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西省电子地图 > 运城市地图 >
河津市地图
河津市相关地区地图:

水利资源

河津市水资源较为丰富,是缺水的山西省和运城市的相对富水区,并且总体水质较好。河津市市域内地表水属黄河水系。黄河由市域的西部边缘流过,蜿蜒约30km,为河津市最大的客水资源。市域内建有禹门口黄河提水大型水利工程,年总提水量约4亿m3,服务于山西铝厂、河津电厂等大型工业企业和河津、稷山、新绛三市(县)数十万亩的农田灌溉。汾河千里东来齐腰横贯,流经黄村乡、柴家乡、城关镇和阳村乡西入黄河,在市域流程22.3km,年径流量平均14.5亿m3。境内建有多处机电灌站。但近年来汾河断流现象时有发生。市域内泉水主要分布在北部的紫金山南麓,自西向东,分布在遮马峪、瓜峪、神峪等处,三峪总流量为0.268立方米,年经流量为940万立方米。河津市地下水除北西部储量略小外,其余地区较为丰富,优富者为近河近山地区,尤其是黄河滩90km2的优质水源地,曾被誉为“山西省的丰水宝地”。北西部基岩山区,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但由于受多年来煤炭开采的影响,已属贫水区。山前倾斜平原区,地下水以孔隙水为主,属中等富水区或富水区。黄河漫滩及阶地区,地下水埋深浅,含水层厚,属强富水区或极强富水区。全市地下水年总补给量约为2.173亿m3,年可开采量约为2.067亿m3。丰富的水资源,为河津市市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柿饼”一词的起源地

柿饼【SHIBING】,又叫耿饼。山西晋南方言(中原官话)又叫“思丙”(山西话、陕西话:柿"SHI"发"SI"音),柿饼是人们比较喜欢食用的果品,甜腻可口,营养丰富,在晋南,特别是每逢过春节时候,家家户户都摆满了柿饼,用来招呼客人,下面是柿饼一词的来历:相传祖乙由耿迁至邢以后,就将国都定在那里,而将他的弟弟祖丙封于耿地(今天的山西.河津.南部一带),建立耿国并立祖丙为国君。后来的耿氏族人,尊祖丙为耿氏之祖,为纪念这位氏祖,每年的腊月初五祖丙诞辰,供祭祖丙时摆设柿饼,柿饼(思丙)这一词渐渐的传开了。在山西省.河津市,种植着大量的柿子树,当地的方言中,柿饼近似于“思丙”,有追思祖丙的意思。柿饼中的上品又叫做耿饼,起源于耿地,据《括地志》中记载:“绛州龙门县东南十二里耿城,故耿国也”。另据《国家地名词典、河津词目专辑》中记,距河津城关镇东南10公里的山王村,即是耿国国都所在地。

河津名人及河津籍名人

春秋时期:卜子夏
隋朝时期:毋端儿
唐朝时期:王勃,薛仁贵、薛讷、薛楚玉、薛嵩
近代:董其武、姚以价
河津历史上的人物:赵夙(春秋时期封于河津市)、郤缺(又叫冀缺)、郤芮、司马迁

河津历史上存在过的诸侯国

皮氏国:皮氏国,夏时期由古皮氏部落建立的诸侯国,后被殷后微(上甲微)所灭,其范围大约在阳村乡太阳村东南。
耿国:耿国(公元前1526-公元前661)原是商朝的附庸国,这里所说的耿国包括了两个时期:商时期的嬴姓耿国和西周时期的姬姓耿国。
商朝时期,公元前1525年,商朝第七世、第十四帝王、成汤5世祖孙--祖乙,把国都从从相地(今河南省的内黄县)迁到耿地(今山西省.河津市),次年由于河患,再次将国都迁到了刑地,(最后一次迁到了庇(念:PI)自从商祖乙迁都后,将他的弟弟祖丙封于耿地,建立耿国,并立祖丙为国君。
西周时期,周朝建立后,耿国灭亡,周室封同姓人于耿(今山西.河津南部),再次建立耿国,是为姬姓耿国,春秋时(公元前661年),被晋献公所灭。
冀国:冀国,是西周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周武王把尧的后裔封于冀国(今山西省河津市一带),晋献公十九年,即公元前658年,晋国向虞国求假道而讨伐虢国。晋国大夫荀息的致虞国求假道书中提到,先前冀国入侵虞国,晋国帮助虞国击败了冀国。荀息指出,不久前虢国侵犯晋国,所以晋国有请虞国同意假道。在此年之后,冀国悄无声息地被晋国吞并,《春秋》经传都没记载具体年份。冀地入晋之后,晋国君主将冀赐予大夫郤氏。
韩国:中国古代史中,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韩国,中原地区晋三分为韩、赵、魏三家。约公元前11世纪武王灭商后的西周时期,周朝实行分封制,大封诸侯。周成王时,周公旦摄政,平息了商纣王子武庚和管叔、蔡叔的叛乱。周成王再次分封,封其弟于唐,号唐叔,国在燕国之西,即今山西河津市东北。因在晋水,后改成晋,韩国的先人春秋时为晋国大夫,受封于韩原(今山西河津市)。春秋末年,韩贞子迁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

城市建设

近年来河津市坚持大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紧紧围绕发展这一主题,大力实施“东延、西拓、北移”城市扩展战略,先后建设了一批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城建工程,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城区面积由8平方公里发展到2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5.3万人增加到18.2万人,城市绿化覆盖率由12%增加到33.8%,城镇人均住房面积由21平方米增加到36.4平方米,城市路灯由1000多盏增加到10001盏,城市化率由于14%增加到45%,形成了新耿区和龙门区两位一体的区域中心城市框架。河津市城区布局分为南部【新耿区】与北部【龙门区】。新耿区:河津市原旧城区,规划为河津市的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发展轴线以新耿街为主轴,振兴路和健兴路为次轴。通过城市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商贸中心、体育中心、科技中心等的构建形成完善的城市中心体系。龙门区:国家级铝电工业基地,城市发展轴线以七号路为主轴,晋铝路(12号路)和站前路为次轴。龙门区用地布局主要分为生产区和生活区,城市的北部和西部为工业仓储区,南部为生活区,工业区与生活区由防护绿带相隔离。规划期内在发展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的同时构建行政中心、商业中心、科教中心等城市中心系雏形。

矿藏资源

河津市矿藏资源丰富。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有:煤炭、石英石、硫铁矿、石灰石、钾长石、耐火粘土等20多种矿藏。原煤储量7亿吨左右,煤田展布面积68公里,埋藏浅,开采易,多矿藏,地质储量为7亿吨左右,硫铁矿探明的面积为8.3平方公里,储量为2268万吨。石灰石储量在20亿立方米以上。

土地资源

河津市共有土地870154.3万亩,其中农用地403484.4万亩,含耕地35635.7万亩,林地32385.1万亩,园地14767.0万亩,牧草地16.6万亩,建设用地135678.0万亩,含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15013.7万亩,交通用地20664.3万亩,未利用地229477.2万亩,水域用地101514.7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