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井子区地图
甘井子区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丰富。全区海岸线总长150公里,海水养殖规模3.9万台筏,滩涂养殖面积1200公顷。种植业经营规模7400公顷,其中粮田经营面积1733公顷,蔬菜经营面积1133公顷,果树经营面积4533公顷。全区有林面积2.13万公顷,森林覆被率45.8%。甘井子区盛产对虾、鲍鱼、扇贝、海胆等海珍品;富士苹果、大樱桃、黄桃、特菜、蛋粉系列等名优产品。地名由来
传说,早年间甘井子叫黄山嘴子,黄山嘴子原来是个小渔村,住着几十户人家,靠打鱼捕虾为生,不愁吃,不愁穿,就是有一件事不遂人心愿;山不青,草不绿,世世代代为饮水浇地犯难。自古以来,不知打了多少眼井,就是没有打出一眼甜水井。风水先生看风水、观地脉都不管用,打出的水又苦又涩,简直没法喝,洗衣服不掉灰,浇庄稼不长,日子过的实在不舒心。村子里有个叫大水的小伙子,年方十八,长得俊气还有点虎气,从小就立下打井的誓愿。他白天出海打鱼,晚上回村挖井,铁锨铲秃了不知多少把,铁镐一把又一把磨成铁疙瘩,井挖了一眼又一眼,一挖就是十几年,人累瘦了,头发累白了,可挖出的井没有一眼是甜的。小伙子仍心不死,志不移,不打出甜水井誓不罢休!,大水的精神感动了东海龙王的三公主,一天夜里,三公主漂洋过海来到了黄山嘴子,在黄山寺里乔扮改装,变成了一位美丽的渔家姑娘。苗条的身材,弯弯细细的眉毛,白净红润的面孔,谁见了谁都会喜爱。三公主来到一眼井边,已经是半夜光景了,只见大水全身汗水和着泥水,一动不动地躺在井台上,身上受伤的地方还不住往外滴血水。三公主心一酸,热泪扑籁籁就落了下来。她拨下头发上的一支仙花,泪水落在花瓣上,仙花带着三公主的热泪和心愿飘落到咸水井里,井水立刻翻起一阵浪花,向外放出耀眼的红光。熟睡中的大水被耀眼的红光照醒,一看,身边站着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正笑眯眯地望着他。渔村里的大人小孩,男男女女,大水闭着眼睛都能叫出名字,这位姑娘可是第一次见到。她是谁呀?为啥这样看人?大水不禁一阵脸红。姑娘见大水脸红,大大方方地向他施了一礼,说道:“大水哥,你打的这眼井是甜水井,不信你打上一桶尝尝。”,大水一骨碌爬起来,往井里一望,只见井水翻着浪花,闪着金灿灿的光。大水忙把拴着绳子的木桶放进井里,打上一桶水一喝,那水又清凉又甘甜,喝井嘴里甜到心窝窝里。大水好不奇怪,这口井的水本来是咸的,现在怎么会变成甜的呢?他顾不得多想,“咕冬咕冬”一口气喝了半桶水!喝完水又跳又喊:“甜水!甜水!都来喝甜水呀!”可怜大水本来已经累的筋疲力尽,这一跳一喊,高兴过度,“噗通”昏倒在井台上。三公主一把将大水扶住,用仙花在他身上一拂,大水醒过来了,嘴里不住地叨念着:“甜水,甜……”,乡亲们来了,你一碗,他一瓢,喝呀、乐呀、蹦呀、跳呀,小伙子姑娘们乐的流下了眼泪,大爷大娘们乐的跪在井台上一个劲磕头,在场的人“忽啦”一声全给大水跪下了。大水忙把乡亲们一个个扶了起来,说道:“乡亲们,大伙要谢就谢这位姑娘吧!”他转身用手一指,不料姑娘不见了。三公主私自来到人间,触犯了龙规,东海龙王把她关了起来。三公主相念乡亲们,更想念大水,一天夜里趁看守的虾兵蟹将不注意,私自逃了出来,第二次来到人间。三公主见黄山嘴子水变青,草变绿,地里的庄稼更是油绿绿的,甭提有多乐了。乡亲们见三公主来了,把她里三层外三层围在中间,姑娘小伙子们禁不住又舞又唱:山不青哎,草不绿,黄山嘴子自古水不甜。喝到口里苦又涩,浇进地里起白碱。咳衣咳,咳衣咳,喝到口里苦又涩,浇进地里起白碱。姑娘有情哎,情相连,苦水如今比蜜甜。姑娘来去无踪影,莫非仙女降人间?,咳衣咳,咳衣咳,姑娘来去无踪影,,莫非仙女降人间?,三公主唱道:姑娘不是神来不是仙,山海从来紧相连。龙女愿做渔家女,不爱龙宫爱人间。哟哟嗨,哟哟嗨,龙女愿做渔家女,不家龙宫爱人间。三公主来到渔村后,在乡亲们的撮合下,你有情,我有意,不多日子就和大水成亲了,小两口你恩我爱,小日子过的红红火火。东海龙王听说三公主逃走,还和大水成了亲,气的差一点昏死过去,一声令下,鱼鳖虾蟹齐出动,把黄山嘴子围的水泄不通,一阵雷雨狂风,天昏地暗之后,大水变成了井架,三公主变成了辘轳。