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字垭镇地图
教字垭镇相关地区地图:
主要产业
乡镇企业有农机、加工、发电等厂。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兼产油菜、薯类。
经济状况
教字垭镇物产丰富,粮、油、干水果、苎麻等种植业是其经济主体,柑桔、板栗、柰李、金秋梨、鸡、鸭、羊、牛等饮誉八方。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0354.19万元,工业总产值4557万元,占44%,农业总产值5797.19万元,占55%。农民人均纯收入1732元。全镇共有干水果基地17个,其中柑橘基地10个,板栗基地2个,柰李基地3个,金秋梨基地3个,脐橙基地2个,苹果基地1个。养殖业较发达。2002年,全镇生猪、山羊、肉鸡等生产大户140户。乡镇企业发展迅猛。全镇有水果场、林场、植物油加工厂、变电站、建筑公司、水泥预制板厂、页岩砖厂、矿厂、岩石场等一批镇办企业,2002年总产值达6050万元。全镇通迅设备先进,电话总量达1250部,1997年开通国际、国内长途直拨光纤程控电话。2001年初,中国联通在此建立网站。有线电视覆盖24个村,占全镇的92%。交通便利,省道S228线纵贯全境,教天公路(教字垭至天子山)教温公路(教字垭至温塘)交汇于教字垭集镇。每年从教字垭镇取道去天子山、九天洞景区的游客达10万人次以上。经过1988年规划的教字垭小城镇已初具规模,是永定区西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也是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城镇人口达4378人,现有8000平方米农贸市场,布匹、成衣、日杂等摊位2100多个,年成交额近亿元。2002年5月,教字垭镇党委政府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指导思想,委托湖南城市学院对教字垭镇进行再次总体规划和修编,并新修水泥街道两条长1300米。2003年,新的小城镇建设开始启动。
栗山峪村先进人物
永定区教字垭镇栗山峪村,一位面庞黝黑,脸上还淌着油汗的年轻人站在了记者面前。笑意盈盈的脸上,透着一丝腼腆,我还不敢相信这个大男孩竟是能够带领全村人民建设新农村、成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的“领头雁”。刘东海,是栗山峪村的党支部书记。问及他如何带领村民发展致富和建设新农村给村里带来了哪些变化,刘东海竟显得有些木讷。除了“既然村里要我出来挑头,我就挑起来”这句话,不善言辞的刘东海似乎找不出更多的话语。“既然村里要我出来挑头,我就挑起来”,“永定有个栗山峪,说山不是山,说峪不是峪,房子全是茅草屋,车子进村卡轮子,电灯好比萤火虫,电话机子没影子,晴上三天水断流,种瓜不得瓜,种谷不得谷,钞票沾满汗珠子。”这是流传在教字垭一带的顺口溜。前些年,栗山峪峪村还是穷得叮当响的贫困山村,农民靠传统的刀耕火种维持生计,人均年纯收入在600元左右徘徊。刘东海是在村民千呼万唤中出任村官的。
刘东海其人
刘东海是土生土长的栗山峪村人。1996年,20岁的他应征入伍,在部队担任班长、代理排长等职,先后入党、立功。2003年,在部队服役8年的刘东海回到了村里,在教字垭镇跟着朋友做了一年的木材生意,赚了一点钱之后,买了一辆桑塔纳跑起了运输,一年收入较为可观。2005年,栗山峪村面临换届选举,因为年轻、脑瓜子活,刘东海被村民们推选为村支书的候选人,刘东海以“当村官收入会减少,担心养家糊口会成问题”为由推辞了。当年正式选举时,村民们再次推选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在镇党委和政府的帮助下,几经思量的刘东海开始觉察到自己肩上的重任。在众人期盼中,不到30岁的刘东海走马上任了。刘东海说,如果不是大家那么拥护,他也没有那么大决心担任这个村官。“抓心”是刘东海上任后要做的第一件事。他要把老百姓的“心”收回来。而要“收心”,就必须为群众办几件实事。在外8年,回到村里的刘东海感觉村里的变化不及外面的大。于是,修路、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成为村支两委“收心”的头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