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省电子地图 > 驻马店市地图 >
确山县地图
确山县相关地区地图:

民俗文化

革命旅游资源:
确山革命旧址有:确山城东关的确山农民暴动指挥部旧址,确山城东12公里的刘店秋收起义指挥部旧址确山城西32公里竹沟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位于竹沟老街中心处的中共河南省委旧址,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旧址
竹沟革命纪念馆:竹沟革命纪念馆建于1956年,是年冬,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为纪念馆题写了“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的匾额,“文化大革命”期间,纪念馆遭到严重破坏,人员调离,文物失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竹沟纪念馆重新整理开放。全馆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陈列室9处,革命遗址31处,瓦房34间,草房7间,馆藏有革命图片125张,文献175份,各种实物(包括复制品)596件。收藏以及展出的内容主要体现1937-1939年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共河南省委、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留守处的光辉战斗史实。
竹沟革命烈士陵园:竹沟革命烈士陵园,坐落于镇北1公里许等小山丘上。占地9.7公顷。1958年冬,王国华副省长来确山竹沟视察定址后,有省设计院派工程师现场勘查设计,经中共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动工兴建。
民俗:
确山铁花:起源于北宋,鼎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最早的确山打铁花活动,充满道教的色彩和行业的特征。“打铁花”的最初目的一是为了展示本行业的气派,取悦于群众,扩大影响,等于做一次广告。二是讨个吉利,利用“花”与“发”的谐音,取“打花打花,越打越发”之意,象征着事业发达兴旺。据考证:古时候不仅大作坊、大字号的工匠组织举行“确山铁花”活动,村镇集市中的小炉匠、小铁匠铺,也会举办小型的“打铁花”活动。他们一般不搭花棚,也不举行祭祀活动,只是选择一棵不太高的柳树或枣树,把鞭炮、起火绑在树上,把群众自愿捐送的废铁化成铁汁,赤膊上阵,用木板或木锨往树上打。这种小型的打铁花活动,在生活水平十分低下、文化艺术生活极度贫乏的古代农村,给乡民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振奋。这种有着浓厚的道教和行业特点的“打铁花”活动,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和支持,成为确山县的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娱乐活动。
特色小吃:
凉粉:一种用碗豆粉或红薯粉搅拌而成的小吃。凉粉这种小吃以其低廉可口的特点流传下来,并加以发扬成凉皮,梗皮,凉面等多个品种,成为确山街头一道古老、悠远而亲切的风景。凉粉作为一种地方特色小吃在确山延续了上千年。由于其独特的制作工艺,绝佳的风味,一直以来,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如今,已经成为享誉豫南的地方名吃了。据清康熙年间的乡土志记载:“豫中驿城之南,有一地盛产豌豆之凉粉,色若琥珀,口感爽滑,弹性适中,食之有清热、驱火、凉血之功效。”凉粉用料讲究,上等的凉粉一般选用本地特产的铁豌豆,俗名药豌豆。这种豌豆,种植不易、产量低,所以格外得金贵。其豆形如绿豆大小,色泽黝黑,质地坚硬,内质坚如铁,硬若石。存放起来老鼠不咬,虫子不叮。制作凉粉时首先要将豌豆淘洗干净,其中不能有任何杂质。然后要用清水浸泡两天,其间还要换一次水。等豌豆泡软后,用石磨将其磨成豆浆。将豆浆上面的虚沫撇走扔掉,留下好浆进行发酵。24小时后,置一铁锅于灶上,内倒适量清水,下面用麦秸火烧。等锅内水开后,将发酵好的豆浆缓缓倒入锅内,用一木勺进行不停地顺时针搅拌。等锅里的粉浆烧开了,灶内的烧火立即变小,只需少许麦秸燃烧,使灶内有微火存在,使锅内的粉浆一直处于轻微滚动的保温状态。估计1个小时后,粉浆已经熟透,麦秸火熄掉。用木勺将粉浆舀出倒入提前洗干净的瓦盆中。倒满一盆后,用一白布覆盖放到一边等其放凉。12小时后,掀开白布,盆内凉粉已成。将其盆倒扣于案板或锅盖之上,晶莹如玉的凉粉就呈现在你的面前。用一利刀,沾清水少许,划下一块,放在手里轻轻晃动,感觉如羊脂和田之玉在手心里颤动。做凉粉也称为打凉粉,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就说烧火一事,只能用麦秸火,其他木材绝对不可用,否则凉粉未熟,锅底已经糊了。如果用其他柴火,即使凉粉不糊,你也熬不出那特有的小麦融合豌豆的清香之味。一般的凉粉,只要锅里豆浆一滚熟就可以出锅,而这确山豌豆凉粉则不行,必须用小火慢慢地熬上1个小时,才能熬出其特有的滋味。

