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档案文章正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古训今解

历史档案 2025年11月02日 02:05 6 admin

在中华文化的浩瀚星河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句古老的谚语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历经千年仍熠熠生辉,它以简洁而深刻的方式,揭示了一个关于成长与学习的永恒真理,这句话出自《礼记·学记》,原文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其意在告诫我们,未经雕琢的玉石无法展现其内在之美,同样,人若不通过学习,便难以明辨是非,增长智慧。

玉石之喻:外在美与内在美的转化

古人以玉比德,认为玉之温润细腻,象征着人的高尚品德,玉石虽天生丽质,但若未经匠人的精心雕琢,其内在的光泽与纹理难以显现,更遑论成为世人追捧的珍宝,这一比喻生动地说明了,个人潜能的开发与美德的培养需要后天的努力与磨砺,正如一块粗糙的原石,只有经过细心雕琢,才能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古训今解

人之学:知识的力量与智慧的启迪

“人不学,不知道”,这里的“道”不仅指自然法则,更涵盖了道德伦理、社会规范及人生哲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迅速,学习已不再是单纯的积累书本知识,而是包括了技能提升、思维训练、情感陶冶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提升,学习使人明智,懂得如何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做出正确的选择,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一无所知。”承认自己的无知,是学习的第一步,也是通往智慧的重要途径。

现代社会的启示:终身学习与自我超越

在当今社会,技术革新日新月异,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交流与碰撞前所未有,面对这样的环境,“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的古训显得尤为贴切,它提醒我们,无论年龄大小,职业高低,都应保持一颗求知若渴的心,不断学习新知,提升自我,终身学习已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养,它关乎个人的竞争力,更关乎国家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传承与创新并重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对个人成长规律的深刻总结,也是对当代社会的有力鞭策,在快速变化的世界里,我们要像对待璞玉一样珍视自己的天赋与潜力,通过不懈的学习与实践,不断打磨自己,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也要勇于创新,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篇章。

标签: 玉不琢不成器

百度百科网 备案号:蜀ICP备2024108232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