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凉山州地图 >
普格县地图
普格县相关地区地图:

企业状况

拥有工业、商贸、粮食、邮电、医药、建筑、饮食服务等企业42家,职工2102人。工业企业以生产食品、建材、电业为主,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现拥有固定资产19500余万元,年产值1个亿以上,年创利税近3千万元;豪右集团、铁马水泥有限公司、电力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成为普格县城市经济的支柱。其中,龙头企业豪吉集团生产的“豪吉牌”系列产品畅销全国,享誉东南亚,是西南地区食品行业的拳头产品,该集团被称为“大凉山上的一枝花”,是“全国质量效益先进企业”,在普格县域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商贸企业尚存农资土产公司、石油公司、物资公司等6家企业,担负着全县人民生产、生活必须品、重要商品,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等供应工作。知名品牌简介,豪吉集团的主导产品是“豪吉牌”鸡精,它采用大凉山无污染的高山鸡、乌骨鸡和鸡蛋为主要原料,利用食品科技最新工艺精制而成,含有15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集调味、营养和保健为一体的高级营养型调味品。该产品系“四川省名牌产品”、“中国公认名牌产品”,在全国同类产品中首家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认证,1999年豪吉鸡精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鉴定为“绿色食品”。

资源

普格资源得天独厚,开发潜力巨大。这里日照充足,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具备良好的自然条件。农业久负盛名,出产丰富,是粮、油、烤烟、蚕茧、林果、药材的生产基地。烤烟以质优闻名,1985年代表四川烟参加全国郑州烟草博览会获金奖。蚕茧素来有名,出口茧达日本二级茧质量标准,是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唯一的出口蚕茧县。畜牧业发展前景看好,天然草场宽广,有可开发利用的草地116万亩。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达42.13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20.12万千瓦,现仅开发利用1.87万千瓦,占可开发的9.29%,前景诱人。矿产资源众多,现已探明有的铜、铁、煤、高岭土、石英石、玄武石、石灰石等贮量丰富,有待开发。旅游资源多姿多彩。自然风景奇特,有神姿仙态的省级风景名胜(现正在申报国家级)螺髻山,集野、奇、峻、幽、险、秀为一体,星罗棋布的高山彩湖,国内外罕见的古冰川遗址,高耸入云的角峰刃脊,五彩缤纷的杜鹃花海、气势磅礴、美不胜收的四川名泉——螺髻山温泉瀑布,被专家称为“螺髻五绝”。境内还有疗养怡人被誉为西南第一泉的普格温泉,具有南国塞外牧歌情调的海口风光,美妙的探幽胜地玛瑙洞等众多保存完好的自然景观和古石刻、岩画、碑文等文物古迹。特别是民族风情更具魅力。每年火把节,都要举办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异彩纷呈的节庆活动,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彝族年、彝家婚俗、毕摩彝族古文化等,充满了少数民族浓郁纯厚的奇情异调,令游客赞口不绝。普格从奴隶社会一跃跨入社会主义社会。建县以来,百废俱兴,五十年发展,五十年巨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艰苦创业,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地形概貌

普格属云贵高原之横断山脉。螺髻山与乌科梁子东西对峙,中梁山纵亘其中。中梁子、波尾梁子和乌科梁子均属大凉山向南的分支。海拔3500米以下的山地面积较少,以中山(含亚高山)为主,占总面积的67.4%。丘陵平坝仅分布在河谷地带,呈高山、中山深切割地貌。境内河流主要有则木河和西洛河沿山脚由北向南潺潺而去,在县城附近东北角的扭皮各则处,二水合流,南注金沙江。纵观普格地貌,山脉河流南北走向,枕山带河,平行交错,东西群峰并列,中为凹凸,三山二水形成狭长的北高南低的河谷地貌。县境内最高峰为螺髻山主峰――也俄额哈峰,海拔标高为4359米,最低处为白水河,海拔标高为1040米,河谷与山地高差达3319米,其地形地貌可概括为三山夹谷从而构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征。