自然地理

地理:

溱头河

概述:溱头河古称溱水,《水经注》称“溱水出浮石岭北青衣山,亦谓之青衣水也”。发源于确山与泌阳交界千眼岭,流经确山、汝南,全长135千米,流域面积1850平方千米。在上游建有薄山水库,总库容6.2亿立方米,在夏屯并入宿鸭湖水库。夏屯以下河段成为宿鸭湖泄洪道,于沙口注入古汝河,随汝河入淮。溱头河由于“溱”字生僻,在当今地图及书籍中多称“臻头河”。溱头河在当地俗称沙河,上游称石滚河,下游又称余子河。
《水经注》:《水经注》中关于溱水的记载:溱水出浮石岭北青衣山,亦谓之青衣水也。东南径朗陵县故城西。应劭曰:西南有朗陵山,县以氏焉。世祖建武中,封城门校尉臧宫为侯国也。溱水又南屈径其县南,又东北。径北宜春县故城北。王莽更名之为宣孱也。豫章有宜春,故加北矣,元初三年,安帝封后父侍中阎畅为侯国。溱水又东北,径马香城北,又东北,入汝。
《清史稿》:《清史稿》中关于溱水的记载:西有溱水自泌阳入,俗名石?(滚?)河,又东曰吴砦,迳确山故城。水经注谓“溱出浮石岭北青衣山”,又东北迳独山,并入汝阳。
《读史方舆纪要》:《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溱水在府南十八里。源出南阳府桐柏县之桐柏山,一名沙河。东流经朗陵故城西,又径宜春故城南,又东北经溱口店入汝。复分流东南出,径平舆、安城故县北,又折而南入真阳县境,复东南流入息县界,又东北经新蔡县之官津店,复入于汝。梁中大通二年,陈庆之围悬瓠,破魏兵于溱水,即今府西南之溱口矣。(卷五十),溱河,在县南三十里。自南阳府桐柏县流入境。一名沙河,又谓之吴寨河。东流入汝阳县界。(卷五十)
《确山县志》:地方志中的记载:《确山县志》:按吴寨河(即溱头河)发源于泌阳之截军山,至县境西五保竹沟镇入确境曰西大河。北有狮子口之水来会,南有龙窝之水来会东行二十里至西四保曰石滚河,该保即以此为名。南有孤山冲之水来会,再东行数里南有陈冲之水来会,再东行数里北有瓦岗镇平顶山之水来会,再东经鹰窝寨至南,三保为虞庄南河。又东为大冲口。正南西折名为猴儿崖,又南与和尚店之水合流名为大河口。再折而东而北过刘湾仙人洞博山(即薄山)等处,然至南马鞍山名为任店南河再东至南六保有马鞍山之水来会,其水更大,始名吴寨河。再东入东三保名为邢河,该保即以此河为名,又东为毛绳河。再东入东七保名为留庄街河。再东入汝境之官庄镇之小沙河。又按水道提纲淮水注云吴寨河出泌阳县东南境,东流经天目山北东北流又曲折东经确山县南境山麓,又东北经正阳县北界府东南境入汝。此水源长与南源北源相似(南源北源指汝水言也)。提纲又载小沙河一水云出确山县西境山,东流经城北又东南流折而东北,经府南境入汝,据此则汝境西南官庄镇之沙河当即指小沙河而言矣。
《汝宁府志》:《汝宁府志》记载:溱河,府城南十八里,俗名沙河,源出桐柏山,东经朗陵城,西折而南受吴卫河,有东经北宜春,南受淇河,东经官庄鱼子河,又东北经溱口店入汝。又东南经平舆安成,北折而南入真阳境,受固城港塘下河经寒冻店东受杭陂港水又东南受慎水东入息县境受涧头港、曲闾港诸水,东北经新蔡关津店入汝。

