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山区地图
蝶山区相关地区地图:
科教文卫
科技: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设在辖区内的广西第一批现代企业就陆续开始应用新技术进行生产活动,如梧州火柴厂应用化工技术生产火柴、电力厂从德国西门子公司引进电机用于火力发电及抽水、两广硫酸厂引进国外设备生产硫酸、广西制药厂应用生产预防疫苗及中药制剂的技术,中国植物油料厂梧州分厂应用油脂生产技术及肥皂生产技术,梧州糖厂应用机械制糖技术等。1950年,梧州松脂厂运用蒸气法生产出中国第一箱机制松香。1953-1957年,研制改进了淀粉、电动机、蓄电池等产品。1960-1965年,研制改进了显微镜、铅笔、锅炉、松香、手电筒、压力机、跌打丸等产品。1975年开始,企业技改项目从单机自动化转向生产线半自动化和自动化发展,建成蓄电池板片、静电喷漆、染布、水洗、链式漂纱等半自动、全自动生产线。1997年,区内的科研机构发展到27个。2000年,全区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250人。1979-2001年,蝶山区有XSI——0800系列生物显微镜、奥奇丽四合一系列香波等85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还有121项科技成果获市级科技进步奖。
教育:明清两代,今蝶山区辖境内的书院有绿漪书院及龙泉书院。绿漪书院在桂江西岸三角嘴处的白鹤观前,明成化年间总督韩雍建。龙泉书院在桂江西岸山麓,由县人明代弘治进土石邦柱建。民国17年,广西大学在梧州成立,校址在河西蝴蝶山,校长为著名学者马君武。民国时期区内的中学有广西省立第二中学(今梧州一中前身),广西大学附属高中(今梧州高中前身)以及教会办的中学性质的建道圣经学院等。解放后,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至2001年末,蝶山区辖境内有大专院校2所,在校学生7360人;中专3所,在校学生2493人;中学(含职业中学)8所,在校学生13002人;小学11所,在校学生10097人;幼儿园16所,在园幼儿5250人。
群众文化:1962年,成立蝶山文化站。该站曾组织业余文工团,创作演出大型舞剧《椰林怒火》,获1964年市文艺会演一等奖。1985年4月,成立蝶山区文化馆(馆内曾设立杂技艺术班)、中外文化书院梧州分院等。协办《蝶山文艺》;主办“合面狮杯”征文大奖赛,“蝶山之星”独唱独舞大奖赛;联办“梧州市首届话剧小品大奖赛”等等。1993-2002年连续十年举办“蝶山风采贺新春”大型文化活动,全方位地展示了蝶山区的精神风貌。辖区内有20多个老年人活动点和10多支街道曲艺队。新兴小区为全国首批全民健身试点工程之一。
卫生: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基督教英国惠师礼会派传教士麦路德医师到梧,在三角嘴古较场(今工厂一路)创办西医院,这是梧州最早的西医医院。该院自兴办至光绪三十四年,有卫生技术人员7人,以门诊为主,也设留医室,留产室。民国23年(934年),广西省立梧州医院在河西三角嘴设立第一分院,至30年分院撤销。解放后,西医院更名为市第二工人医院。1956年,市第二工人医院并入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院址在今工厂一路处。2000年,区内有红会医院、妇幼保健院、里湖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福利医院、按摩康复医院、中心血站、结核病防治所、卫生防疫站、药品检验所、医疗器械修配所、麻风病防治所等医疗机构12个,病床1029张,卫生技术人员1141人。
工业企业
蝶山区工业历史悠久。解放以后,在富民坊、莲花山、三角嘴及榜山等地发掘出土的众多陶瓷文物,表明蝶山区在西汉时期,便是岭南地区陶瓷业的一个重要产地。清末,在今工厂路一带兴办了一批工厂,如炼锑厂、染布厂、缫丝厂等。民国初,这里先后创办了广西桐油厂、广西制药厂、广西炼油厂等现代工业。至民国20年(1931年)后,兴建了两广硫酸厂、广西火柴厂和梧州松脂厂等大型工厂,梧州市发展成为广西现代工业的发源地。解放后,根据梧州市工业发展的设点布局,辖区内逐渐形成了河西工业区、富民工业区、莲花山工业区及大塘工业区。河西工业区位于浔江北岸与桂江西岸,有梧州市舞龙工业总公司。梧州松脂厂、广西梧州奥奇丽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三威林产工业有限公司、广西梧州茶厂、梧州新华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梧州市蓄电池厂、梧州市针织厂、梧州市苎麻纺织印染厂等。富民工业区位于桂江西岸,有梧州市锻压机床厂、梧州市光学仪器厂、梧州市电控设备厂、梧州市调速电机厂等。莲花山工业区位于桂江西岸,与富民工业区为邻,有梧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梧州起重机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梧州市船用机械厂、梧州市船用锻铸件厂、梧州市电业局莲花山电厂等。大塘工业区位于辖区西部,有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梧州市皮革制品厂、梧州市龙山动植物酒总厂、梧州市电磁线厂、梧州市塑料厂、梧州市合成纤维厂、梧州市棉纺织厂、梧州市铅笔厂、梧州市涤尼织染厂、广西翔发棉纺织有限公司等。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坐落在蝶山辖区的市管工业企业5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7家;工业总产值15.85亿元,占梧州市工业总产值(不含三县一市)的32.29%;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为23166人。
