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口区地图
旅顺口区相关地区地图:
旅顺口区-传统节日
龙王塘海灯农历正月十三,龙塘镇龙塘村都有为海娘娘送灯的习俗。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父女在海上打渔遇难,被海娘娘张灯引航回了家,从此当地渔民每年都举行为海娘娘送灯的活动。这一天,人们用五彩缤纷的花纸扎着各种各样象征着吉祥的灯笼,精心制作各种小木船,把灯装在上面,灯里点着蜡,也有用灯泡的。灯罩上有各种喜庆的字画,当夜幕降临时,村民们汇集海滩,鞭炮锣鼓齐鸣。五颜六色的小木船,挂着彩灯一起驶向大海,千百只小船灯海一片,人们唱着跳着,尽情地庆贺这一美好的节日。水师营庙会农历四月十八,水师营十字街有一座关帝庙旧址。逢年过节这里是百姓烧香烧纸的地方,春天是求天降雨,秋天是庆贺丰年。长期相传,延续至今,成了人们经商贸易的好去处。这一天,整个水师营中心,城乡南来北往的人,人山人海。除了物资贸易外,也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演出。当地政府与商业部门积极组织,各行各业纷纷加入,赶市场的人数多达数十万人次。旅顺口区-地名由来
旅顺口历史悠久,晋称“马石津”,唐谓“都里镇”,元名“狮子口”。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明王朝,这时元朝的残余势力还控制着中国北部和东北部的一些地区。1370年,朱元璋采取招抚和征讨相结合的办法收复辽东。明军的进军路线一条是从山东渡海在旅顺口登陆北上,另一条是经山海关,直取辽阳。1371年2月,元辽阳行省平章政事刘益降明。明遂在得利嬴城(今瓦房店市得利寺)设辽东卫指挥使司,封刘益为辽东卫指挥同知。5月,刘益被部下所杀。1371年7月,明朝为平息辽东事变,扫除元朝残余势力,任马云、叶旺二将军为定辽都指挥使率军数万自山东登莱(今蓬莱)渡海,于狮子口登陆,屯兵金州。为纪念安全抵达辽东半岛这个沿海交通重镇,取“旅途平顺”之意,改称“狮子口”为“旅顺口”。行政区划
旅顺口区下辖8个街道办事处:得胜街道、光荣街道、登峰街道、市场街道、龙王唐街道、水师营街道、铁山街道、江西街道,5个镇:双岛湾镇、三涧堡镇、长城镇、龙头镇、北海镇。得胜街道办事处驻九三路38-1号,人口3.14万人,面积13.40平方千米,辖7个社区居委会:光辉、黄金、九三、大华、白玉、惠民、横山。登峰街道办事处驻和顺街32号,人口2.12万人,面积6.20平方千米,辖6个社区居委会:春光、启新、高升、各顺、向阳、元宝。光荣街道办事处驻新华大街12号,人口1.37万人,面积12.60平方千米,辖5个社区居委会:新华、同心、友好、革新、龙河。市场街道办事处驻黄河路157号,人口2.32万人,面积2.60平方千米,辖6个社区居委会:白银、立新、长春、长兴、迎春、新开。水师营街道办事处驻营顺路667号,人口2.25万人,面积39.45平方千米,辖8个村委会:水师营、三八里、寺沟、西沟、大王、前夹山、火石岭、小南。龙王塘街道办事处驻龙王塘,人口1.15万人,面积80.43平方千米,辖5个村委会:龙王塘、黄泥川、盐厂新村、鲍鱼肚、郭家沟。铁山街道办事处驻南鸦户嘴,人口1.82万人,面积62.69平方千米,辖14个村委会:南鸦户嘴、北鸦户嘴、张家、中鸦户嘴、杨树沟、张家沟、大兴、对庄沟、韭菜房、金家、牧羊城、郭家、王家、柏岚子。江西镇镇政府驻隋家,人口0.90万人,面积37.80平方千米,辖8个村委会:隋家、上潘家、董家、太平沟、大潘沟、大口井、高家、江西。龙头镇镇政府驻龙头,人口0.62万人,面积24.02平方千米,辖5个村委会:龙头、姜家、王家、东北山。北海镇镇政府驻李家沟,人口0.57万人,面积31.26平方千米,辖5个村委会:李家沟、河泥、沙包、北海、袁家沟。长城镇镇政府驻黄家,人口1.07万人,面积33.86平方千米,辖7个村委会:黄空、长岭子、主钟、周家、李家、赵家、曹家地。三涧堡镇镇政府驻土城子,人口1.46万人,面积47.87平方千米,辖8个村委会:土城子、东泥河、曹家、洪家、许家屯、韩家、石付、小黑石。双岛湾镇镇政府驻张家,人口1.01万人,面积55.85平方千米,辖7个村委会:张家、胡家、曲家、台山西、山头、大甸子、艾子口。开发区驻后三羊头,人口0.68万人,面积20.38平方千米,辖4个村委会:后三羊头、方家、羊头洼、三洋。大连奶牛场驻英歌石,人口0.30万人,面积38.39方千米。风景名胜
