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北省电子地图 > 沧州市地图 >
青县地图
青县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状况

青县农业形成了蔬菜、林果、奶牛养殖三大特色产业。工业形成了石油器材、特种钢材、针织服装、食品饮料、电子机箱和缝制设备等六个主导产业。2009年地方生产总值103亿元,财政收入8.1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72元,农民人均收入5647元。在河北省县域综合经济实力排名30位,在沧州市经济实力排名第三位。

工业概况

综述:近年来,青县大力实施“工业兴县、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形成了韩商工业集中区、电子机箱工业集中区、城东石油器材工业集中区、特种钢材工业集中区和缝纫机工业集中区等五大工业集中区。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石油器材、特种钢材、食品饮料、电子机箱、工业缝纫机和针织服装生产基地。
“一区、两厂、三行业”:青县大力实施“工业兴县、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有力地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截止到2005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县已注册具有法人资格的工业企业达到2384家,人业人员68587人,年产值1282568万元,营业收入1279956万元,增加值320642万元,利润102245万元,上缴税金24258万元。通过企业自身的拼搏奋斗以及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大力引导、扶持和服务,我县工业企业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形成了“一区、两厂、三行业”的新格局,从而确立了支撑全县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
“一区”即工业园区:青县的工业园区建设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企业自愿聚集区,经过近几年县乡两级政府的规范和建设,逐渐形成了产业集群的雏形,依靠内力链接各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因此,工业园区为产业集群形成提供了空间。截止到2005年底,青县共有工业园区20个,总规划占地面积7779850平方米,目前已占地2390828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955033平方米,已入驻企业330家;总资产达到18602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12541万元,流动资金73479万元;从业人员23650人。年产值520856万元,494813营业收入万元,增加值123703万元,利润37111万元,上缴税金9896万元,出口交货值4057万元。目前,全县工业区内在建项目57个,预计总投资额73537万元。五大工业集中区是指韩商电子信息工业区、杨官店机箱工业区、城东石油器材工业区、觉庄钢铁工业区和盘古缝纫机工业区
“两厂”即规模企业:截止到2005年底,青县共有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95家,从业人员达到19468名,年产值658367万元,收入643684万元,增加值164591万元,利润55961万元,税金15846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企业的51.33%、50.29%、50.12%、27.4%、56.26%,在规模企业中所占经济总量较大的是黑色金属压延业(即钢铁制造业),其产、收、增加值、利、税达到全部规模企业总量的60%以上。
“三行业”即重点行业:青县目前已经形成了化工、机械、轻工、五金电器、建材、医药、轧钢铸造、针织毛衫、食品饮料、服装、外贸出口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全县现有工业企业3580多家(包括非法人单位)。青县县委、政府确立了以钢铁工业、针织毛衫、电子机箱、食品饮料、缝纫机及配件五大主导行业为重点,发挥其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相关行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扶持五大行业发展,使钢铁、毛衫、机箱、饮料、缝纫机五大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已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电子机箱行业:
电子机箱行业是青县的特色产业之一,目前已遍布十一个镇乡场,产业群密集度最高的是马厂镇和农场,形成了杨官店、农场两大机箱生产工业区。我县生产的电子机箱产品广泛应用于IT产业、工业、农业、国防、通讯、电力、军工、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研究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产品涉及IT产业的网络机柜、机车机箱、工业控制机箱、电子操作平台、大型电子屏幕墙、电力控制机房等30多个系列2000余种产品,产品畅销全国二十个省、市、自治区,并配套出口到新加坡、韩国、美国、土耳其、乌克兰等国际市场。已成为中国北方电子的机箱生产基地,在全国电子机箱生产领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截止到2005年底,青县电子机箱行业总资产达到3.9亿元,生产企业发展到289家,从业人员达到6441名,全年共生产销售电子机箱产品2896万台(套)件;完成总产值78869万元,实现营业收入67158万元,实现利润5533万元,上缴税金1235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企业的7.1%、6.6%、6.7%、10.2%。
乳品饮料业:
乳品饮料业是青县的一个新兴产业,历经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产品结构调整取得较大成效。产品在质量、档次、品种、功能以及包装等方面已经基本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截止2005年底,我县乳品饮料生产企业23家,总资产达到2.5亿元,从业人员3200名,年生产销售乳品饮料18万吨;年产值4.5亿元,年销售收入4.4亿元,利润3200万元,缴纳税金1550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企业的3.1%、3.3%、3.9%、12.8%。乳品饮料行业的主要产品有:鲜奶、低糖高钙酸奶饮料、鲜果乳、儿童益智奶饮料、酸奶饮料、蛋奶饮料、奶汁饮料等七大类三十余种产品,均以低、中、高三个档次的质量等级提供给消费者,产品销往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天津、北京、内蒙古、东北三省等16个省、市、自治区。以河北小洋人生物乳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乳制品及含乳饮料生产企业,已成为青县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带动了我县的苜蓿种植业和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形成了新型的农业产业化链条。该行业中以河北小洋人生物乳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乳制品及含乳饮料生产企业,已成为青县的支柱产业。河北小洋人生物乳业有限公司“小洋人”商标,于2002年被河北省工商局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2005年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荣誉称号,“小洋人”、“大洋孩”、“太阳娃”、“牧遥”、“外星人”、“奥特曼”、“小美人”、“星月神童”等品牌在我国北方乃至全国享有较高声誉。
缝纫机加工行业:青县的缝纫机加工行业起步于70年代初期,是随着农村五金(机械)加工行业发展起来的,历尽三十余年的发展,由为国营企业拾遗补缺,发展到目前,“配件——整机——配套经营”比较完善的专业化体系。据统计,我县缝纫机加工行业主要分布在盘古镇、曹寺乡和清州镇,现有各种类型的企业142家,其中生产整机企业16家,生产配件企业51家,各种类型的经营户75家;整机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盘古乡的南柳村,经营缝纫机和配件的专业户主要集中在盘古乡的四沃头村;从业人员达到1960名,资产总值约1.2亿元,年产值2.5亿元;年营业收入22500万元,利税2356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企业的2.2%、2.2%、2.8%。
针织服装业:针织服装业兴起于80年代末,经过十几年的积蓄发展,特别是1997年以来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成为全县新兴主导产业之一。我县的针织服装业分为两个子产业,一是针织毛衫业,二是服装业。近年来,我县的针织服装行业发展迅猛,其中以针织毛衫、工装、童装、防寒服等出口服装的发展尤为突出,据2005年底统计的数据表明,针织服装行业拥有企业313家,资产总值5.5亿元,从业人员19316名,年产值104513万元,收入85656万元,利润8277万元,上缴税金1831万元,自营出口创汇2387万美元,分别占全县工业企业的9.3%、8.4%、10%、15.2%、12.6%。该行业是我县二产业的起步产业,同时也是青县最大的外贸出口产业,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美国、巴西、乌拉圭、俄罗斯、罗马尼亚等国家和地区,以其优质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出口商誉,成为京津地区最大的毛衫生产和出口基地。
钢铁制造行业:青县钢铁制造行业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在市场的强劲拉动下,钢铁企业发展势头很猛,已经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钢铁制造行业生产经营体系,截止2005年底,钢铁制造企业46家,从业人员5678名,产值257956万元,收入234384万元,利润17828万元,上缴税金1545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企业的23%、23.1%、21.5%、12.8%。钢铁工业主要生产建材钢产品、品种钢产品、钻杆、大口径焊管等,产品畅销全国,其中:大口径直缝埋弧焊管和螺旋焊管成为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首选产品,渤海能克有限公司生产的高强度钻杆返销日本,同时出口到科威科、阿联酋等中东地区。青县觉道钢铁有限公司采用国内先进的连铸连轧生产技术年产50万吨优质钢材项目、巨龙钢管有限公司投资4亿元人民币的大口径直缝埋弧焊管、大口径螺旋焊管项目的正常运营,已成为河北省最大的民用钢材生产经营基地和全国最大的输油(气)管道生产基地。当前,我县钢铁制造行业正在实施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行业结构调整,加快实现钢铁制造行业现代化的进程。可以说,我县钢铁制造行业已开始步入大调整、大转折的“拐点”时期。青县现有出口企业100多家,出口产品有服装、毛衫、化妆用具、劳保皮鞋、铸件、钻杆、草编制品、园林工具等百余种,已与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中国香港等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兴济白”草编制品、“福牛”牌劳保皮鞋、“小放牛”牌冬菜、“艾萝”和“亚维”牌毛衫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2005年出口产品交货值11147万美元,在沧州市各县市区名列前茅。目前保持着华北最大的毛衫生产基地的美誉。
注资企业:截止到2005年底,在青县注册三资企业达到55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9856万美元,日本丸红株式会社、三菱商事株式会社、日本钢管(NKK)等世界500强知名跨国公司已在青县投资建厂。