重要事件
陈开占据三角嘴。清咸丰五年(1855年)四月,广东陈开义军率艇千艘西上驻三角嘴进攻梧州,大战不克。后破浔、柳,纵横两江,建大成国,年号洪德。收回白鹤山英国领事署。民国7年(1918年),英国领事在梧州民众反帝浪潮的压力下逃往香港。民国17年,广西省政府以港币2.5万元收回英国领事署,今为河滨公园所在地。人物1954-2002年,蝶山区共有12人(次)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3人(次)获全国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65人(次)获自治区(省)级劳动模范称号;118人(次)获自治区(省)级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2000-2002年全国、自治区先进工作者:郑灿明,男,蝶山区教育局干部,2001年11月获国家教委、国家财政部等授予“全国‘两基’(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先进个人”称号。雷燕森,女,蝶山区司法局干部,2000年1月获自治区政法委、自治区人事厅授予的“全国政法系统满意政法干警”称号。钟毅平,男,振兴小学老师,2001年11月获自治区教委、自治区财政厅授予‘启治区‘两基’先进个人”称号。莫朝光,男,梧州三威林产工业有限公司职工,2002年4月获自治总工会授予广西“五一”劳动奖章。梁够玉,女,梧州奥奇丽集团公司职工,2002年4月获自治区总工会授予广西“五一”劳动奖章。麦和心,女,梧州新华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职工,2002年4月获自治区总工会授予广西“五一”劳动奖章。梁菲,男,梧州市第七中学老师,2002年4月获自治区总工会授予广西“五一”劳动奖章。
财政金融保险
金融保险解放后至1987年8月以前,蝶山区无专门的财政机构。1987年9月,成立蝶山区财政局,为城区一级财政管理部门。同年,蝶山区财政收入162.69万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螺山区财政收入逐年递增。1993年1318万元,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2001年蝶山区财政收入4255万元(本级财政收入),是蝶山区有史以来最高的一年。翌年,财政总收入5707万元,其中本级财政收入4970万元;财政总支出5542万元,其中本级财政支出3756万元,净上解1786万元。辖区范围内的金融保险机构有中国人民银行梧州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梧州分局、中国银行梧州分行、中国工商银行梧州分行、中国建设银行梧州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梧州分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梧州分行、市蝶山城市信用合作社、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梧州分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梧州办事处等。蝶山区已成为梧州市的金融中心。
区属企业
1958年,区属企业有街道居民组织兴办的一批集体所有制企业,如铁器电器修造厂、化工厂、日用陶瓷厂、竹织厂、碎粉厂、合记牙灰厂等。至1965年,共有区属企业厂组25个,在册从业人员862人,产品75种,工业总产值262万多元。1970年,上述厂组划归市街道工业局管理。1971年以后,街道工业逐渐恢复。改革开放以后,蝶山区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生产,1989年区属集体企业有蝶山第二塑料制品厂、蝶山区化工厂、蝶山塑料制品厂、市天然日用化工厂、蝶山区光学元件厂、蝶山区金属结构厂、蝶山区运输公司、蝶山区修建队、蝶山区供销经理部等9个;非公有企业有蝶山汽车修配厂、蝶山船舶修造厂、蝶山金属修配厂、佳丽时装厂、助剂厂、建筑材料厂、市协和针织厂、永发服装厂、蝶山区农机经营部等9个,以及螺山区街道工业管理站、蝶山区劳动服务公司、蝶山区东兴经济管理区所管辖的私营企业154个。同年,该区的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达1160万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非公有制经济逐渐成为推动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01年,区属工业企业有143个,其中规模以上4家,工业总产值为14583万元,年末职工人数2783人。主要产品有塑料制品、墙涂料、人造宝石、纸制品、玻璃工艺品、消防栓、矿泉水、皮衣、皮草袋、饲料添加剂等等。2002年,全区工业企业125个(家),工业总产值16688万元。
历史沿革