蛇岛:蛇岛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西北面的渤海之中距旅顺港25海里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小岛主峰海拔216米,岛上有7条山脊,6条沟,7处岩洞,四周除有一小片卵石滩外,均为悬崖峭壁,岛上有蛇13000余条。而且只有一种,即黑眉蝮蛇、属剧毒蛇,蛇岛是世界上唯一的只生存单一蝮蛇的海岛。蛇岛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经过长期的自然变化而形成的。从蛇岛的岩层、岩相分析大约在10亿年以前。蛇岛和辽东半岛连在一起,在距今1亿年前的中生代燕山运动以及后来距今1千万-2千万年前的喜玛拉雅造山运动产生了辽河断裂,渤海下陷,蛇岛在这个阶段由被挤压的巨石在渤海中形成。当时蛇岛很小,只是现在的几分之一,在以后若干年地壳不断上升后才形成今天的样子。多年来在蛇岛上形成了蛇吃小鸟,小鸟吃昆虫,昆虫吃植物,植物以鸟粪为肥料的食物链,形成了以蛇为中心的完整的生态系统。黑眉蝮蛇在日益发展的系统中形成大型群体,50年代中期据我国科学家调查统计,当时蛇岛上有黑眉蝮蛇5—10万条,可在1958年6月蛇岛发生了一场大火一连烧了四五天,整个蛇岛植物几乎化为灰烬。大量蛇被烧死、烤死,使蛇资源遭到严重损失。改革开放以后蛇岛-老铁山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了专门管理机构,并且在蛇岛上建立了观察站对蛇岛上黑眉蝮蛇进行科学的观察分析加以利用和保护,使其健康地发展。科学研究证明岛上蛇所产生的蛇毒是宝贵的药用资源。它制成的药剂对治疗各种神经肌肉、血液循环等疾病能起到良好政果。老铁山:旅顺处于辽南丘陵的最南端,全区属于丘陵地形。据统计,全区共有大小山头二百九十二座,此起彼伏遍布全区,大部分在海拔100米上下。海拔200米以上的山头只有40多座。整个地形东高西低,在西南近海处有所抬高,形成了旅顺的最高山峰——老铁山。老铁山海拔.45.2米,象一座天然屏障横亘在旅顺口的最南端,守卫着京津门户。山势险峻,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沙俄占领旅顺的时候,曾在老铁山最高峰稍西一点的一座山头上修建了一座炮台,装备了一门口径特大的山炮,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拆掉了,只剩下一座炮台证明着沙俄侵略旅顺的罪恶。老铁山素有鸟栈之称。因为老铁山在辽东半岛的最南端,北接东北大陆,南临黄海,西南隔着渤海海峡与山东半岛相望,既是国防要塞、军事要地,又是候鸟迁徙的必经之路和停歇的驿站。在西伯利亚、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吉林及辽宁北部栖息繁殖的许多鸟类,每年秋天都要经过老铁山迁往我国东南沿海各省或远到马来群岛去越冬,次年春天又按原路经老铁山返回原地。每年有近200种上百万只候鸟在此经过。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鸟类,如丹顶鹤、大天鹅、鸳鸯、白尾海雕、虎头海雕、金雕和大鸨等。还有大量的鹌鹑、黄脚三趾鹑(黄懒子)、山斑鸠及各种鹰类、枭类及雀形目鸟类等。老铁山西南角矗立着灯塔,在那里可以看到让人叫绝的黄、渤海分界线,张健横渡渤海时就在此处下水。有令人称奇的“怪坡”,在那里,上坡轻松下坡费力;有将人的思想引到史前的新石器遗址和汉代的牧羊城;有雾的时候,还有一道奇特的晴雾的分界线。下到南坡,有渔民们称为“南天门”的地方,洞内水深流急,令人心惊肉跳。有后石连环洞,暗流旋涡湍急异常,令人望而却步。
白玉山:矗立在旅顺港畔的白玉山是旅顺的象征,海拔130多米,此山原来叫西官山,清代开始经营旅顺港,李鸿章来旅顺视察,他说“有黄金(指对面黄金山)必有白玉”,从此改称白玉山。清军在东北麓设弹药库,甲午战争时派兵在此守海口。日本侵略军闯进旅顺口,清军将领徐邦道曾率兵在白玉山麓展开英勇顽强的保卫战。甲午战争中我两万多殉难同胞的墓地——万忠墓,就坐落在白玉山的东北麓。山腰陈列的210毫米口径的加农炮的炮身,是1884年德国军火工厂造的。当时清政府在旅顺海陆炮台上装有这样不同口径的大炮七八十门。日俄战争时这里是沙俄的炮阵地,山谷沟堑纵横,弹坑遍地。日俄侵略军在旅顺经过一年的激烈争夺,俄军伤亡3万多人,日军伤亡6万多人。