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城区地图
鹤城区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沿革
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里栖秘繁衍,遗址遍及全市各县,遗址出土文物极为丰富。远古为禹贡九州之荆州地。但直到春秋末期楚国向南开发湖南地区并开始征服今贵州一带才开始建立统治。战国时楚设黔中郡,怀化市境基本属楚黔中郡。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08),派司马错发兵伐楚,攻占楚黔中郡地。三十年,重新设立黔中郡,郡治在今沅陵县。秦亡后,西汉政权建立,怀化市境为荆州刺史辖地武陵郡,但郡治改治义陵,即今溆浦县城南,三国时属孙吴,仍为武陵郡地;以后多有变迁,东晋时省镡成县并入舞阳县;南朝齐时改舞阳县为氵舞阳县;南朝梁时,辰阳县改名建昌县,氵舞漾县改名龙檦县。设南阳郡,治建昌;析沅陵县置夜郎郡。南朝陈将建昌县复名辰阳县,析武陵郡置沅陵郡。隋统一后,怀化市地属武陵郡、沅陵郡。唐代州郡并称。为加强对州郡的监督管理,太宗贞观十年(636年),又依山河形势分天下为10道,玄宗时增为15道。怀化市境属黔中道,治所在今重庆市彭水县。五代十国湖南境内马殷创立了楚国,怀化市境分属辰州、锦州、叙州等。宋代怀化市境属荆湖北路,治所在鄂州(今武昌)。基本上分属辰、沅、靖三州。元代怀化市地属湖广行中书省江南湖北道,分属辰州路(宋辰州)、沅州路(宋沅州)、靖州路(宋靖州)。明代属湖广布政司(治武昌)。省下改路为府,府领州、县,部分州直隶布政司,也领县。怀化市境属辰州府(治沅陵)和靖州(直隶州)。清康熙三年湖南设省,怀化市境划归湖南省,属辰沅永靖道。民国成立后,废府存县,保留“道”一级,清辰沅永靖道被改为辰沅道,靖州直隶州改为靖县。晃州直隶厅改为晃县。民国11年(1922年),撤销道制,仅存省、县二级。民国24年(1935年),在沅陵设立湘西绥靖区,将指定绥靖范围的19县划为慈石庸、沅泸辰溆、永保龙桑、芷黔麻晃、乾凤古绥5个行政督察区。民国25年(1936年),正式设立专员公署。将澧县、临澧、靖县、会同、绥宁和通道6县划入,与原19县组成4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公署分别设在沅陵、慈利、乾城和黔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是由省政府派出机构,代行省政府职权。民国26年(1937年)12月,全省普遍设立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以专员兼任驻在地县长。其中第三区辖沅陵、大庸、桑植、溆浦、永顺、泸溪、辰溪7县,专员驻沅陵;第七区辖黔阳、绥宁、会同、芷江、靖县、通道、晃县7县,专员驻黔阳;麻阳县属第四区。民国29年(1940年)4月,又将全省重新划为十个行政督察区。1949年10月1日怀化解放后,历为怀化县、县级怀化市和怀化地委、行署机关驻地。1979年4月,新置怀化市。1997年11月,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怀化地区、设立地级怀化市后,原县级怀化市分设为鹤城区和中方县。国务院1982年12月24日批准撤销怀化县,将该县行政区域并入怀化市,1983年3月正式撤县。国务院1997年11月29日批复(国函[1997]105号):撤销怀化地区和县级怀化市,设立地级怀化市。怀化市设立鹤城区、中方县。鹤城区辖原县级怀化市的迎丰、城中、城北、红星、坨院5个街道和盈口、杨村、鸭嘴岩、石门、黄金坳、芦坪、贺家田、凉亭8个乡。区人民政府驻府星路。中方县辖原县级怀化市的泸阳、花桥、中方、牌楼、铜湾5个镇和炉亭坳、桐木、下坪、聂家村、龙场、铜鼎、丁家、新路河、袁家、新建、蒋家、石宝、接龙、铁坡、活水、锦溪16个乡及黄吉坪瑶族乡,县人民政府驻中方镇。1998年4月底,鹤城区正式成立。行政区划
中文拼音:HechengQu区划代码:431202
邮政编码:418000
政府驻地:府星路
基本简介:鹤城区辖5个街道、2个镇、6个乡。城中街道辖:中坡、嫩溪垅、火车站、茅谷冲、龙塘、宝家山6个居委会。红星街道辖:塘冲、火车南站、湖天桥、新桥、杨村、红星路、红星桥、湖天8个居委会。迎丰街道辖:迎丰、太平桥、团结、锦溪、长湾里、天生堂、板桥铺7个居委会坨院街道辖:学院岭、军民、城东3个居委会;坨院、西牛、桐形3个村委会。黄金坳镇辖:清水溪居委会;败泥冲、仇家、沙溪、汪家、江口院、水环口、岩冲、黄金坳、谭家、里三元11个村委会。鸭嘴岩镇辖:鸭嘴岩、长远、池回、龙形、李公湾、溪坪、花背、坳背8个村委会。盈口乡辖:凤坪、井坪、岩头、西冲、赵家山、盈丰、炉天冲、新垦、潭口、朱溪、板坡、方石坪、白岩、狮子岩、黄家山、新家庄、团结、榆柿、胜利、湖天桥、红星21个村委会。杨村乡辖:长泥坡、禾塘、杨村、桥梁、铺天垄、水垄、趴坡7个村委会。石门乡辖:金海、阳塘、新街、月塘、塘底、山下、板山、清水井、双村、大桥、岩添、梨头元、四方田13个村委会。贺家田乡辖:高桥、贺家田、老才溪、屋家溪、板栗坪、潮泥溪、枫木潭7个村委会。凉亭坳乡辖:蒿菜坪、邓家冲、罗家溪、尹家岭、曹家坡、杨地坪、大竹林、杨潭8个村委会。芦坪乡辖:张家、芦坪、尽远、坪星、楼城坳、壮丁、远垅、长潭、刘家、江垅湾、水杉溪、大门溪12个村委会。黄岩旅游度假区辖:田家、白马、大坪、南家坪4个村委会。,
城市规模