确山名人

明清进士:姓名年代名次备注,李鸾明成化五年(1469)第3甲126名,程文明成化十七年(1481)第3甲38名,刘大实明嘉靖十七年(1538)第3甲118名,刘浑成嘉靖四明十四年(1565)第3甲247名,王存敬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第3甲165名,陈琚明成化十一年(1475)第3甲78名,张守约明嘉靖五年(1526)第3甲199名,陈耀文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第3甲159名,刘竟成明隆庆二年(1568)第3甲117名,曹坦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第3甲145名
近代留学生:姓名别名留学国家院校及学习专业出国年代归国年代备注,张化宇日本明治大学政经科毕业1934年1937年,邹鲁德美国学习眼科专业1948年,段重希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1934年1937年,陈世禄美国1946年,张人监照宇美国科罗拉度矿物大学采矿工程师1918年1923年,刘文彬雅均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林科毕业1924年
现代:张双南华裔天文学家
杨靖宇抗日英雄:李鸣岐革命志士:周骏鸣革命志士:徐子荣革命志士:张孔修革命志士:王国华革命志士:刘玉洁,潘友,杨子谦,周庆鸣,余子愚青年作家、诗人,李俊伟中国煤矿文工团青年词作家,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焕庭,确山县系浅山丘陵地带,全县地势西南高隆,东北低平,山地、丘陵、平原面积各占三分之一。西部山区重峦叠嶂,东部平原一望无际,山间盆地及山区平原过渡地带广布丘陵。境内有淮河、臻头河等大小河流14条,大中小型水库52座,坑塘堰坝星罗棋布,全县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资源总量8.987亿立方米。矿产资源储量丰富。金属和非金属矿藏已探明的有40多种,其中花岗岩(4.62亿立方米)、大理石(52万立方米)、石灰岩、萤石的储量和品位均居河南省第一位,其它矿藏储量达109亿吨,是豫南最大的建材生产基地。截至2011年1月底,确山县面积为1497.3平方公里,人口约43万。:
气候:年平均气温15.1°C,年降水量971毫米,无霜期248天。
行政区划:确山县辖10个镇、2个乡:盘龙镇、竹沟镇、任店镇、新安店镇、留庄镇、刘店镇、石滚河镇、瓦岗镇、李新店镇、双河镇、普会寺乡、三里河乡。县人民政府驻盘龙镇解放大道210号。序号乡镇辖区1盘龙镇代码:411725100辖7个居委会:新生街居委会、西郊居委会、北关居委会、生产街居委会、官庄居委会、东郊居委会、和平街居委会。2竹沟镇代码:411725101辖15个村委会:竹沟村、西李楼村、杨庄村、陈楼村、后李河村、匡庄村、堰塘村、河东村、关沟村、徐庄村、肖庄村、四棵树村、西王楼村、鲍棚村、王岗村。3任店镇代码:411725102辖24个村委会:任店村、巩庄村、蒋庄村、胡寨村、曹庄村、下岗村、王班庄村、吴湾村、黄山坡村、黄店村、吕庄村、小王庄村、前巩庄村、张冲村、赵湾村、大王楼村、木寨村、陈门店村、陈庄村、猴庙村、和尚庄村、薄庄村、杨集村、倪庄村4新安店镇代码:411725103辖22个村委会:新安店村、槐树庙村、段庄村、三山村、郭庄村、周庄村、余冲村、后堡村、郝岗村、熊庄村、朱庄村、戴楼村、八四集、顺山店村、阚庄村、申河村、李塔村、崔岗村、古庄村、阎庄村、丁楼村、陈桥村、卞楼村5留庄镇代码:411725104辖20个村委会:留庄村、张里山村、石庄村、后营村、毛绳村、谭楼村、汪庄村、大赵楼村、邢河村、梅庄村、潘古洞村、刘大桥村、崔楼村、三宗寺村、李庄村、梁庄村、黑刘庄村、戴庄村、柴庄村、刘寨村6刘店镇代码:411725105辖18个村委会:刘店村、侯楼村、大孙庄村、赵洼村、前曹村、双楼村、黄楼村、姚楼村、鲍庄村、李楼村、路庄村、伍桥村、独山村、后山村、大刘庄村、董埠口村、四座楼村、彭庄村7三里河乡代码:411725200辖16个村委会:马庄村、莲花村、宋庄村、赵庄村、八里岔村、尚庄村、秀山村、中店村、刘庄村、南泉村、后楼村、董庄村、盘龙村、周湾村、罗岗村、贯山村8石滚河镇代码:411725203辖12个村委会:石滚河村、赵楼村、聂庄村、何大庙村、袁棚村、陈冲村、刘楼村、斩龙庙村、毛家棚村、小谢庄村、南王楼村、辛庄村9瓦岗镇代码:411725204辖15个村委会:瓦岗村、刘老庄村、孙岗村、叶老庄村、田畈村、泽沟村、常庄村、芦庄村、冲口村、贯台村、黑风寺村、邢店村、林庄村、下沟村、邓庄村10李新店镇代码:411725205辖13个村委会:李新店村、杨湾村、夏湾村、大杨庄村、谢庄村、邵楼村、二道河村、胡岗村、潘集村、洛庙村、吴庄村、王楼村、武棚村。12双河镇代码:411725206辖23个村委会:双河村、邢庄村、夏庙村、凌楼村、陈上庄村、王老庄村、大徐庄村、金沟村、陈店村、张店村、马坡村、余庄村、王堂村、杨店村、施庄村、蔡庄村、韩楼村、蔡楼村、张楼村、刘龙集村、唐庄村、大邓庄村、大戴庄村。13普会寺乡代码:411725209辖10个村委会:普会寺村、白山村、张营村、钱沟村、姚庄村、樊店村、宋楼村、马沟村、袁庄村、台子坡村

