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爱,它深沉而厚重,无私而伟大,那就是母亲的爱,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们用无尽的爱和关怀,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空,我想用一些...
感恩母亲的诗句古诗
在历史的长河中,母亲的形象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无数游子归途的路,温暖了每一个心灵,诗人笔下,关于母爱的赞歌,跨越时空的界限,至今仍能触动人心,以下是几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它们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对母亲深沉的感激与敬爱之情。
《游子吟》 -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这首《游子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颂扬母爱的经典之作,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裳的情景,以及那份既期待又担忧的复杂情感,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比喻子女的孝心难以回报母亲如春天般温暖的恩情,深刻表达了对母爱的无限感激和无法偿还的愧疚。
《别老母》 - 李群玉
“行人欲起笑,阮籍哭路穷,北风刮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李群玉的《别老母》则展现了另一种离别场景下的母爱,诗人以边塞风光为背景,描绘了母亲送别儿子时的凄凉景象,以及自己因不能陪伴母亲而产生的深深自责,诗中“胡天八月即飞雪”等句,生动描绘了北方冬季的严寒,反衬出母爱的温暖与坚韧。

《墨萱图·其一》 - 朱熹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朱熹的《墨萱图》组诗之一,通过对萱草花的描写,寄托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萱草被视为忘忧之草,诗人借此表达希望母亲忘却忧愁、健康长寿的愿望,也反映了游子在外奔波劳碌,内心对母亲无尽的牵挂与不舍。
这些诗句,如同穿越千年的书信,传递着永恒的主题——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再次回味这些经典之作,向天下所有的母亲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挚的祝福。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