乡亲们闻讯来到井边,望着高高的井架和园园的辘轳,全部流泪了。大伙一边流泪一边唱道:狠心的龙王好糊涂,亲生女儿变辘轳。辘轳井架是咱骨和肉,喝口甜水泪不住。哟哟嗨,哟哟嗨,辘轳井架是咱骨和肉,喝口甜水泪不住。从这以后,乡亲们每当打水的时候,井架和辘轳都要发出“吱吱扭扭”的声音,好像大水和三公主向龙王诉说不平,又好像为乡亲们祝福……,这眼井的甜水,打不尽、用不竭,乡亲们为了感激大水和三公主的恩情,取甘甜之意,把黄山嘴子这个小渔村改名叫甘井子,一直沿用到今天,大水和三公主的故事也世世代代流传下来,那首《辘轳》歌还时常有人唱着:辘轳井架是咱骨和肉,喝口甜水泪不住。哟哟嗨哟哟嗨……水文状况
大连湾位于辽东半岛南部,系辽东半岛第一大海湾。东西长14.8公里,南北与东西略等,水域面积约170余平方公里。水深在东南最深处可达35米,均深约15米,平均流速2节。海湾内为规则半日潮,潮差3——4米。海湾1月平均气温-3——-10℃,8月平均气温24℃,年平均气温8——11℃。秋冬季多为北风和西北风,夏季多为南风和东南风。海水严冬不冻,适宜船舶进出,投锚靠舶。闻名于世的大连港,坐落在湾内西南岸。湾内海流缓慢,温度适宜,水质肥沃,宜于海生物的生长。小平岛湾在小平岛东部。面积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8公里。海水等深线1——20米,平均流速1节。海湾为半日潮龄,原为小海峡,近2个世纪以来,由于潮汐、海流和河流作用,使小平岛与陆地相连,成为陆连岛。海峡分为东、西两个海湾。
营城子湾在营城子镇北部。面积16平方公里,纵约3.7公里,横约5.6公里。海岸线长15公里。海水等深线2——10米,西北湾口最深超过10米。平均流速1节,海湾内为半日潮龄。
牧城湾在营城子镇东北部。面积4平方公里。纵横约1.85公里。海岸线长6公里。海水等深线2——4米,平均流速1节,为半日潮龄。
黄龙尾嘴在营城子镇黄龙尾北部。面积1平方公里。第四纪时,受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古陆下陷,海水入侵,陆地隆起,形似龙尾,故名。尾嘴向北突出入海,与金州区荞麦山连线为金州湾。北岗海拔40米,还有东、西岗。西岗峰顶海拔56米。三岗突出入海。嘴子的海水等深线6——20米。三岗为天然渔场,海产品丰富,岗南丛林密布。东岗是天然的海水浴场。
凌水河河口在凌水镇东南2公里。凌水河东南向流入黄海,口东为西尖山,口西为“大脑瓜”。河口段长1公里,宽10——200米,水深2米。河口右岸有大连第三发电厂、大连航运公司修船厂。还有船坞一处。水泥航道长330米,宽15米,入海航道长100米,宽40米。河口东西有近400米长的卵石沙滩,为天然海水浴场。
历史沿革
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期属燕辽东郡(治襄平,今辽阳市)辖地。秦因之。西汉时属辽东郡沓氏县。三国时期魏改沓氏县为东沓县。西晋属辽东郡(国)的北丰县(今瓦房店市)。东晋时期先后为前燕、前秦、后燕属地,归平州辽东郡管辖。公元668年(唐总章元年)以后,属安东都护府积利州(今瓦房店市境内)辖地。辽代属苏州(金州)来苏县管辖。金代属东京路辽阳府复州化成县。1216年(金贞祐四年)升化成县为金州。区境属金州辖地。元代属金复州万户府。明代属金州卫。清代先后为宁海县、金州厅旅安社管辖。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于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被迫与沙俄签订《旅大租地条约》、《续订旅大租地条约》,旅大沦为沙俄殖民地。沙俄当局置关东省。当时,小平岛、岔沟、营城子属旅顺行政区;革镇堡、辛寨子、柳树屯、臭水子一带属金州行政区。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取代沙俄占领旅大,改关东省为关东州。今甘井子区域分属关东厅(关东州厅)下属的大连、旅顺及金州民政署。1937年,海猫屯会、周水子会改为区,划入大连市役所。