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市电子地图 >
房山区地图
房山区相关地区地图:

文物古迹

周吉祥塔,岳各庄乡孤山口村。建于明代。为八角七级密檐式砖塔,通高约18米,塔基由汉白玉石砌石垒,须弥座塔基束腰间砖雕花卉、人物故事等,形象逼真。塔身为八角形,每角有砖砌圆柱,塔上各层檐均采用正反叠涩做法,各层檐角梁重挂方形铜铃。应公长老寿塔,岳各庄乡天开村。建于元代。为六角五级密檐式砖塔,通高12米,造型秀丽挺拔,须弥座上砌三层莲花,柱形塔身正面开拱门,门楣上端嵌铭文:"应公长老寿塔",各层檐下均有仿木结构的砖制斗拱。金成明牌楼,崇各庄乡刘庄村。建于清代。采用艾叶青大理石材料构成,坐北朝南,四柱三间三楼形式。四根方形通天柱顶上雕刻石狮,石狮中间雕刻着3个火梁、枋是方形垫板,垫板中心镌刻铭文"金公之墓",四周浮雕行云腾浪。四根通天柱呈不等边八角形,高4.3米,四个正面长、宽都是0.6米。牌楼前原设有1对华表,1对汉白玉石狮,建有一座高约2米的石桥。牌楼后有螭首龟趺碑记2座,宝顶四面设有围墙,自成一院。据传,是乾隆帝岳父金成明的墓地。后来金家败落,坟地被天主教会买下。房山区文物保护单位。上方山诸寺及云水洞岳各庄乡圣水峪。隋唐以来的佛教胜地,有九洞十二峰名胜和以我兜率寺为中心的"七十二庵"等古迹。兜率寺以西八里的云水洞是天然石灰岩溶洞,为上方山胜迹。姚广孝墓塔,崇各庄乡长乐寺村东。八角九级密檐式塔。塔前有明宣德元年(1426年)所立成祖棣"敕建姚广孝神道碑"一座。白水寺石佛,燕山区蝎息岗。白水寺(俗名大佛寺)已毁。现存一佛二胁侍石像,造形古朴,高达丈余,是北京现存元明时期最大的石雕像。金陵遗址,燕山区车厂村龙门口。共葬金代"始祖"至章宗17个皇帝、后妃及诸王,是北京地区第一个皇陵,比明十三陵早约200年。对于金陵,史书记载不多。金海陵王完颜亮从贞元三年(1155)三月开始至十月,在云峰寺旧址建3个墓穴,安葬了他以前的3个皇帝。第二年又将金朝建国之前的10个祖先之灵迁来此地安葬,各立称号。至章宗末年,金陵各地下宫殿和地上建筑均已建成。金陵区分帝陵、纪陵及诸王兆域3部分。大定年间陵界为78公里,大安年间为64公里。陵域设有围墙,每隔一定距离建有土堡。金以后,陵墓无人守护,地上部分逐渐残毁。明天启年间,因后金政权倔起,明皇惑于术士之说,认为后金兴起与金?quot;气脉相关",遂拆毁了金陵地上建筑。清初对有的陵墓进行了修复,还特设守陵户,春秋至祭。乾隆时又进行修复,但后来遭到严重损坏,金陵地上部分几乎无迹。从1986年开始,北京市文物部门对金陵进行踏勘,测定出金陵在大房山支脉云峰山的具体位置,找到金睿宗的景陵。,郊劳台,良乡塔,窦店土城,铁瓦寺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房山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北纬39°30′——39°55′,东经115°25′——116°15′,是首都北京的西南门户。东北与丰台区相邻,东与大兴县以一水相隔,南和西面与河北省涿州市、涞水县相连,北与门头沟区以百花山为界。全区总面积2019平方公里,区政府东移良乡后,其所在地距市区22公里。
地形地貌:房山地形复杂多变。处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交界地带,西部和北部是山地、丘陵,约占全区总面积三分之二。
主要山脉:房山区主要山脉大房山、大安山、三角山、百花山、西占山等均系太行山分支。
大房山:大房山位于房山区西北部,是太行山余脉。旧日多称“古大房”。大房山,古碑云:“出燕奥室”,或谓其形如扦俎,故曰大房。因相近还有小房山,故称大以别。绵亘数10里,支峰10余处,其中有老龙窝、烟筒尖、黄山、将军坨、栗子城、谷积山、正阳山、半壁山、大寨山、马鞍山。其中最著名的是上房山(今上方山)、石经山。
大安山:大安山地处房山区与门头沟区的接壤地带,是太行山分支。支峰有百花山、白草畔,山中有一块开阔平坦、四面环山之地,即素称的“北大梁”。最高峰是百花山的百草畔,海拔2035米;最低处是东南部立教洼,海拔为26米。

