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图壁县地图
呼图壁县相关地区地图:
人口民族
2005年,呼图壁县域年末总户数71422户,总人口(含驻县单位)208421人,其中女101760人,占总人口48.82%;少数民族人口47062人,占总人口的22.58%;农村人口79308人。其中,县属人口132169人,少数民族46052人。少数民族人口构成情况为哈萨克族23597人,占总人口的17.85%;回族15160人,占总人口的11.47%;维吾尔族5470人,占总人口的4.13%。人口出生率10.31‰,人口死亡率7.7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67‰。呼图壁县境内居住着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锡伯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满族、达斡尔族、东乡族、壮族、藏族、撒拉族、苗族、朝鲜族、土族、布衣族、侗族、瑶族、彝族、白族、裕固族、黎族25个民族。经济发展
经济数据: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6956万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53107万元,增长10.7%;第二产业增加值84088万元,增长23.2%;第三产业增加值79761万元,增长12.4%。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8.3%、26.5%、25.2%。完成县属生产总值227193万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93938万元,增长10.5%,第二产业增加值65440万元,增长26.6%,第三产业增加值67815万元,增长11.7%,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县属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1.3%、28.8%、29.9%。2005年,呼图壁县农牧业生产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全年农林牧渔业产值完成161346万元,比上年增长10.4%,完成增加值9393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81130万元;林业产值1990万元;牧业产值71520万元,比上年增长17.7%,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总产值的45.7%;渔业产值1738万元。农业:全年农作物总播面积44395.7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413.4公顷,棉花播种面积22454.3公顷,油料作物播种面积667.7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68479吨,比上年增产15553吨,其中小麦产量36121吨,玉米产量30454吨,棉花产量39367吨,油料产量1388吨,甜菜产量71392吨,制酱番茄产量11053吨。完成种植业总产值81130万元,比上年增长6.3%。
林业:林业生产坚持生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继续抓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进一步巩固生态环境成果。全年完成合格造林面积2000公顷,其中“三北”防护林完成面积1440公顷,退耕还林面积333.3公顷。完成义务植树和四旁植树6.8万株。年末封沙育林面积达101000公顷。
畜牧业:全年完成畜牧业产值71520万元,比上年增长17.7%。牲畜年末存栏头数达59.84万头(只),增长5%。年内牲畜出栏头数54.12万头(只),增长15.8%。全年牲畜饲养量113.96万头(只),增长9.9%。奶牛养殖业继续发展,奶类产量达115896吨,增长12.8%。全县肉产量达25802吨,增长12.1%。家禽出栏数315.01万只,增长52.1%,家禽饲养量达387.08万只,增长52.4%。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2450吨,比上年增长5.6%。
农牧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农牧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继续改善。年末全县农牧业机械总动力23.1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6%,其中,耕作机械19.26万千瓦、农用排灌动力机械2.31万千瓦。年末耕地总资源4.73万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达4.37万公顷,占耕地总资源的92.35%。
