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南省电子地图 > 怀化市地图 >
麻阳县地图
麻阳县相关地区地图:

物产资源

麻阳物产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境内盛产大米、油菜籽、柑桔、晒红烟、小籽花生、茶油、无籽西瓜、黄豆、板栗、山羊、白鹅、大麻鸭、蔬菜等,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水果之乡、中国冰糖橙之乡、全国晒红烟生产基地县。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突出丘岗山地开发,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全县形成了柑桔、无籽西瓜、养殖、蔬菜四大产值过亿元的支柱产业,并先后创立了冰糖橙、纽荷尔脐橙、无籽西瓜、麻阳大麻鸭、大白鹅、反季错季无公害蔬菜等一批名优农产品,柑桔多次获得部级省级金奖,无籽西瓜远销海外,蔬菜成为周边地级城市的生产基地;突出食品工业开发,大力发展本地资源加工企业,以本地高梁为原料锦江王子系列白酒多次获得部优省优,以本地小籽花生为原料的十八怪花生系列,以及十八怪腊味等产品十分畅销,成为极富地方特色的风味产品。麻阳人文资源丰富,苗乡风俗独特。麻阳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平江起义领导人之一、新中国第一任铁道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滕代远同志的家乡,是刘罗锅式一代“怪臣”满朝荐的家乡,名人辈出。麻阳农民画闻名全国,多次参加海内外多种绘画展出,曾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麻阳苗族源远流长,民族风俗独特,是全国盘瓠文化实物留存最多、非物质形态文化保存最丰富的县,境内盘瓠文化民俗村被湖南省苗学会命名为“盘瓠文化研究基地”,是一个神奇的苗乡。

