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觉县地图
贡觉县相关地区地图:
社会保障
(一)劳动就业。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的提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否真正贯彻落实。形成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以市场调节就业为基础,以政府促进就业为动力的就业机制。2007年我县开办了民族手工业、绘画、建筑业(泥工、钢筋工、木工等)第5期培训,参加培训272人次,其中:城镇失业人员57人次,农牧民215人次。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就业66人(含公益性岗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为77人,从业人员为1976人,城镇登记失业登记率为3.75%。(二)五大保险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确保“五大保险”制度的落实。为了进一步加快失业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障劳动者失业或退休后的基本生活保障,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社会保障基础性工作,积极筹措资金。为确保“五大保险”今年无拖欠,全县加强了对失业、城镇职工医疗、生育、工伤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费征收力度。2007年度全县收缴养老保险金414076元。失业保险金收缴198125元。医疗保险金收缴2794092元。生育保险金收缴62511元。工伤保险金收缴3700元。
气候条件
该县属藏东南三江流域的横断山峡谷区。群山连绵,山高峰锐,谷深坡陡,丘原交错,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高山、森林、草原并存。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最低海拔2570米,最高海拔5443米。平均海拔4021米。地貌大体可分为东南峡谷区,西部河谷区和西南谷原区。属藏东南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山地气候区。气温垂直变化明显,气温偏低,日温差较大,年无霜期80天。年降水量斗25.5毫米。年日照时数约2100小时。境内自然灾害较多,常见的有干旱、冰雹、洪水、霜、雪、地震、滑坡、泥石流、风沙等。
行政区划
全县辖1个镇、11个乡:莫洛镇、敏都乡、则巴乡、罗麦乡、沙东乡、克日乡、木协乡、阿旺乡、拉妥乡、雄松乡、哈加乡、相皮乡。共有160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莫洛镇。
莫洛镇辖31个村委会:林通村、登卡村、莫洛村、果波村、查普村、若果村、爱玉村、洞托村、贡中村、夏日村、然木村、达龙村、丈中村、苦达村、泽仁本村、卡托村、然沙村、多吉村、根旦村、来日村、阿卡村、拉玛村、觉龙村、曲松村、帮措村、查托村、俄地村、德麦村、阿果村、拉荣村、德吉村。
敏都乡辖8个村委会:敏都村、卡巴村、雄果村、麦巴村、果巴村、贡巴村、瓦堆村、马觉村。
则巴乡辖11个村委会:则普村、则麦村、瓦堆村、金珠村、嘎色村、哈池村、朗日村、果龙村、卫通村、达曲村、夏日村。
罗麦乡辖7个村委会:罗麦村、龙旺村、嘎达村、列特村、古巴村、色扎村、从昌村。
沙东乡辖6个村委会:兰英村、果麦村、布得村、格果村、雄巴村、阿香村。
克日乡辖5个村委会:莫扎村、冲录村、西西村、克日村、登巴村。
木协乡辖10个村委会:木协村、则达村、拉巴村、也古村、上洛娘村、下洛娘村、来无席村、党学村、康泊村、郭莫村。
阿旺乡辖12个村委会:阿旺一村、阿旺二村、阿旺三村、阿旺四村、阿旺五村、阿旺六村、阿旺七村、阿旺八村、阿旺九村、阿益一村、阿益二村、阿益三村。
拉妥乡辖10个村委会:拉妥一村、拉妥二村、拉妥三村、拉妥四村、拉妥五村、拉妥六村、拉妥七村、拉妥八村、拉妥九村、拉妥十村。
雄松乡辖9个村委会:加嘎村、巴洛村、夏亚村、上德村、下德村、上缺所村、下缺所村、嘎尼村、岗苏村。
哈加乡辖24个村委会:永果村、油扎村、娘列村、亚马中村、布孜村、边坝村、果布村、宗布村、巴拉村、科青村、哈加村、曲卡村、马荣村、嘎空村、古多村、布拉村、雄达村、曲登村、多坝村、相波村、加热村、雄热村、连达村、阿洛村。
相皮乡辖24个村委会:查热村、左玉村、左堆村、瓦空村、普雄村、宗西村、洛巴村、相皮村、金珠村、夏如村、曲贡村、地卡村、巴普村、桑珠亚中村、桑珠玛中村、嘎妥村、麦东村、扎特村、然隆村、孜荣村、杂空顶村、然马村、兰果村、色嘎村。
农村建设
