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电子地图 > 金华市地图 > 磐安县地图 >
九和乡地图
九和乡相关地区地图:

改革开放大事记

1992年8月,九和乡初中与中心小学合并,进行了一次学校布局调整;12月,投资20多万元的乡卫生院医疗用房建成并投入使用。1994年,始有电视转播接收。1995年,投资286万元的南坑——尚湖公路建成并投入使用,改变了全乡只有一条乡间公路的面貌。1996年,全乡人民再下决心,集资兴建九和——八达公路,于1997年全面动工。1997年,乡人民政府及周边村安装了有线电视。1998年初,通过引进外地资金,东吴电站开始兴建;同年底,最后一个行政村建好机耕路,实现全乡21个行政村村村通机耕路。

地方名人

张阳生,1952年出生,后业岭村人。1972年,参加工作,当过农技员、司法助理员、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和一般乡干部,能上能下,服从组织需要。26年来驻了许多村,驻到那里实事办到那里。曾为后业岭加固了水库,为三水潭村解决九尚公路修建的土地纠纷,为岩甲村集资建修自来水工程等等。村民称赞他是为村民办实事的“老黄牛”。他的妻子患有精神分裂症,他细心照料多年,受到冤屈也毫无怨言。连续4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工作者,1998年,评为金华市级优秀乡镇干部。

建置沿革

九和原名九如,民国初实行乡镇自治时设乡于南坑村。因该乡所属有9个保,遂以《诗·小雅·天保》所载“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文中有九个“如”字,称“天保九如”极为吉祥之意而命名。1939年(民国28年)磐安置县时,又以九保和睦吉祥之意改名九和乡。九和乡的建置,自唐宋至民国初,均为东阳县玉山乡二十九都,后称为二十九都乡。1939年(民国28年),磐安县成立,为磐安县玉虹区九和乡。1949年12月,于尚湖一村(后迁至桥头)建立九和乡。1950年,析为尚湖、九和两乡。1954年,九和乡又分设南坑乡。1956年3月,南坑、九合两乡合并,称九和乡,驻地南坑。1958年,为灯塔公社(尚湖)九和管理区(大队)。1960年3月,尚湖公社(原灯塔公社)并入玉山公社,原属玉峰管理区的自家庄、后业岭、塘园、西门、毛竹溪、坞塘、中坑、平坑、合时岩、罗桐坞、下坑、革联等生产队(村)划入九和管理区管辖。1961年,玉山公社改设区建置,原九和管理区改称九和公社。1969年2月,改名为光明公社。1979年10月,复名九和公社。1983年,磐安复县后,改称玉山区九和乡。1992年,撤区,九和为县直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