工业企业的整合:2005年,呼图壁县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整合力度,全方位扶持重点企业发展,使工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运行势头。全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14.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3%,完成增加值3.75亿元,增长17.9%。对县属生产总值的贡献份额达成20.8%,拉动增速3.2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2005年,呼图壁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70%,比2004年提高5.1个百分点。
消费品市场:2005年,呼图壁县消费品市场大幅升温。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2亿元,比上年增长16.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4%。餐饮业、小型商业企业及个体经济成为呼图壁县亮点。由于受夜市消费和旅游业带动,餐饮业零售额增长18.2%,小型企业和个体经济增长16.8%。县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9亿元,农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8%和14.3%,城乡市场增幅差距由上年的6.3个百分点,缩小到2005年的2.5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2005年,呼图壁县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有力推动全县经济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全年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12个,引进资金到位额达11.7亿元,比上年增长66.9%。金融运行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23.33亿元,比年初增加5.04亿元,其中居民存款余额17.04亿元,比年初增加2.8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5.44亿元,比年初减少1.73亿元。
旅游业:旅游业继续快速发展。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旅游人数明显增加。全年共接待游客37.64万人,旅游收入851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2%和21.5%。
行政区划
概况:呼图壁县辖6个镇、2个民族乡:呼图壁镇、大丰镇、雀尔沟镇、廿里店镇、园户村镇、五工台镇、石梯子哈萨克民族乡、独山子哈萨克族乡。境内有:南山牧场、良种繁育场、干河子林场、塔勒得牧场、林场、种牛场、种畜场、一〇五团、一〇六团、一一一团、农六师芳草湖总场。县人民政府驻呼图壁镇。各乡镇:呼图壁镇代码:652323100辖12个社区:熙景社区、水晶社区、游园社区、双龙社区、双园社区、双桥社区、美华社区、西河社区、西北社区、幸福社区、华安社区、清泉社区。大丰镇代码:65232310辖1个社区、15个村委会:大丰社区、大土古里村、红柳塘村、红山村、十八户村、祁家湖村、树窝子村、高桥村、联丰村、七〇五村、林丰村、黑家塘村、三畦村、头畦西村、头畦东村、小河村。雀尔沟镇代码:652323102辖1个社区、5个村委会:雀尔沟社区、雀尔沟村、霍斯铁列克村、克孜列塔斯村、西沟村、独山子村。二十里店镇代码:652323103辖1个社区、6个村委会:二十里店社区、二十里店村、宁洲户村、小土古里村、东滩村、十四户村、四工村。园户村镇代码:652323104辖1个社区、9个村委会:北园社区、园户村、上三工村、上二工村、和庄村、三工湖村、下三工村、大草滩村、十三户村、马场湖村。五工台镇代码:652323105辖1个社区、9个村委会:河西社区、五工台村、大泉村、小泉村、西树窝子村、十户村、十九户村、中渠村、龙王庙村、乱山子村。石梯子哈萨克族乡代码:652323201辖4个村委会:阿苇滩村、白杨河村、东沟村、霍斯托别克村。独山子哈萨克族乡代码:(缺)辖8个村委会:独山子村、阿克萨依村、巴斯阿勒克村、萨尔塔克塔依村、喀拉墩村、加尔霍拉村、阿克拜提村、阿克希村。
牧场:南山牧场代码:652323400,良种繁育场代码:652323401,干河子林场代码:652323402,塔勒德牧场代码:652323403,呼图壁林场代码:652323404,呼图壁种牛场代码:652323405,兵团一〇五团代码:652323520,兵团一〇六团代码:652323521,兵团一一一团代码:652323522,芳草湖总场代码:652323523
历史沿革