鹤城境域开发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秦属黔中郡地,汉为无阳、原阳、镡成三县辖。宋熙宗七年(1074年)改“蛮砦”为怀化砦。1942年1月建立怀化县政府。1949年10月1日怀化解放。湘黔、枝柳铁路建成后,怀化地区党政军机关迁入。1979年4月,新置怀化市。1983年3月,撤县并市。1997年11月27日,设立地级怀化市后,原县级怀化市分设为鹤城区和中方县。1998年4月底,鹤城区正式成立。全区辖5个街道办事处、35个居委会、8个乡镇、92个行政自然村,总面积773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总人口30.1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54万人。鹤城区辖城区5个街道办事处、城郊8个乡镇和1个旅游度假区。区内物产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9.4%,森林蓄积量68.5万立方米;主要矿产有煤、铁、金、铀、硅等20余种,其中煤储量4000万吨;上型水库41座,水能蕴藏量16945千瓦;有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处,自然保护区1处。鹤城区区位优势明显,商贸发达。湘黔、枝柳铁路和320、209国道字型"#"呈交汇于此,渝怀铁路、1802省道、怀黔高等级公路、怀新国防公路及建设中的上瑞高速公路邵怀段等贯川该区。先后建起各类专业、综合性批发市场45个,拥有各类商业网点1.5万个,从业人员3.97万人,年成交额22亿元以上,商品辐射周边地区百余县市。2002年,该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5.4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35亿元,第二产业5.43亿元,第三产业7.76亿元;区本级财政收入432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9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31元。该区教育"普九"两次评为省优,计划生育连续五年进入全省先进行列,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均有新的发展。该区1999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经济概况
综合:2007年全区经济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全区生产总值28.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2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9.67亿元,增长12.0%;第三产业增加值14.76亿元,增长14.9%。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3.3:34.3:52.4,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降低0.6个百分点,提高0.5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7912元,比上年增长5.1%。农业和农村经济农业: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增长,2004年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7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农业产值1.88亿元,增长6.4%;林业产值0.54亿元,增长6.0%;牧业1.5亿元,增长5.3%。主要农产品平稳发展,其中粮食产量为5.76万吨,下降0.01%。其中谷物产量为5.4万吨,下降0.02%,薯类产量0.18万吨,经济作物油料产量0.35万吨。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20.46千公顷,增长0.05%,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53千公顷,增长0.03%。蔬菜产量7.29万吨,增长4.0%,水果产量1.2万吨,增长9.0%。在种植业中经济作物和农产品优质率均比上年有所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中主要问题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于市场,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农业发展的后劲有待提高;科技含量低,经营机制创新转换慢,抵卸市场风险能力弱;农业生产经营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稳定增长,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有序推进。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6.80亿元,增长9.9%。国有及非国有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2.1亿元,增长22.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9亿元,增长26.1%,集体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1亿元,增长26.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3.7亿元,下降5.3%。产品产销率100%,与去年持平。全区建筑业增加值2218万元,增长6.9%。工业和建筑业中主要问题是:企业亏损面仍居高不下,扭亏增盈工作任务艰巨,传统工业技术落后,产品竞争能力不强,再就业压力加剧,企业两极化发展的趋势更为明显。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3.8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41亿元,更新改造完成1.13亿元,房地产开发增长迅猛,全年完成投资0.65亿元,较去年增长1.6倍。
