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西电子地图 > 桂林市地图 >
灵川县地图
灵川县相关地区地图:

地理和气候

灵川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地处东经110°17′~110°47′,北纬25°04′~25°48′,东、南、西三面环抱世界风景名城桂林市;东北与兴安县,东南与灌阳县、恭城县交界,西北与龙胜县为邻,西与临桂县接壤,南与阳朔县相连,为历代"楚粤往来之要冲";境内气候适宜,特产丰富,是广西重要的商品粮、柑桔、毛竹生产基地,素以"地灵人杰山川秀,物华天宝五谷丰"而著称于世。灵川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7℃,极端最低气温为-4.9℃,极端最高气温为38.5℃,年平均日照1614.7小时,年平均雨量1926毫米,年平均无霜期318天。县城海拔156米,东南为海洋山脉,西北为越城岭支脉,中部为湘桂低谷走廊,地貌总体呈"V"形结构。境内地形复杂,溪河纵横,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说,海拔相对高差达1587米。

经济发展

国民经济: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灵川县委、县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富裕、文化、生态、平安的和谐灵川,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据统计,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5.89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3.85亿元,同比增长10.6%;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9.61亿元,同比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2.43亿元,同比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74亿元,同比增长12.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39亿元,同比增长14%。财政收入完成3.51亿元,同比增长1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95元,同比增长11.5%。农民人均纯收入3527元,同比增长9.6%。
农业:围绕“农业稳县”工作思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效益型农业,全县基本形成优质粮、春夏熟水果、禽畜水产、无公害蔬菜、食用菌、桑蚕等六大农业支柱产业。200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19.92亿元,同比增长10%。粮食生产方面,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2.6万亩,总产量17.98万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39万亩,优质谷率达99%。
蔬菜生产方面:建成九青、广灵、大圩、海洋山万亩标准化蔬菜基地4个,蔬菜年复种面积31.6万亩,总产量58.5万吨。
水果生产方面:全县共有白果早结丰产示范点50个,大果杨梅、大果枇杷、脆皮金桔、南方优质梨等百亩优果示范点148个,水果种植面积达25万亩,年产量9.2万吨,产值1.4亿元,其中脆蜜金桔被评为广西名牌产品。
禽畜水产生产方面:全县共有生猪规模养殖场160个,家禽规模养殖场448个,年出栏生猪44.9万头,出笼家禽962.3万羽,水产品产量1万吨。食用菌生产方面:建成以灵川镇、定江、三街为重点的食用菌核心栽培区3个,专业村5个,食用菌栽培面积达118万平方米,年产量9000吨,产值4500万元。桑蚕生产方面,全县桑蚕种植面积3420亩,年产值524万元。
农业龙头企业方面:全县共有集琦实力、绿苑米业、威昂佳果、大发禽业等农产品加工和龙头企业60多家,全县农村每年提供给这些企业的农产品价值达4亿多元。
工业:围绕“工业强县”工作思路,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快工业发展平台建设,抓好现有企业的协调服务,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截至2006年底,全县共有桂林八里街工业园区、潭下金山、定江三号、灵川镇灵勃、三街五里排、大圩铁山、灵田花江、青狮潭等工业园区和集中区8个,企业总数达9900多家,其中工业企业18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47家,纳入税收考核范围的企业270家,基本形成以化工、冶炼、建材、制药、轻工食品为龙头的五大产业体系,涌现出金山化工、白云化工、桂康公司、迪华玻璃、大华药业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200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48.11亿元,增长17.9%;实现工业税收8463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6.65亿元,增长16.3%;实现销售产值25.82亿元,增长16.5%。二产在全县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42.33%。
第三产业:围绕“三产活县”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整合旅游、商贸和土地资源,全力做好特色文章,第三产业发展较快。2006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2.43亿元,同比增长13%,完成税收1.12亿元。
餐饮服务业方面:通过加大灵川狗肉、青狮潭大头鱼、漓江清水鱼、清水鸡、百果鸭等特色风味美食的宣传推介和包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县已形成县城、三街、八里街、大圩、青狮潭、东江等六大美食产业区。
商贸物流方面:根据桂林市发展总体规划给八里街及周边区域以市场、物流、仓储为主导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该县已建成的八里街汽车销售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饲料批发市场和各类商贸市场的作用,改造提升该区域的商贸、物流、仓储、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技术交易、信息、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使桂黄公路县城以南周边区域逐步为桂北最大的商贸物流基地之一。
建筑房地产方面:充分利用桂林市城区框架扩大及旅游业发展需求,以聚集人气、发展地方经济为目的,在严格遵循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引导建筑房地产业加大对县城、龙头岭、八里街、桂磨公路大圩段等重点地段的开发力度。2006年,房地产业完成投资4.7亿元,税收7833万元,建筑房地产业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项目建设:围绕“项目兴县”工作思路,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强项目建设协调服务,全县引进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尧山校区、广西师大附中八里街校区和中国桂林·义乌小商品批发城、桂林花园时代购物广场、大圩古镇保护性开发等具有较强拉动作用的重大项目。2006年,全县引进新建和增资项目达175个,协议资金总额70.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1.39亿元;实施项目建设27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74个,续建项目96个,计划总投资63.4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7.63亿元。这些项目的引进和顺利实施,有力地拉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县城风貌

