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陵区地图
东陵区相关地区地图:
行政区划
东陵区全区辖1个乡、10个街道办事处,有汉族、满族、朝鲜族等16个民族。10个街道为:五三街道、东湖街道、浑河站东街道、营城子街道、汪家街道、深井子街道、白塔街道、桃仙街道、祝家街道、李相街道,一个乡为王滨沟乡。区政府驻地:东陵区(浑南新区)世纪路3号。五三街道办事处下辖14个社区,12个村(浑南新区),东湖街道办事处下辖13个村(浑南新区),浑河站东街道办事处下辖4个社区,6个村(浑南新区),营城子街道办事处下辖9个社区、4个村,区域面积48.3平方公里,办公驻地设在营城子村,汪家街道办事处下辖14个社区、1个村,区域面积39.57平方公里,办公驻地设在原汪家镇政府驻地,李相街道办事处下辖8个社区,区域面积71.12平方公里,深井子街道办事处下辖16个社区,区域面积67.44平方公里,白塔街道办事处下辖10个社区,8个村,区域面积50.9平方公里,桃仙街道办事处下辖2个社区,13个村,区域面积56平方公里,祝家街道办事处下辖1个社区,13个村,区域面积105平方公里,王滨沟乡下辖1个社区,8个村,全乡面积68.5平方公里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地势东部较高,属低山丘陵地形;西部较低,属平原地形。区内山清水秀,东南、东北部绿色自然植被丰茂,约占全区总面积的14.3%。东北辉山为沈阳国际旅游风景区;境内地形大体由浑河冲积平原和长白山余脉的低山丘陵所构成,其地势由西向东逐渐升高。东南部属长白山余脉,山林风光绝佳,是沈阳国际旅游生态度假区。天气气候:东陵区地处中纬度,属于受季风影响的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一年四季分明,寒冷期长,雨热同期,干冷同季,降雨充沛,温度适宜,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为7.4℃,全年无霜期约为153天,年平均降水量为705.4毫米,由于受地区垂直差异和地貌植被等因素影响,降雨在时空上的分布不均匀,降雨的分布由东陵向西北逐渐减少,南部山丘区多年平均降水量730毫米以上,西北地区690毫米左右。全年太阳辐射时数为2618.6小时,属北方长日照区。
水文特征:辽宁省第二大川——浑河由中部斜穿流经域内达45公里长,两岸分布12条河流,水域面积约占全区面积的7%。沈阳多个中高档住宅区就落座在区内。是大都市难得的一片“世外桃源”。
自然资源:东陵区自然资源丰富,东部山区蕴藏着大量的铁矿、花岗岩、白泥和优质矿泉水。中部平原沃野百里,堪称鱼米之乡。沈阳市最大的自然风景区——辉山风景区坐落在东北部;东陵区历史悠久,世界最大的陨石沈阳古陨石,19亿年前就客居在馒首山上;清朝第一代君主努尔哈赤的陵寝——东陵,安卧于境内的天柱山上。
发展状况
东陵区域内有19亿年前陨落的世界最大的古陨石,有汉魏墓葬,有朝阳寺,中华寺,辽代白塔遗址,清代的天坛,南塔,清福陵。沈阳主要的名胜景点,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记载着东陵区悠久灿烂的历史,这更是人们旅游度假观光的好去处。东陵区正处于加速建设现代化新城区的大跨越阶段。以区位优势和综合经济优势开拓大市场,大流通,产业结构特色鲜明,以初步形成产业集群状态,三环以内的商贸服务经济区,东部传统产业区,南部的航空服务区,北部的汽车产业,东南部的旅游度假等。是相关产业,相关配套企业投资的最佳选择地。东陵区有着建区40年的历史,近年来,欣欣向荣的城郊一体化开放型经济,使其迅速崛起,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省前列,并进入了全国乡镇企业百强县(区),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区)和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行列。东陵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人文景观悠久,社会环境优越,发展空间广阔,开发潜力巨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具有吸引项目投资和发展新兴产业的良好环境,是中心城区向外扩展的重要基地,是二十一世纪现代化生活的条件的最佳选择区域。人文历史
东陵区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地域。区域内存有距今19亿年前陨落的世界上最大的古陨石群。并发现有多处史前文化遗址。汪家镇上下伯官屯、古城子镇古城子村发现有大范围的汉魏墓葬群;莫子山有辽代文物出土;白塔堡有明代白塔遗构;朝阳山上的朝阳寺,明万历年间已是辽东都司一闻名古刹。清入关之前这里是就畿之地,域内的天坛、南塔等都是当年的建筑。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陵寝福陵,就建在天柱山南麓,民国以来已辟作东陵公园,是沈阳的主要名胜之一,东陵区亦因而得名。投资环境
东陵区是全国粮棉大县(区),也是全国乡镇企业首强县(区),是沈阳重要的副食品基地,并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是沈阳市重要的商品集散地,雄厚的经济基础,宽松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海外客商,并与韩国、日本、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东陵区科技力量雄厚,区内驻有沈阳农业大学、沈阳黄金学院等大专院校17所,沈阳自动控制研究所等科研单位108家。根据东陵特区《“九五”计划和2010年长远发展规划》,以建设“综合实力强、经济体制新、开放程度大、文明程度高、人民生活富”的经济强区为目标,坚持改革开放,稳定强化农业,发展提高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全方位发展外向型经济。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工业──新型建材工业、轻工业、电子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精细化工、医用化工等化学工业。第三产业──大型综合游乐场、旅游资源开发,房地产开发,陨石山开发,大型商业、饮食服务业等。同时,随着“大浑南”的开发,沈阳市重心的南移,以及第十二届全运会即将召开,东陵区的发展即将登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向着第三代城市模范前进。交通状况