科教文卫

青县文化独具特色。哈哈腔被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盘古文化被评为河北省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群众文化活跃,社区文化、街道文化丰富多彩,全县有各类文艺演出团体300余支,镇村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已形成以县文化馆为龙头,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室为依托的县、乡(镇)、村三级文化传播网络。1999年,青县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全省文化先进县。教育事业全省一流。幼教、电教、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分别被国家和省市教委命名为先进县。沧州振华韩国国际学校是河北省首家外商独资兴办的国际中学,于2002年3月在青县建成开学,生源主要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山东及周边地区的韩国投资企业。它的成立,为在华投资的韩商解决了子女入学的后顾之忧。青县外国语学校是经国家教委批准,在青县职教中心成立的外语专业培训学校,相继开设了英语、日语、韩语及外向型经济管理等专业,为我县及周边地区培养外语及相关专业人才创造了便利条件。青县职教中心培养的特色技工每年毕业2000余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卫生事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64个,其中县医院1所(二级医院)、中医院1所(一级医院)、妇幼保健站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卫生监督所1所、乡镇卫生院10所、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所、村卫生室405个。现有卫技人员1543人(其中包括乡村医生620人),其中副高职27人、中级职称183人、初级职称723人。医院病床达到685张。截止到2006年6月,全县卫生系统固定资产76998万元,拥有日本日立核磁共振、美国GE双排螺旋CT、韩国遥控胃肠造影机,美国GE9800心脏导管机,日本奥林巴斯电子胃镜、纤维胃镜、日本日立彩超、德国经颅多普勒等先进设备。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按照政府主导,市场推动,慈善补充和个人参与的原则,积极构筑新型医疗、困难群众救助、社会养老、贫困生就学四条保障线。计生工作全国领先。青县被评为全国计生服务先进县,实行对一孩家庭和双女孩家庭的奖补。

