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自贡市地图 > 荣县地图 >
双古镇地图
双古镇相关地区地图:

镇内环境

双古镇境内,山多、水多、洞多、寨堡多、古老的传说多,是游山玩水的理想胜地。镇东,万锋狂舞,叠嶂重峦,狮子山和老林口山巍峨壮丽,青翠欲滴,逶迤腾浪,状似屏风。狮子山前高后低,酷似两头俯卧的狮子。面向高石梯的象鼻前面,有一个小小的山丘,丘顶浑圆,活脱脱似和尚脑壳。狮子山山脚两侧,怪石天成,活像狮子半曲的前腿。当地百姓说:这是笑和尚领着两头狮子,向大象顶礼膜拜,故名“双狮拜象”,是踏破铁鞋难觅的天生奇观,令人叹为观止。镇南,是牛峰山和亮洞山。横空出世的牛峰山,高约800余米,山形卷曲,状似一只头东尾西的卧牛。登山细看,牛头、牛尾、牛角、牛乳、牛眼、牛鼻、牛舌,样样俱全,栩栩如生。奇怪的是:牛乳上各有一泉,大旱不枯;水涝不溢,人称牛奶水。牛尾巴下,也有一股泉水,常年不断,叮咚有声,人称牛尿水。牛峰山南,一山耸峙,状似笔贺。主峰瘦脊处,有一个直径5米许的穿山大圆洞,远远望去,活生生似中秋皓月。因此,人称亮洞山。牛峰山的牛头,恰与亮洞山的山洞遥遥相对,所以,人们美其名曰“犀牛望月”。是名闻遐迩的又一天然奇景。镇西,是形如巨蟒横亘约5公里的黄茅山。镇北,有仙人山,华阳山,大刀寨等。仙人山上,不仅有许多美丽神奇的神仙传说,而且还有看不厌的仙人遗迹。登山欣赏,你可看到:别有洞天幽趣的仙人洞、横空跨涧的仙人桥、烟迹斑斑的仙人床、栩栩如生的仙人脚印。传说,香火鼎盛时期,从沈家坝到山顶,庙宇多到48座。每逢佛事节日,来此游山佛的多达数万人。山上,除近代诗人,书法家赵熙诗词、楹联外,还有中共四川省委原宣传部副部长李亚群,解放前避难来到此游览后写的七言绝句:“心事难凭雁字传,振衣千仞瞰人间。荒凉故国垂双泪,倦然书生又一年。岩石杳无仙子迹,河山犹剩夕阳天。流离未敢轻生死,道路漫漫且向前。”,万峰狂舞的双古镇,古寨堡之多,也许要数川南之冠。境内,除闻名遐迩的牛峰寨、石缸寨外,还有三箩寨、大刀寨、平安寨、亮洞山寨和一寨九门的五寨坪。这些古老的军事建筑,几经沧桑,虽然失去了一夫挡关,万夫莫开之雄。然而,残垣废壁依旧巍然屹立,似乎在向人们诉说历代兴亡、兵荒马乱的血泪故事。除寨堡外,还有别具洞天幽趣的干龙洞,水龙洞、野鸡洞、仙人洞、石笋洞、打儿洞等。这些天生地成的洞天仙府,常让游人流连忘返,乐不思蜀。双古镇不仅是游山的最佳去处,而且是玩水的理想胜地。境内,越溪河及其支流,东西纵横,南北交错,状如蛛网。特别是幸福堰,汇聚12条支流的水源于一湖,集雨面积367平方公里,湖面256万平方米,库容400万立方米。地跨威远、仁寿、荣县三县,能灌11500余亩,年发电300万度。库内,可以赛艇泛舟,可以游泳垂钓和开展多种水上体育活动。两岸奇峰如簇,大大小小16座山头。举目远眺,真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画意诗情。

