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藏电子地图 > 林芝地区地图 >
朗县地图
朗县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朗县属于典型的高原丘陵地貌类型,地表起伏大,地型复杂多样。北部和中部地势高,南部地势低,多为开阔谷地、坡地和山地。全县平均海拔3200米,境内山脉纵横,沟壑相连。一般山峰的海拔多在5000米以上,且多为冰川覆盖。境内的扎日莎巴山为佛教圣山,又称杂日山,是闻名全藏的圣地,传说杂日山顶有位菩萨叫“西穹”,还有个鬼叫“碓”,每到猴年的四五月间,是转杂日山的黄金季节,传说转一次该圣山就可以有第二次生命,免受轮回之苦,来世可有幸福的生活。因此,“杂日日廊”早已是藏族重要的宗教活动之一。
气候特点:朗县属高原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干湿季分明,雨水集中,无霜期长,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约在2000—2500小时之间。年降水量约在600毫米左右,集中在5—9月,多为夜雨。自然灾害主要有霜、雪、雹、风、涝、泥石流等。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雅鲁藏布江由西入境,蜿蜒东去。朗县草场面积1200平方公里,森林面积367平方公里。可谓巨大的植物王国,是我国少有的天然植物博物馆。其中药用的植物王要有贝母、虫草等。野生动物资源有野牛、黄羊、羚羊、盘羊、樟子、鹿、豹、猴、熊、猞猁、水獭、野猪和鸟类等。
矿产资源:主要有铬、铁、锡、水晶、砂金、硫1000多种。

民族风情

珞巴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少的一个民族,有2312人。主要分布在西藏东起察隅、西至门隅之间的珞瑜地区,以米林、墨脱、察隅、隆子、朗县等地最为集中。珞巴族内部部落众多,主要有“博嘎尔”、“宁波”、“邦波”、“德根”、“阿迪”、“塔金”等。“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实际情况和本民族意愿,正式定名为珞巴族。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各地方言差异较大,少数人通晓藏语和藏文。珞巴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长期保留着刻木结绳记数记事的原始方法。珞巴族大部分居住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以西的高山峡谷地带,山高林密,人烟稀少,交通十分不便。架栈桥、过独木、爬“天梯”、飞溜索、穿藤网,是珞巴族的交通绝技。直到20世纪中期,珞巴族社会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阶段,刀耕火种兼营狩猎,大型猎物平均分配的古老习俗,至今还在沿袭。
珞巴族禁忌:珞巴族信仰古老的原始宗教,认为世上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即所谓万物有灵,灵魂不死,众多的神灵和鬼灵统称“吾勇”,遍布每个角落,无所不在。世上万物都受“吾勇”管辖。人们得罪了它,会遭灾难和不幸。“吾勇”给人们的思维、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因而对之十分崇拜和恐惧。崇拜具有多种形式,其中诸多的禁忌是它的主要活动。忌讳严重约束着人们的一切活动。珞巴村村有神石,不得手摸、搬动、坐其上边;村村有神树,不得砍伐。每年集体绕神石、神树转三圈和杀鸡、投放饭菜、酒祭祀。多数部落的人崇拜突兀的巨石和怪树,认为它是石神、树神栖息地,每逢过年、春播和秋收要进行三次祭祀活动,每次以猎鸡供奉。村人视这些石、树为洪水猛兽,恐惧万分。阉猪时,主人在门口栽鲜树枝,三天内禁止生人入内,期间不外借东西,不准拿皮、毛之类的东西从灶前走过。阉猪人三天内不准靠近灶台、木柴和灶具,不得说“死”、“无”字。人分娩、牛猪狗生崽、人患病、狩猎进出门前均插忌讳树,三天内禁止生人入内;外村亲朋前来,要在门口征得主人同意后,连说三声“鬼怪不要入内”,由主人陪同客人进屋。没有征得主人同意而入内,被视为带来了鬼怪和对主人不尊重,会被驱赶甚至引起械斗。猎狗为珞巴族狩猎立下了汗马功劳,珞巴人视狗如子。珞巴人家家都养猎狗十多条,不咬人,不狂叫,对人十分亲善,对兽十分凶猛。客人不得打狗、骂狗,否则,有被驱逐之险。修房时,主人会高喊三声:“人畜健康,无病无恙,代代健康,粮食满仓”。之后将混合粮撒向天空,做得十分认真,千万不能讥笑。猪被看作牲畜的首领,是频繁祭祀的主要牲畜,因之,受到宠爱,猪糟里严禁大小便。把动物神化并加以崇拜,是原始宗教的一种普遍现象。动物是人们赖以自下而上的主要对象,但有些人与人们处于对立状态。人们对毒蛇猛兽的祭祀与禁忌就更加频繁。有些部落蛇和虎是图腾,严禁伤害。被毒蛇咬伤,不分远近亲疏,都主动停止劳动1天,并禁止到有藤科植物生长的地方,禁吃藤科状的苹果和辛辣食物及部分肉食等。农业生产上禁忌更多,从刀耕火种开始到秋收要集体进行5次祭祀,个体进行3次祭仪,祭祀之日禁止劳动,违者遭首领鞭打。珞巴族是个不上锁的民族,以偷盗和说假话为世上最丑之事,最可恨之事,若出现这类事情,一是教育;二是偿还;三是驱赶;对惯犯则以杀之为戒。梦也有许多禁讳:梦见杀牛、宰猪、太阳下山、娶媳妇、掉入水中、摔下悬崖、被蛇咬、鼠咬衣、牛抵架等等,预兆家要死人,发生祸灾,第二天不出门。梦见藤蔓物,十天里谨慎小心,生怕发生纠纷。相反,梦见死人却是吉兆。珞巴族也有记属相的习惯,十二生肖代表十二年。鼠和马,狗和龙,猪和蛇,鸡和兔,猴和虎,牛和羊是相克的,不能婚配。

