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巷镇地图
沈巷镇相关地区地图:
优惠政策
一、税收:在工业园区内新办的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或经国家和省、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自投产年度起,前三年增值税、所得税县级分成部分全额奖还(剔除税收成本,下同),后两年减半奖还;地方教育费附加、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三年内先征后减半奖还。水利建设基金和工会经费三年内全额奖返。在工业园区外新办的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或经国家和省、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自投产年度起,前两年增值税、所得税县级分成部分全额奖还,后三年减半奖还;地方教育费附加、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两年内先征后减半奖还。二、收费:工业园区的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除工本费和上缴中央、省、市财政部分费用外,自签订合同之日起,三年内“只收税,不收费”(排污费先征后奖还50%)。
三、土地:工业园区内新建的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在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且符合国家投资密度等各项规定,土地出让价格为每亩4.5—5.5万元;固定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3000万元以下的,土地出让价格为每亩3.5—4.5万元;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土地出让价格将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议”。投资商贸流通旅游、服务业项目,土地实行招、拍、挂出售。耕地占用税县级留成部分实行差别奖返,具体标准为: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3000万元以下的项目,奖还50%;固定资产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项目,奖还80%;固定资产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项目,全额奖还。
四、其它:对投资规模超亿元、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牵动力强的重大或重点工业企业、基础设施、旅游、专业市场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公益性事业建设项目,可以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
行政辖区
杨湾村引大丁村张八村沈巷村强赵村茹黄村铁塔村黄马村裕珠村淮南村八角村三义村晏渡村四连村双桥村双城村灯塔村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6486男18729女17757家庭户户数10301家庭户总人口(总)36094家庭户男18441家庭户女176530-14岁(总)95240-14岁男53470-14岁女417715-64岁(总)2406315-64岁男1210215-64岁女1196165岁及以上(总)289965岁及以上男128065岁及以上女1619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4597工业园区
一、概况:沈巷镇位于鸠江区西部,与芜湖市隔江相望,是含山、无为二县和芜湖市的结合点。沈巷镇总人口7.1万,其中镇区人口2.36万,面积近113平方公里。现属和县的次中心,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镇。其所在区域为合芜工业经济走廊和皖江经济带的结合点,位于南京、合肥等大中城市中心腹地,其经济发展直接受沿江大中城市辐射。二、区内交通:沈巷经济开发试验区是2003年经原巢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开发区,2004年省政府批准保留的开发园区。开发区位于沈巷镇中部,合芜高速公路、合杭高速、滁芜公路和合裕公路的交汇处,是省城合肥通往江、浙、沪、闽的交通要道。开发区东临长江黄金水道,紧靠裕溪口深入码头和朱家桥外贸港、淮南铁路穿区而过,区内现有火车站两座。开发区离合肥、南京机场仅有一小时车程。
三、基础设施:沈巷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10.5平方公里,省政府批准首期开发3平方公里,按照工业现状,共划分为三个区域:一区为农产品加工区;二区为商贸、家具、建材工业区;三区为化工、棉纺、机械制造工业区,目前正在开发建设的为一区和四区。为了增强开发区的服务功能,优化硬件环境,为入区企业提供宽阔平台。自建区以来,我们先后投入1500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贷款600万元,共修建道路8条,长3.2千米,架设专用供电线路11千米,基本完成首期供、排水、绿化、通讯等配套建设,省政府批准先期用地1500亩土地已被企业征用500多亩。
四、发展现状:工业园区现有企业涉及主要行业有化工、金属加工、建材加工、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家具生产等,主要生产产品有胶合板、家具、灯具、塑管、塑钢门窗、复合肥、油脂、精制大米、面粉、面条、皮棉、棉纱、刺绣、教学设备、速冻蔬菜、五金、金属加工品等30多个品种,园区现有企业2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1家,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39.6%。园区企业从业人员5675人,占本地劳力比重24%,2003年园区内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9亿元,利税4200万元。本镇是农业大镇,农产品极其丰富且品种优,数量大,为延伸产业链,充分发挥本镇农业资源,努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园区着力培养了一大批农产品加工项目,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1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家,营业总额3.91亿元,利税2162万元。本镇地处芜湖、合肥、南京三城市的三角腹地,东临长江,直接承受沿江大中城市的辐射,又可为大中城市提供工业产品配套。近年来,采取主动融入都市圈,对接“长三角”,引进了固特金属、创佳部件、长江网业、天丝棉纺等为美的、金和纸业等大工业配套企业4家。
五、宗旨和目标:开发区以亲商、诚信、合作、发展为服务宗旨,以降低投资者经营风险,实现投资者最大利益,繁荣区域经济为基本准则,以进一步推动工业企业进步,促进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全面发展,实现工业强镇为总体目标。
基础设施
沈巷镇是一座宜工、宜商的工贸型城镇,也是一座宜居的滨江型生态型城镇。经过多年的不断配套,如今基础设施基本得到完善,生活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供电:电力充裕,保障供应。位于镇区东部的11万伏沈巷变电所,可确保沈巷地区生产生活的供电需求。
供水:淡水丰富,水质优良。镇域内有自来水厂六座,日供水能力二万余吨,上下水管网分布农村、镇区及工业园区内。日供水能力一万吨的沈巷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能确保镇区居民及工业园企业用水。
电讯:资讯先进,信息畅通。沈巷电信局程控电话容量达2万多门。目前,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小灵通)、光缆通信、多媒体通信等高科技通讯手段构成沈巷多功能、全方位的通信支架。电信公司、铁通公司、移动和联通公司为境内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教育:全镇现有中小学35所,幼儿园15所,中小学学生人数24000余人,其中沈巷镇区学生数4500余人。全镇教育基本形成了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学教育以及成人文化技术培训教育等多层次的教育体系。
卫生:全镇现有医院8所,其中沈巷卫生院为二等甲级医院;村级医疗卫生点52个,卫生技术人员300余人,医疗床位260余张。
文化:沈巷镇是安徽省“双百工程”示点镇和“杜鹃花工程”示范镇,是省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现图书室、文化活动中心、科技试验楼、电影院、广播站、有线电视等各类文化设施一应俱全。
自然条件
水文:沈巷镇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一部分,地势平坦,海拔高程在7米左右,区内水系发达,沟渠纵渠,第四系散堆积层厚度大,主要为长江漫滩冲积淤积物。气象:沈巷镇处于海洋与大陆交替湿润地区,降雨多集中在每年4—9月份,年平均降雨量为1046毫米,年平均日照数为2126小时,年无霜期232天左右,年平均气温15℃—16℃,最高温度为40℃,最低气温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