经济概况

综合: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19.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5亿元,增长7%,第二产业5.00亿元,增长21.0%,第三产业7.86亿元,增长10.4%;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GDP达到5763元,增长11.6%。三次产业结构为34.1:25.6:40.3,与上年比较,第一产业结构比重不变,第二产业提高了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了1.2个百分点。
农业和农村经济: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07年,我县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着力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发展集约高效农业,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57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农业6.94亿元,增长11.7%,林业0.17亿元,下降46.4%,牧业3.16亿元,增长2.0%,渔业0.21亿元,增长10.3%,其它0.08亿元,增长4.5%。主要农牧渔业产品取得丰收。除粮食、油料作物因产业结构调整总产量下降外,其它农牧渔业产品均比年有所增长。2007年,全县粮食总产量为10.8万吨,下降13.1%;油料作物产量1.3万吨,下降2.4%。瓜果总产量25.68万吨,增长19.3%,其中,柑桔20.61万吨,增长24.8%,蔬菜产量8.97万吨,增长2.2%,牲猪出栏20.39万头,增长3.0%,山羊出栏4.38万只,下降13.1%。家禽出笼333万羽,增长1.5%,水产品总量0.26万吨,增长5.7%。
麻阳冰糖橙:冰糖橙是20世纪60年代从普通甜橙实生变异中选出的地方良种,因其含糖量高而得名,俗称冰糖泡或冰糖柑。麻阳县80年代中后期引进世界银行贷款开始大面积发展,现栽面积已达6万余亩,年产量4万余吨,麻阳冰糖橙因果大少核,高糖优质曾得到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的高度评价,后经多年不断地提纯选优和高品质栽培研究,加上麻阳县特殊的地理、土壤、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使“麻阳牌”冰糖橙外观更艳丽,品质更优良,经农业部柑桔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为极优产品,在全国独树一帜。2001年获湖南省第三届农博会金奖。产品市场覆盖面广,销往上海、广州、昆明、武汉、北京和重庆等100多个大中城市及港澳地区,俄罗斯、蒙古、越南等国也有销售,麻阳被“中国林业年鉴”誉为——中国冰糖橙之乡。麻阳冰糖橙果实圆球形,果形端正,整齐,果面光滑,呈黄红色,艳丽;单果重156.5克,纵、横径6.51x6.83厘米,果形指数0.95;可溶性固形物12.3%,最高达15.8%,每100毫升果汁中含还原糖7.04克,转化糖11.08克,总糖10.88克,总酸0.26克,维生素C36.36毫克,糖酸比41.1:1,固酸比47.3:1,果汁率59.4%,可食率70.6%,均为无核或少核,且富含钙、硼、铁、锌等微量元素,11月中、下旬成熟,肉质细嫩,风味浓甜,清香爽口。麻阳冰糖橙果实色香味兼优,果汁丰富,风味优美,适于鲜食,除含多量糖分、有机酸、矿物质外,还富含维生素C,营养价值高,经常食用有清热化痰、理气降压、明目利尿之功效。果皮、桔络、种子及叶均可药用,花可熏制花茶,树终年常绿,花香果美还可供绿化观赏。
工业:工业经济保持高位运行。2007年我县以新型工业化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全县工业生产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5.41亿元,比上年增长3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9.60亿元,增长36.5%,实现工业增加值4.63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其中,规模工业3.41亿元,增长29.8%。主要工业品产量继续增加。2007年全县完成发电量17224万千瓦时,增长68.9%,饮料酒3567吨,增长2.3%,铜精矿1775吨,下降7.9%,碳素钢3526吨,增长4.1%,铁合金7696吨,增长8.4%。经济效益明显好转。200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盈利1515万元,比上年增长101.5%,累计亏损91万元,比上年减亏31万元,上交税金3040万元,增长1.7倍,实现利润1424万元,增长1.3倍。
建筑业:建筑业平稳发展。2007年全县建筑企业总产值达到0.87亿元,比上年增长9.5%,实现增加值0.37亿元,增长7.0%。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大。2007年,我县进一步加大引资力度,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以县庆项目为重点,全力投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施工项目达36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4亿元,增长51.0%。其中,基本建设2.40亿元,增长1.3%,更新改造3.04亿元,增长1.5倍,新增固定资产4.32亿元,增长50.0%。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2007年我县继续加大对县乡公路的改造,全县客货运力大大增强。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含村级公路)达到1103公里,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2149辆,货运周转量1188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6.5%,客运周转量13606万人公里,增长16.1%。
邮电业:邮政事业迅速发展。2007年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682万元,增长15.4%,年末固定电话达到3.88万户,增长11.8%,移动电话4.56万户,增长9.1%,互联网用户4235户,比上年增加385户。
科学技术:科技工作力度不断加大。2007年,我县大力推进“科技兴县”,狠抓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快科技知识的普及。全县实施科研项目21个,转化科技成果3项,取得较好的成效。
教育: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7末全县有职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917人,教职工53人,其中,专任教师36人,普通中学25所,在校学生19967人,其中,初中23所,在校学生14227人,教职工1297人,其中,专任教师1157人,初中857人。普通小学158所,在校学生25745人,教职工1414人,其中,专任教师1364人,特教学校1所,在校学生76人,专任教师2人,幼儿园(含民办)14所,入园儿童2855人,幼师13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初中入学率为79.2%,高中升学率为87.3%。2007年全县考入本科428人,专科692人,高考录取率达到62.5%。
国内贸易:国内贸易持续增长,市场繁荣活跃。2004年,麻阳县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引导下,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同时,切实整治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988万元,增长13.2%。其中:批零贸易业41865万元,增长12.8%,餐饮业3761万元,增长17.1%。
对外经济:招商引资成绩显著,外贸出口能力增强。2004年,麻阳县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筑巢引凤,吸引了大批外地客商来麻落户。全县招商引进外资项目27个,比上年增长17.4%,实际到位资金31945万元,比上年增长86.8%,外贸出口业务增加,全县完成出口交货值4433万元,增长8.8%。
金融与保险:金融运行秩序良好,保险业务进一步扩大。2004年,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达到82040万元,增长14.4%,其中居民储蓄余额66110万元,增长12.3%,年末各项贷款金额47429万元,增长10.1%,保险业务收入2214万元,增长17.5%,保险业务支出909万元,增长72.1%,有力支持了麻阳县经济建设。