经济发展


经济数据: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GDP)完成67.6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2581万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318985万元,同比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174058万元,同比增长15.7%。三次产业结构为27:47.2:25.8。人均生产总值13142元。
农业发展:本区农林牧业兴旺发达,是河南省农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享有“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县、烟叶生产基地县、油料生产百强县”等名号。全县林业用地96万亩,林木蓄积量13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9%;现有以板栗为主的经济林面积近30万亩,其中板栗面积17.5万亩,1993年被林业部定为优质板栗示范县;肉类总产量6万吨,禽蛋产量13万吨,是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4%。确山板栗、确山瘦肉型猪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粮食生产创历史最高水平。推广农业增产新技术,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实施种子工程、沃土工程,全年发展优质粮油作物6﹒33万公顷,占播种面积的57%,其中优质专用小麦3万公顷、优质玉米2万公顷、优质花生6600多公顷、无公害瓜果蔬菜3300多公顷、优质水稻2000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370784吨,比上年增长67.5%,其中夏粮总产21.45万吨,增长35.9%。油料总产量61826吨,增长90%。农业总产值190733万元。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088公顷。山区灭荒补植和平原林网绿化步伐加快,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2.9%,中幼林抚育面积23460公顷。畜牧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63205吨,增长4.9%;禽蛋产量11886吨,增长7.9%。水产品年产量3250吨,增长37.7%。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79.5万千瓦,增长1.7%;全年农村用电量3386万千瓦时,增长6.1%。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28万公顷,增长4.9%。
工业发展:大力开展项目建设年和工业发展年活动,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工业项目86个。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51797万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县属工业总产值433289万元,增长17%。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32090万元,增长10.6%。其中,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21002万元,增长31.9%;个体工业总产值完成173344万元,增长10.3%。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3199万元,增长47.6%,其中县属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4902万元,增长73.8%。县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782万元,增长24.5%。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2808万元、增加值19765万元,分别增长102.4%和77.3%。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拉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080万元,增长112.4%。其中,县属固定资产投资35680万元,增长59.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9127万元,增长14.9%。全县地方财政收入7534万元,增长2%;财政支出26033万元,增长25.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716万元,增长16.1%;一般预算支出25782万元,增长24.7%。金融运行形势平稳。年末各项存款余额212916万元,比年初增加34103万元,增长19.1%;各项贷款余额103919万元,比年初增加2098万元,增长2.1%。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693万元,增长13.1%。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对中、小学校长实行聘任制,对全体教职工实行聘用合同制。全县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文化事业持续发展。通过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复查验收。竹沟、留庄、刘店、李新店4个乡(镇)实现首批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留庄、普会寺2个乡(镇)被命名为河南省文化先进乡镇。“确山铁花”获河南省民间艺术金奖,被列入河南省首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抢救项目。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864元,增长8.2%;农民人均纯收入2066元,增长26.4%。年末全县参加养老保险职工16674人,新增501人;参加医疗保险职工21483人,增加2883人;参加大病医疗统筹职工21483人,增加3283人
互联网发展:1、2008年,确山人大志租用虚拟主机创办“确山论坛”。确山论坛采用cphpwind论坛,注册会员达2万人,日在线1500人,成为确山互联网历史上第一个本地论坛社区。2、2008年,由中共确山县委宣传部主管的地方网站——确山政府成立。3、2009年,成立确山信息港。确山信息港在保留原确山论坛会员的基础上,并设立门户、确山社区、确山家园等版块。主要面向确山生活、消费、娱乐与电子商务服务。4、2010年5月,确山热线正式上线,确山热线将为确山人民的信息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风景名胜