财政、金融:2004年,我区严格财税征管,积极组织财政收入,确保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区共实现财政总收入5312万元,比上年增长16.7%,财政支出15450万元,增长18.2%。金融稳定发展,存款余额继续增加。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3.32亿元,下降19.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3.74亿元,同比增长5.0%,保险费收入4041万元,同比增长1.8%。
教育、卫生、安全生产:教育事业稳定发展。全区共有中小学78所,其中普通中学41所,普通小学37所;中小学在校学生66215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1366人,普通小学在校学生34849人;年内中小学共招收新生16861人,毕业生15661人。卫生事业又创新绩。2007年全区拥有各类卫生机构19个,其中医院5个,卫生院14个。卫生从业人员535人,卫生机构床位数412张。安全生产方面。2007年工矿商贸从业人员事故死亡0人,煤炭百万吨事故死亡人数0人,道路交通万车事故死亡人数25人,全年火灾死亡2人。
人口和人民生活:2007年年度全区总人口35.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31万人,非农业人口23.7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03‰,出生性别比为104.4。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2007年全区在岗职工10528人,增长4.6%,工资总额20703万元,增长40.3%,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9673元,增长33.4%。2007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17元,增长9.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742元,增长7.8%;人均食品支出2928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3.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469元,增长6.0%;人均现金支出4194元,增长4.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9.0%。
旅游资源
概况:从地理位置上看,怀化南接广西(桂林、柳州),西连贵州(铜仁、黔东南),与湖南的邵阳、娄底、益阳、常德、张家界等市和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接壤,素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今有湖南“西大门”之美誉。处于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之间,沅水自南向北贯穿全境。地形复杂,山水相间,处处是景,可谓是步移景异。森林覆盖率高达65.3%,是中国九大生态良好区域之一。雪峰山脉和武陵山脉逶迤蜿蜒,势若游虹,崇山峻岭林木葱茏,丘陵田畴瓜果飘香。森林是生态系统的支柱,支撑森林的则是山脉。全市2921万亩山地,绵延区域70%的版图,其实就是一座绿色的宝库,一道亮丽的风景。目前全市活立木蓄积量为5357万立方米,居全省之首;有林地面积达2360万亩,是中国南方的重点林区。以怀化为主体的湘黔川鄂边境山地,被《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列为9个生态良好区之一。雪峰山脉:自越城岭佛顶山以北为起点,向北经城步、黔阳、溆浦至安化等县,长200多公里。呈弧线状。山体主脊海拔在1000—1500米,最高峰二宝顶山海拔2021米。雪峰山脉西坡较缓,东坡较陡,成为湖南东西两半部自然呈现的天然分界线,也是资水与沅水的分水岭。鹤城区境内河流总长320公里,均属长江流域沅江水系,主要河流有舞水河,境内全长14公里。全区水能蕴藏量达16945千瓦,可利用4433千瓦,目前已开发2150千瓦。
沅江:沅江又称沅水,是中南省份湖南的第二大河流,分南北两源,南源龙头江,源自贵州省都匀的云雾山,北源重安江,源于贵州省麻江县平月间的大山,两源汇合后称清水江,至銮山入湖南省芷江县,东流至黔城与舞水汇合处称沅江,流经会同、洪江、中方、溆浦、辰溪、泸溪、沅陵、桃源和常德等县市,至常德德山注入洞庭湖。干流全长1033公里(湖南568公里),流域面积89163平方公里,其中位于湖南省5106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93.3亿立方米。
其他资源:鹤城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山区蕴藏着煤、铁、铀、硫铁矿、高岭土、白去石、石英石等多种矿产。舞水河及其支流流贯全区,山塘水库星罗棋布,具有发展谈水养鱼和特种水产养殖的明显优势。山区林地资源丰富,以发展名优水果、竹林开发、中草药种殖、山羊养殖等山地综合开发有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