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藏电子地图 > 拉萨市地图 >
林周县地图
林周县相关地区地图:

人口民族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50895人。2003年全县总人口为55589人,自然增长率为4.7‰,汉族人口430人,占总人口的0.77%,少数民族人口55125人,占总人口的99.2%,农业人口52609人,非农业人口2980人,农业人数男性人口25644人,女性人口26965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人。林周县境内以少数民族居多,占全县总人口的99.2%,汉族占总人口的0.77%。

科教文卫

林周县现有县水电站1座,乡水电站2座。粉条厂和粮油加工厂各1家。民族手工业较发达,主要行业有织氆氇、卡垫、制陶等。林周县制陶业历史悠久,主要产地在澎波。产品有火盆、花盆、油壶、酒壶等。1983年普选入全国民族特产手工艺品展览会。全县有主要公路3条,总长160公里。乡村公路12条,总长260多公里。已形成通拉萨市、邻近各县、各乡的交通网。2003年,全县拥有电信、邮政局2所,基本上一星期两趟邮车,邮电业务总量21万元。968门程控电话已开通,可与区内外数字直拨。无线、好易通893部,21户宽带,卫星电话10户,IC卡6部,201卡电话已建3部,公用电话56部。林周县文化、广播、电视、电影事业进一步发展。2003年,全县共有学校63所,在校生9548人,教师578人。普通中学1所,在校学生3787人,其中少数民族3780人,占学生总数99.8%。2003年,全县共有专业技术人员357人,其中工程技术员45人,农业技术人员33人,卫生技术人员133人,教学人员182人。截止到2003年底,全县有广播电视单收(收转)站122座,广播覆盖人口44500人,覆盖率为81%,电视覆盖人口为49434人,覆盖率为89%。县有线电视台已开通22个频道,无线台1座,文化馆1个,书店1个,乡级文化站9座。全县共有电影放映队6个,5个乡放映点,一辆流动放映车。公共图书馆1个,档案室1个,共有9个乡级电视单收站,7个乡级电视发射站。2003年,全县拥有各类卫生机构55个,其中医院1个,医院床位70张,其中农村医院床位40张,占总床位数75%,年平均每4人拥有医生4人。

自然地理

念青唐古拉山支脉——卡拉山横贯全境,将林周县分割为南北两大部分。在拉萨以北100公里处,屹立着举世闻名的念青唐拉大雪山,北沿是纳木错,山顶最高处海拔7117米。念青唐古拉山脉屹立在西藏高原中部,自西向东约600公里,它西接岗库卡耻,东南延伸与横断山脉的伯舒拉岭相接,中部略为向北凸出,它是雅鲁藏布江和怒江两条大水系的分水岭,同时将西藏自治区分为藏北、藏南、藏东南三大地域。大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是青、藏两省区天然分界线,也是青藏线109国道的最高点。“念青唐古拉”,藏语意为“灵应草原神”,由此可见藏民对它的崇敬相希望。这四座山峰及其周边地区曾受到强烈的第四纪冰川作用,形成了如今较为陡峭的山岭,尤其西北坡更是陡峭异常。山势笔直,险要壮观。林周县南北狭长,跨度达180公里。念青唐古拉山支脉——卡拉山横贯全境,将林周县分割为南北两大部分。念青唐古拉山支脉——卡拉山横贯全境,将林周县分割为南北两大部分。北部属拉萨河上游及源流区域,素有“三河一流”的美称,即:热振河、达龙河、乌如龙河、拉萨河流域。北部地区属拉萨河支流澎波河流域,平均海拔3860米。

村镇人口

甘曲镇,总人口8111人。春堆乡,总人口5118人。卡孜乡,总人口5014人。强嘎乡,总人口5544人。松盘乡,总人口4189人。江热夏乡,总人口4705人。边角林乡,总人口4706人。旁多乡,总人口4312人。阿朗乡,总人口4129人。唐古乡,总人口5067人。(截至2006年底)