文化旅游

觉道庄:青县觉道庄是省级宗教文化旅游景点,已有上千年历史。忆过去非常神秘,它源于春秋战国时老子——李耳修性成道,著作“道德经”是一部博古通今的揭文,至今觉道庄和这里的人们仍以老子的“道貌遗风”绵绵不简的散发着尊重历史,尊重自然,以大不为的精神打造着这里的方方面面,使这里的蓝天绿地依然如故,享受着幸福与和谐。不仅如此,更为显赫的是,依然教化着人们认识真、善、美和上善若水、厚德载福的生续延寿之道,使这方远近的老百姓经常不断的到这里来学习、领悟新的感觉,得以净化心灵,得到自由完美的解脱。于此种种自始至今,来此旅游的形形色色的人们络驿不绝。观光的人们他们主要看青云观、老君墓、老子湖、老子堂、八仙阁、乾坤塔、丰都庙和四大城门;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看居民住宅商业街、庙寺街、美食城、体育馆、地热游泳池和高级别墅区——翰林村等景观;看这里的经济园区,即60万吨现代化特钢冶炼厂、60万吨新型焦碳厂、300万吨新型轧钢生产线、15000平米现代化大型超市“隆玛特”;还可以乘坐机帆快艇畅游1000亩水面的老子湖,可观赏到平原地区和另类湖光山色;垂钓爱好者,可到1500亩水面的双龙潭搞满载而归的垂钓,潭中的小鱼无计其数,2-25斤重的白鲢,草鱼,鲤鱼,螃蟹,湖虾少计也有50万斤。如看后有感悟,可投资五千万元建座“老子巷”,三年可收回投资,功德无量,是个见利见仁的好举措。总而言之,步入这个神奇的觉道庄不仅给您一个古朴典雅的感觉,更为突出的是这里的人们素质文雅,穿着时尚,一个四百八十户的村庄已有260辆国产和进口的家庭小轿车,街上大小车辆川流不息,忙得不亦乐乎。觉道庄已是远近闻名的宗教文化省级旅游景点,他是老子修性成道,羽化重生的圣地,而文化氛围居全国第一。于此是一处宗教文化旅游的好去处,特别是五一劳动节,更是畅游觉道庄景区的最好时光。欢迎大家求近舍远来觉道庄一游,让您大饱眼福,为之一惊而流连忘返。
青县盘古庙:沧州民谣:“一文一武,一国宝,一人祖。”文者,是一代文宗纪晓岚,武者,是沧州乃驰名中外的武术之乡,国宝指沧州铁狮,人祖即盘古,盘古遗址就在今沧州市所属的青县境内。沧州人常以此为自豪。地处沧州北的青县城南6公里有村曰“大盘古”,村西有座盘古庙。大盘古位于黑龙港河(古黄河故道)西岸。其南有小盘古村,皆因相传盘古在此定居而得名。传说,大禹治水的时候,在这里发现了盘古墓。大禹对开天辟地的盘古氏十分崇敬,首先把盘古墓修好,又修了享堂祭殿,然后留下200户人家,100户守墓,100户看殿。人们把看殿的这100户人家叫大盘古村,那100户守墓的人家叫小盘古村。据说这两个村名就是从那时留下来的,至今已5000年了。那么,盘古为什么选择此处定居呢?据青县民间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后就开始漫游天下,这一天漫游到青县,见天悬日月星辰,地缀水陆山川,又见这里高岗松柏河边柳,平地瓜果兼五谷,百花争艳蜂蝶舞,鸟唱高枝鱼浮游,可谓草肥水美,木秀花香,于是便择此定居。盘古氏带领其家族垫台筑巢,造房建屋。一日在挖坑取土时,正巧挖至海眼,立时泉水喷涌,遂成为后人所称的“盘古潭”。在历史上,盘古潭边曾苍松翠柏,高达数丈,游人咏其“潭波击碎月,松柏卷青天”。潭内常年泉水满塘,深不见底,且鱼虾繁多,故有“百网百鱼”之说,百里皆闻其名。盘古的后裔不仅在这里修建了盘古墓、盘古村,还修建了盘古沟、盘古港等。盘古庙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明弘治和崇祯年间曾重修,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因河流冲刷,设于秋祠西南重建,均有碑记。据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当年的盘古庙状似北京的故宫三殿,石、砖、木结构,琉璃瓦盖顶,金碧辉煌,蔚为壮观。前殿高三丈六尺,象征一年360天;台阶18级,为18层地狱之说;飞檐椽子108根,按36天罡、72地煞而布;每根椽头系铜铃一枚,照工、商、角、征、羽五音而置,有所谓“风摇铃响天动乐,光照殿顶地生辉”之说。殿内有身披树叶,手托日月的铁铸涂金盘古像,高一丈零八寸。中殿塑有南海观音像,股坐莲盆,金童玉女立两侧。后殿设老君、孔子、龙王三塑像,殿前有合抱粗的合欢树两株,殿后铁磬悬于古槐。可惜盘古庙在1947年毁于战火。九十年代,当地群众组织起来修复盘古胜迹,以满足来此朝圣拜祖的人流寻访。传说盘古九月初九生日,三月初三归天,于是盘古庙设一年两度庙会。每年春节一过,各地商贾云集而来,搭棚、占地、备货、洽谈,筹备三月三庙会;庙会一散,主持僧就抬着木雕盘古像出来行雨。待透雨落下后,农民们抢种早熟庄稼。秋天,不待庄稼收割完,全国各地商贾又蜂拥而来,筹备九月初九庙会,届时又是一番热闹景象:善男信女,寺院僧道,五行八作,泛舟骑马,云集而来。向导:青县自古以建筑业闻名遐迩,过去常将盘古庙与北京故宫并论,而盘古庙却早于故宫130多年,且故宫建筑大师中就有青县李营村李氏先人,至今青县驻京故宫维修队,仍以李营人为主,天津“食品街”、“古文化街”的精湛建筑艺术,也出自青县人之手,从巧夺天工的当今建筑中,可以想象元代盘古庙之雄伟。交通:乘京沪铁路火车青县站下,转乘去盘古的班车。乘自备车沿104国道经清州镇南行,出京沪高速公路青县口,经清州镇南行,有柏油路直通盘古乡。
大孝子墓观音寺:观音寺在河北省沧州市青县大孝子墓村,位于青县城西南20公里。东临渤海,西眺省会,南控齐鲁,北锁幽燕,地理位置优越。东傍京沪高速公路一公里,南汇沧保高速公路二公里,交通发达。从大孝子墓观音寺发往青县城的班车,每30分钟一趟;发往沧州市的班车,每15分钟一趟;每天早晨有直达天津、北京、保定、石家庄的班车,出行方便;京沪铁路、京九铁路左右蜿蜒,实为旅游理想之地。“孝”为中华民族文明千古之传统美德,大孝子墓村以一曲孝子壮歌惊天地、泣鬼神,亘延数百载,声振华北,名扬四海。座落于大孝子墓村的观音古刹更是声震远播,孝子墓与观音寺一体同辉,历为文人墨客观瞻凭吊,诗文会友之处。前人有诗曰:《旌于孝子墓》,留插松楸荒垅边,茕茕苫块历三年。尽伤荼蓼心中苦,缥缈君灬(xun,音熏)蒿鼎内烟。伏腊兔狐同野穴,晨昏鸟雀共林巅。嗟予空抱终生恨,羡尔高风意惘然。《游观音古刹》,东濒大海西临涧,南控齐鲁锁幽燕。沧青自古称要津,拱卫京畿事悠关。民性淳朴仰书香,忠泣神鬼孝惊天。古刹历代高僧栖,名播天下誉津南。

