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电子地图 > 丽水市地图 > 青田县地图 >
海口镇地图
海口镇相关地区地图:

旅游资源

海口镇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这里有美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地形地貌:闻名于世的澄江“寒武纪古生物化石群”就坐落于海口镇新村村委会帽天山,2001年3月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在海口镇风光绮丽的10公里海岸线上不仅有保存完好的湖岸风貌,还有源源不断的热水资源,位于抚仙湖边的热水塘有地下温泉数口,温泉散布在湖中及岸边,常年水温58℃,流量0.08立方米/秒,水中含有多种矿物元素,近年来温泉周围建起了抚仙湖温泉培训中心,中心设有各种中高档客房,有天然温泉游泳馆和KTV包房、餐厅,中心内树木苍翠,百花盛开、是旅游、会议、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抚仙湖唯一的出水口清水河流经海口镇,清水河年平均水流量为4.5?6.5立方米/秒,最大流量9立方米/秒,距海口300米处还有一座始建于明朝的牛舌坝和梅子坝,以及清朝、民国年间又重修的“海晏桥”,沿清水河而下是观音堂峡谷,此峡谷石碧干仞,箐深林密,河上有6座梯级电站,河水流入南盘江,汇合于珠江、流入南海。当前,省政府提出把抚仙湖建成"云南一流、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旅游精品,并着力打造“七大片区”,建设“十个旅游精品”,发展环湖旅游文化产业。作为“七大片区”之一的海口温泉度假区和“十个旅游精品”之一的海口水城正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人口民族

全镇下辖4个村委会,总人口总人口11354人,其中男5532人,女5440人;少数民族人口2972人,占总人口的4.2%。这里居住着汉、彝、苗三种民族。多年来各民族兄弟和睦相处,凝结了兄弟般的情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每年的农历初三是苗族传统的“采花山”民俗活动,农历六月二十四是彝族的“火把节”民俗活动。这些民俗活动每年的活动都要吸引数万来自各方的连同他们的“跳罗”、“太平花鼓”、“草狮子”、“斗牛”、“摔交”等节目已成为海口镇民族文化品牌、宾客。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和重视,同时深受其他民族兄弟的喜爱。

历史

海口历史悠久,建制于唐初,有1380多年历史,曾出过进士百余人,有“江西第一进士”之美誉的董申、宋代“江左二宝”的汪藻、有被誉为“南宋第一书”《救荒活民书》的撰写者宋代进士董煟等历史名人。

资源

海口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自然风光优美,具有独特的旅游地缘优势,海口村内尚存有许多名胜古迹,有“五古(古宅、古树、古街、古井、古碑)三雕(砖雕、木雕、石雕)”之称,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全镇耕地面积13379亩,山林面积128520亩,活立木储量5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1%。镇内共有大小水库35座,水电站3座,年发电量850余万度,其中银港电站是江西省乡镇级第二大水电站。

经济建设

海口镇是个典型的山区农业镇,镇内主要经济作物是烤烟,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包谷、稻谷。近年来,镇政府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白菜、青花、小瓜、辣椒、早包谷等经济作物正在成为农民增收创富的亮点,畜牧业方面,由于镇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措施,畜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在逐渐增大。2002年全镇共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现价)8804万元,地方财政收入649.587万元,财政支出312.69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96元。

面积人口

镇域镇域总面积152平方公里,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覆盖率达75%,耕地面积11074亩。下辖海口、黄渡、江田、舒湾、杜村5个行政村和新源1个居委会,总人口14300余人。镇党委下设17个党支部,6个村级党支部,12个镇直机关党支部,共有党员393人。德九公路(省道201线)横穿我镇杜村、海口、江田三村,正在修建的德昌高速公路与合福高铁穿境而过(其中德昌高速九都道口、合福高铁龙头山站距我镇分别只有5公里和3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