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区地图
龙凤区相关地区地图:
科教文卫
教育科技:龙凤区现有中小学校17所:中学四所、小学13所、公办幼儿园1所。全区现有专任教师796名,高级职称教师146名,中级职称教师420名,初级以下职称教师163名,未定职务教师67名,共有在校中小学生12287余名,在园儿童266名。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2001年以来,市区两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资金已达3313.92万元,我区的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城乡学校办学环境大为改善。全区现有2所学校达到省一类校标准,其它学校均已达到省二类校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推广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重点的现代化教学技术应用,实行多媒体优化结合,教育手段日趋现代化。十九中、区一小、区五小分别建设了东北师范大学网络平台。学校各项管理正逐渐向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方向迈进。通过系列的学校撤并合,使现有中小学布局更加趋于合理和完善,优化组合师资队伍,合理配置教学资源。龙凤区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员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满怀豪情,辛勤耕耘,力争实现(教育教学高质量、学校管理高水平、教学设施高标准、教师队伍高素质)的“四高”教育发展目标,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实现“教育强区”的战略中不断进取,永铸辉煌。文化教育:龙凤拥有高标准的图书馆、影剧院、文体中心、国家级别游泳馆,少年宫、体育馆等多品位的文化娱乐场所;教育基础扎实,拥有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全民文化素质较高。近几年,政企联姻,资源共享,建立了大秧歌、书法、美术、太极拳、木兰扇、京剧票友、风筝、信鸽、健美操等十多个协会。辖区内现有龙凤街心公园文化活动广场、卧里屯兴化街心公园文化活动广场、乙烯街心公园文体活动广场等大、小文化广场10处;文体活动中心8个(石化总厂游乐场、石化总厂活动中心、龙凤热电厂活动中心、油田热电厂活动中心、乙烯科学宫、龙凤地区文化艺术培训中心龙凤少年宫、市建二公司活动室、龙凤区老干部活动中心);电影院7个(龙凤少年宫影剧院、乙烯影剧院、大化影剧院、市建一公司俱乐部、市建二公司俱乐部、油田热电厂活动中心、龙凤热电厂俱乐部);体育馆2个(乙烯体育馆、龙凤体育馆);图书馆2个(乙烯图书馆、龙凤厂前图书馆)。去年又新修建了龙凤区凤祥文化活动广场,乙烯大型游泳馆一处,这些文化活动设施配套齐全,每天都有群众进行文体活动,丰富了辖区居民的文化生活。龙凤区现有中小学校17所:中学四所、小学13所、公办幼儿园1所。全区现有专任教师796名,高级职称教师146名,中级职称教师420名,初级以下职称教师163名,未定职务教师67名,共有在校中小学生12287余名,在园儿童266名。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2001年以来,市区两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资金已达3313.92万元,我区的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城乡学校办学环境大为改善。全区现有2所学校达到省一类校标准,其它学校均已达到省二类校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推广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重点的现代化教学技术应用,实行多媒体优化结合,教育手段日趋现代化。十九中、区一小、区五小分别建设了东北师范大学网络平台。学校各项管理正逐渐向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方向迈进。通过系列的学校撤并合,使现有中小学布局更加趋于合理和完善,优化组合师资队伍,合理配置教学资源。龙凤区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员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满怀豪情,辛勤耕耘,力争实现(教育教学高质量、学校管理高水平、教学设施高标准、教师队伍高素质)的“四高”教育发展目标,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实现“教育强区”的战略中不断进取,永铸辉煌。
医疗卫生:现有公共医疗机构58个,其中医院三座(三级甲等医院座,二级甲等医院1座),医疗技术人员828人。龙凤区现有卫生行政单位1个(龙凤区卫生局),国有事业单位4个(龙凤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龙凤区妇幼保健站、龙凤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龙凤区医院),龙凤镇共有村卫生所9个(前进村、建兴村、向阳村、英勇村、久青村、铁东村、保田村、刘高手村和永泉社区),辖区内的市级医院1个(大庆市第五医院)。龙凤区卫生局负责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各种技术标准规章。依据卫生法规和标准,对社会公共卫生、劳动卫生、食品卫生、妇幼卫生行使监督权,对重大疾病及医疗质量实行监测和监督,实行医务人员资格认可准入制度和医疗机构从业许可制度。现有工作人员11人。龙凤区妇幼保健站负责全区的妇幼保健工作。现有工作人员11人。