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省电子地图 > 洛阳市地图 > 栾川县地图 >
合峪镇地图
合峪镇相关地区地图:

劳务经济

围绕“长抓国际赚大钱,短抓国内快赚钱,镇内转移稳赚钱”思路,突出国际输出打品牌,国内输出建基地,镇内转移提技能。2007年,劳动力转移13923余人次,新增国外务工118人,国内务工9120余人次,镇内转移4570余人次,劳务经济年创收3500万元以上,合峪镇人均年增收1500元,劳动输出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

模范村庄

柳坪村距镇区1公里,辖9个居民组,共有1260口人,338余户,全村有耕地1300余亩。柳坪村依托自然资源,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培育发展支柱产业,形成了以桃树为主的林果业、中药材种植及劳务经济三个支柱产业。全村拥有桃树700余亩,重点组户均4亩以上。按每亩种植桃树50棵,盛果期每棵果树结果30公斤,亩均收益1500一2000元,户均收入6500一8000元。全村种植丹参等中药材5500亩,每亩1400—1700元,总收入可达70—85万元。全村输出劳务610人,其中出国船员36名。2008年,柳坪村被确定为“县级示范村”,围绕“三清六集中”及“四改"、“四化"、“五有”、“六好’’的工作目标,共清理垃圾0.5万立方米,建垃圾填埋坑3个和垃圾池25座,拆除有碍观瞻建筑75间,粉刷墙壁2万余平方米,新建院墙920米,坡屋顶7座,村庄绿化面积达1500平方米,硬化组组通及联户道路2.5公里;疏通浆砌排污渠道0.3公里;发展沼气102座,其中建成“三位一体”沼气池10座,新建吃水工程1处,柳坪村社区服务中心正在建设,预计春节前将投入使用。村容村貌的改善,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行政区域

辖合峪、前村、康庄、马丢、石村、孤山沟、砚台、黄土岭、钓鱼台、杨山、三里桥、柳坪、水沟、砭上、庙湾、官庄、五、酒店、十八盘、杨沟门、杨长沟21个行政村。合峪村合峪村位于合峪街,15个村民组,708户,2630人,耕地1682亩。乡政府设本村,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以农业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兼豆类、花生。粮食年均总产500~600吨,亩产230~250公斤,人均年有粮食260公斤。花生总产18~22吨。村办家具厂2个,固定资产100万元。年产值120万元,创利润5万元。合峪村有蓄水塘4座,容水47.8万立方米,自来水入户率90%。1995年开通程控电话,电话入户率为40%,农业机械入户率45%,电视机入户率90%,30%农户有家用电器。有完小1所,业余剧团1个,卫生所4个,商店49家。
前村前村位于合峪街西南侧,6个村民组,383户,2340人,耕地1442亩。前村主产小麦、玉米、豆类和花生。粮食年均总产385~420吨,亩产200~225公斤。花生年产30吨以上,居全镇第一。2000年,农业总产值60万元。有完小1所,卫生所2个。
康庄村康庄村位于镇境西南部,6个村民组,298户,1056人,耕地594亩。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豆类等。粮食年均总产160~180吨,亩产150~180公斤。花生总产8~10吨。2000年,种植业总产值20万元。1999年农网改造结束,农户用电率100%,至2000年底,自来水入户率90%,电话入户率30%,电视机入户率90%,家电入户率40%,摩托车入户率25%。有完小1所,卫生所1个。
马丢村马丢村位于合峪街西部,7个村民组,209户,769人,耕地779亩。萤石矿储量大,有10个矿口,已开采近30年。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豆类、花生等。粮食年均总产200~240吨,亩产160~180公斤。花生年产8~10吨。2000年,种植业总产值25万元。还产木耳、香菇、板栗等。用电户100%,电话入户率30%,自来水入户率85%,电视机入户率95%,家用电器入户率50%,摩托车入户率25%。有完小1所,卫生所1个。
石村石村位于合峪街西北侧,3个村民组,74户,242人,耕地213亩。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及豆类等。粮食年均总产45~60吨,亩产160~180公斤。年产花生1.5~2吨。2000年,种植业总产值6万元。土特产有木耳、香菇、板栗等。1998年投资3万元,投工5200个,扩宽改造村级公路2.5公里。2000年2月农网改造结束,全村农户用电率100%,电话入户率15%,自来水入户率80%,电视机入户率85%,家用电器入户率30%,摩托车入户率35%。有完小1所。

