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九节的来历,一个古老传说与现代传承的故事
在福州,有一个特别的节日——拗九节,这个节日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庆祝活动,它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我们就来探索一下拗九节的来历,以及它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被传承和发展的。
目连救母的传说
关于拗九节的起源,最广为流传的一个版本是“目连救母”的传说,据传,古时候有一位名叫目连的年轻人,他的母亲生前性格蛮横,死后灵魂被罚在地狱中受苦,无法进食,目连多次送饭给母亲,都被鬼卒抢走吃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连想了一个聪明的办法,他用糯米、红糖、花生、红枣、桂圆等原料煮成了颜色黝黑的甜粥,并在送饭时谎称这是“拗垢”(福州话中“九”与“垢”谐音),鬼卒见粥色不佳,以为不干净,便未敢食用,粥才得以送到母亲手中,这一年,目连的母亲正好二十九岁,而这一天也恰好是农历正月二十九,因此这一节日便被命名为“拗九节”,又称“后九节”或“孝顺节”。
从地方特色民俗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活动品牌
随着时间的推移,拗九节不仅仅是福州地区的一个重要节日,更成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倡导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从2004年开始,拗九节逐渐被定位为“孝顺节”,2005年起,福州市坚持以敬老爱亲为主题,每年组织社会各界开展拗九节活动,推动拗九节从地方特色民俗节日发展成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活动品牌,这一转变使得拗九节不再仅仅是一个纪念目连救母的节日,更成为了一个传递孝道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的平台。

拗九节的传统习俗
在拗九节这一天,福州地区的人们有制作和享用拗九粥的传统习俗,这种粥通常由糯米、红糖、花生、红枣、桂圆等多种食材熬制而成,口感香甜可口,除了食用拗九粥外,人们还会向长辈赠送礼物、表达敬意和感激之情,这些传统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长辈的尊敬和关爱,也展示了福州地区独特的文化魅力。
拗九节是一个充满文化底蕴和历史故事的节日,它不仅仅是一个纪念目连救母的节日,更是一个传递孝道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平台。
标签: 古老传说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