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南省电子地图 > 湘西州地图 >
古丈县地图
古丈县相关地区地图:

古丈茶歌

古丈茶歌(歌词),古丈茶歌,作词:夏劲风作曲:龙伟华,原唱:宋祖英,绿水青山映彩霞,彩云深处是我家,家家户户小背篓,背上蓝天来采茶。绿水青山映彩霞,彩云深处是我家,家家户户小背篓,背上蓝天来采茶。啊~~哎,啊~~哎,采不完的悄悄话哎,采不尽的笑哈哈哎,采串茶歌天上撒哎,啊好象天女在散花。啊好象天女在散花。青青茶园一幅画,迷人画卷天边挂,花里弯出石板路,弯向海角和天涯。青青茶园一幅画,迷人画卷天边挂,花里弯出石板路,弯向海角和天涯。啊~~哎,啊~~哎,春茶尖尖叶儿翠哎,绿得人心也发芽哎,远销五洲四海客哎,啊逢人都夸古丈茶。啊逢人都夸古丈茶。啊~~哎,啊~~哎,春茶尖尖叶儿翠哎,绿得人心也发芽哎,远销五洲四海客哎,啊逢人都夸古丈茶。啊逢人都夸古丈茶。啊~~哎,啊~~哎

自然环境

古丈县的地质构造属于中国东部新华夏系构造第三隆起带中段,古丈——凤凰新华夏地带,主要是向北东展布。燕山运动后被剥蚀为准平原。由于喜山运动和第四泛新构造的影响,准平原有所抬升,褶皱断裂极为发育。古丈县内东部、中部地表为奥陶系、震旦系的砂页岩、变质岩,西部为寒武系的石灰岩。境内峰峦重叠,由西向南、向东、向北方向延伸。主山脉牛角山至高望界,由西向南、北方向延伸,山势高峻、沟深谷窄,形成锯状屋脊,至东南和西北方向稍平稳,溪河谷地错落其间。地貌类型多样,东部、中部以中山为主,海拔169~1146米,平均海拔680米;西部以台地为主,溶丘、洼地密布,海拔300~500米。从地质构造看,古丈地形地貌可分三种类型:一、浸蚀性构造区。构造与山脉走向一致,呈东北、西南向。坡度陡,山顶较尖,山脊呈锯齿状。河谷大、湾急拐,溪河落差大,滩陡,有跌水,溪流短,地表水发育,形成梳齿状谷地。二、剥蚀性构造区。山脉溪谷走向与断层方向一致。山峰尖而坡陡,上半部较平缓,越近谷底越陡,甚至两岸峭壁,高不可攀。但一般山势下部坡度较平缓,溪河谷地较为开阔。三、溶蚀性构造区。这部分地区被四条河环绕,呈一大片台地,仅一角与山脉相连。河岸相接处多为悬崖峭壁,河谷低于台地100米以上,台地标高300米至500米,溶丘、洼地密布,每平方公里即各有五至七八个溶丘、洼地。漏斗状溶水洞、天坑、竖井、天窗、地下阴河等几乎遍地皆是。溶丘地表岩石突出,如石芽、石笋、石乳、石林等形状多样而且奇特;这些溶石之间,又有溶沟、溶槽、溶坑、溶洞,大致石泥各半,泥土肥沃,故有“三个偏坡,不抵一个窝坨”的农谚。

基础设施

铁路:枝柳铁路从古丈县境内通过,位于罗依溪镇的猛洞河火车站每天停靠8对快、慢列车,可直达怀化、广州、长沙、北京、柳州、湛江、无锡、上海等地,同时还有古丈火车站及万岩等三个小站,具有较为便利的铁路交通条件。
公路:国家二级公路省道S229线从县境穿过,往北至张家界市62公里,至张家界国际机场80公里;往南至吉首市50公里。境内还有古丈——高峰、罗依溪——河西——茄通——断龙,古丈——沅陵等多条县道和猛洞河风景区至王村的旅游公路。
水运:酉水从古丈县栖凤湖风景区内穿过,将猛洞河和栖凤湖两个风景区连成一体。罗依溪镇有2个客运码头和5个货运码头,有客船40艘,上到保靖、王村,下至凤滩,均有便利的水上交通。