战后,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东乡、乃木为了欺骗日本人民,美化侵略战争,于1905年11目~1906年3月在白玉山北巅修筑一座容纳两万多侵略军骨灰的祠庙。然后又于1907年6月至1909年11月,强抓两万多中国民工,花费两年半的时间,在南巅建筑一座高达66米的塔,它是日俄战争后,日本人为安慰战死者的灵魂而建的,原名叫“表忠塔”,意思是要向日本天皇表忠。塔身像一颗倒立的炸弹,当时是为表彰那些为天皇卖命的士兵,替战犯树塔立传的。现称白玉塔,它作为日本帝国主义侵赂罪证供人们参观。游人可登塔眺望,旅顺全貌尽收眼帘:巍峨的老铁山,秀丽的黄金山,奇特的老虎尾历历在目。那举世闻名的旅游军港,宛然雄狮,叱咤海口,更令人振奋。
旅顺博物馆:旅顺博物馆是中国历史艺术性博物馆。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列宁街。1917年4月建立。是日本帝国主义在1905年侵占大连以后,于1916年在沙俄未建成的军官俱乐部基础上改造建成。建筑既有近代欧式风格,又有东方艺术装饰特色。该馆初名关东都督府满蒙物产馆,1918年11月改称关东都督府博物馆,1919年改称关东厅博物馆,1934年改称旅顺博物馆。1945年10月,由苏联红军接管,改名为旅顺东方文化博物馆,1951年2月1日,苏军将博物馆馆舍连同馆藏20637件文物、7700册图书移交给中国政府。1952年12月改称旅顺历史文化博物馆。1954年定名为旅顺博物馆。还管辖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和万忠墓两个展览场地。该馆馆藏文物3万余件,其中一级藏品45件。比较珍贵的有:铜器吕鼎,内底铸有铭文5行44字。“吕”即西周穆王司寇吕侯;西汉时期的马蹄金;元代刘秉谦“竹石图”。还有新疆出土南北朝至唐代9具木乃伊和丝织品、绢画、陶俑、货币等汉、唐文物,以及印度犍陀罗石刻和日本绘画等外国文物。该馆基本陈列分两部分:《历史文物专题陈列》,陈列内容包括青铜工艺,雕刻、漆器、珐琅与砚台、陶瓷、书法与绘画、佛教艺术;《大连地方历史文物陈列》,展出大连市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历史文物。还有《新疆出土文物》和《中外货币》等专题陈列。展出文物3101件。该馆还举办过《大连出土文物展》、《兵器发展史》、《青铜工艺》、《国际礼品展》、《历代艺术展》、《齐白石画展》、《徐悲鸿画展》、《美帝侵华罪行展》等专题展览和流动展览。
胜利塔:旅顺胜利塔耸立于横贯东西两条笔直柏油马路东端路口交叉处,雄伟壮观。塔高45米,占地1.5万平方米.塔身呈五角形,用花岗岩砌成,造型整洁美观。旅顺胜利塔是苏军撤离旅顺前兴建的。1955年3月动工,同年9月竣工。参加落成典礼的有我国防部副部长萧克和苏军远东指挥部代表什麦列夫少将等。塔内有水泥阶梯一百七十八级,可盘旋直通塔顶两层平台。在上层15米高的铜制镀金塔尖上,镶饰着一颗制作精美别致的稻穗环绕的红星,光芒四射。塔徽象征着胜利和友谊。塔基柱由五根六角柱和十根八角柱构成,塔身的下部正侧面有一块大铜板,上面刻着:“一九四五年八月至九月,英勇的苏联武装力量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精锐部队——关东军,并在中国人民武装部队配合下,从日本侵略者手中解放了中国东北。”,在塔身南端刻着:“苏中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万岁!”铁门朝西,塔的上部镶饰着青铜制作的各种花纹图案。分布在塔的五个面上,显得典雅庄重。塔基四周是绿草坪,塔基与塔身基柱构成五面厅门,厅内满铺光滑大理石,十分壮观。
旅顺军港:旅顺军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一处举世闻名的天然良港。它的地理位置极其险要,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当年,日、俄殖民者曾为争夺此地多次激战。建国后,旅顺港已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重要基地。军港位于火车站外,游客到此可饱览海军战舰的威严风采。如今军港东侧已辟为公园对外开放,园内的铜狮是旅顺口的标志。