龙凤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全区的传染病防治、计划免疫、卫生监测、结核病防治工作。现有工作人员23人。龙凤区医院被大庆市卫生局确定为龙凤区“爱心医院”,即龙凤地区低保人员就诊指定医院。负责辖区的24个社区,6800余名城镇低保人员的疾病诊治及健康教育指导工作。现有医务人员130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20人,教授级高级技术人员10人,拥有住院床位100余张,设有内、外、妇、儿、中医、五官、口腔、理疗、预防保健、社区卫生服务等30余个临床专业,在医疗设备整体档次和综合实力上,已居于同级领先水平。2004年,为加强农村卫生体系建设,方便农民就医。区政府投资100余万元新建了前进、建兴、久青、铁东、保田5个村卫生所,改建了向阳、英勇2个村卫生所。因刘高手村卫生所办公条件符合黑龙江省农村卫生所的标准,永泉社区距卧里屯医院很近,所以没有列入改建计划。各村卫生所的建筑面积均达到130平方米,同时配备了常规性医疗设备。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建兴村实行集体经营,其余各村实行个体承包经营。现9个村卫生所共有医务人员29名,其中主治医师5人,医师7人,护士8人,防保医生9人。各村卫生所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为本村农民提供基础医疗服务;负责本村的妇幼保健、计划免疫、传染病疫情上报、健康教育工作;协助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开展以除病灭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对农村卫生环境的改造进行技术指导。
旅游景区
旅游景区介绍: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龙凤区境内东南,是一处位于城区中的湿地,距离市中心仅8km。地理坐标为东经125°07`-125°15`,北纬46°28`-46°32`,总面积5050.39公顷。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中纬度地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明显,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4.5℃,极端最高气温39.8℃,极端最低气温-39.2℃。年均4月中下旬解冻开泡,11月上旬结冰,无霜期149天,结冰期176天。年平均降水量为435mm。保护区内地势低洼平坦,泡沼相间,自然坡降小于千分之一。土壤由草甸土和沼泽土组成,其中沼泽土是其主要的土壤类型,分布面积约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80%左右。旅游景区物种:据调查,区域内的鸟类共有76种,隶属7目,16科。由于保护区以芦苇沼泽生境为主,所以鸟的种类中游禽和涉禽占绝大部分。其中国家I级保护鸟类5种,国家II级保护鸟类19种,省重点保护鸟类19种。有代表性的鸟类有丹顶鹤、白鹤、白枕鹤、白鹳、大天鹅、小天鹅、灰鹤、罗纹鸭、青头潜鸭、雁鸭、黑翅高脚鹬、红嘴鸥、银鸥等。保护区中有鱼类45种,隶属5目、10科。主要有鲤鱼、银鲫、鲶鱼、草鱼、泥鳅等。现已查明有维管束植物314种,隶属于64科。可划分为草甸、沼泽和水生植被3个植被型,兼有药用植物、纤维植物、饲用植物等植物类群。主要有芦苇、狭叶香蒲、狭叶黑三棱、蒲公英、小叶樟、羊草、星星草、野古草等。
旅游景区环境:湿地素有“地球之肾”之称,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处于城区之中,对调节区域气候、减洪防涝、调节雨水径流、降解污染物、美化城区环境,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经济建设
综述:近年来,龙凤区坚持“工业富区、项目强区”不动摇,把项目建设作为落实第一要务的切入点来抓,不断创新项目开发理念,优化项目服务方式,提高项目运行质量,增加项目群体总量。截止到2004年末,共引进工业项目16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个,千万元以上项目30个,项目总投资11.38亿元,全部投产达效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1.08亿元,利税2.25亿元,实现就业4100人。2005年计划新上工业项目20个,实现工业产值43亿元、增加值13.1亿元、利税17.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5%、37.9%、12.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99亿元,工业利税0.75亿元,同比增长35.8%、13.6%。近年来,龙凤区坚持“工业富区、项目强区”不动摇,把项目建设作为落实第一要务的切入点来抓,不断创新项目开发理念,优化项目服务方式,提高项目运行质量,增加项目群体总量。截止到2004年末,共引进工业项目16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个,千万元以上项目30个,项目总投资11.38亿元,全部投产达效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1.08亿元,利税2.25亿元,实现就业4100人。2005年计划新上工业项目20个,实现工业产值43亿元、增加值13.1亿元、利税17.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5%、37.9%、12.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99亿元,工业利税0.75亿元,同比增长35.8%、13.6%。现代工业:龙凤区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经济基础。石化总厂可生产化工产品77种303个牌号,这为发展石化产品的精深加工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依托这一优势,国内涌现出以大庆石油化工配件总厂、醋酸酐厂为代表的一批明星企业。国家级乡镇工业小区已初具规模,进区企业达256家,引资总额达15,000万元。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出现了协调发展的好局面。