行政区划

中文拼音:MayangMiaozuZizhixian
区划代码:431226
邮政编码:419400
政府驻地:高村镇,高村镇辖:高垅、兰家、滨河、尧里、学里、鱼子坡、逢爷、兴隆;8个社区。通灵溪、大垅冲、漫水、马兰、通溪、帽子坡、车头、龙池、大塘、大力林10个村委会。锦和镇辖:东街、西街2个居委会;锦江、新市、锦洲、黄家团、官庄、兰家坪、姚家庄、河湾、楠木、尚坪、良家、桐油坡、白岩坪、关村、二朋冲、柑子园、十八岩、大湾、黄土田、岩口山20个村委会。岩门镇辖:岩门居委会;岩门、平原、黄双冲、荒田冲、团山、凉亭坡、杨家湾、玳瑁坡、高公冲、岩田坡、新坪、杉木溪、白泥田、桐子凉、毛冲、双冲、鲁草田、大路坳18个村委会。江口墟镇辖:江口居委会;江口、羊合垅、黄泥溪、石眼潭、陈家湾、田家湾、公馆、库边、老坪山、浪山溪、牙溪、大禾田、老屋冲、骆子14个村委会。兰里镇辖:岩门居委会;岩门、平原、黄双冲、荒田冲、团山、凉亭坡、杨家湾、玳瑁坡、高公冲、岩田坡、新坪、杉木溪、白泥田、桐子凉、毛冲、双冲、鲁草田、大路坳18个村委会。吕家坪镇辖:吕家坪、九曲湾2个居委会;吕家坪、首座田、山跃、塘坊、木江溪、太平溪、姚潭、毛家滩、新屋、桐木、九曲湾、向阳、茶溪13个村委会。拖冲乡辖:拖冲、长坪、黄坳、保家岭、桥冲、柿子坪、兰山、保洞溪、大王村、大禾塘、大尤、现合12个村委会。尧市乡辖:尧市、马江口、大坪、土洞、沟水溪、蒲箩坪、高洲坪、堆子丘、小江、柑子坪、大溪、马山潭12个村村委会。文昌阁乡辖:新寨坪、坳头坪、祖冲、罗家冲、中术元、三坪、官塘、雷司坪、西皮溪、王后冲、张禾冲、会家坊、皮林、黄土坡14个村委会。长潭乡辖:长潭、杨柳坪、碰溪园、新场、碰溪、长潭溪、轻土、老山、下角、楠村、鱼尾11个村委会郭公坪乡辖:郭公坪、小坡、溪口、野鸡坪、岩东寨、江家溪、喇叭溪、干硐、河礼、米家坪、川岩坪、跨里、冯家垅、杜庄、碰溪垅、抱木山、米沙、岩大门、双竹坡19个村委会。谭家寨乡辖:弄里、宋家湾、吴公桥、楠木桥、太平头、黄茶、竹子坳、咸池坳、跃坪、梅场、乌林溪、白竹林、禾塘头、停子坪14个村委会。石羊哨乡辖:新田、新建、木枝溪、松溪坪、洞溪、李家、岩落寨、潭公冲、通达林、三塘、峦潭、跃马寨12个村委会。舒家村乡辖:舒家、破敌墟、张公坡、红冬潭、老井冲、长坡山、丁家、桐坡、狮子湾9个村委会。大桥江乡辖:大桥江、西冲湾、小溪、曲水、豪侠坪、双合口、杨柳坡、盘田、洞塘溪、石垅溪10个村委会。隆家堡乡辖:隆家堡、步云坪、马颈坳、蛮溪、勾坳、三角坳、王坡、塘头山、木架洲、黄溪、房家庄、程禾溪、老竹溪13个村委会。板栗树乡辖:板栗树、武岩、冲天垅、楠木底、大辽、新寨、地亭溪、明士坳、枣子喇、凉子上、江溪、盐井、麻林坪13个村委会。和平溪乡辖:和平溪、上进、金溪、毛坪、珠宝、株木、桃树坪、竹子青、大木、大溪10个村委会。黄双乡辖:黄桑、旧县、燕溪、黄坪、观察、湖池、郑家潭、空石溪、军田、石婆田、岩湾、老冲、桂竹溪、梓木冲、河洛、大塘、亲爱17个村委会。兰村乡辖:兰村、岩山岔、桐古垅、垅田、椒林、大坳、大池、望远、岩坳、龙盘、清水、黄毛坡、泥溪垅、胜利14个村委会。栗坪乡辖:三家、栗坪、庙坳、坡顶田、中寨坪、胡家、苍屋、黄连冲8个村委会。谷达坡乡辖:谷达坡、云盘、白羊、竿子溪、火马坪、土潭、达泥田、双岔口、兴隆湾9个村委会。绿溪口乡辖:绿溪口、洲上、王家坪、元郊、枫木、大比田、水漫溪、鱼子溪、火马坳、羊古脑、磨刀岩、陶伊、大溪桥、兰丝垅14个村委会。

