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信乡地图
公信乡相关地区地图:
基础组织
2006年全乡共有1个党委,11个党支部,党员360人。其中少数民族党员321人,女性党员48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党员55人;高中文化程度48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257人。六十岁以上党员44人。全乡设团委1个,11个团支部,团员308人。
农村经济
2007年全乡农村总经济收入2575万元,其中种植业533万元,占总收入的30%;畜牧业449万元,占总收入的20%;渔业1.3万元,占总收入的0.1%;林业收入1465.7万元,占总收入的42%;第二、三产业130.9万元,占总收入的7.9%。农民人均收入962元。粮食总产量541万公斤,人均有粮365公斤。
文化教育
公信乡有乡级中学1所,乡级小学1所,村级小学8所,拥有教师137人。在校学生2288人,其中小学生人数1510人,入学率达100%;中学人数778人,入学率达99.5%。同时,全面落实“三免”和“两免一补”政策,学生学习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了公信村小学篮球场、厕所、师生伙房和住房,公良村完小和班朵小学学生住房和教师伙房等硬件设施,正在建盖乡中心校教学楼,实施乡中学绿化工程。通过大力投入,排除了危房,改善了教学条件。
人口卫生
截止2008年11月,全乡管辖班别、糯董、公良、公信、广科、班文6个村民委员会及晓海茶厂、金桥厂、橡胶公司三个公司。共有91个村民小组,人口总数14048人,其中农业人口13491人,农户3450户,男人7476人,女人6572人,劳动力6746人。居住着傣族、拉祜族、佤族、汉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目前全乡已建乡级卫生院1个,村级卫生所10个。乡村卫生所的建立,为全乡群众提供了方便、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基本形成了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卫生服务体系。2006年全乡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人口达14048人,参合率达100%。
特色产业
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形成了典型的立体农业。在海拔1000米以下种植橡胶为主,海拔1000米以上以开发茶叶、蚕桑、甘蔗、种植粮食为主。在确保粮食能自给自足的基础上,大力开发产业,效益明显。1、橡胶产业,2006年新开垦种植橡胶15354亩,其中农民自垦种植4590亩。目前,全乡橡胶总面积110079亩,2007年开割38500亩。生产总值达5098万元。2、甘蔗,全乡甘蔗投产面积5822亩,农民人均达0.43亩。产量18050吨,经济收入198万元。3、茶叶,2006年,新开挖茶叶种植沟360亩,种植茶叶360亩。目前,全乡茶叶面积4559亩,农民人均0.34亩。已投产1000亩。
人文地理
公信乡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边境乡,“公信”傣语译意为豹子、老虎出没的地方。距离孟连县城50公里,与缅甸有24.79公里长的边境线。全乡有总人口14048人,其中汉族965人;佤族6913人;拉祜族4682人;傣族1318人;其它民族1135人。佤族是公信乡的主体民族之一,性格豪迈奔放、能歌善舞、喜欢喝酒,以自酿的高度白酒、佤族水酒为主。佤族服饰多为自纺、自织、自染、自缝。主要节日有新米节,时间在每年的中秋节前后。主要典型的饮食有鸡肉稀饭、水酒、昆虫、喜欢吃牛肉,节日里有镖牛的活动。拉祜族是公信乡的主体民族之一,性格沉稳、热情好客。喜欢吃鸡肉,忌食狗肉。拉祜族传统节日是拉祜族年。典型饮食有粑粑、香草考牛肉、橄榄肉丸子。信仰原始的宗教大乘佛教。傣族也是公信的主体民族之一,历史悠久,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中以傣历、傣药最出名。傣历年为阳历年,而月为阴月,一年分寒、热、鱼三季,每隔三年为闰月。傣族的重大节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是傣族人们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四月中旬。节日期间主要活动有拜祖、堆沙、泼水、丢包、赛龙船、放高升及歌舞狂欢。日常饮食以大米和糯米膸主食。典型食品凉热腌菜、牛撒皮、酸肉、火烧鱼、酸蚂蚁、干巴、野菜。
资源环境
公信乡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冬暖夏凉,是避暑的胜地,可以种植天然的反季节作物。当别处还是地冻天寒,这里已经暖意融融,每年这里一、二月份就种植高山西瓜,4月就可以上市。由于天气、气候合适,不需要搞人工大棚,病虫害少,所以成本较低,瓜质优良。真正的绿色食品。同时,这里森林资源丰富,有上千年的古树,一棵大榕树,独树成林,展开有10多亩地大。同时这里是拉祜族、佤族、傣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居住地,民族文化丰富,来这里可以体验各种民族风情和最原始的生活、生产。住茅草屋,体验刀耕火种的生产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