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界地理文章正文

罄竹难书,罪恶滔天的极致象征

世界地理 2025年11月03日 21:26 7 admin

在汉语的博大精深中,成语是文化传承与智慧结晶的重要载体。“罄竹难书”这一成语,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描述罪行多端、难以尽数的代表性表达,它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典故,更承载着人们对正义与邪恶、善与恶的深刻思考,让我们深入探讨“罄竹难书”这一成语的丰富内涵与深远意义。

成语释义

“罄竹难书”这一成语,其字面意思可理解为用尽南山的竹子做成简牍也写不完所犯下的罪行。“罄”意为用尽、用完;“竹”则指古代用来书写文字的竹简;“书”即书写、记载,整句话形象地描绘了罪行之多,以至于即使耗尽所有竹简也无法详尽记录的情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成语逐渐从具体的文字记录引申为对某人或某集团罪恶行径多端、难以尽数的概括性描述。

罄竹难书,罪恶滔天的极致象征

成语来源

“罄竹难书”这一成语最早源自于《旧唐书·李密传》,其中记载了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李密在讨伐隋炀帝杨广的檄文中所用的一句话:“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句话以夸张的手法,生动地表达了杨广统治时期的暴政和罪恶行径之多,即使是用尽南山的竹子制成竹简来书写其罪行,也难以穷尽;即使是决开东海之波来冲洗其罪恶,也难以洗净,这段文字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也为“罄竹难书”这一成语提供了最初的出处和背景。

成语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罄竹难书”这一成语常被用来形容那些罪恶累累、不可饶恕的人或集团,它既可以作为谓语、宾语使用,也可以作为定语来修饰名词,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描述一个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或战犯时,我们可以用“罄竹难书”来形容其罪行之多、之重;在文学作品中,这一成语也常被用作刻画角色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的有力工具。

成语启示

“罄竹难书”这一成语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深刻的社会警示,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进步,都应该坚守正义、崇尚善良、反对邪恶,对于那些企图践踏法律、侵犯人权、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和集团来说,他们的罪行终将受到历史的审判和人民的唾弃,我们也应该认识到:预防犯罪比惩罚犯罪更为重要,只有通过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公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等手段来减少犯罪的发生,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罄竹难书”这一成语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汉语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和力量,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正义与邪恶、善与恶之间的斗争与较量。

标签: 罄竹难书

百度百科网 备案号:蜀ICP备2024108232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