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口乡地图
涧口乡相关地区地图:
行政辖区
辖涧口、安坡、砚凹、草庄、高湾、院东、院西、蒿坪、西湾、张村寨、洪崖、白草坡、寺上、上玉、黄,窑、西玉、东玉、东村、明珠、鳔池、塔沟21个行政村。宜(阳)故(县)公路穿境。历史沿革
1955年建涧口中心乡,1958年属陈吴公社,1971年析设涧口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126.7平方千米,人口2万,辖涧口、西湾、张村寨、东村、洪崖、高湾、明珠、草庄、西陶峪、东陶峪、寺上、上陶峪、蒿坪、安坡、院西、院东、黄窑、砚凹、白草坡、鳔池20个行政村。经济发展
涧口乡结合涧口实际,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菜、果、烟、牧等支柱产业有了很大发展,张村寨日光温室基地发展日光温室65座,返季节蔬菜供不应求;砚凹特色林果基地发展中华寿桃、重阳红、冬桃等特色林果1800亩,林果生产现场会多次在砚凹召开,先进经验在全县推广。涧口乡围绕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明珠、洪崖机砖厂稳步生产,投资3000万元的昕宁木业有限公司正进入试生产阶段,预计年可加工木材10000立方,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上缴税金120万元;同时,依托神灵寨的区位优势,为乡第三产业的发展蕴藏无限生机。巩固劳务输出基地建设,努力提高劳力素质和劳务技能,使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全乡常年在外务工1800余人,年创劳务经济收入800余万元。涧口乡深入开展以“四改、四化、五有、六好”,“三清七集中”,“村容村貌、路容路貌”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投资1600余万元建成了乡机关办公楼,乡卫生院办公楼,乡中办公楼及学生宿舍、餐厅,乡政府所在地街道不泥路硬化,村委办公楼建设及20个行政村的“村村通”公路,闭路电视等工程,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林业发展
林果业:涧口乡是洛阳市有名的小杂果基地之一,全乡20个行政村有8个行政村属山区,海拔高度400—1300米,年降水量充足,约为600—700毫米,无霜期205天,昼夜温差大约为9—15℃,光照时间长约为2258小时,土地有机质量为100%,非常适宜果树生长发展。全乡现有果园面积4500亩,其中中华寿桃1600亩,冬桃1000亩,核桃900亩。苹果、杏、李1000亩,年产量均在2200万公斤以上,年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林业:涧口乡林业用地面积7218.86公顷,其中:人工林915.24公顷,天然林1633.2公顷,竹林56.42公顷,灌木林地3903.81公顷,宜林地709.19公顷。由于我乡境内水土质量好,非常有利于杨木的生长,乡人工林90%都是杨树林。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利用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本乡建立杨木加工厂3个,主要加工细木面板,包装板材等装修材料,年可创经济效益近千万元。乡竹林面积村村分布,竹编制品历史悠久,早在60—70年代就远销陕西、山西、日本、韩国等地。我乡森林履盖面广,也是国家天保工程区,深山区天然林主要以栎类为主,天然林的辅料枝、芽、次材可用于木耳、香菇等食用菌的生产原料
新农村建设
投放新农村建设资金270万元,建成村委办公楼2座(西陶峪、张村寨)、休闲小区1处(西陶峪)、沼气池1070座、垃圾池38个,硬化入户道路13条(23公里)。拆除公路沿线违章建筑426平方米,清运垃圾165立方米,修复残墙断壁42处,粉刷沿街墙壁2100多平方米。投资148万元,完成高湾至黄窑7.3公里混凝土公路铺修任务。投资70万元,在涧口街建成上宅下店商品房12间。《洛阳日报》对明珠村新农村建设经验多次进行报道,10月23日全市“巾帼示范村创建”现场会在该村召开。县委、县政府授予该乡“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称号。辖区代码
410328217:~200涧口村~201安坡村~202砚凹村~203草庄村~204高湾村~205院东村~206院西村~207蒿坪村~208西湾村~209张村寨村~210洪崖村~211白草坡村~212寺上村~213上玉村~214黄窑村~215西玉村~216东玉村~217东村~218明珠村~219鳔池村~220塔沟村产业结构
涧口乡依托交通、水利便利的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支柱产业,引导群众发展蔬菜种植业,增加群众收入。截止至2009年,张村寨村发展日光大棚56座,砚凹村发展冬桃、寿桃等林果1500余亩,年可为群众增收300余万元;以村内富裕劳动力多的优势,加大对外输出力度,提高务工者技能,使他们输得出、稳得住、能赚钱。全乡20个行政村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1800余人,年可创劳务经济收入800余万元;依托资源优势及明珠工业园区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带动全乡经济快速发展,该乡2009年引资3000万元在明珠园区建设昕宁木材加工有限公司,年可加工木材10000立方,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上缴税金120万元。农业:加强优质小麦、玉米基地建设,粮食总产达到15081吨(其中夏粮6114吨、秋粮8967吨)。烤烟种植面积35公顷,投放资金34万元,收购烟叶3.3万公斤,完成特产税7.3万元。退耕还林补植173.33公顷,荒山补植120公顷,林业育苗13.33公顷,绿化通道14公里。发展养殖大户89个,重大畜禽疫病防疫密度和动物检疫率均达100%。大牲畜年末存栏5764头,生猪年末存栏4203头,羊年末存栏3211只,家禽年末存栏147450只。肉类产量641吨,蛋类产量290吨,奶类产量513吨。全年培训劳务人员3362名,输出劳务人员10854名,实现劳务收入950万元。
民营经济:引进县外境内资金1200万元,新上投资3000万元的昕宁木材有限公司投入试生产,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全乡民营企业营业总收入2786万元,实现增加值861万元,上缴税金1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