公共事业

城市功能日臻完善。“九五”以来连续投入9亿多元,先后完成了新华路,乾宁街,会川路,步行街,康泰、新华、富泰、乾宁住宅小区以及盘古宾馆等一批建设项目,县城面貌焕然一新。通讯设施方便快捷。青县是国家一级光纤干线京沪宁干线的基站,程控电话终期设计能力17万门,移动电话全球联网,并开通了因特网业务。2002年已建成开通ATM宽带网。电力供应保障充足。青县拥有冀南电网、华北电网双向代电系统,县域内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4座,营业区面积968平方公里,担负着全县11个乡镇(场)、39万人口的生产、生活供电任务,年售电量达3.3亿千瓦时。

对外开放

青县自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海对外开放县”以来,大力实施外向型拉动战略,培育了机械制造、化妆毛刷等行业,出口产品百余种,与美、日、韩、俄罗斯、乌克兰、香港、台湾等1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合作关系。先后有日本、韩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青县投资办厂。对韩开放是青县对外开放的重要策略。1999年青县与韩国清原郡缔结了友好县郡关系,从此与韩国的经贸交流日趋密切,曾利用韩国全国性电视台KBS、MBC和全国性报纸《东亚时报》宣传投资环境优势,在韩国产生了“青县效应”。并分别利用教育、武术交流等形式,逐步扩大了双方合作广度和深度。为解除来华投资韩国客商的后顾之忧,青县成立了振华韩国国际中高等学校,实现了同韩国及世界各地的远程教学,并与韩国全南大学、大元外国语学院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实现了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互助交流。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青县不断深化“以大开放谋求大发展”的发展思路,把招商引资、择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要务,以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宽松的企业发展政策,对来青县投资的客商实行“一站式”服务,并提供一系列政策保障。青县政务服务中心以扶持企业发展为中心,对重点项目专人跟踪,全程代办,提供“一站式”服务,大项目全程跟踪包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