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区地图
海州区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海州区地形以平原为主,约占总面积的80%。境内地势低平,平原高山齐观,河湖丘陵、滩涂俱备,平均海拔为5米。锦屏山马耳峰海拔为433.6米,为全区最高点。平原占总面积80%。城区南侧有锦屏山、白虎山,东部有较著名的孔望山、石棚山等。孔望山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城东,在锦屏山的东北麓,是南云台山的余脉。在孔望山和锦屏山之间,有一座高不过百米的小山——石棚山,距市区仅5公里。锦屏山位于市区西南3公里处,因山色锦绣,美如画屏,而被康熙皇帝命名为锦屏山。气候特点海州区气候条件优越,属于暖温带南缘湿润性季风气候,受海洋调节,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水适中,雨热同期。常年平均气温14度,最冷月份为1月,最热月份为7月。降水量904.8毫米,无霜期215天左右。
水文状况:玉带河横贯区境北侧。最南面是与灌云县交界的泊阳河,向东直通黄海。城西有全市最大的蔷薇河,它不仅是全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的主要用水资源,更是全市人民唯一的饮用水源。
自然资源农业、煤炭、煤矸石等资源十分丰富。农业资源丰富,现有耕地12万亩,林地3万亩,水域5万亩。近几年来,不断加大农业机构调整力度,建成了新坝无公害菜豆、傲来牌珍珠鸟、兴顺牌红提葡萄等省级无公害品牌和3个无公害生产基地,形成了精细蔬菜、优质瓜果、特种养殖、花卉苗木等主导产业,是市区重要的“菜篮子”。
文物古迹
海州庙原名为弥勒菩萨成就院,创建于清康熙年间,是目前阜新市区内唯一尚存的一座藏传佛教古刹建筑群。寺庙因依山而建,山坡一词蒙语谒海州,故寺庙又因此而得此名,它因地处市商业繁华中心地段,更为市区增添了一大景观,极具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游览开发价值。海州庙往昔盛期有喇嘛达300人,殿宇楼阁林立,有法相僧院、时轮僧院、关帝庙、前殿、后殿、大雄宝殿等10多座金碧辉煌雄伟建筑,共600多间房舍,占地二十多亩,方圆四华里,周围古树参天,院内经相乐曲,晨钟暮鼓令人有一番如入仙境之感。据历史记载,昔日不管汉族、蒙古族、满族、锡伯族,婚表欢悲寿之大事,都要到该庙焚香礼佛。每逢大节,人来人往,更是热闹非凡。该寺自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第一次修复以后,历史上曾多次翻修,后因种种原因失修,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浩劫,该庙宇及古文物受到严重的破坏,场地被侵吞,周围非法临时建筑四起,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二层被拆,下层变库房,使本来就年久失修的构体更是残墙断壁,面目全非,成为危房险房。自1995年以来,在阜新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开始落实政策,归还了部分房产。1997年被批准为佛教活动场地。1999年8月经阜新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同意修复了大雄宝殿。经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帮助和政府拨款,以及多方自筹资金,原样修复工程于1999年10月动工。投入资金人民币260万元,于2000年10月完工,使该寺的面貌有了初步恢复,受到佛教居士们和广大群众的欢迎。目前僧人和管理人员已由原来的2-3人增至现在的15人。现在每天前来从事佛事活动和参观游览的人群络绎不绝,香火缭绕。每逢节假日和大型佛事活动日,院内更是达上千人,挤得水泄不通,热闹非凡。文物古迹
将军崖岩画: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镇桃花村锦屏山南麓的后小山西端,在南北长22.1米、东西宽15米的一块混合花岗岩构成的覆钵状山坡上,分布着三组线条宽而浅,粗率劲直,作风原始,断面呈“V”形,面壁光滑,以石器敲凿磨制而成的岩画。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时代岩画,是东南沿海地区首次发现的岩画,是惟一反映农业部落原始崇拜内容的岩画,距今约4000年。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称之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天书。第一组岩画在山坡西侧,南北长4米、东西宽2.8米,以人物和农作物图案为主。在人面与农作物之间,还有鸟头、鸟面、圆点、刻划符号等。第二组在山坡南侧,南北长8米,东西宽6米,以星象、鸟兽图案为主。第三组在山坡顶部,由人面像和各种符号组成。另外,在山坡顶部还有一大三小四块大石头,其中一块上有许多人工凿磨而成的圆窝,直径在3——7厘米之间。根据岩画、大石以及将军崖所在的地形、地势看,此处是一处原始宗教的祭祀场所。1988年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洞庵:位于孔望山东侧半山腰处,小院清幽,是连云港现存最早的古刹之一。它最早建于东汉,当时叫东海庙。北齐武平年间建成龙王庙,唐代重建成龙兴寺,明隆庆以后改成龙洞庵。1980年,国家拨专款重新修葺,使这千年古刹,恢复了明代建筑风格。爬上陡峭的石阶,便可见到山门。门上有横匾“龙洞庵”三字。门内供有四大天王。据佛经讲,四大天王的任务是各执一方世界,即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和北俱罗洲。因此,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大殿建在两米多高的台基上,面宽10米,进深7米。殿前有两株千年古树。东边这株叫琉苏,俗称“糯米茶”。春天采其嫩叶,阴干后以水泡饮,其味清香扑鼻,风味独特。西边这株是古柏树。大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和他的两个弟子阿难和伽叶。大殿两侧供奉的是十八罗汉。十八罗汉来自十六罗汉,他们是释迦牟尼的十六个弟子。
海州古城:始建于梁武帝天监十一年,明永乐十六年,加砌城墙,全长九里一百三十步,高二丈五尺,城有四门,分别为:东“镇海门”、西“通淮门”、南“朐阳门”和北“临洪门”。现在的古城是在原址的基础上规划重建的,八七年开始规划,九一年正式实施,至目前,已基本完成界定范围内沿街仿古改造建设。累计拆除旧房面积7.2万平方米,兴建明清格调仿古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建成8条仿古街巷基本恢复了古城风貌。结合仿古改造还恢复修建了一批名胜景点,如钟鼓楼、大型古牌坊、城雕“秦东门”、朐阳门及广场、百子庵、观音庵、碧霞寺等,配套建设了幸福南路、中大街、西大街、西尚路、南北大街等道路基础设施,增强了城区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