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西省电子地图 > 忻州市地图 >
繁峙县地图
繁峙县相关地区地图:

工业概况

工业主要有开采、冶炼、机械修理、化工建材、印刷包装、食品加工、酿造业等10多个行业。主要产品有金、硫、铁、云母、石英、硅铁、铜、钼、磷肥、汽车配件、水泥、白酒、配制酒、粉丝和淀粉等。

历史上的繁峙县

北魏侨置繁峙县于石城县境,故治在山西原平县南板寺村。《崞县志》称:在县南五十里之繁峙村。板寺即繁峙之讹。

历史沿革

据《迁城记》:“繁峙,雁门塞下邑也。城于山麓,群山环而拱之,故曰繁峙。”春秋属晋,为霍人邑。战国属赵,称藿人。秦属代郡。西汉置卤城县,故治在今城关东50千米固伏村,属代郡。又置霍人县,故治在今城关东1.5千米圣水头村东古城坡,属太原郡。新莽改卤城为鲁城,东汉复旧,霍人县废入卤城县,改属雁门郡,建安中年废。晋复置霍人县,故治在今城关东30千米代堡,属雁门郡,永嘉年间废。北魏侨置繁峙县于石城县境,繁峙县故治在原平县南板寺村。据《崞县志》称,故治在县南五十里之繁峙村。板寺即繁峙之讹。隋开皇十八年(598)于霍人县故治置繁峙县,初属代州,后改属雁门郡。大业十二年(616)繁峙县徙治今原平市境。唐武德七年(624)蔚州自今阳曲县境徙治此,八年又徙治今忻州市境。武周圣历二年(699)繁峙县归治今城关南1.5千米杏园村东旧城,属代州。五代北汉于城关东南40千米冶子场置宝兴军。金贞佑三年(1215)升繁峙县为坚州,隶太原府。元隶冀宁路。明洪武二年(1369)改坚州为繁峙县,属太原府,八年改属代州。万历十四年(1586)县治徙石龙岗,即今城关。民国初年属雁门道,道废后直属省。抗战时期属晋察冀边区一专署。解放战争时期属察哈尔省浑源专署。1949年属山西省忻县专区。1958年11月代县与繁峙合并,属晋北专区。1961年繁代二县分置,复属忻县专区。1967年属忻县地区。1983年属忻州地区。2000年属地级忻州市。

人口概况

2000年,繁峙县总人口241938人,各乡镇人口:城关镇42722、砂河镇36113、大营镇18023、高升寨乡4260、下茹越乡10539、杏园乡19494、光裕堡乡11506、集义庄乡14709、后河乡5185、义兴寨乡6235、东山乡18501、伯强乡3398、金山铺乡11261、小柏峪乡3959、柏家庄乡8034、横润乡12502、神堂堡乡3994、庄旺乡3111、岩头乡4826、茶铺乡1793、宽滩乡1773(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有汉族、回族、满族、藏族、黎族、白族、羌族、壮族、维吾尔族、朝鲜族、苗族、俄罗斯族等民族。

繁峙文化

2009年,由长影厂及北京影迪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将胶片电影《戏缘》外景拍摄地选定为繁峙县公主村。《戏缘》是一部探讨人性大爱的优秀作品,是一部宣扬人伦、真情、仁义和人性大爱的作品。该片讲述文革时期一名热爱晋剧的农村青年和一位晋剧花旦柏拉图似的爱情故事。

特色产品

繁峙黄芪:也称恒山黄芪,被誉为“黄芪王”,其条匀顺直,皮光纤细,色泽黄亮,粉性大,空心小,为中国北芪之正宗。恒山黄芪富台蔗糖、葡萄糖、淀粉、黏液质、叶酸、甜菜碱、胆碱、树胶、纤维素以及多种氨基酸。我国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把黄芪列为上品,称其为补药之长。根入药,味甜,性温和,具有泻阴火、益正气、壮脾胃、去肌热、排浓止痛、活血医疮等功能,主治表虚自汗、气虚内伤、脾虚泄泻、浮肿及痛疽等症。当地群众用黄芪煮肉,可除去腥气,增加营养,黄芪羊肉汤是浑源一带款待贵客必不可少的佳品。
繁峙疤饼:疤饼具有悠久历史,因饼上遍布疤痕而名,亦名籽饼。其用料有白面、葫油、白糖、鸡蛋及苏打等。制作时,将和好的面擀成直径约半尺左右的薄饼,在铁锅内铺一层磁砂,放一层饼,进行烘烙。熟后的圆饼呈金黄色,面皮上均匀地布满圆形小坑,状若疤痕,其味香甜,其质酥脆,为别具一格的风味小吃,名闻遐迩。

风景概述

繁峙县境内的文物古迹和名胜景点较多,共有各种文物景点56处,其中国保单位2处,省保单位6处,中外闻名的岩山寺,始建北宋,寺内精美的金代壁画,是中国艺术的瑰宝;著名的平型关遗址,内长城以及秘魔寺、龙洞、公主寺等五台山外围寺院均属游览胜地。此外还有闻名中外的著名风景区——五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