历史沿革

新石器时代。黄帝部族在幽州建立了北京地区最早的都邑,称为幽都,亦称聚——即聚落。夏商、西周时,为燕(北燕)地。武王灭商封召公于此,其都城即今琉璃河镇董家林古城。周王朝建立时,蓟、妟与北方部族并未立即归服于武王,仍控制北方,武王利用原燕、蓟之地进行分封。公元前十一世纪,召公(姓姬名奭,黄帝之后)佐武王灭商,被封于燕,又称北燕,为西周始封的诸侯国,燕兼并了蓟(西周另一个古封国,其都城在今广安门一带)之后,遂迁都于蓟。战国燕置中都县。今窦店镇西有古城遗址。秦改良乡县,属广阳郡。汉良乡侯国,属涿郡。王莽篡汉时,改良乡为广阳县.东汉复旧称。三国魏文帝黄初七年(226年)改涿郡置范阳郡,良乡县属范阳郡。晋武帝奉始元年(265年)封宣帝弟馗子绥为范阳王,更范阳郡为范阳国,属幽州。良乡县属范阳国。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前秦、后燕良乡县均属范阳郡。良乡县北魏、东魏均属幽州燕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入蓟县。武平六年(575年)复置,仍属燕郡。北周因之,故城在今房山城东、大石河西岸。隋开皇三年(583年)属幽州。大业三年(607年)改属涿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属幽州。圣历元年(698年)改名固节县。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复旧称。均属幽州。天宝元年(742年)属范阳郡。肃宋乾元元年(758年)属幽州。后唐天成三年(928年),契丹兵北走入幽州境,赵德钧于闫沟筑垒以戍兵守之。《资治通鉴》卷278:“长兴三年(932年)……初,契丹既强,寇抄卢龙诸州皆偏,幽州城之虏骑充斥,每自涿州运粮入幽州,虏多伏兵于闫沟,掠取之。及赵德钧为节度使,城闫沟而戍之,为良乡县,粮道稍通。”,辽契丹会同元年(938年)属南京道幽都府。开泰元年(1012年)改属南京道析津府。宋宣和四年(1122年),属燕山府。七年,地复归金。金贞元元年(1153年)属中都路永安府。贞元二年(1154年)属中都路大兴府。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建万宁县,明昌二年(1191年)更名奉先县。故治在今房山镇。属中都路大兴府。元成吉思汗十年(1215年)两县属燕京路大兴府。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改属中都路大兴府。二十一年(1284年)改属大都路总管府。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奉先县改名房山县。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北平府涿州。永乐元年(1403年)改属京师顺天府涿州。清雍正六年(1728年)直属顺天府。民国三年(1914年)改属京兆地方,1928年改属河北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于房山、良乡二县与邻县交界处曾设置以下民主政权。因处战争年代,县政府驻地及区划均不固定。房(山)涞(水)涿(县)联合县1938年3月根据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指示首置,1938年11月撤。1941年6月至1944年10月复置。联合县政府曾驻十渡、张坊等地。房(山)良(乡)联合县1938年5月至1941年6月置。初属晋察冀边区,后改属冀西四专署和晋察冀六专署。县政府曾驻长操、下石堡等地。昌(平)宛(平)房(山)联合县1942年12月至1944年10月冀中十专署。良乡县(平汉铁路西)1945年9月至1949年9月置。曾分别隶属十一专署、二十二专署、七专署等。1949年1月改署平西专署,同年9月改属通县专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良乡县属河北省通县专区。房山县属河北省通县专区,县政府驻房山城,1958年,原河北省房山、良乡县合并为周口店区。1960年周口店区改名房山县。属北京市。1987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房山县和燕山区,建立房山区,区政府驻房山,其行政区划为原房山县和燕山区范围。在金定都后,于大房(防)山建陵寝,后置“万宁县”,再后以奉祀先陵,改“奉先县”。元世祖年间以境内的大房山(也称房山)改奉先县为房山县。1986年,撤销房山县、燕山区,设立房山区,以燕山区和房山县的行政区域为房山区的行政区域。1997年11月17日,国务院批准将房山区人民政府驻地迁至良乡。