按照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五句话”的总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两年来工程共完成1376户安居工程建设,完成投资2931.6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708.37万元,群众自筹1223.27万元。同时,全面完成了21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国家投资442万元,县财政配套60万元。完成了哈加乡连达村、莫洛镇登卡村、相皮乡查然村3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任务。,安居工程建设中采取的措施,一是实行科级干部蹲点制度,派遣12名优秀科级干部下乡蹲点督促各乡(镇)开展安居工程建设,并实行了奖惩制度;二是实行群众贷款、群众贴息政策,年内贷款47.4万元,极大调动了群众建房的积极性;三是大力推广使用代替品,严格控制木材的使用量;四是有序组织农牧民施工队参与建设,采取“传、帮、带”,提高农牧民对建筑技能的掌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六通”配套建设:一是通过国家投资和农牧民自筹资金形式,积极开展乡村公路建设。2007年内农村公路建设项目12个,建设里程127.884公里,新增通公路村委会27个,通公路建制村达115个,占建制村73.25%,比2006年提高了17.25个百分点;路网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0.54,比2006年提高了2.03公里。目前,我县广大群众修建公路积极性空前高涨,群众自筹资金55万元用于修建村级公路;二是近年来争取投资,修建敏都、则巴等6个水电站和阿旺、雄松等5乡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达到1850千瓦,新增通电的村委会47个,使通电的村委会达到80个,占全县村委会总数的50.95%,增加29.95个百分点;三是实施人畜安全饮水工程,新增通水的村委会38个,通水村委会达到74个,占全县村委会总数的47.13%,增加24.23个百分点;四是加大“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力度,全县154个村委会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通视率达98%;五是电信、移动公司积极建设卫星电话和通讯基站,新增通讯村委会64个,通讯村委会达到85个,占全县村委会总数的54%,增加40.6个百分点。电信固定电话用户发展到756户,好易通用户2700户,年营业收入达到264万元;移动用户发展到2000户,年营业收入达100万元;六是通邮方面,招聘14名邮递员分别负责12乡镇的邮递工作,确保及时将报刊杂志、邮件送到群众手中,并在阿旺乡建立了中心邮递站。
历史沿革
贡觉,藏语意为“佛地”,“贡”活佛在“觉”地方定居。民主改革前,贡觉分为贡觉宗和三岩宗,属昌都28宗之列。1956年划归江达中心县领导。1959年10月1日贡觉宗和三岩宗合并成立贡觉县,1966年底县驻地由莫洛村迁至喀沙。县府现驻莫洛镇。1997年,面积6268平方千米,人口4.2万。辖12个乡(莫洛乡、木协乡、雄松乡、敏都乡、沙东乡、罗麦乡、克日乡、相皮乡、哈加乡、则巴乡、拉妥乡、阿旺乡),162个村委会。县政府驻莫洛乡。(根据《政区大典》整理),莫洛乡(MoluoXiang)县政府驻地。1959年设莫洛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面积819平方千米,人口0.8万。辖莫洛、才荣普、果普、邓卡、林通、勒日马、爱玉、阿卡、喇嘛、若果、下日、当妥、贡中、那龙、然木、丈中、苦达、卡妥、查妥、拉荣、阿果、得麦、俄堆、根当、多吉、色然、觉龙、泽仁本、曲松、布措30个村委会。木协乡(MuxieXiang)1960年置木协乡,1975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12千米。面积448平方千米,人口0.4万。辖则达、宗巴、也古、上拉巴、冬达、卡多、洛娘、木协、康泊、当学、俄龙、来王席12个村委会。雄松乡(XiongsongXiang)1959年置雄松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12千米。面积93平方千米,人口0.3万。辖缺所一、缺所二、缺所三、缺所四、岗尼、公中、加卡、夏雅、巴洛、荣巴10个村委会。敏都乡(MinduXiang)1959年置敏都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32千米。面积125平方千米,人口0.2万。辖敏都、解放、安多、卡沙、阿德、果巴、雄果、孔泽、麦巴9个村委会。沙东乡(ShadongXiang)1959年置沙东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41千米。面积134平方千米,人口0.2万。辖格各、雄巴、阿央、布德、兰英、各麦6个村委会。罗麦乡(LuomeiXiang)1960年置罗麦乡,1985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16千米。面积123.53平方千米,人口0.2万。辖罗麦、嘎打、勒堆、龙阿底、沙下、从昌、色扎7个村委会。克日乡(KeriXiang)1959年置克日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40千米。面积210.33平方千米,人口0.1万。辖西西、昌洛、克日、莫扎、邓巴5个村委会。