县城市容市貌改观:以城市规划为龙头,加大县城市容市貌建设力度。开展县城灯光夜景美化、园林化建设和环卫工作;完成临街铺面整修改造。1997年获自治区市容市貌"南珠杯"竞赛先进城市称号。近年来,灵川致力于改善交通、能源、通讯、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出台了若干对外开发的优惠政策,投资环境日益完善。随着八里街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头岭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进一步开发,灵川正成为桂北最具投资价值的黄金宝地。人杰地灵的灵川,竭诚欢迎天下客,愿与国内外客商携手合作,共展宏图。

本地主要商品(或行业)

化工、冶炼、建材、制药、轻工食品、玻璃、农产品加工、商品粮、家禽、生猪、水产、无公害蔬菜、食用菌、毛竹、白果、香茹、梨、提子、草莓、桑蚕、杨梅、枇杷、金桔。

历史沿革

灵川县建置之前,古属百越之地。战国属楚,秦为桂林郡地,汉属零陵郡始安县,唐初属桂州始安县地。唐龙朔二年(662)[一说武德四年(621)],析始安置灵川县。属桂州总管桂州。五代十国,先属楚,后归南汉。[据清·吴任臣《十国春秋·楚·文昭王世家》:“开运三年(946)春三月,升桂州全义县为溥州;仍改全义县为德昌县,并割桂州之灵川、广明、义宁等三县隶之,从王奏也”。宋隶广南西路静江府。元隶广西行中书省静江路。明属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桂林府。清属广西行省桂林府。民国2年7月,裁府设道,灵川隶属广西省漓江道(3年改称桂林道)。15年10月废道后,隶属广西省桂林行政督察委员会。19年,属桂林民团区。23年3月,属桂林行政区。29年4月,属广西省第一行政督察区。31年3月,第一行政督察区所辖县归省直隶。33年5月至38年11月,隶属广西省第八行政区。1949年11月22日,灵川解放。属广西省桂林专区。1954年6月,灵川县与临桂县合并为一县,称临桂县,仍属桂林专区。1958年3月,隶属广西僮族自治区桂林专区。1961年6月,复置灵川县。1965年10月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专区。1968年8月,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地区。1998年9月,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县级以上行政区划

地级市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南宁市青秀区|兴宁区|西乡塘区|良庆区|江南区|邕宁区|武鸣县|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宾阳县|横县柳州市城中区|鱼峰区|柳北区|柳南区|柳江县|柳城县|鹿寨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桂林市象山区|秀峰区|叠彩区|七星区|雁山区|阳朔县|临桂县|灵川县|全州县|平乐县|兴安县|灌阳县|荔浦县|资源县|永福县|龙胜各族自治县|恭城瑶族自治县梧州市万秀区|蝶山区|长洲区|岑溪市|苍梧县|藤县|蒙山县北海市海城区|银海区|铁山港区|合浦县防城港市港口区|防城区|东兴市|上思县钦州市钦南区|钦北区|灵山县|浦北县贵港市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桂平市|平南县玉林市玉州区|北流市|容县|陆川县|博白县|兴业县百色市右江区|凌云县|平果县|西林县|乐业县|德保县|田林县|田阳县|靖西县|田东县|那坡县|隆林各族自治县贺州市八步区|钟山县|昭平县|富川瑶族自治县河池市金城江区|宜州市|天峨县|凤山县|南丹县|东兰县|都安瑶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来宾市兴宾区|合山市|象州县|武宣县|忻城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崇左市江州区|凭祥市|宁明县|扶绥县|龙州县|大新县|天等县

机构设置

灵川县人民政府政府办公室发展和改革局经济贸易局教育局公安局监察局民政局司法局财政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局建设规划局交通局文化局农业局卫生局林业局水利电力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统计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