交通状况
铁路:大连到旅顺的支线铁路全长61公里,从1903年运营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如今,随着旅大快速公路的开通,从旅顺口到大连(黑石礁),仅需半个小时,人们纷纷弃火车而改乘汽车。这条“百年老线”正在日益为人们所淡忘。现在每天在这条线上运营的只有2对慢车了。虽然速度慢了一些,但它能在市内周水子、沙河口等站就近下车,而且价格便宜。公路:旅顺汽车站位于九三路,有发往大连及旅顺各乡镇的班车。旅顺往大连有三条路可走。旅顺南路:即201国道,是旅大之间路程最短,时间最省的通道,全长40公里,已建成高等级快速公路。出租车仅需半个小时(在旅顺汽车站门口,有大量出租车拉客拼车,每位12元,凑满4人就走),若乘中巴,也只要40分钟,即可到达大连黑石礁,每6-9分钟发一班车,末班去大连的车18:50开。旅顺北路:即202国道,全长44公里,路况较好,公交大巴每8分钟发一班发往甘井子区的刘家桥汽车站,末班车18:00。从旅顺去开发区、金石滩或去往沈阳方向,走北路为宜,可避开大连市中心。旅顺中路:全长46公里,有一段是山路,路况较差,不过沿途风光秀丽,尤其是大西山水库,这里的西郊度假村,崇山天就,野趣盎然,游览项目较多,非常适合郊游。这条线上的班车较少,25分钟1班,到西岗区北岗桥汽车站。
水运:旅顺新港位于羊头洼港东侧,距旅顺城区12.3公里,旅顺汽车站7:00-17:00每半小时有一趟车发往新港,约25分钟车程。大连北岗桥汽车站每天10:10、16:25也有两班直达旅顺新港的班车。旅顺新港距山东蓬莱仅66海里,可谓“辽鲁之桥梁”。是迄今大连地区最大的港口。年吞吐量1000万吨,渡车30万人次,运输旅客80万人次。
文物古迹
肃亲王府旧址:位于旅顺新市区新华大街9号,为砖石结构的二层楼式的楼房建筑,围墙内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建筑面积491平方米,这栋楼房原来为俄国人的别墅,日俄战争后被日本人占领。1912年2月,清肃亲王在统治中国近300年的清王朝覆灭后,从北京逃亡到旅顺,日把这幢建筑划为肃亲王府。肃亲王为清太宗皇太极长子豪格的第十代直系子孙。在清政府内任民政部尚书,镶红旗汉军都统、军咨大臣等要职,他梦想有朝一日复辟大清帝国。1912年2月,日本浪人川岛浪速与肃亲王及清室余孽相勾结,在此策划成立伪满洲国。1941年,肃亲王为了进一步得到日本的支持,帮助他实现复辟清室,将自己的第十四女金碧辉(即“十四格格”)过继给日本的川岛浪速作义女,改名为川岛芳子,成为日本人的走狗、世人唾骂的女谍。1942年,肃亲王复辟大清帝国的梦想化为泡影,建立满洲国的愿望也没有能实现,在忧郁中病死。他的生平和为复辟清室的“功绩”都纪录在王府院内的碑石上,并立有肃亲王本人铜像一座。解放后石碑被损坏,其铜像也下落不明,后来残碑下半截被发现,现收藏于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内。现肃亲王府为某驻军所在地,其建筑物已经过修缮,原貌有所改变,但是其内部却仍然保留着原建筑物的原样。肃亲王府现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万忠墓:1894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发动了甲午战争,同年11月21日,日军侵入旅顺口,进行了四天大屠杀,制造了一起震惊中外、惨绝人寰的历史惨案--旅顺大屠杀。大屠杀过后,日军为掩人耳目,消除罪证,驱使我死里逃生的同胞组成扛尸队,把死难者尸体集中火化,烧了十几天后,将骨灰埋在白玉山东麓。1896年11月,日军撤出旅顺后,清朝派来接收旅顺的官员顾元勋在此树立了第一块碑石,亲书"万忠墓"三个大字,以示祭奠。后又分别在1922年、1948年经过维修,并树碑。碑阴铭文记述了日军暴行和重修万忠墓的经过。1963年万忠墓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是大屠杀百年,旅顺口各界人士重新安葬甲午战争殉难同胞。并于11月21日旅顺各界隆重举行"甲午旅顺殉难同胞百年祭"活动,并树立了万忠墓第四块碑。重修后的万忠墓陵园占地9300平方米,纪念馆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原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同志亲自题写了"万忠墓纪念馆"的馆名。1997年万忠墓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1998年12月22日,一座占地面积为312平方米的半景画厅在万忠墓纪念馆内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
