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西省电子地图 > 景德镇市地图 > 浮梁县地图 >
洪源镇地图
洪源镇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环境

洪源地处黄山余脉丘陵地带,地势西北偏高,东部较平坦,西南地势略低,地质多属红壤土和沙质粘土,土地肥沃东南部多属农田。水资源丰富,境内水系主要有2条:一条是西河支流,从三龙经罗家滩往入昌江;另一条则是西冲小溪,流经洗马、老洪源、桂花、鸣山汇入昌江。全镇自然条件较好,四季分明,全年无霜期289天,全年积温6238℃,平均气温在17.3℃-18.8℃之间,降雨量达到1948mm。

历史沿革

根据史料记载,洪源镇在清代康熙年间,属安西乡、鱼步都、星搓都。民国初期属浮梁县第四区三龙乡,建国初期,乡建制未改变,1952年分别属第四区洪源乡、洗马乡,各乡均组成初级社,1956年又转为洗马、洪源、鸣山、高峰四个高级社,1958年成立高峰人民公社,1959年划归国营罗家垦殖场,1963年划归罗家人民公社,1964年更为洪源公社,1984年恢复乡建制,隶属蛟潭区,1989年改属浮梁县,1995年8月经中国国家民政部批准,撤乡置镇,称洪源镇。

经济建设

洪源镇农业历史悠久,是景德镇地区重要的商品粮蔬菜及鲜、活、特、农产品供应基地之一,每年可提供商品粮600多万斤,商品蔬菜400多万斤。21世纪以来,该镇从履行传统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着手,紧紧围绕城市的“鲜、活、特、美”产品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农业招商力度,积极引进外省、市、县成熟的农业人才,到2007年初步形成了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和特色化。农业结构调整面达40%以上,并初步形成了水面立体养殖,大棚蔬菜、草莓、草坪、芦笋等一大批特色种养业。洪源镇的工业基础较好,系国家农业部东西合作工业示范区、景德镇高新技术开发区,截止到2007年共有工业企业48家,企业从业人员5600余人,并已开成了以陶瓷、食品加工、瓷用化工、造纸、通讯器材、物流业、大市场为龙头、相关产业为格局的工业体系,产品在区域市场占有一定份额,还远销到东南亚和欧美等一些国家和地区。2006—2007年间,该镇致力于工业小区建设,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极其优惠的条件大力招商引资。完成2.5平方公里的小区控制规划,并先后引进国讯通讯有限公司、江西吉尔福工业园、学源路、成博文化园、江西金三角物流中心、枫梁湖生态观光园、众鑫实业、康海实业、东海娱乐城等二十多家民营、合资、股份企业,引资近两个亿。2001年洪源镇实现财政收入575万元,人年纯收入达2564元,人民生活已全面迈入了小康。发展到2008年底,全镇完成财政总收入26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00元。

交通地理

洪源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有市区4路公交车直通该镇,206国道、景湖公路(省道)、九景高速在镇中心交汇,景德镇罗家机场(国家二级机场)也在镇域范围内,途经镇区停靠的各类班车每天达60多个班次,年客运量200多万人次,年货运量1.5亿吨,是景德镇乃至赣东北的一个交通枢纽,交通优势十分明显。

基础设施

为解决洗马村群众饮用水问题,2007年,该镇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并采取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参与共建的办法,建设了两套120吨的供水设施,村民户户装上了自来水。洗马村村民靠肩挑手提往返半里路到小溪里取水难题得到彻底解决。同时,为改变人民群众反映的洪源街脏、乱、差状况,该镇举全镇之力进行老街改造,人民群众积极响应,主动投工投劳,通过全镇人民齐心协力,完成了1.2公里街道改造工程。截止到2007年底,洪源街竖起了路灯,建起了花池和排水设施,道路宽敞,街道靓丽,秩序井然。,镇域内电力供应充足,属赣东北专线供电网络。通讯发达,建有一个可无限增容的电信端局。截止到2008年,实现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个移动通讯的无缝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