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东区地图
米东区相关地区地图:
行政规划
2007年8月1日,米东区正式挂牌成立。米东区位于乌鲁木齐东北郊,距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15千米。东与阜康市相邻,西与昌吉市、五家渠市、乌鲁木齐县相依,南连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相接,北与福海县相接。行政区域面积3407.42平方千米,城市建成区40平方千米。辖5镇2乡6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9.6万人,区人民政府驻府前中路。2007年10月,乌鲁木齐市政府决定将原东山区芦草沟乡的葛家沟村、石仁子沟村和涝坝沟村整建制划归水磨沟区管辖;水磨沟区面积增加了186平方千米。经济发展
机遇:实施乌昌经济一体化给米东新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米东区党委和政府牢牢抓住这个机遇,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把米东区建成新疆首府的副中心、新疆现代制造业基地核心区、乌鲁木齐国际商贸中心现代物流区这个发展定位,团结和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开创了全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五年来,取得的较好的成绩。国内因素: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2007年米东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8.24亿元,年均递增18.1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1564.9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4440美元,年均递增18.72%。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完成6.01亿元、66.71亿元和25.52亿元,年均分别递增7.95%、19.8%和19.87%,一二三产的比重达到6.1︰67.9︰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57.13亿元。五年共实施国家出资项目94项,总投资15.98亿元,落实国家补助资金9.2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2年的1.5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5.92亿元,年均递增30%。
农业因素:农业经济稳步发展,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果。2007年全区农业总产值预计达到8.55亿元,年均递增6.83%。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面落实粮食直补政策,粮食总播面积23.16万亩,其中优质水稻种植面积8.4万亩;蔬菜种植面积6.1万亩,食用菌栽培面积400万平方米。畜牧业长足发展。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牲畜出栏预计达到154.24万头(只),年均递增14.57%。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11万亩、产品17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成效显著。五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人。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国家、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到5家,农业合作组织和涉农协会发展到8个;订单种植面积达到11.33万亩;“米全”牌大米远销中亚和东南亚。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本级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4829万元,编制完成20个示范村的建设规划,铁厂沟集镇小区、人民庄子村等新农村示范点开工建设;新建和维修13个村办公场所;更新机井81眼,新修防渗渠38.5公里,实施农业高效节水面积5000亩,实施中低产田改造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1项;加大农村防病改水工作力度,解决了43个村5.26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投入1.2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13公里,通村油路率达到98.8%,比2002年提高23.8个百分点。稳步实施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建成沼气池859座,建池户每年户均节省开支450元。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和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农牧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和谐氛围日益浓厚。