秦始皇南取百越,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区地属桂林郡(一说象郡)。汉初赵佗并桂林郡、象郡称南越国,并封其宗弟赵光为苍梧王、治广信、区地属广信。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梧州属交趾刺史部苍梧郡、称广信县、治苍梧王城。区地位于王城西面,与王城隔桂江而相望。隋开皇三年(583年)更广信县为苍梧县,今蝶山区属苍梧县。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梧州,区地属梧州。明代,梧州府与苍梧县府县同驻城区。苍梧县城划为华岳、善教、富德、宝伦、阜民等5厢,淳政、通泰、迎恩、水西、育真等5坊。水西访即今蝶山区区域内。清代沿用明制,全县划为11坊1所11乡。其中水西坊及富民坊均在今蝶山区范围之内。民国16年(1927年),成立梧州市政府,为省辖市,以原苍梧县城区(今万秀区辖境),三角嘴(今蝶山区辖境)及西江南岸火山至高旺一带为在政区域。21年,撤市复归苍梧县、治梧州。22年,全县分梧州、戎城等7个区,梧州区辖8镇7乡,其中河滨镇、富民乡、龙华乡大塘村一带为今蝶山区属地。36年,撤销区建制,梧州城内分为城东、城南、城中、城北、河滨等5镇和鸳江乡。1949年11月25日梧州解放。1950年1月,在蝶山区辖境内,设立河滨镇公所。1953年5月,撤销河滨镇公所,其所管辖的地段范围划归第二区人民政府。1955年8月,撤销第二区人民政府,原河滨镇所辖的大部分地段划为角嘴街道办事处。1958年9月,角嘴街道办事处改称河西区公所。1960年4月,撤销河西区公所,成立蝶山人民公社。1961年11月,在蝶山人民公社的基础上成立区公所(1962年8月前称河西区公所,之后称蝶山区公所)。1962年8月,实行政社合一。1968年9月,蝶山人民公社改称梧州市向阳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79年2月,城区人民公社改建为市辖区,向阳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改称梧州市蝶山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8月,蝶山区召开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蝶山区人民政府新一届组成人员。(以上根据“梧州市政府网站”等资料汇总),2000年,蝶山区辖4个街道。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86594人,其中各街道人口(人):角嘴街道31481东兴街道64403富民街道54501大塘街道36209,2002年9月,蝶山区辖角嘴、东兴、富民、大塘4个街道办事处,29个社区,总面积11.30平方千米,45887户,140079人。2003年1月2日,国务院(国函[2003]1号)批准同意调整梧州市市辖区,龙湖镇的高旺、新民、旺步、塘源4个村蝶山区管辖。蝶山区人民政府驻角嘴后路。2月,调整梧州市辖区划,龙湖镇的高旺、新民、旺步、塘源4个村,蝶山区总面积82.54平方千米,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1个镇,居(村)民委员会共28个,总人口增至20.2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70万人。2003年蝶山区行政区划一览:001角嘴街道辖:珠山、新兴、新华、奥奇丽、高旺、潘塘、塘源7个社区。002东兴街道辖:上冲、下冲、龙骨、步埠、上三云、下三云、蝶彩、西环8个社区。003富民街道辖:傍山、大学、枣冲、富民、东山、富新、富和、莲花8个社区。101龙湖镇辖:新民、高旺、旺步、塘源4个村委会。全市的工业、科研、金融、教育等行业大部分坐落在蝶山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51家,占梧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49%。1979-2001年,该区有XSI一0800系列生物显微镜、奥奇丽四合一系列香波等85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位于新兴二路的太阳广场购物中心,是广西目前规模最大、最具现代化、综合程度最高的购物中心。区内有大专院校2所、在校学生7360人;中专3所、在校学生2493人;中学8所、在校学生13002人;小学11所、在校学生10097人。梧州高中是自治区级重点中学,教学成绩名列自治区前茅。财政收入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末,蝶山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38元,比上年增长11.8%;人均消费支出5117元,比上年增长11.1%。辖区内的河滨公园、鸳江春泛、潘塘公园、白鹤观是梧州市的主要旅游景点。
邮电
民国10年(1921年),广东省无线电管理局为孙中山北伐军事通信需要,在梧州三角嘴设立无线电长波电台,与粤通信,此为广西最早的无线电台。31年,梧州邮政局设立三角嘴邮政支局。36年设三角嘴邮亭。解放后,梧州市邮电局在区内先后设立工厂路邮电支局、大学路邮电所、富民访邮电所、莲花山邮电所等。改革开放后,邮政特别是电信事业得到迅猛的发展。至2002年末,区内设河西邮政营业处、富民邮政支局。富江邮政所、工厂路邮政所、下冲邮政代办所、大塘邮政代办所、莲花山邮政代办所。市邮政局亦设在辖境内。另有邮政储蓄点3处,报刊零售20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