旅游简介

房山地处北京西南,面积2019平方公里,人口83万,区府良乡距市区20公里。旅游资源种类齐全、丰富多彩、特色突出、品味高雅。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融合,行、游、住、食、购、娱完善配套,是“探索自然变迁、欣赏秀美风光、浏览历史画卷、领略现代文明”的旅游胜地。一、北京根祖,50万年前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以“北京人的发祥地”著称;3000多年前的西周燕都遗址,称为“北京城的发源地”;1300多年前的佛教圣地云居寺,保存着世界上仅存的1122部、3572卷、14278块石刻大藏经,被誉为“石经长城”;107座历代古塔,占北京地区古塔总数的一半,有“宝塔冠京师”之美誉;302处历史遗迹遍布境内,构成了房山不断代的历史画卷。北京人雕像,房山是北京人的家园。远古时期,北京人、新洞人、山顶洞人相继在房山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北京人的发祥地—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1992年被评为“北京旅游世界之最”,是闻名世界的古人类和古脊椎动物文化遗址,市院共建并委托房山区政府进行保护管理,为“北京人家园”建设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大约50万年前,远古人类的一支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那就是闻名中外的“北京人”,因此房山周口店被誉为“北京人”的故乡。此外,相继在这里生活的还有距今20万年到10万年前的“新洞人”和距今27000年前的山顶洞人。资料表明,华北族群起源于山顶洞人。房山是北京城的起源。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后封召公于燕,古老的燕都便成为燕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使房山的文明史得到了丰富,并得以不断代的传承与延续,熔铸了北京城之根。位于琉璃河古镇董家林村的西周燕都遗址被列为20世纪中国100大考古发现之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出土堇(jin)鼎为代表的青铜礼器,将北京的建城历史上推至距今3000多年的商周时期,为“北京城的发源地”作出了有力的诠释。云居寺房山是佛教的圣地。房山在北京地区佛教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而今遗留在房山大地上的一座座古老的佛寺足以令人追忆往昔的繁华。房山佛寺历代相传,肇始于东汉,这就是最古老的天开寺;到两晋、北朝,佛寺在房山逐渐兴起,如云盖寺、木岩寺、洪恩寺;有确切记载的房山区最早的寺院则是上方山诸寺,该寺创建于北朝时期的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公元535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隋唐时期随着佛教的兴盛,佛寺在房山空前兴盛起来,最具代表性的是佛教圣地云居寺,形成了以上方山、云居寺为核心、包括龙泉大力禅寺、宝积禅寺和灵峰寺在内的西部佛教文化圈。云居寺因保存着世界上仅存的1122部、3572卷、14278块石刻佛教大藏经被誉为“石经长城”,同时还保存着纸经22000多卷、木版经77000多块以及释迦牟尼佛祖舍利。辽金以后直至民国,房山几乎成为佛寺的王国,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本《房山县志》记载,当时著名的佛寺有55座,而小规模的佛寺几乎村村都有。房山的佛寺不仅年代久远,数量众多,在宗教传承、佛典传承上房山区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房山古塔林立,共107座,占北京古塔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唐塔占全国唐塔的37.5%,有“宝塔冠京师”之美誉。二、溶洞王国,石花洞,拥有中国首家溶洞地质公园——北京石花洞国家地质公园。其中,“北京的地下明珠”石花洞为七层溶洞,洞中鹅管、钟乳石、石盾、月奶石、等化学沉积物类型齐全,地造天成;“华北的地下迷宫”银狐洞水旱洞连通,方解石结晶体形成的银狐、玉兔,晶莹剔透,巧夺天工;万佛堂孔水洞内的万菩萨法会图等及嵌于唐人洞石笋内的古人题字为国内外溶洞奇观;与这交相辉映的还有“北京的人间仙境”仙栖洞、龙仙宫、“地下艺术殿堂”云水洞等溶洞,共同组成了中国北方最大的岩溶洞穴群。三、山水秀地,十渡,婀娜多姿的十渡山水,既有中国北方之雄奇,又有南国水乡之柔媚,被誉为“青山野渡,百里画廊”;列为全国20家重点示范森林公园之一的上方山,集山、林、洞、寺诸景为一体,久有“南有苏杭、北有上方”之美称;海拔2000多米的白草畔、百花山鲜花、草甸、珍禽、异兽,组成了诱人的高原风光,赢得“生态公园”之美名;雄、奇、神、险的莲子峰,早为北京“西山八景”之一;独特的景观使房山成为中国北方著名的山水观光度假区。四、现代文明,宾馆,区府良乡是京郊具有生态、雕塑、温泉、名胜、高科技五大风貌的新兴旅游城镇。京郊首富韩村河是以“农村都市”为特色的旅游文明景村;十渡的高台蹦极、青龙湖的拓展训练都是中国首家以挑战自我为宗旨的运动基地;北京最大的狩猎场—蒲洼、最大的高尔夫球场—京辉高尔夫球场、最大的沙滩浴场—青龙湖、最大的垂钓园—碧溪垂钓园,以及漂流、攀岩、悬崖跳伞、空中飞翔等一批前卫娱乐项目,使房山成为游客纷至沓来的好去处。汉白玉,房山是石文化的故乡。房山是著名的石雕艺术文化之乡和优质石材的产地,为北京城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石材,堪称北京之基、故宫之基。房山大石窝以其独特物产——汉白玉名扬古今中外。早在公元560年的北齐时代,大石窝汉白玉就被云居寺用来雕刻石经,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所用石料达一千多吨;故宫、天安门前金水桥、颐和园、天坛、卢沟桥、十三陵等宏伟工程所用汉白玉石料都取自大石窝;人民大会堂抱柱石、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毛主席纪念堂以及近年落成的中华世纪坛题字碑等所采用的汉白玉石材均出自大石窝;另外大石窝的石材还走出国门、远渡重洋在异国它乡大放异彩,日本北海道的天华园、新加坡御华园、加拿大枫华园等工程均有出自大石窝的石材。两千多年的风雨沧桑,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塑造了房山这个石文化的故乡。堂上村,房山是圣歌诞生地。房山区是革命老区,具有良好的历史文化传统。霞云岭乡堂上村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词曲诞生地。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音乐家曹火星同志在房山区西部山区、平西抗日根据地——霞云岭堂上村创作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不朽的歌。这首歌表达了中华民族的心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妇孺皆知、家喻户晓、广为传唱。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首歌迎接着新中国的诞生,它鼓舞着全国人民奔向社会主义光辉的前程。2001年7月1日建党80周年之际,江泽民总书记为堂上村亲自题写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题词,贾庆林同志为纪念雕塑揭幕。现在堂上村这个圣歌诞生地已经成为红色旅游村。房山以其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完善配套的游乐设施、无微不至的旅游服务、热情纯朴的民情民风,喜迎各界宾朋来“探索自然变迁、欣赏秀美风光、浏览历史画卷、领略现代文明”。