生态农业

过去,古丈县农业发展由于受传统农业思想的束缚,山地资源开发进展特别缓慢,资源优势没有形成商品优势,农村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新中国的建立,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古丈县农步改变了传统农业观念,把开发山地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作为发展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积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人均0.86亩耕地上发展多种经营,建设支柱产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坚持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放在经济工作首位。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勤劳智慧的土家、苗、汉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就辉煌,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粮食:总量自给有余,品种结构改善,商品率提高。全县粮食商品率达到06%以上。2001年全县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09万亩,完成计划的100.5%,粮食总产量3704.1万公斤。1、水稻:播种面积8.5万亩,总产2.87万吨,单产337.4公斤。其中杂交稻面积8.17万亩,总产27.79万吨。2、玉米:播种面积3.63万亩,总产5257吨,播种面积比2000年的3.56万亩增加0.07万亩,增幅1.9%,总产比2000年4731吨增加526吨,增幅11.1%。3、马铃薯:播种面积0.39万亩,总产489吨,比2000年播面0.56万亩减少.17万亩,减幅30.3%,总产比2000年615吨减少126吨,减幅20.4%。4、春粮:播种面积0.88万轩,总产818吨,比2000年播面减少0.26万亩,减幅22.8%,总产比2000年减少223吨,减幅21.4%。
蔬菜:完成特种药材700亩,分布在高峰、高林、城关、岩头寨等地。烟叶生产5500亩,总产353吨(其中烤烟1400亩,产量118吨,其它4100亩,产量235吨),主要分布在断龙、茄通、河西、草塘等地。蔬菜1540亩,主要分布在罗依、古阳、城关、河蓬、默戎等地。西瓜620亩,主要分布在古阳、城关、河西、罗依溪、默戎等地。累计完成高效经济作物8360亩。在农科所、古阳、城关、罗依、默戎等地,创办了大棚蔬菜示范样板304亩。古丈县城乡种菜历史悠久,习惯良好,每户菜圃不少于1亩,种植品种不少于20个。除栽植品种以外,还广泛采集野生蔬菜,如枞菌、蕨菜、椿木梢、山竹笋、木耳等山野菜,产量占蔬菜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利用得天独厚的高山气候,发展高山反季节特色蔬菜、大棚蔬菜等,各类蔬菜面积达4万亩,总产量突破5万余吨,使蔬菜品种由过去的10多个发展到了目前的50多个,基本上形成了全年生产、花色品种丰富、淡旺季均衡的上市格局。
水产品:2000年完成畜牧水产增加值4398万元,比1950年增长了49倍。牲猪出栏5.23万头,山羊出栏1.44万只,有禽出笼12.4万羽,水产品总量1001吨。
水果:以退耕还林为契机,以专业村为载体,按照区域化布局,高标准建园的原则,在抓好现有的近3万亩?柑、宽皮桔和其他水果的基础上,突出搞好龙鼻河流域、河蓬河流域、野竹河流域以及断龙到罗依溪四大片区的橙柚基地开发;以12个板栗专业村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以本地油板栗为主的生态经济兼用林,总面积力争在原有3万亩的基础上发展到5万亩。