历史沿革

1997年,面积5980平方千米,人口1.4万。辖6个乡:登木乡、仲达乡、金东乡、拉多乡、孜隆乡、洞嘎乡。县政府驻登木乡朗村,海拔约3100米。(根据《政区大典》整理),登木乡(DengmuXiang)县政府驻地。1959年6月设古如朗杰区,1988年4月改登木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政府60千米。面积380平方千米,人口0.3万,辖夺龙、里龙、崩嘎、如孜、迷莫、久、巴桑、森、角杰、登木、子里、落龙、桑穷、崩达、卓嘎、果龙16个村委会。仲达乡(ZhongdaXiang)1959年6月设仲达乡,1988年4月,将原古如朗杰区的折木朗乡、克珠乡、拉丁雪乡、仲达乡合并设今仲达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政府32千米。面积350平方千米,人口0.2万。林(芝)邛(多江)公路横贯乡境。辖仲达、锐村、吾里、藏木、古如、林古、古扎、谢康、堆许、杰溪、镇达、卓康、卡巴、玉日岗14个村委会。金东乡(JindongXiang)1959年6月,设金东区,1988年4月改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政府58千米。面积400平方千米,人口0.2万。辖秀、列、东雄、巴龙、来义、索木彩、帮玛、吞章、西日卡、岗10个村委会。拉多乡(LaduoXiang)1959年6月设拉多区,1988年4月改乡。位于县政府南,距县政府18千米。面积400平方千米,人口0.2万。辖杰堆、更杰、昌巴奴、昌巴吓、藏、白路、嘎、许、拉多、杰、扎、日布、白颇章、巴顿、桑龙15个村委会。孜隆乡(ZilongXiang)1959年设孜隆乡,位于县政府西,距县政府17千米。面积400平方千米,人口0.2万。林(芝)邛(多江)公路横贯乡境。辖朗、白若、申、鲁、堆巴、其子、娘、卧龙、比日、绒、扎西、觉杰、冲康、脱麦、中安15个村委会。冲康村为十三世达赖土登嘉措的出生地,他的朗宗庄园也座落于此。洞嘎乡(DonggaXiang)1959年6月设洞嘎区,1987年10月改洞嘎乡。位于县政府东,距县政府34千米。面积500平方千米,人口0.1万。林(芝)邛(多江)公路横贯乡境。辖岗多、吾珠、珞、聂、卓、旺热、扎西唐、棍堆、棍麦、切、将、嘎贡、达木堆14个村委会。2000年,朗县辖3个镇、3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4283人,其中:仲达镇2271人、朗镇3790人、洞嘎镇2017人、登木乡2715人、拉多乡1906人、金东乡1584人。

美国佐治亚州朗县

朗县(LongCounty,Georgia)是美国佐治亚州东部的一个县。面积1,045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0,304人。县治卢多维西(Ludowici)。成立于1920年8月14日。县名纪念首位采用乙醚进行手术的克劳福德·威廉森·朗医生。

人口民族

仲达镇总人口2271人。
朗镇总人口3790人。
洞嘎镇总人口2017人。
登木乡总人口2715人。
拉多乡总人口1906人。金东乡总人口1584人。朗县总人口1.3万。作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珞巴族,朗县是其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特色景观

雅鲁藏布江巨柏,一株株巨大的柏树像卫兵一样在雅鲁藏布江两岸呈线状分布,把这条江打扮得像在苍茫群山中蜿蜒穿行的公路。这就是西藏朗县特有的柏树种--巨柏。雅江巨柏形态各异,一千棵树,就有一千种姿态,或弯或直,或倾或卧。每一棵树都能让人们看出它历经千年的沧桑,依然静静站在江边,聆听滔滔江水……,相传在修建西藏第一座寺庙——桑耶寺时,奴隶将木材源源不断通过水路送往桑耶寺。为运送木材,奴隶伤亡无数,一只善良的乌鸦目睹一切,非常同情奴隶的不幸,就站在加查山顶说,桑耶寺已经修好,不需要木材了,奴隶长松一口气,将大量木材沿江丢弃。从此,这些木材就地生根发芽,成了如今的巨柏。可怜的乌鸦被莲花生大师所惩罚,被变成了江边的乌鸦石,从加查到山南方向的乌鸦页都变成了哑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