薄山湖:薄山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城南l8公里处,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l07国道贯通南北,景区面积240平方公里,森林履盖率90%以上,湖面22平方公里。她是一个狭长的山谷湖泊,山环水绕,绵延25公里,如果我们从天空向下俯视,薄山湖像一条腾飞的青龙,酣醉于青山峻岭之间。湖两岸有十万亩森林,覆盖景区山峦、岛屿,环绕湖周。薄山湖景区由朗陵景区、大坝景区、东大山景区、九子沟景区国部分组成。为首批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薄山湖景区内植物有1400多种,其中马尾松、杜鹊、枫香、珂楠为我国北缘分布树种;大叶朴、野皂夹为我国南缘分布树种;野大豆、杜仲、绒毛皂荚、香果树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薄山兰花品质优异、种类繁多,是我国北方著名的兰花品种资源库。景区动物近百种:鸟类就有白天鹅、鸳鸯、锦鸡等珍稀种类十多种;鱼类有三十多种,以松针鱼为特色。
北泉寺:北泉寺位于河南驻马店市西南5公里处,旧名叫天宫,后改树佛寺,到唐朝时改名资福禅寺,宋代又改为寿禅院。据确山旧志记载:“城西有三泉,自南向北而分,名曰南泉、中泉和北泉。因此院位居北泉,故沿称北泉寺。”,北泉寺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它东临秀岭,西接乐山,北有豹溪环绕,南有万木夹道。真是山连水,水环山,寺依山麓,别有洞天。一千多年来,这仙境般的游览胜地,吸引着不少历代官吏和诗人骚客云集于此。据说宋代的夏侯冲、曹祥、魏著和贺滇等人,因不满当时的时政淫糜,集聚在此吟诗作赋,寄情山水,抒发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同时,他们亦著文立论,抨击时弊,揭露上层社会的昏庸与黑暗,鞭挞贪官污吏的奸横与丑恶。流传到现在的《家山记》一书,这是出自贺滇之手。北泉寺始建于北齐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寺院内的古建筑,由于历朝历代的不断修复和扩建,造型古朴,结构典雅,布局庞大,罗列严整,形成了一座悬山俯水、气势磅礴的古建筑群。据《家山记》一书记载:“北泉寺周围曾有“兰州”、“竹涧”、“相径”、“松关”、“龙门”、“碧岩”、“玉花亭”、“时思馆”、“豹溪桥”和“仁智树”等胜迹。这些仙山神景,瑰美绮丽,蔚为壮观,似西湖的“玉泉鱼跃”,如庐山的“西峰秀色”,在确山县旧志上被称为“确山十景”。寺院内古柏兀立,千枝蟠结,苍戏拖翠,冠盖如荫。