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电子地图 > 杭州市地图 >
上城区地图
上城区相关地区地图:

文化事业

2007年,上城区继续推进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坚持以文化育文明,以文化促和谐,着力推动大文化建设。结合西博会等重大盛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开展第二批非遗项目的挖掘、整理、申报等工作。以北京奥运会举办为契机,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继续保持竞技体育领先地位,努力实现人人享有10分钟体育健身圈。抓紧做好定安路体育中心全面对外开放,着力培育发展文体产业。坚持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着力推进文化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

城市建设

如今,上城区人民又在这块神奇悠久的土地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实施“工业富区、商旅兴区、环境立区、科教强区、依法治区”战略,努力建设旅游休闲商务区、打造杭州RBD,实现了上城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丰收。先后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区”、“全国少儿工作先进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浙江省教育强区”等荣誉称号。现有全国最大的饮料食品制造企业——娃哈哈集团、浙江省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软件企业——新利软件和华日冰箱、奥普浴霸、绿盛牛肉干等著名品牌。2005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48.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4亿元。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2.2亿元,同比增长15.5%。实现财政总收入39.1亿元,同比增长44.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44.9%,增长率分别名列全省第一和第五。

地形地势

该区地形为不规则的长方形,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区中心有吴山,海拔98米,山上岩峰玲珑,古树苍郁,东南望涛涛钱江,西北看一平如镜的西湖。上城区地势较为平坦,区中心有吴山,海拔98米。

历史建筑

上城区位于杭州市区中心偏南,南宋时,建皇城于杭城南部,习惯称南边为上,区名由此而得。自唐以来,今辖区内一直是商贾辐辏,官衙邻毗,名贤辈出的繁华地区。宋时的德寿宫、龙翔宫、安抚司与秘书省;元时的江浙行省。明清时期的织造署、南巡行宫;清时旗营将军署以及宋至清的杭州府署。元至清的仁和、钱塘县署,民国时期浙江省政府等省市官衙、名宅、重要机关和解放后的中共杭州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人民政府、政协杭州市委员会均设在今上城区内。

概况

杭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北与上海相邻,背依内陆广阔的大陆腹地,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名列全国36个大中城市前列。上城区地处杭州市的中心区域,东临钱塘江,西贴西湖,南枕玉皇山。

旅游名胜

清河坊-南宋御街景区:清河坊因此地为南宋清河俊王-张俊府邸而得名,主街河坊街是西达西湖、横贯古杭城的繁华街道。因毗邻西湖,而今则成为游客游览西湖之余旅游消费的上佳去处。河坊街两边店铺林立,各种手工艺展示和纪念品令人目不暇接。副街由两旁的高银巷、大井巷组成,高银巷是品味正宗杭帮菜、杭州小吃和浙菜的不二之选,老字号一家接一家;大井巷则汇聚了名人字画、雕刻等大件艺术作品,还有方回春堂、胡庆余堂等名中药馆。街区周围还坐落着于谦故居、杭州碑林、杭州历史博物馆、中国财税博物馆等名人故居和博物馆。南宋御街则指中山路,其名意指该街是南宋皇帝出城所行的官道,是一条与河坊街垂直相交的步行街,两旁主要是明清和民国建筑,均为文物保护单位。步行街纵贯杭州古城,伊斯兰教凤凰清真寺、杭州九墙、南宋御街遗址陈列馆、鼓楼、南宋太庙遗址、南宋皇城遗址博物馆都是景区内不可不到的景点。周围还有胡雪岩故居、中国社区建设展示馆、水上巴士码头。
八卦田:是南宋皇帝恭耕劝农的示范田,位于复兴地区,北靠西湖景区,从玉皇山顶鸟瞰,八卦田因其耕种作物不同,而显出八卦图案。南宋官窑博物馆,位于八卦田旁。官窑系我国五大名窑,博物馆系官窑原址旁兴建,用于展示出土官窑文物的专题博物馆。江洋畈生态公园,毗邻八卦田,由西湖疏浚产生的淤泥堆积而成,因淤泥中有很多长眠湖底的植物种子,多有百年历史,见阳光和空气而重新萌芽生长,甚是好看。
小营巷历史人文景观:
钱学森故居:我国著名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是杭州人,故居在小营巷马市街方谷园2号。钱老是吴越钱王后人。(吴越钱氏人才辈出,“五四”新文化运动猛将钱玄同、康熙进士钱大昕、钱钟书、钱三强、钱伟长、钱其琛、诺贝尔奖获得者钱永健、台湾中研院院士钱穆,中科院院士钱伟长、钱钟韩(钱钟书堂弟)、钱临照、钱令希、钱逸泰以及江阴钱保功,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钱穆长女)、钱鸣高、中科院学部委员钱俊瑞....),钱塘之"钱"亦由吴越国王所出。古代吴越王钱氏后人分布与江浙,近代则遍及全球,遍及各个行业,个中翘楚莫已不可计数。
太平天国听王府:太平天国时听王陈炳文府邸。陈炳文,安徽庐江人,曾于芜湖茶肆跑堂,臂力过人能单手执巨壶隔数尺倒茶不漏,能舞80斤刀;1853年太平军经芜湖加入,1857年为副掌帅隶李秀成部。1862年1月,受命调杭州,然仍兼领嘉兴军政事务。1862年3月,取江苏金山,次月,合谭绍光率部战于上海七宝、松江泗泾等地,寻封听王。
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位于上城区小营巷56号,总面积约200平方米。解放后,党和政府号召开展清洁卫生工作,特别是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来,铲平了“垃圾山”,清除“蚊蝇窝”,改造下水道,改进防蚊设施。建立了卫生保洁制度,贯彻“三保”(保无、保洁、保健)、“四定”(定人、定时、定任务、定措施)、“三扫、二管、一监督”(早中晚打扫,痰盂、果壳箱专人管理,群众性监督)、“五勤”(勤换衣、勤洗澡、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晒被服)、“五不”(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乱丢果皮纸屑、不喝生水、不吃变质不洁食物)等要求。成立保健站,建立家庭病床,设立健康档案,实行计划免疫,从而未再发生疟疾、乙型脑炎、伤寒、白喉、麻疹等传染性疾病。同时,绿化美化环境,建立小营公园,办起了托儿所、红十字站,推行文体活动,增强居民体质,文明卫生已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1958年1月5日,毛泽东主席在赴杭州机场途中临时决定来到小营巷视察卫生情况,他先后来到61号、56号、42号三个墙门视察。毛主席的视察,给小营巷居民以极大鼓舞;40多年来,小营巷的卫生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多次被评为全国和省、市卫生先进单位。为纪念这一事件,进一步促进爱国卫生运动的深入开展,1972年,小营巷56号墙门被辟为“毛主席视察小营巷卫生工作陈列馆”,陈列毛主席视察时的照片、用过的实物和小营巷卫生工作历史图片资料;30多年来该馆共接待海内外参观者20余万人次。
龚自珍故居:龚自珍为清代著名诗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有《己亥杂诗》、《春泥》、《病梅馆记》等作品传世。故居位于解放路下马坡巷小采园(距离城站火车站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