小平岛会、栾家屯会、岔沟会、革镇堡会、周水子会的一部分划归旅顺民政署;南关岭会、大连湾会及海猫屯会的一部分划归金州民政署。1944年冬,原旅顺民政署所辖营城子会、小平岛会、栾家屯会、岔沟会、革镇堡会和金州民政署所辖的南关岭会、大连湾会改为区建置,划归大连市役所管辖。1945年8月22日大连解放。同年11月8日大连市人民政府成立。12月,大连县人民政府成立。这是境内首次设置的县级政权。大连县辖甘井子、南关岭、革镇堡、西山、营城子、岔沟、大山、小平岛等8个区。1946年5月,大山区并入小平岛区,大连县改辖7个区。各区置区公所。1949年12月18日,区公所改称区人民政府。1950年12月大连县撤销,原辖区除西山区并入沙河口区外,设甘井子、营城子、小平岛3个市辖区,隶属旅大市人民政府。1955年4月,区人民政府改称区人民委员会。1956年8月,小平岛区与营城子合并,置大辛寨子区,隶属旅大市人民委员会。1959年8月,撤销大辛寨子区,辖区分别划归沙河口区、甘井子区和旅顺市。1960年4月,甘井子区人民委员会改称甘井子区人民公社。1961年6月,恢复甘井子区人民委员会称谓。1968年5月,甘井子区人民委员会改称甘井子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8月恢复甘井子区人民政府称谓。1984年1月,金县大连湾乡划归甘井子区。2001年,全区有6个镇、13个街道办事处,共设村民委员会4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96个。年末户籍总人口54.6万人,比上年增长27%,其中农业人口13.3万人,占24.4%;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109人。2007年止,6个镇相继变更为街道办事处,辖区辖15个街道办事处。2008年12月1日–凌水街道(刘家村除外)的社会事务划归高新区管理。地方特产
樱桃,甘井子区的水果种类很多,尤以各种樱桃驰名,不仅果质好,而且当樱桃树开花或樱桃成熟时,游客纷至沓来,樱桃园成为赏花和摘果的好去处,还带动了周边休闲山庄和餐饮业的发展。樱桃成熟期早,有早春第一果的美誉,果实营养丰富,含铁量高,具有促进血红蛋白再生,对贫血患者有一定的补益作用。果实性温、味甜,有调中益脾、调气活血、平肝祛热之功效。社会经济
全区加快城市化战略实施步伐,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综合北京华联大连金三角超市。经济实力再跃新平台。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工业内部结构更趋合理,都市农业初步形成现代农业布局。第三产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乡镇经济稳步发展,街道经济快速增长,个体私营经济长足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城乡基础建设、人民生活均有改善。完备的基础设施:甘井子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区中心地带的要冲位置,是大连市连接东北腹地的陆路门户和通往世界各地的海上和空中门户。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沈大高速公路出口均在区内。东北电网、大连引水管线和通讯网络覆盖全区。城区人均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
繁荣的第三产业:拥有东北地区最大的木材、汽车、旧机动车等大型交易批发市场,辐射面不断向东北、内蒙等腹地扩展。宏孚大厦、华南国际商城、华联超市、大连灯饰批发市场、大连太阳神鲜活水产品批发市场相继开业。大连国际品牌汽车展贸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引进了沃尔玛超市和欧倍德建材超市。海内外名、优、特商品汇集于此,展示了商贸业金龙寺森林公园、夏家河子海滨浴场等一批独具特色的大型旅游景点和设施,每年吸引数百万名国内外宾客前来发展高档次、大流通的前景。观光、旅游。