工业因素: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工业经济实现新突破。2007年全区工业总产值预计达到315亿元,年均递增23.6%。米东区化工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先后被批准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化工工业园建设累计投资4亿多元,完成园区总体规划编制,组织实施一、二期3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成“六纵七横”50公里道路,给排水、供电、通讯、天然气等设施基本达到企业入驻条件;高新技术产业园规划总面积189平方公里,一期24公里道路开工建设。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带动战略成效明显。化工、建材、机械制造、煤炭、农副产品加工、造纸包装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07年预计完成产值28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90%。年产值上千万元的工业企业由2002年的64家增加到113家,其中,上亿元的企业由2002年的12家增加到22家。强化企业融资服务工作,企业融资方式实现多元化,中泰化学股份公司股票顺利挂牌上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效,五年引进项目623个,到位资金91.12亿元。乌石化三聚氰胺、华泰重化工一期、广汇雷沃拖拉机、广汇福田专用车等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乌石化大芳烃、大化肥、华泰重化工二期、华凌现代肉类加工等项目进展顺利。
第三产业因素: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城乡经济焕发新活力。新建改建华隆美特商业街、乌石化农贸市场和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园等一批市场建设项目,规范和完善了乡镇集贸市场;实施完成太平渠火车站项目;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家佳乐连锁店80家。农家乐乡村旅游点发展到224家,创自治区乡村旅游百强示范点3个,新疆乡村旅游发源地峡门子被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农家乐民俗旅游基地初步形成。2007年,旅游经营收入预计达到2.76亿元。清真餐饮业品牌效应不断扩大,11种菜品和小吃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为“中华名小吃”,50种菜品和小吃被自治区行业协会命名为“新疆名小吃”。五年完成房地产开发面积120万平方米,改善了城乡居民的住房条件和城市人居环境。金融、信息、会计、法律服务、电子商务、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有了新发展。
旅游景观
天山森林公园风景区:天山森林公园风景区(米泉哈熊沟旅游区)距米泉市37公里,距乌鲁木齐市55公里,是自治区级森林公园,具有雪峰、森林、草地、高山、怪石、瀑布等多种自然景观,可谓“揽山水之胜地、擅林壑之奇美”。既是天然的野生植物宝库和野生动物乐园,又是休闲避暑、旅游度假、登山探险的绝佳胜地。景区内现有各类旅游接待点38个,游客可参与骑马、登山探险、森林探秘、草原观光、野生动植物观赏、哈萨克民俗风情体验等旅游活动。由景区水磨河处徒步登山7公里可达天池风景名胜区。米泉峡门子旅游区:米泉铁厂沟峡门子农家乐旅游区位于米泉市铁厂沟镇,距米泉市区18公里,距乌鲁木齐市28公里,交通便利。峡门子旅游区地处前山逆温带、冬暖夏凉、气候宜人、鸟语花香、古榆参天。53家“农家乐”旅游接待点星罗棋布,是“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观农村景”的“农家乐”特色休闲度假区。峡门子旅游区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选为全疆唯一一家“农业旅游观光示范点”。景区内各接待点均可提供餐饮、住宿服务,景区内现有登山、滑草、滑雪、垂钓、驾车、射击、高尔夫球练习等活动设施。大型赛马场等设施正在建设之中。
米泉市东道海子旅游区:东道海子沙漠风光旅游区,位于米泉市北部,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瀑南缘,距米泉市中心90公里,古丝绸之路北道---唐朝路穿境而过。216国道吐乌大高速公路、梧甘公路路网相连,直达沙漠。金色沙丘,绵延起伏,似浩瀚大海;海市蜃楼,如梦如幻;红柳、梭梭、胡杨点缀着这万年的沉迹,演绎出无数神奇故事。春夏来临,冰雪消融,84平方公里的芦苇荡,波光鳞鳞,引来无数禽鸟栖息繁衍。野生动物----黄羊、野兔、野猪、狐狸、天鹅、野鸭成群结队,时隐时显,各显其能。湖水蓝天交相辉映,碧水涟漪,游鱼跳跃,飞鸟起舞,划船钓鱼,养心休闲;快艇冲浪,滑板滑沙惊险刺激;人工露天浴,沙漠狩猎其乐融融。到此一游,沙漠景观,无限风光,其乐无穷!
米泉天地园农庄:天地园位于米泉市古牧地西路,距离米泉市中心3公里,占地面积近200亩,总投资510万元。天地园内各类苗木30多个品种,150多万株各类树木,绿地面积达到了98%,清新自然,宁静幽雅。拥有中西式各类建筑风格的客房供游客使用,江南风格的茅草屋,西北风格的地窝子、草原风情的蒙古包、云南傣家的竹楼、徽派风格的宴会厅、酒吧。客房内电视音响、卡拉OK、卧具一应俱全。别具农家特色的火炉、火墙、火坑让您倍感亲切。天地园内小桥、流水,鱼池、假山、瀑布、古井、石桌、石碾、巨石群等特色景观,令您留恋往返,仿佛步入世外桃源。天地园是您亲友聚会、旅游渡假、休闲娱乐的最佳选择。
峡门子旅游区:国家级农业旅游观光示范点米泉市峡门子农家乐旅游区位于米泉市铁厂沟镇,距米泉市18公里,距乌鲁木齐市28公里,旅游公路与216国道相连,交通便利。峡门子旅游区地处前山逆温带,冬暖夏凉,气候宜人,鸟语花香,古榆参天,环境幽静,是休闲避暑、旅游度假的理想去处。峡门子旅游区内53家“农家乐”旅游接待点星罗棋布,点缀在花繁果盛的千亩果园,生长繁茂的河谷次生林和民风淳厚的村落之中,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观农村景”将让你充分体验现代农村生活和领略农家风采。峡门子旅游区内“农家乐”旅游接待点可提供高、中、低档餐饮、住宿服务。具有浓郁回族风味的九碗三行子、烤全羊、冰碴子山羊和家常小菜等佳肴,会让你大饱口福,回味无穷。一曲富有浓郁生活气息、节奏明快的回族花儿,将激起你对美好生活的激情。景区内现有登山、垂钓、滑草、冬季滑雪、驾车、射击等活动设施。一座占地2000亩,集大型赛马场、卡丁车场、热气球运动场、高尔夫球练习场等10个建设项目为一体的综合体育休闲度假村正在建设之中。由峡门子旅游区向东南18公里,进入米泉哈熊沟天山森林公园风景区,徒步翻越灯杆山,可进入天池风景名胜区。峡门子旅游区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选为全疆唯一一家“农业旅游观光示范点”。2003年6月自治区旅游局党组书记池重庆同志和局长乃依木同志一行专程考察后,同声称赞“名不虚传,全疆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