总体状况

普格资源得天独厚,开发潜力巨大。这里日照充足,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具备良好的自然条件。农业久负盛名,出产丰富,是粮、油、烤烟、蚕茧、林果、药材的生产基地。烤烟以质优闻名,1985年代表四川烟参加全国郑州烟草博览会获金奖。蚕茧素来有名,出口茧达日本二级茧质量标准,是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唯一的出口蚕茧县。畜牧业发展前景看好,天然草场宽广,有可开发利用的草地116万亩。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达42.13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20.12万千瓦,现仅开发利用1.87万千瓦,占可开发的9.29%,前景诱人。矿产资源众多,现已探明有的铜、铁、煤、高岭土、石英石、玄武石、石灰石等贮量丰富,有待开发。旅游资源多姿多彩。自然风景奇特,有神姿仙态的省级风景名胜(现正在申报国家级)螺髻山,集野、奇、峻、幽、险、秀为一体,星罗棋布的高山彩湖,国内外罕见的古冰川遗址,高耸入云的角峰刃脊,五彩缤纷的杜鹃花海、气势磅礴、美不胜收的四川名泉——螺髻山温泉瀑布,被专家称为“螺髻五绝”。境内还有疗养怡人被誉为西南第一泉的普格温泉,具有南国塞外牧歌情调的海口风光,美妙的探幽胜地玛瑙洞等众多保存完好的自然景观和古石刻、岩画、碑文等文物古迹。特别是民族风情更具魅力。每年火把节,都要举办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异彩纷呈的节庆活动,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彝族年、彝家婚俗、毕摩彝族古文化等,充满了少数民族浓郁纯厚的奇情异调,令游客赞口不绝。普格从奴隶社会一跃跨入社会主义社会。建县以来,百废俱兴,五十年发展,五十年巨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艰苦创业,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1999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866万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量为48.8:23.4:27.8,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农村经济稳步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稳粮的基础上,形成了烤烟、蚕桑、畜牧、林果四大经济支柱,培育了甘蔗、蓖麻、蔬菜等新经济项目,逐步向产业化迈进。1999年,全县粮食总产量64781吨。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初步形成了以食品加工、电力、建材为支柱产业,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经济体系。龙头企业豪吉集团生产的“豪吉牌”系列产品畅销全国,享誉东南亚,是西南地区食品行业的拳头产品。1999年全县县属工业总产值达9528万元。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旅游业正在这片被火把烧红的古老土地上崛起,新的经济优势正在逐步形成。
基础设施日臻完备:交通运输发展较快,公路总里程达619公里,省道西巧路纵贯全境,乡乡通公路,交通运输四通八达;电力装机1.98万千瓦,不仅能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还有大量余电输往外地;邮电实现通信网传输数字化、交换程控化。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坚持“开明促开放,开放促开发,开发促发展”的方针,一切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相继出台了招商引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旅游开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横向经济联系得到加强,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豪吉集团、温泉山庄等已成为招商引资成功的范例。对外开放已成为普格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普格民族教育健康发展,现有中小学194所,在校学生15000多人,1997年“两基”通过国家验收,“普九”工作正在推进,初步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体系;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电视覆盖率达83%;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络正在完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25‰以内;环境保护得到高度重视。失业、养老、城市最低生活费、医疗保健等社会保障制度初步建立,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1999年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615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97元,目前全县基本解决温饱,正向小康迈进。面对西部大开发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普格人民对未来充满信心。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认识县情的基础上,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及时调整和完善了发展思路,即“以全民素质和教育为基础,以巩固和发展农业产业、改革和完善城镇企业,培育壮大旅游业、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重点,以加强基础设施和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保障”的“142”发展思路。这个思路把教育摆在首要位置,把旅游首次列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壮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共普格县委八届三次全体会议为普格的未来勾画了宏传蓝图;到2005年,力争全县农业产值达2个亿,工业产值达2个亿,旅游业综合收入到1个亿,个体私营经济营业额和产值达1个亿,财政收入达4000万元以上;到2010年力争实现旅游大县的目标。普格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商机无限。投资普格,无疑是富有远见卓识的战略选择。

红军长征过普格

普格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1935年5月,长征途中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九军团在军团长罗炳辉、政委何长工、政治部主任黄火青、参谋长郭天明的率领下渡金沙江,经披砂、松林坪进入普格境内。红军在大水塘(今坪塘村)一棵大黄桷树下小憩,向群众作革命宣传,并解救受国民党敌机轰炸的群众,当地群众遂将这棵树长期保护下来,敬称为“红军树”,县人民政府1977年将“红军树”列为重点保护文物。红军在普格的3天时间里,沿途向群众宣传红军宗旨,传播革命道理,打土豪、分浮财、为民除害,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普格也有34名各族群众参加了红军。

对外政策

普格坚持改革开放,积极营造良好的对外开放环境,依据国家和省、州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结合普格实际,本着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为出发点,相继制定出台了招商引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旅游开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投资者的权利、土地使用、税收减免、服务等方面进行了规定。(1)凡来普格兴办企业、从事各类开发的投资者,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投资者的经营方式、经营范围、利润分配、职工雇用等均拥有自主权,一切合法权益均受法律、法规保护。(2)在土地使用上,投资者可以通过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投资方取得使用权的土地,在合同期内,可依法转让、出租、抵押或用于其它经济活动,土地使用最高年限视其用途为50—70年,土地出让金按国有土地评估价的基础上给予优惠50%,有关费用可适当给予减免。(3)税收上,凡投资开发的企业,从生产经营起,前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4年至第6年减半返还企业所得税;营业税,由政府按实收税额全额奖励2年;增值税返还地方部分,由政府按实收税额金额奖励3年。(4)服务上,对投资开发者,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实行“一站式”服务,简化办证手续,各类手续在15日内办毕;投资者所需水、电、通讯等,政府优先给予安排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