残和极贫的贫困人口的有835人;需通过易地移民搬迁有725人,有2384人需通过扶贫开发解决温饱。现有饮水困难9630人。现有青壮年劳动力(16―45周岁)10307个,其中在外打工人数2897人。全乡耕地面积26426亩(按习惯亩统计),其中:稻田面积3802亩,占14.3%,旱地22624亩,占85.7%。人均耕地面积1.09亩(其中:人均基本农田0.38亩)。全乡粮食总产量8406吨,农民人均纯收入796元,人均有粮326公斤。全乡200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53万元,地方财政预算收入63万元,剔农业税减免34万元后,实际财政收入29万元,人均GDP934元。全乡现有林业用地8.734万亩,其中:宜林荒山4.098万亩,森林面积55830,森林覆盖率19.3%;全乡年末生猪出栏8754头,大牲畜(牛)存栏5089头,家禽饲养量4.047万羽。大营乡出产核桃、山苍籽、杉木以及一些野生中药材。
基础设施状况:以行政村为单位,通公路村(以通村所在地、通农用车)有14个,通路率为73%;村通电视率(以村范围内安装并能接收视为准)为68%,农户通电率为90%。有一条通乡干道公路即克座至大营至百花全长32公里的四级碎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