相皮乡(XiangpiXiang)1959年置相皮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33千米。面积1021平方千米,人口0.7万。辖地卡、解放、巴普、下日、相皮、公然、德西、麦热、扎嘎、尤达、孜荣、扎空、南果、然马驮、色嘎、洛巴、宗西、左堆、左玉、查地、普雄、瓦孔、桑珠荣亚中、桑珠荣麻中24个村委会。哈加乡(HajiaXiang)1959年置哈加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4千米。面积516平方千米,人口0.7万。辖布空、雄达、曲登、豆巴、香朋、仁达、俄尼、甲热、普巴、旺扎、哈加、果坡、中布、巴拉、荣果、亚乃、科中、亚中、孜龙、油扎、俄多、嘎空、曲卡、马荣24个村委会。则巴乡(ZebaXiang)1959年置则巴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88年瓦坝、夏日、阿吕、阿纳4乡并入。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75千米。面积1096平方千米,人口0.3万。辖格龙、则普、则麦、朗日、哈池、卫通席、达其、瓦堆、解放、嘎日、下日11个村委会。拉妥乡(LatuoXiang)1959年置拉妥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8年宗巴罗马2乡并入。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94千米。面积734平方千米,人口0.2万。辖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10个村委会。阿旺乡(AwangXiang)1959年置阿旺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88年阿益京古2乡并入。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66千米。面积921平方千米,人口0.2万。辖一至十四以序数为名的14个村委会。
人口民族
贡觉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昌都地区东部。总面积6323.11平方千米。总人口4万人(2003年)。县人民政府驻莫洛镇,邮编:854200。2003年底,贡觉县总人口4280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64人,占3.89%;其中农业人口4971户,33970人,分别占农牧户总户数6024户的82.52%和总人口的82.56%。民风:每当春播和秋收时节,人们常在田间地头聚集、喝青锞酒、唱歌跳舞尽情欢笑。并与过路人一同分享丰收的喜悦,与之对歌,对不上者则罚以饮酒。婚姻:当地婚姻别具特色。农牧区大部分男女婚姻由父母包办,不论是娶媳妇还是招女婿,子女无权过问。举行婚礼前,双方互赠礼物。丧葬:一般为天葬,死者的亲属、儿女、亲戚都不送葬,由寺庙僧人念经超渡后抬上天葬台,将其分割后喂老鹰。2003年底,贡觉县总人口4280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64人,占3.89%;其中农业人口4971户,33970人,分别占农牧户总户数6024户的82.52%和总人口的82.56%;牧业人口1053户7175人,分别占农牧总数的17.48%和总人口的17.44%;在农牧业总人口中共有劳动力15917人,占农牧业总人口的38.69%,其中男劳8325人,占总劳力的52.3%;总人口中藏族占比例较大,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仅有少数比例。
文化事业
坚持“双百”和“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文化工作方针。五年来,一是加强对“村村通”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广大农牧民群众收听、收看节目;县政府自筹资金49万元,更新了县电视台的设备,为自办台节目提供硬件保障。全县共安装“村村通”广播电视设备189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88.57%以上,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86.08%以上。县电视台有线电视开通电视频道18个,用户587户,每天24小时播放。二是完成了文物普查工作,通夏寺、卓珍寺分别列入自治区级、地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是经常组织开展对文化娱乐场所的检查,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四是坚持正确舆论引导,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贡觉电视台自办节目中播出《永远的丰碑》、《西藏和平解放40周年大庆宣传报道专题片》。五是成功举办首届三岩文化艺术节,先后联系5个内地艺术团来我县演出,极大地丰富了干部职工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