两棵树高数丈的唐柏,树身斑驳,挺拔苍劲,犹如两位鹤发童颜的道人,分别耸立在“八卦池”两边。分布在寺院内的四棵白果树,相传植于隋朝,人们称之为“隋果”。最大的一棵树围7.15米,枝叶繁茂,遮天蔽日,树老枝新,硕果累累。那枝叶如荫的树冠,犹如一把撑起的天然大伞,使院内游人顿觉清新气爽,地凉风轻。据说此树因遭雷击,树干内摆八仙桌,四人对饮,互不相碍。现在这棵大树的树皮四周又生新树,根深叶茂,硕果盈枝。那处因遭雷击被火熏燎的痕迹,至尽依然尚存。北泉寺的古建筑主要是前后排列,南北贯通,以山门、二佛殿为中心轴,东西偏殿和左右厢房相对称,构成一座正方形的古建筑群。寺前重山迭岭,垂柳依依,一条蜿蜒起伏的鱼肠小道,延伸到烟雨茫茫的天际。山门是一座古朴典雅的朱漆门楼,飞檐排角,雕梁画栋。八字敞开的两扇大门,银钉镶嵌,石狮对峙。竖立在山门两边的四根玉柱,精雕细刻,刀功娴熟,滚龙舞风,飞云浮雾。书有“北泉寺”三个大字的横匾,里底镏金,熠熠生辉,高悬在山门檐下,显得格外端庄肃穆。进了山门,便是一座翠竹摇曳,繁花掩映,花木葱茏,清幽别致的小花园。园内幽静清雅,异香袭人,这是供游人小憩的地方。花园的后面,就是供奉四大天王、十八罗汉的二佛殿。顺看二佛殿两侧的月亮门往北,越过泉水涓涓的八卦池,便是北泉寺的正殿大佛殿。大佛殿造型美观,雕工精致,华丽典雅,端庄大方。朱漆门窗雕刻着各式图案花纹;八根楠木朱红玉柱,盘龙戏栋,莲花润放,色彩斑斓,精巧古朴。殿前的十二级滚龙台阶,两边镶嵌着玉石栏杆。大殿的双层八角飞檐,层层金狮兽头,角角紧系铜铃,经风摆动,丁冬声响,环佩动听。正门两侧,分别停放四樽紫铜香炉,常年青烟缭绕,四季幽香轻飘,真是清香似兰菲,令人馥心肺。殿内正厅供奉着如来佛和南海观音雕像,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整座大殿犹如一只伏卧山冈的雄师,气势雄伟,威风凛然。八卦池东边的三间偏殿,到今保存完好,它就是人们敬仰的颜鲁公祠,相传北泉寺就是这位爱国老臣被囚、持节不屈、殉国遇难的地方。祠内立有颜真卿的雕像,他生前亲书的“山中天”三个大字,镶嵌在祠堂门的横额上。一通8尺高的石碑,记述着颜真卿的生平事迹。由于岁月的流逝,这通石碑早已不复存在了。现在人们在八卦池旁边看到的那通石碑,是明嘉靖26年(1547年),汝宁知府潘于正和确山县令徐大来所立。北泉寺这座千年古刹,据说在唐宋时期最为鼎盛。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是北泉寺一年一度的古老庙会。庙会盛况虽然比不上开封相国寺那样誉满京都,名扬海外;也不像登封中岳庙那样声震九州,四海牵动,但在豫南地区的深山老庙中,能把四方百里之人招来云集,也称得上声势浩大,蔚为壮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