东鸡冠山日俄战争遗址:包括东鸡冠山北堡垒、日俄战争陈列馆、望台炮台和二龙山堡垒四个景点。东鸡冠山北堡垒是沙俄1898年3月侵占旅顺后修建的东部防线中一座重要的功守兼备的堡垒,是日俄战争中双方争夺的重要战场之一。1900年1月由沙俄始建,采用混凝土和鹅卵石灌制而成。外部覆盖有2米厚的沙袋和泥土;内部结构复杂,由指挥部、士兵宿舍、弹药库、暗堡、侧防暗堡、暗道、炮阵地、雷道、楼梯井等组成。堡垒呈不规则的五角形,周长496米,面积9900平方米。堡垒四周挖有6米深、8米宽的护垒壕,壕外山坡架设高压电网。1904年日俄战争中,日军为攻此堡垒,曾伤亡900多人。这里不仅保存了较完整的战争遗址,而且还有新建的全国唯一的日俄战争陈列馆,馆内采用讲解、实物展示等多种形式,以丰富详实的资料,深刻的揭露了帝国主义侵华罪行。望台炮台是日俄争夺旅顺的最后战场。因遗留山上的两门俄军残炮而被当地人称名为“两杆炮”。这两杆炮是1899年俄国彼得堡奥卜霍夫钢铁厂铸造的,射程约10千米。1905年元旦,日军攻占望台炮台,宣告日俄旅顺陆战结束。二龙山堡垒是清政府建于甲午战争前所建,先后经历了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战火。1894年在中日甲午战争旅顺保卫战中,清军统领姜桂题率4营兵力防守,在此指挥清军英勇抵抗日军的侵略而青史留名。1904年日俄战争中,俄军将堡垒扩大面积为3万平方米,备50门炮,由沙俄一个加强营驻守,日、俄在此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激烈战斗,并终以日军攻克该堡垒而告终。
日俄监狱旧址::日俄监狱旧址位于旅顺口区向阳街139号。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监狱建于1902~1904年,共建成牢房85间,二层青砖办公楼一座。日俄战争期间曾做过沙俄马队兵营和野战医院。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人于1907年在原沙俄监狱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牢房由85间增加到253间,墙外增设窑场和菜地,同时在院内修建了15座工场,强迫犯人为其生产军需品和日用品,监狱四周建起周长725米,高4米的红砖围墙,架设电网和楼,围墙内占地面积26000平方米。旅顺监狱中关押的“犯人”,一般有数百人,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关押最多达2000人。关押多是中国人,也有朝鲜和日本人。监狱内除牢房和工场外,还有去工场的检身室、医务系、调室、暗牢、绞刑场等。究竟有多少人在这里被害,无法计算。仅1942年至1945年8月就有700多人被绞杀和摧残致死。
苏军烈士陵园::苏军烈士陵园是1945年苏军进驻旅顺后,在原沙俄公墓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占地面积为48000平方米,是我国最大的一座外籍烈士陵园。到这里参观不仅可以了解许多近现代鲜为人知的史实,还可以欣赏到俄罗斯风格的建筑和雕塑艺术。整个陵园以坐落在中心的纪念塔为界,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部安葬有三部分人:第一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解放我国东北的战争中牺牲的苏军官兵,第二部分是1950年到1953年,在抗美援朝战斗中牺牲的苏军飞行员,第三部分埋葬的是1945至1955年苏军驻防旅顺期间死亡的官兵及其家属,有1323座墓,安葬2030人,其中军人1408名,还有622名家属;陵园西部是原沙俄公墓,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墓碑有塔式、柱式、立式、卧式等,均刻着死者的姓名和生卒年月,有的还镶嵌着死者的照片或制作精微的瓷像,留下了死者生前的音容笑貌。