1918年置县,县因河得名。《元史·西北地附录》称古塔巴。《西域同文志》作“胡图克拜”,为准语“吉祥”之意。一说为古代突厥语,有“寻求幸福”的含意。一说系蒙古语“多鬼的地方”之意。两汉时为乌贪訾离国,后并入车师后国。唐属庭州和北庭都护府。宋属高昌回鹘国,元属别失八里。明属瓦剌,明末清初为准噶尔部游牧地。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设乌鲁木齐西路军台,称呼图克拜台,后设营塘。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设洛克伦巡检,二十八年(1763年)改设呼图壁巡检。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筑景化城,为呼图壁巡检管理。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置昌吉县,呼图壁属昌吉县。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巡检为县丞,设呼图壁分县。1913年撤销呼图壁分县,所辖区域悉归昌吉县管辖,1914年仍设呼图壁分县,置县佐,名为昌吉县分驻呼图壁县佐。1918年从昌吉县析置呼图壁县,属迪化道。1947年改名景化县,属迪化专区。1954年恢复原名,隶属乌鲁木齐专区。1958年后属昌吉回族自治州。2000年,呼图壁县辖4个镇、3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10643人,其中:呼图壁镇34980人、大丰镇12242人、雀尔沟镇13502人、二十里店镇13888人、园户村乡21155人、五工台乡16771人、石梯子哈萨克民族乡6548人、兵团105团场虚拟乡10160人、兵团106团场虚拟乡7733人、兵团111团场虚拟乡5156人、兵团芳草湖总场虚拟乡61017人、种牛场虚拟乡7491人。交通通讯
交通运输业:2005年,呼图壁县交通运输业保持稳步增长,道路建设力度继续加大。先后完成了S201省道附属工程和五工台镇、二十里店镇连接段道路拓宽、园林北路、西市中路、昌华路西段改扩建等城市道路建设工程。呼石路已完成投资1840万元,投资780万元完成了二十里店联强公路建设工程。2005年末,全县民用车辆拥有量27227辆,比年初增加6347辆,其中载客汽车1273辆,增加493辆,载货汽车1520辆,与年初持平,各种拖拉机11131台,增加752台。邮电通信:邮电通信稳步增长。2005年,实现邮电业务收入6352万元,比上年增长8.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5.53万户,比上年末增加9209户,固定电话普及率26.6部/百人,比上年增加4.3部。互联网拨号上网户达3400户,增加196户;移动电话用户2.99万户,比上年末增加4982户。
自然地理
水资源:呼图壁县境内水资源较为丰富。发源于天山冰峰的呼图壁河、雀尔沟河是各族人民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地表水年径流量4.9亿立方米,其中,呼图壁河年径流量4.6亿立方米,雀尔沟河年径流量3000万立方米。大海子水库设计库容量4000万立方米,小海子水库设计库容量2000万立方米,红山水库设计库容量2000万立方米。平原地区地下水补给量2.6亿立方米,全县地下水总储量2.1亿立方米,年均实际可供开采1.8亿立方米。有干渠35千米、支渠466千米、斗渠676.47千米、农渠1088.37千米。土地资源:呼图壁县土地总面积9721平方千米,合972100公顷。其耕地面积108219.06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11.13%;林地面积47058.02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4.84%;牧草地面积572214.06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58.86%;其它用地面积11552.46公顷,园林地面积1622.20公顷。
矿产资源:呼图壁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天然气、石油、硫铁矿、砂金矿、碧玉矿、黄铁矿、磷矿、水晶矿、石灰岩矿、陶土矿等。这些矿藏主要分布在县境内南部山区和北部沙漠地区。
森林资源:呼图壁县森林资源由南部山区天然林、中部平原人工林、北部沙漠灌木林三部分组成。南部山区自然分布以天山云杉为主的针叶林,另有少量的落叶松、密叶杨、桦树、天山桦楸。灌木有山柳、忍冬、水荀、锦鸡儿、野蔷薇等。南部山区林业地总面积202088公顷,其中,林地面积48165.6公顷,有林地面积30286.46公顷,占林地面积62.9%,疏林地面积5106.6公顷,占林地面积10.6%,灌木林地面积9036.40公顷,占林地面积18.8%,灌丛地2165.20公顷,占林地面积4.5%,未成林造林面积56.60公顷,占林地面积0.1%,宜林地面积1509.20公顷,占林地面积3.1%,苗圃地面积5公顷;森林总蓄积65万立方米。中部平原人工林地带林业用地面积31427.18公顷,其中有林地5538.94公顷,宜林地21225.15公顷,未成林造林地4096.09公顷,苗圃产地67公顷,活立木蓄积744759立方米。北部沙漠主要分布梭梭、柽柳、沙拐枣、琵琶柴等灌木林,有少量的胡杨,总面积为95376.1公顷。
野生动、植物资源:呼图壁县境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数量较大。主要植物有云杉、西伯利亚落叶松、桦树、密叶杨、山杨、胡杨、准噶尔柳、天山桦楸、白梭梭、柽柳、沙枣、柳树、白腊、榆树;黄花苜蓿、珠芽蓼、狐茅、野葱、水芹菜、乌头、狼毒、大戟、荨麻、独活、薄荷、雀麦、骆驼刺等。此外,还生长着雪莲、贝母、防风、麻黄、元胡、冬花、甘草、锁阳、枸杞、苦豆子、大芸、大黄、党参、阿魏等上百种野生中药材。主要动物有马鹿、野山羊、北山羊、棕熊、鹅喉羚、野猪、狍子、雪豹、草兔、旱獭、云雀、燕子、绿头鸭、灰雁、高山雪鸡、隼、苍鹰、麻雀、乌鸦等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