旅游景点

牛峰山,古名云台山,海拨约800米,相对高度400米,环绕半山一周,近10千米。山脚占地近2平方公里,距离县城30公里,位于双古镇之南,离场镇约2公里。它是亘古时代极强裂的地质运动造成的断层岩突起的一座高山。山巅长2000多米,宽200至700米不等,总面积近0.7平方公里。因其山形酷似一条稍卷曲的卧牛,因而取名牛峰山。此山脉中段有一带高脊,似牛背,牛头牛尾,也一说就像。牛头前的亮洞山有一穿山洞,酷似为拴牛的桩,故此以牛命名,就更形象了。传说中,这头卷曲的卧牛,还是一头白毛色的母牛呢,十分漂亮,乳汁飘香,数里外还扑鼻。但由于这条牛不“安分守纪”,经常趁着夜色溜出大山跑到县衙周边糟蹋庄稼,因而清代时期,在荣县作知事的黄大本便派人在牛颈的要害山脉处,开凿了一条宽约3米深20余米的口子,当地村民传说,自从这条口子开凿后,像鲜血一般的水就从口子处流了好几十天。在这道人工开凿的口子处,旁边的崖壁上还有雕刻的碑文痕迹,是不是对开凿口子的记载,但已经无法考证了,因为但当地村民说,文革期间全部被人毁了,看不清碑文内容。而《荣县志》记载,牛峰山本无峰,因山形似一头颈肉隆起的封牛。“封”同“峰”故名。牛头东望亮洞山,因山有洞,状如满月,俗称“犀牛望月”。牛尾迤逦向南,如休眠,有“眠牛”之说。清咸丰三年(1853)在山上建牛峰寨。寨有五门,四门凿于悬崖绝壁。

发展茶叶

“幺妹吔!你还在屋头做啥子哟,快上坡来采茶,发了这么多的芽苞出来,不赶紧采去卖,20块钱一公斤的茶苞浪费了好可惜嘛!”在云雾缭绕的荣县双古镇一座高山上,一个农妇的吆喝声,回荡在山谷,飘向远方。2008年3月23日,农妇的吆喝声告诉记者,面积达27680亩的优质茶叶生产之乡双古镇茶农们,在阳春三月,春风和煦的日子里,进入2008年春茶采摘的高峰时期了,不菲的销售价着实让茶农平添了不少的喜悦。“2008年气候升温来得早,大年三十刚过茶苞就钻出来了。2008年就不一样了,虽然前期一直低温,茶树酣睡,还以为它们睡着了不发芽呢!哪晓得这几天太阳一出来,温度一升高,茶苞一天比一天发得多,由于2008年茶园土壤里的水分比2008年充分,所以发出来的茶苞多而且饱满,过年后的低温,对我们这里的春茶生产没有影响,相反的还感觉产量比2008年高。”双古镇范家村4组李桂华,一边细心地采摘着柔嫩的茶苞,一边这样说。“我们这1.5亩‘福选’9号优质茶,在这短短的8天就卖了600多元了,13号那天的鲜叶卖到了20元一公斤,比2008年高7、8元哟!”李桂华的女儿一边采茶一边搭话说。“优质茶发芽早,卖的价格比川茶高1、2块钱一公斤,我家两亩优质茶,已经卖了800多元了,预计春茶这季卖2000元没有问题,只要每天一上山就有100来块钱的收入!”刚从山上采茶回家的茶农周德华这样告诉记者。白天的茶山上,处处是忙碌的采茶村民,傍晚的村道公路上,来回穿梭着骑摩托车收购鲜叶的茶贩,路灯下的场镇中心处,更是人头攒动的收购和出售茶叶的人们。一浪高过一浪的讨价还价声,让昔日宁静的山村小镇热闹了,直到晚上八九点,当一辆辆满载鲜叶的车辆离开场镇后,这里才平静下来。范家村党支部书记朱源德介绍,村民种茶有20来年的历史了,通过前几年不断改造低产茶园和发展优质茶,茶叶生产成了全村群众收入的重要产业。2008年,全村有1400亩茶园,茶叶产值达到200余万元,茶叶收入1万元以上的有10多户。2008年,村民存款额达到10万元以上的农户全村就有10多户,80%的农户有存款。据双古镇镇长范华彬介绍,截至2008年底,全镇的茶叶面积达到27680亩,产值达到3190万元,为了促进茶叶的生产和销售,镇党委、政府除在扶持发展镇内10余家加工企业外,还引进了县内的“龙都”、“绿茗春”等茶叶加工企业到镇内落户,同时积极营造交易环境,使峨眉等地的10余家优质茶加工企业进入镇内收购,每天从事收购的达300多人。为了打击强买强卖,派出所、工商所执法人员和政府干部还要到市场轮流执勤。“按照2008年的销售行情和2008年优质茶投产面积的增加,预计全年的鲜叶销售产值达到3600万元。”镇党委书记程代富为茶农盘算着收益目标。“我们多年来指导茶农按照无公害化管理、培训规范的采摘方法,茶叶的质量一年比一年好,来镇收购的贩子、老板越来越多,2008年的最高价卖到了84元一公斤,比2008年的最高价还高12元一公斤,为了进一步打造双古镇优质茶的品牌,2008年镇党委、政府还在党员中掀起了‘拒绝使用残留农药,永保双古优质茶品牌’承诺,有75名种茶的农村党员主动承诺并在茶园里挂牌接受群众监督。”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人徐龙康这样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