发达的现代工业体系:甘井子区是国家的重要工业、科研基地之一。拥有电子、化工、机械、服装等几十个门类的工业企业1300家、近千种产品。有近百项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被授予“全国科技先导区”称号。营城子工业园区和环保产业园区等经济小区以其良好的环境和优惠的条件吸引了大批实业家投资办厂。大连软件园已于1999年被命名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项目已被国家列为“863”攻关计划。绿源牌LPG汽车双燃料转换装置已被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试生产计划。北大科技园开发生产的第三代新网际网络终端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
前景美好的都市农业:甘井子区农业资源丰富,全区海岸线总长152.6公里,滩涂养殖面积1200公顷,种植业总面积7400公顷,果树栽植面积4536公顷;有林面积21334公顷,森林覆盖率45.8%。经过多年的努力,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荣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和“全国水产百强县”称号,享有“鱼果之乡”的美誉。对虾、鲍鱼、扇贝、海胆等海珍品驰名中外,鲜活海珍品直接空运日本、香港等国际市场。“巨红”樱桃荣获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绿雪”牌蛋粉、“豆豆豆”牌芽苗菜、“础明”牌鲜肉在首届中国(沈阳)国际博览会上荣获名优产品银奖。在东北率先提出了发展“都市农业”的构想,制定了都市农业发展规划,农产品深加工、乳制品生产项目、蛋粉生产项目、工厂化养猪场、现代化奶牛场及东北最大的牙鲆鱼养殖厂等农业精品项目已成为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显著的对外开放成果:作为国家“发展乡镇企业集团出口创汇改革试验区”,该区已与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香港、澳门等2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累计兴办外商投资企业711家,实际使用外资3.6亿多美元。大连丰源制靴有限公司、大连新世纪印刷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大连渤海日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把全区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2000年,全区200余家出口商品供货企业,实现出口商品供货值50亿元,出口商品涉及轻工、机械等200多个品种。
昌盛的社会事业:甘井子区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文家屯、双坨子两处史前文化遗址和营城子砖筑汉墓壁画,形象地记录了大连地区的古代文明。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锣鼓表演、民间艺术、文艺演出团体34个,建成辽宁省锣鼓艺术基地。教育事业稳步推进,荣获“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区”称号。大连南洋学校和北师大附中大连分校建成并投入使用。体育工作硕果累累,先后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区”、“全国田径之乡”等称号,培养出“东方神鹿”王军霞、女足名将钟红莲等国家级优秀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