风土人情

民间舞蹈:古丈县民间舞蹈有猴儿鼓、社巴巴、团圆鼓、调年、跳马、打筒子、铜铃、接龙、毛古斯、梅山、操旗、八幅罗裙、玩耍耍、地花灯、龙灯、狮子灯、车灯、蚌壳灯、九子鞭等。
猴儿鼓舞:原是苗族人民用以驱鬼赶邪、消灾、求福的一种舞蹈。相传很久以前,大森林内一群猴子,将兽皮随意搭在一棵干树桩上,过一段时间,兽皮干了,被一小猴无意碰撞,发出好听的声音,于是群猴汇集敲打,跳跃嬉戏。这一情景,被一苗族猎人发现,觉得有趣,便模仿创造成猴儿鼓舞。表演者击鼓起舞,伴以敲边(鼓边)击锣,男的表演则模拟猴子穿裆、抓痒、捉虱、扯胡子等动作;女的表演则模拟人的梳头、戴花、扣衣、纺纱、织纱、织布、挖土、栽秧、打谷、挑担等劳动和生活方面的动作,又称“花鼓”。单舞、对舞、群舞都十分活跃而有风趣。
社巴巴舞:原是土家族祭祖敬神时的一种集体舞蹈。男女老少围绕大鼓,随着刚劲有力的锣鼓节奏,舞步摆手、脚手必须同边同向同步闪动,所以又叫摆手舞。其动作形象,多模拟生产活动。
团圆鼓舞:原是苗族人民喜庆团年的一种集体舞蹈。即在广场坪地置一大鼓,全村男女老少围成两圈,女内男外,一德高望重老人在中央击鼓,众人随着鼓声,边唱边舞,一唱众和,甚是热闹。其基本动作有五,现传大摆,、小摆、细摆3种。1956年,我县将此节目整理后参加我省群众文艺汇演,并获演出奖。
调年舞:又叫摆腰舞,也是苗族集体舞蹈,形式与团圆鼓舞相类似,唯中央一人舞“万民伞”,随着伞的转动起舞,有进三步退一步,进一步退五步,进三步退三步等。
跳马舞:原是太平、宋家两地土家族人民每遇灾荒疾病,许马跳马敬山神土地的迷信舞蹈。许马、可许9匹至12匹。马用篾条扎架,各色布料做皮,枇杷树叶做耳朵,棕丝做马鬃和马尾。农历正月十五日,祭成祖宗之后,第一个属“马”的日子为跳马日。前3天,每晚几十人化装山神,在马场表演打粑粑、送春书、犁田等活动,“马”日晚上,铁炮3声、唢呐、长号、锣鼓齐唱,3人1匹马(1人牵、1人骑、1人赶),由两个旗手引向马场。路上每隔1米,烧一把油香照明,一路马铃铛铛,锣鼓喧天,到跳马场后,仅由鼓点指挥,随着鼓声节奏起舞造旗。即一、二拍位准备式,三拍位举起旗、扬起马,四拍位休止,如此若干次后,鼓点越敲越密,马越跑越快,最后锣鼓重击“冬冬冬”3声,全部人马急奔出场,将马烧掉。
筒子舞:原是野竹、豺狗寨一带庙会舞蹈。由少年儿童代装“金童”、“玉女”,手执1米长、大指粗的装饰竹筒,排成两行,锣鼓节奏起舞每四拍完成一个动作,有美女梳头、雪花盖顶、莲花扫地、古树盘根、观音坐莲、出门打伞、鸡公相斗等式、脚步蹉踏、刚劲大方。
铜铃舞:原是土家族梯玛(老司)祭祀舞蹈。即手摇累累铜铃,边唱边跳。其步法有左右步、人字步、扫堂步、十字步、莲花步、拜菩萨、打神堂等;其动作有喂马、逗马、上马、骑马、跑马、下马等。
接龙舞:是苗族古老的舞蹈之一,流行地区较广,多在每年二月或十月举行。男女老少参加,以姑娘为主,一般8人,多则不限。领舞者1人,扮成龙师,敲碗带头,后2人各持红、绿色龙形彩旗,或牵龙形帕子,引着满穿接龙盛装,右手打龙伞,左手持手帕的姑娘或舞队,从接龙处起,沿着插上五色彩旗的接龙路,旋伞起舞。模拟龙翻身,龙穿花、跳龙门、龙抢宝、龙进门、关龙门以及丢粑粑等动作边舞边行,一路吹着长号、唢呐、敲着包包锣,一直将龙接到家里,安放在堂屋中间地下,盖上一块青石板为止。
毛古斯:毛古斯是土家族一种极其古老的表演艺术,是在土家传统摆手活动中穿插进行的。它有歌舞,有对话,有大量生产动作,有简单情节与场次,演出者要身扎稻草,头佩草辫。毛古斯记叙了土家族先民的生产劳动与远古时代的生活方式。其中有的再现了古代渔猎过程;有的反映了艰苦的农业活动;有人民获得生活资料后的欢乐;也有人民对剥削压迫者的愤慨与反抗。但这些内容都是通过比较轻松活泼的气氛表现出来的,显示了土家先民乐观向上,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艺术才能。毛古斯所进行的事实上是传统教育,诫子勿忘祖先的创业艰难与艰苦生活。
传统节日:
过年:土家族提前一天过年(腊月28日或29日)。据说是明代朝廷调土家族士兵抗击倭寇,必须年前出发,古会家人提前过年。因时间紧迫,菜为坨坨肉,大杂烩。跳马节。岁初第一个马日(午日),为土家跳马节。扎马数匹,人站其中,若骑马状。节日活动有许马、敬土地神、操旗、跳马、抬老爷、调年(跳摆手舞)、稀可乐、烧马等。
社巴节:二月五戊逢社日为土家社巴日,唱摆手歌,跳摆手舞,场面宏大,喜气洋洋,富有情趣。清代文人一竹枝词描绘到:“田家洞畔社场开,姊妹双双赴会来,一尺云鞋花满口,也装莲步入舞台。”
三月三:苗族人民三月三聚集宽坪,打筒子、对歌、跳舞、玩龙、舞狮,尽情欢乐,吃食三月三粑粑。
清明场:苗族人民盛行清明这天举行清明歌会,赶清明场活动。届时在一山坳,男女青年对歌跳舞,并互相赠送礼物,以示爱慕之情。
四月八:土家族相传四月八为牛的生日,这天牛要休息,给牛喂精料,人们也休息,欢度节日。
六月六:土家族这天晒“龙袍”或新衣新被,纪念英雄。苗族则举行盛大歌会,缅怀“盘瓠”与高辛氏生下六男六女的不朽功绩。
拔龙船:五月十五大端午节,酉水沿岸盛行拔龙船,以纪念屈原,显示土家族人民风浪搏击的大无畏精神。
迎城隍:五月二十八,据说是城隍爷的生日,古丈县城恰逢赶集,这天要举行盛大的迎城隍庆典,将城隍庙的小城隍菩萨抬出,游遍大街小巷,判官小鬼一齐出动,好不热闹。
七月七:七月七走穿洞,这是苗乡一大盛会,届时苗家人盛装打扮,从四面八方向河蓬穿洞汇集,打团圆鼓舞,对唱山歌,谢织女凿洞之恩,与牛郎织女同乐,通宵达旦。
赶秋:立秋时节,苗族人民盛装结友,高高兴兴涌向秋场,唱歌跳舞,共庆丰年。相传赶秋是一个名叫巴贵的青年为了寻找意中人,特设八秋千、对歌演变而来的。过乡。高望界一带的佤乡人选择十月上旬的最后一天,为过乡节。大家请来跳香老司,进行跳香等祭祀活动,庆丰收,乞求来年风调雨顺,酬谢五谷神献种之恩。