部分墓碑上镶嵌着飞机、铁锚、坦克等模型,标志着死者生前所在兵种。1955年苏军在撤离旅顺口之前,为纪念安葬在这里的苏军烈士,修建了一座15米高的纪念塔。塔身呈12角形,采用雪花石砌筑。在第一层塔基前的南北两端各铸一尊高1.65米,分别身着陆军和海军军服的苏军战士跪式铜像。他们持旗、握枪、脱帽、跪拜,向光荣牺牲的烈士们致哀。塔身两侧还各安置一个直径2.35米的铜铸花圈。第二层塔基四面为铜铸浮雕,正面是军旗,其余三面为陆、海、空三军武器。第三层塔基正面的铜板上分别用中文和俄文刻着:“为苏中两国人民的自由和幸福而光荣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塔顶端有颗铜制的五星,周围环绕着象征和平的橄榄枝。1999年4月,根据大连市人大代表的提议,大连市政府决定将原先耸立于市内人民广场的苏军烈士纪念塔搬迁到旅顺苏军烈士陵园大门前广场。同年9月3日,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迁建落成典礼,大连市市长薄熙来、俄罗斯驻沈阳总领事乌力茨基和旅顺驻军、干部、学生与自发而来的群众计5千余人参加了这次盛典。从这天起,高度为39.9米,建筑面积为1028.31平方米的苏军纪念塔便在苏军烈士陵园门前巍然屹立。如今,旅顺由苏军胜利塔、中苏友谊塔和苏军烈士纪念塔组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遗迹系列,充分体现了“胜利、友谊、纪念”的主题。
东鸡冠山北堡垒:东鸡冠山北堡垒是鸡冠山景区主要景点,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大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座堡垒是沙俄在1898年3月27日强租旅顺口以后,为了加强陆地防线,由沙俄上校工程师维利奇科于1899年设计,强迫大批中国民工于1900年初开始修建的一座用混凝土鹅卵石浇注而成的永久性堡垒,是沙俄旅顺东部陆上防线的一座重点工事,主要控制北面的开阔地。它主要由堡垒大门、军官室、兵舍、弹药库、电话室、侧防暗堡、外沿坑道、护垒壕、梯形井、暗道、炮阵地、机枪阵地、伙房兼包扎所、暗堡、堡垒后院、木吊桥、散兵壕等构成。西北至西南部、南部为后勤生活设施,东北至东南部为军事作战防御设施。这是一座典型的攻守兼备,以防为主的堡垒。1997年5月这里修建了这座占地面积460平方米的日俄战争陈列馆,内有各种历史照片、实物、资料300余件,还有大型日俄战争电控沙盘,录像厅还向参观者播放日俄战争历史资料影视片,向人们展示了这场发生在中国土地上侵略战争。
二龙山堡垒:二龙山堡垒位于水师营街道小南村,先后经历了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战火。1894年在中日甲午战争旅顺保卫战中,清军统领姜桂题在此指挥清军英勇抵抗日军的侵略而青史留名。1904年日俄战争中,日军与俄军在此为争夺旅顺口又展开了激烈残酪的攻防战,经过历时两个多月的激战.日死伤伤1300余人,俄军死伤1000人,最后日军攻克了阵地,三天后,俄军宣布投降。堡垒呈五角形,分南北两部分,炮台位于中间,南北两堡都有隧道和暗道通往炮台,周围是护垒壕。堡垒是俄军在旅顺修建的诸堡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东西、内北各长120米,周长约630米,总而积约3万平方米。堡垒由石块、水泥和卵石灌注而成,最厚处达0.9米,设有15厘米加农炮5门,其它各种火炮47门,驻守兵力340余人。这是沙俄强迫中国人民用血汗堆砌起来的环旅顺口后路的几个永久堡垒之一。今天,这里成了帝国主义侵华可耻罪证。1994年9月,这里被列为大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8月,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政府将二龙山堡垒和东鸡冠山北堡垒两处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合二为一,命名为“旅顺东鸡冠山日俄战争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