科技活动

2008年5月19日上午,按照国家科技活动周组委会的统一部署,栾川县2008年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在栾川县合峪镇隆重举行。启动仪式由县政协副主席郑乐仁主持,县科技局局长尚帅英介绍了栾川县活动周安排意见,合峪镇党委书记刘亚欧进行发言,副县长陈珍作重要讲话,最后,县人大副主任张克运宣布科技活动周开幕。2008年,栾川县科技活动周以“携手建设创新型栾川”为主题,紧紧围绕新农村科技示范村建设组织活动。结合栾川县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突出科技惠及民生和科技支撑发展两大主线,通过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科技活动,以科技的视角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让公众在亲身参与中体验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作用。重点是:(一)突出科技增加农民收入惠及民生;(二)突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三)突出宣传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四)突出大众科学技术普及改善。科技活动周的主要活动内容有:1、在合峪镇举办科技活动周开幕式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营造氛围,服务民众;2、宣传造势。充分利用科技信息网,电子显示屏,媒体科普栏目等阵地,广泛宣传科技周活动主题,活动指南和活动成果;3、巡回督促和指导各乡镇活动。参与和帮助有影响、有创新的乡镇开展活动;4、结合新农村科技示范村建设,在石庙、庙子、秋扒、三川、白土等乡镇围绕旅游、食用菌、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养殖业发展举办系列培训班;5、在有条件乡镇组织农民、中学生运动会,突出奥运主题;6、组织实用技术培训进军营活动,为部队培养军地两用实用技术人才;7、与县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结合,在县直各学校开展小制作、小发明、科幻画精品展,举办“我与奥运同行”征文活动,广泛动员广大青少年参与科技活动,培养创新意识,提高科学素质。

经济发展

经济势头强劲。完成招商引资16亿元,新上项目11个,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9个,超亿元项目3个。工业结构合理,涉及萤石采、选、化及钼化工、冶炼和铁精选等项目,发展潜能及优势显著。2007年,财政收入11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产业化成效明显。以板栗、核桃为主的干果达7万余亩;以桃、李为主的水果达6000余亩;以紫丹参为主的中药材达5000余亩;食用菌年产量400万袋。形成了以柳坪村为主的优质桃基地、以平凉河村为主的袋料香菇基地、以前村为主紫丹参基地。全镇的农业产业化年创收1650余万元,人均年增收入800元,农业产业化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以上。劳务经济做大做强。围绕“长抓国际赚大钱,短抓国内快赚钱,镇内转移稳赚钱”思路,突出国际输出打品牌,国内输出建基地,镇内转移提技能。2007年,劳动力转移13923余人次,新增国外务工118人,国内务工9120余人次,镇内转移4570余人次,劳务经济年创收3500万元以上,全镇人均年增收1500元,劳动输出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城镇化进程大力推进。建设移民新村和船员新村,开发空心村,农民转居城镇,聚集人气。完善了合峪中药材、山珍专业大市场,招商入驻,推动第三产业的规模发展。镇区门面房开门率100%,城镇化率达43%。

基础建设

围绕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路、水、电、住房、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农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完成组组通11公里;疏通硬化渠道8公里;新建和改造给水管网9公里;一修建污水排放设施1000余米,河道治理1958米。围绕村容整治和环境美化,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实施村庄绿化,大力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目前已建垃圾填埋坑和垃圾池49座;拆危房、旧房140户,700余间;拆除破旧广告牌87个,改修不规整广告牌69个,清理墙体广告26处;粉刷墙壁85000平方米;改造建设90户,400间,平改坡68座;绿化面积达6500平方米。围绕家居环境清洁,实施改厕、改圈、改灶,大力推广使用户用沼气,农户普遍使用卫生厕所,实行圈养,做到人畜分离。建立卫生厕所91个;改猪圈33个;建立沼气池84座。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0231男10731女9500家庭户户数5826家庭户总人口(总)20182家庭户男10691家庭户女94910-14岁(总)53180-14岁男28050-14岁女251315-64岁(总)1333915-64岁男713315-64岁女620665岁及以上(总)157465岁及以上男79365岁及以上女781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9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