历史沿革

古丈县因治城设古丈坪(今属古阳镇)而得名。古丈坪原为古仗坪。《古丈坪厅志》记述道:“译其命名之意,古则居今追昔之辞,仗则两军对敌之号,坪则王道平平,履道坦坦之谓也。……后仗作丈,取均田丈地意。”,战国时,古丈地区属楚。秦统一中国,置郡县,古丈属黔中郡。至汉,属武陵郡(其治城设今常德)酉阳县(其治城设今永顺王村)。三国时,属东吴荆州郡酉阳县。自梁至隋,改属沅陵郡大乡县(其治城设今永顺老司城)。至唐,属黔中道溪州(老司城)。五代十国时,属楚溪州下溪州。至宋,属辰州泸溪郡。至元,属保靖州地。明朝时,改属永顺宣尉使。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土归流”,设永顺同知治此。雍正七年(1729年),永顺府于古丈坪设督捕同知,督永顺十八保捕务,有“永顺二府”之称。清道光二年(1822年),建制古丈坪厅,改设抚民同知,因属苗疆要地,曾与凤凰、乾州、永绥三厅统称“苗疆四厅”。民国元年(1912年),改厅置县,定名古丈县,设县知事公署,属辰沅道。1952年8月,湘西苗族自治区成立,古丈县划属其内。1957年9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古丈县属之。2000年,古丈县辖4个镇、11个乡:古阳镇、罗依溪镇、默戎镇、河西镇、城关乡、草潭乡、坪坝乡、野竹乡、河蓬乡、双溪乡、高峰乡、茄通乡、断龙山乡、岩头寨乡、山枣乡。总人口119202人,其中古阳镇18061、默戎镇12627、罗依溪镇10714、河西镇3972、断龙乡11367、茄通乡7669、高峰乡8189、岩头寨乡3629、野竹乡5946、河逢乡5276、坪坝乡9578、山枣乡5527、双溪乡6435、城关乡4346、草塘乡2752、国营高望界林场虚拟乡3114。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004年,古丈县辖4个镇、11个乡。2005年,古丈县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将5个乡、2个镇合并设立1个乡、2个镇,设立1个乡,共减少3个乡。具体调整如下:城关乡、古阳镇合并设立古阳镇(镇人民政府驻古丈坪);岩头寨乡、草潭乡、野竹乡合并设立岩头寨乡(乡人民政府驻野竹坪);茄通乡、河西镇合并设立红石林镇(镇人民政府驻白鹤湾);设立高望界乡(乡人民政府驻高望界)。截至2005年12月31日,古丈县辖4个镇、8个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