农业经济:龙凤区经济繁荣,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基础产业立足区位优势,以上菜、兴牧为支撑,努力营造区域专业化特色,初步形成了棚室蔬菜、养猪为主的多种经营农业格局,截止1999年末,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2万亩,建设“43”型温室660栋,生猪存栏量达1.2万头,农民人均收入3340元。主导产业以乡镇企业为主,形成了化工化学、机械制造、建筑建材三大特色支柱产业体系,产品种类已达55种,其中彩板门窗、无缝弯头、法兰盘等几十种产品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级优质产品称号,1999年乡镇企业产值已达12亿元。
城镇建设
近年来,龙凤区城镇建设紧紧围绕“强化经营城市理念,挖掘城市资源,整合城市资产,搭建投资平台,广辟融资渠道,全力打造城市生态石化新城。”这一思路,共融投资23.56亿元,拆除各类破旧及临时违章建筑38.6万平方米,新建各类工程建筑面积126.6万平方米,改造路桥54.44公里,植树73.6万株,硬化、绿化面积80.4万平方米。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备,城区功能日臻完善,城乡环境日新月异。1、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改造路桥54.44公里,主要包括凤阳跨线桥建设、龙凤大街改造、兴化大街改造、环湖路工程、光明路拓宽改造、凤阳路维修等。2、小城镇建设情况。建筑面积16.2万平方米,主要包括龙府小区、永泉新村。3、老城区改造情况。建筑面积126.6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原啤酒厂平房区、原检察院、南美花园、澳龙小区、万隆家园、乙烯体育场、乙烯群艺馆等项目。4、住宅小区环境改造情况。对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进行了改善。其中,投资471.2万元,对凤祥小区16栋住宅楼实施了平改坡,对凤祥小区和龙化小区155个单元安装了可视电子防盗门,改造了小区公共基础设施等,此外,还安装了15套健身器材,63套休闲桌椅。5、生态建设情况。主要对东干线两侧、凤祥、龙化住宅小区等处进行了绿化,新增绿地29.1公顷,退耕还林380亩。其中,投资286万元,对龙府路3.6公里、龙华路0.6公里道路和凤祥、龙化住宅小区进行了绿化,建设了三永近郊生态园区、退耕还林200亩、厂西生态园及龙凤大街、凤阳路鲜花大街项目。对自然保护区周边环境进行了治理,并加大了管护力度。2003年,北二十里泡被省政府正式批准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6、亮化工程建设情况。融资1303万元,主要对龙永路、龙北路、外环路、安萨路等路段进行了亮化,亮化总长度14.5公里。2003年,对全区主要街路、转盘道及龙凤立交桥桥体进行了亮化。安装空中玫瑰灯光隧道灯70座,瀑布灯7000平方米,空中玫瑰远程射灯6组,护栏隔段灯6800盏。7、城市环境治理情况。开展了清理整治违法违章建筑、不规范牌匾广告,油田周边环境治理等大规模专项整治50余次,特别是非典时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全区打响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攻坚战役,累计出动20余万人次,车辆4000余台次,重点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屯、平房区、道路沿线、无人保洁区等部位的塑料飘浮物和积存垃圾进行了清理;开通了城管执法语音告知系统,有效扼制了“城市牛皮癣”的泛滥;对龙凤大街、凤阳路等路段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重要地段悬挂国旗、宫灯、中国结进行了装饰化。交通通讯
龙凤区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滨洲铁路贯穿全境,与东北、华北铁路网密切相联,沟通着东北和华北腹地,301国道斜穿我区,成为我区与哈尔滨等以南地区、齐齐哈尔等以北地区相互沟通的纽带和桥梁。哈大高速公路的终端就在该区境内,从龙凤出发至省城哈尔滨的行程仅需1个多小时,长途客车可直接通达省内外40多个地市县,区内乡村通车率100%。区内距哈尔滨内河码头仅150公里,距大连港不足1000公里,那里有通往全国各大港口的客运班轮和通往香港、日本、韩国、波斯湾、南非等国家及地区的定期货运班轮;龙凤距哈尔滨、齐齐哈尔两个飞机场只有2个多小时的路程,从那里可飞往香港、东京、汉城等国家和地区,发达的交通已经使龙风成为大庆对外联络的门户。社会建设
社会事业:龙凤区的前途在发展,龙凤区的发展靠开放。全区16万人民将以"创新、求实、拚搏、奋进"的龙凤精神,加大开放,招商引资。区政府将出台最优惠政策,创造最优良环境,提供最优质服务。乡镇工业开发示范小区,龙永路经济开发区,农贸鲜活批发市场将为所有投资者提供施展才华和表现自我的空间。基础设施:龙凤交通便利,是进出大庆的第一门户,哈大公路由这里延伸市区,301国道贯穿全境,滨洲铁路在区内设有2个车站:龙凤火车站、卧里屯火车站,哈尔滨、齐齐哈尔飞机场2个小时即可到达。辖区内有龙凤热电厂、油田热电厂、石化公司热电厂等三大电厂,电力资源充足。通讯比较发达,城市电话普及率在95%以上,可以与195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直接通话。区内金融机构健全,国际、国内资金汇兑、结算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