东陵区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健全,投资环境十分优越。102国道、沈大、沈抚、沈丹、沈铁及沈阳绕城高速公路,8个城市道路入口,19条县级以上公路构成的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全区水力,电力,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备,文化,教育,医疗,体育,娱乐等各项市政设施和城市配套功能健全,区内建有各类大中型酒店,宾馆达20多家。旅游景点
东陵公园:原名福陵,是清朝开国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和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寝,因地处沈阳市之东,所以,通常被称为“东陵”。福陵始建于1629年,经23年建设,于1651年基本完成,此后康熙、乾隆年间均有增建。新中国成立后,将其辟为公园,使昔日皇家禁地,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福陵建在距沈阳城东10公里的天柱山上,这里地势雄伟,丘陵起伏,环境清幽,景色壮观,苍松翠柏,参天葱郁。福陵前临滔滔浑河水,后倚绵绵天柱山,碧水索绕,青山似拱,万松叠翠,大殿凌云,别具一种肃穆之感。陵寝巧妙地利用山势布局修筑在山巅的一块平地上,由一百零八蹬石阶与山脚相连,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建筑形式。远远望去,富丽堂皇的红墙绿瓦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巍峨壮丽的陵园建筑汇于湖光山色之中,仿佛一幅山水画一般。因此,被人们誉为沈阳八景之—一“天柱排青”。福陵既是皇帝陵寝,自然是块“风水宝地”。这“风水”的选定还有一则传说。努尔哈赤驾崩后,为了使子孙后代永远称帝,皇太极四处派人寻找埋葬“龙体”的“吉壤”,终于在天柱山下找到了“风水”。天柱山前临浑河,后靠大台山,中间一条“兴隆岭”。常言道“两山夹一岗,辈辈出皇上。”天柱山不仅依山傍水,林木葱笼,而且山中又有百涌甘泉,泉水清澈甘美,四季滋润,实在是块难得的风水宝地。皇太极大喜过望,于是将努尔哈赤的遗骨安葬于此,并广植松林,大造宫殿,遂有今日秀美的东陵。和叶赫那拉氏地宫:气势宏伟,古朴典雅,清幽肃穆,令东陵依山傍水人流连忘返。陵园坐北朝南,四周围以红墙,南面中央为单檐歇山式正红门三楹,拱门三道。门内参道两侧成对排列着石狮、石马、石驼、石虎等石雕。平地尽头,利用天然山势修筑了一百零八蹬石阶,以象征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过了石桥,正中为碑楼,重檐歇山式,四面券门,下为须弥座式台基,内立清圣祖玄烨亲撰的“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碑文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刻,记载着努尔哈赤的功绩。再北的城堡式建筑叫方城,四角建有角楼。方城南面正中建有隆恩门,门楣上用汉、满、蒙三种文字刻成“隆恩门”三字。进门迎面为隆恩殿,是祭祀用的享殿,殿后洞门之上设明楼,内立“太祖高皇帝之陵”石碑。方城后为圆形宝城,两城间呈月牙状,因而也叫月牙城。宝城正中有一突起的宝顶,下为埋置灵柩的地宫。福陵建筑群是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它将我国传统建筑形式与满族建筑形式融为一体,形成了异于关内各陵的独特风格。建国以来,历经百年苍桑的东陵公园,在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怀和支持下,得到了精心维护.特别改革开放以来,在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保护管理的同时,还利用福陵四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在陵区附近修建多处景区、景点,如,“龙滩垂钓”、“森林浴场”,“杏林春晓”、“芳草云天”、“龙尾观溪”、“御泉”、“妃子松”、“神龟”、“义犬救主”等等。今天的东陵公园已成为一座具有历史文物、园林风光、旅游度假等多种功能的观光游览中心,以其令人惊叹的建筑艺术,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秀美的园林山色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人观光客。
陨石山风景区:陨石山森林公园是全国第一家陨石公园。沈阳古陨石分布在沈阳东南部168平方公里范围内,其中最大的一块位于东陵区李相镇滑石台山,长160米,宽54米,高42米,重约200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古陨石。它形成于45亿年前,19亿年前陨落,堪称天赐瑰宝,举世无双。
沈阳满族民俗村:沈阳满族民俗村坐落在东陵区李相镇滑石台村,是以满族民俗风情、北方乡村田园风光和体育娱乐健身相结合的旅游新景区。这里有全国第一家满族民俗博物馆,展示清朝入关前,满族人民的历史、生产、生活、民间艺术的发展过程,还修建了青砖小瓦、泥坯草房的满族民居,以及充分体现满族特色的石牌坊、图腾柱、努尔哈赤铜像等等。沈阳满族民俗村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旅游爱好者。
中华寺风景区:中华寺始建于唐朝,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位于沈阳市东陵区王滨乡中华寺村与抚顺县拉古乡刘山村内的拉古河畔、中华寺庙山之上,横跨沈阳、抚顺两市,是集佛教、道教于一身的大型宗教旅游风景区。中华寺风景怡人、风水上乘、世界瞩目、国内罕见。是佛道合一、祭祖超度、颂扬儒学、展示禅佛文化、民族艺术,集旅游观光、消遣休闲为一体的东北佛道文化活动中心,整个建筑采用唐朝建筑风格,气势恢弘,雄伟壮观。现在的中华寺风景区由中华寺、万寿宫、念佛堂、讲经堂、高僧塔院、中华万佛塔等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