经济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会议以来,林周县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7年,林周县级生产总值5.62亿元,同比增长17%;人均生产总值9797.11元,同比增长16%;财政收入1100万元,同比增长105.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426元,其中现金收入2154.24元,同比增长23%;多种经营收入15670.58万元,同比增长67%;劳务输出54873人次,劳务输出收入5873.47万元,同比增长18.9%;乡镇企业产值9450.29万元,同比增长140.8%;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5亿元,同比增长23.8%。

行政区划

全县辖1个镇、9个乡:甘丹曲果镇、春堆乡、松盘乡、强嘎乡、卡孜乡、边觉林乡、江热夏乡、阿朗乡、唐古乡、旁多乡。共有49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甘丹曲果镇。
甘丹曲果镇辖6个村委会:甘丹曲村、朱加村、觉布村、江交村、朗塘村、居荣村。
春堆乡辖4个村委会:春堆村、卡栋村、巴察村、鲁堆村。
松盘乡辖4个村委会:松盘村、白定村、岗巴村、拉木村。
强嘎乡辖5个村委会:强嘎村、典仲村、曲卡强村、切玛村、连波村。
卡孜乡辖7个村委会:卡孜村、通门村、白乃村、董村、改布村、德嘎村、贝朗村。
边觉林乡辖3个村委会:当杰村、卡友村、色康村。
江热夏乡辖5个村委会:江热夏村、连巴村、加仲村、拉定村、卡惹村。
阿朗乡辖5个村委会:拉康村、加热村、嘎列村、布岗村、阿布村。
唐古乡辖4个村委会:藏雄村、唐古村、恰札村、江多村。
旁多乡辖6个村委会:旁多村、达隆村、日普村、加给村、宁布村、巴夺村。

拉萨河

拉萨河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南麓嘉黎里彭措拉孔马沟。流经那曲、当雄、林周、墨竹工卡、达孜、城关、堆龙德庆,至曲水县,是雅鲁藏布江中游一条较大的支流,全长495公里,流域面积31,760平方公里;最大流量283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20立方米/秒,年平区流量287立方米/秒;海拔高度由源头5500米到河口358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河流之一。此河属于融雪和隆雨类型,水量的大小随着温度的高低降水量的多少而变化。拉萨河流域内大部分为山地,山峰高耸,坡度陡峭,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念青唐古拉山脉必育有规模不大的现代冰川,流域右岸支流大部发源于冰川,左岸支流大都发源于湖泊或沼泽。拉萨河在林周县唐古以上河谷呈“V”型,以下至墨竹工卡县河谷变宽阔,宽约1—1.5公里,开始有河心漫滩出现,漫滩上植被良好,该段河道较规正,两岸分布三级连续的阶地:三级阶地高出河水位40—50米,其表部为厚50—80厘米的砂表土,生长着茂盛的草类,是天然良好的牧场;二级阶地高出河水位20—30米;一级阶地高出河水位10—20米,大部分已被开垦成耕地。沿河两岸是河谷冲积平原,宽度达1—10公里,耕地面积约57万亩,这些地区,气候温和,地势平坦,土质较厚,水源充沛,是西藏粮食主要产区之一。拉萨河是拉萨市的母亲河,对拉萨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拉萨市民很热爱这条河,每到周未或节假日,成群结队的拉萨人或开车或步行到拉萨河的沿岸、河谷,搭上帐篷,或钓鱼、或戏水、或沐浴,喝着酥油茶,吃着从家里带来的各种美食,尽情享受拉萨的灿烂阳光与闲情逸致,很像汉族的野炊。林周县北部地区属气候干燥,平均气温2.9度,以牧业生产为主,为半农半牧区;南部地区属拉萨河支流澎波河流域,平均海拔3860米,地势平坦,谷地开阔,气候温和,水量充沛,年平均气温5.8度,是拉萨市的主要粮食生产基地。林周县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洪涝、泥石流、干旱、冰雹、病虫害、雪灾、霜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