沅水

沅江支流。又名锦水、锦江、麻阳河,古武陵五溪之一。源出贵州省江口县梵净山西麓太子石,经江口、铜仁至文昌阁入湖南省麻阳县境,曲折东北流至麻阳县城转东流至太平溪口,又东南流转东北流经湄河湾入辰溪县境后,经潭湾镇至辰溪县城对河小路口注入沅水。长295公里。湖南境内长145公里,流域面积7536平方公里。年幸免流量180.3立方米/秒。河床比降0.55‰。湘境文昌阁至八里桥一段,河宽平均为180米。河床为卵石及岩石,其中险滩较多,尤以大破滩为最险。八里桥以下经锦和镇至高村一段,多为卵石滩,坝多水浅流争。湘境内主要支流有滑石江,毫罗溪、鸬鹚江、龙门溪。其中毫罗溪又名尧里河,源出凤凰县黄合营,于麻阳苗族自治县高村镇南尧里村人辰水,长73公里,平均宽约25米,流域面积699平方公里,年均流量21.72立方米/秒。河床比降3.47‰。中游截流建有黄土溪中型水库;龙门溪,源出怀化市火炭冲,于辰溪县王家洲北入辰水,长51公里,流域面积351平方公里,年均流量1.83立方米/秒,河床比降2.11‰,中游泳池东侧建有长田湾中型水库。麻阳县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开发利用,现已查明地下矿藏有34个矿点,其中吕家坪镇九曲湾一带的铜矿分布广,质纯、含铜率高,开采历史悠久。

水利资源

全县水利资源丰富,境内大小溪流98条,主要河流、溪水6条,其中最大的锦江河(古称辰河),及秦汉时期的“五溪”之一;目前全县已建成水力发电站12个,年发电量1.2亿千瓦时。瓜果开发达到一定规模,2000年全县柑桔、无籽西瓜种植面积达6.8千公顷,总产量达到7万吨,其中“麻阳”牌椪柑、冰糖柑畅销全国。

风土人情

麻阳民间工艺美术种类繁多。有蜡染、剪纸、雕花、泥塑、挑花、刺绣、绘画等工艺尤为精湛。挑花是麻阳苗乡妇女的拿手工艺,构图多为苗族妇女生活所见,挑出的飞禽走兽、虫草花卉栩栩如生,别具一格。解放前,麻阳民间盛行"打花芾",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牛骨刀"和小巧玲珑的"打芾架"。自制土棉线,染以五色,织成各种花样花带,其中蝴蝶图案、波浪图案和栏杆图案花带,是麻阳苗族妇女最拿手的代表作。打鞋垫、纳袜底是苗家姑娘的传统工艺,她们用各种不同颜色的布贴成鞋垫、袜底,然后一针一线在鞋底、袜底上刺绣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工艺精致,色泽鲜艳,富有魅力。麻阳现代民间绘画,是在湘西苗族文化,民间艺术丰厚的沃土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一朵山野艺术奇葩。它的前身为"麻阳农民画",以浓郁的民族民间特色、地域乡土特色、时代生活情趣和现代民间绘画风格跻身于画坛而蜚声中外。1988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麻阳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它的诞生和发展,是党和政府各级组织扶植培育的结果,是执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结晶。它的组织、辅导者,为普及全民审美教育,提高农民整体文化艺术素质,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组建了一支260余人的农民、民间艺人、辅导老师为主体的画乡群体,造就了一批美的天使。它在艺术探索中,始终做为一项边缘学科,一个新型"画种"在研究、在实践,总结出一条"主足乡土、学刃民间、广为借鉴、顺其自然、更新观念走自己艺术道路"的经验。探索出一条"画种"艺术特色的理论,指导创作实践,使它沿其自身的艺术规律健康发展。它继承本土历史文化传统,把握时代精神,表现地域性的现实生活和民俗生活内容,发展和创造了本民族的现代民间文化。为历史留下了一批永恒价值的艺术精品。曾七次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广州美国领事馆、长沙等地兴办专题展,20多次参加国际性文化交流展和全国性展;一批优秀作品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获奖或发表;一批精品由国家美术博物馆永久收藏,全国性获奖;在中外百余家报刊、画集、辞书上发表出版;曾40多次被中央、省、地电视台、电台录相、录音报道;10多次荣获文化部、全国、省、地命名"称号"及"组织辅导奖"和各类行政奖励,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