资源优势

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精彩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全区302处历史文化古迹中,有世界文化遗址1处、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6处、市级15处、区级47处。区内驰名中外的北京猿人遗址(周口店镇)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享有“北京人之家”的美誉;西周燕都遗址(琉璃河镇)印证了北京建城具有3000多年历史,称为“北京城之源”;1300多年历史的佛教圣地云居寺,因藏有14278块石刻大藏经而享誉海内外,被誉为“北京敦煌”、“世界之最”;金陵遗址是北京历史上第一座皇家陵寝。
旅游资源:区内古塔林立,107座历代古塔占北京地区古塔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唐塔”占全国现存总数的三分之一。灵奇秀美的地质地貌资源。房山被地质学界誉为“洞穴王国”。境内拥有中国北方最大的岩溶洞穴群。目前已开放的洞穴有被誉为“北京的地下明珠”石花洞、“华北的地下迷宫”银狐洞、“北京的人间仙境”仙栖洞、“地下艺术殿堂”云水洞等。石花洞景区被评定为国家级地质公园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房山又被中国地质界称为华北地区最大最典型的岩溶峰林大峡谷。素有“北方小桂林”之称的十渡山水既有南方之风韵,又有北国之雄奇,被誉为“青山野渡,百里画廊”。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华北地区最古老的原始次生林,也是全国20家重点示范森林公园之一,占地5300余亩。这里林木茂盛,景色清幽,久负“南有苏杭,北有上方”之美名。海拔2000多米的白草畔、百花山,云海茫茫,森林无际,展示着诱人的自然风光。
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的矿产、地热资源。全区有储量4.5亿立方米的大理石,储量100多亿立方米的石灰石,储量2000万吨的石英石、白云石,储量4亿立方米的花岗岩。原煤总储量达21亿吨,为“京西煤仓”之一。“国宝”汉白玉储量和质量全国第一,储量约80万立方米,是我国唯一被国际市场认定的大理石品种。良乡卫星城藏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水温高达70℃日出水量2000立方米。

经济概况

2009年全区工业总产值7797518.6万元,农业总产值412630.2万元,社会商品零售额990524.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55.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314.6元。根据北京城市规划对房山区新的功能定位,房山将成为未来北京西南的经济重心、北京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主要载体,成为疏散城市中心区产业与人口的重要区域,承担北京面向区域发展的重要节点。现在,全区正按照区委确定的“振兴‘龙乡’经济,打造经济重心;弘扬‘龙乡’文化,建设文明新房山;富裕‘龙乡’人民,提高人民福祉”的总体工作思路,加快经济重心、房山新城和产业新区建设。截止2007年底,房山区财政收入完成23.2亿元,同比增长92.1%;各项税收完成62亿元,同比增长48.7%;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145.6亿元,同比增长2.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28.2亿元,同比增长12.3%;农业总产值达到36.4亿元,同比增长12.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980元,同比增长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