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界地理文章正文

瀚海阑干百丈冰中的瀚海究竟指什么

世界地理 2025年11月03日 22:27 8 admin

在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边塞地区冬季的壮阔雪景,更引发了后人对“瀚海”一词的诸多遐想。“瀚海阑干百丈冰”中的“瀚海”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瀚海”一词的词义演变

“瀚海”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词汇,其词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最初,“瀚海”原指北方的大型湖泊,如贝加尔湖、呼伦湖等,汉魏六朝时期,文献中常以“海”泛称内陆湖泊,瀚海”也在这一语境下被使用,到了唐代,诗文中的“瀚海”逐渐扩展为蒙古高原及以西地域的泛称,如高适《燕歌行》中的“校尉羽书飞瀚海”,即指此意。

瀚海阑干百丈冰中的瀚海究竟指什么

随着时间的推移,“瀚海”的词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西夏时期,它特指灵州以南的沼泽地带,元代开始,“瀚海”与沙漠的含义产生了关联,而到了明清时期,“瀚海”最终定型为戈壁沙漠的专称,这一词义的演变过程,不仅反映了古人对地理环境认识的深化,也体现了语言随时代发展的灵活性。

“瀚海阑干百丈冰”中的“瀚海”所指

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瀚海阑干百丈冰”这句诗描绘的是边塞地区冬季的壮阔雪景,这里的“瀚海”显然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大海,而是泛指广大的沙漠或荒凉之地,具体而言,它指的是西北边塞的戈壁沙漠,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辽阔而寒冷,冬季更是银装素裹,冰雪覆盖。“瀚海阑干百丈冰”意为:在广阔的戈壁沙漠上,纵横交错的冰层厚达百丈,展现出一幅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壮美景色。

“瀚海阑干百丈冰”的深层含义

除了字面上的描述外,“瀚海阑干百丈冰”还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意境,它展现了边塞地区冬季的严寒景象,这种极端的自然条件对于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生产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正是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中,边疆将士们依然坚守岗位,保家卫国,他们的英勇形象在诗人的笔下得到了生动的展现。

“瀚海阑干百丈冰”也暗示了一种离别的情绪,在这首诗中,诗人是在为即将归京的武判官送别,面对茫茫的戈壁沙漠和厚重的冰雪,诗人不禁感慨万千,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抒情色彩。

“瀚海阑干百丈冰”中的“瀚海”指的是西北边塞的戈壁沙漠。

标签: 瀚海

百度百科网 备案号:蜀ICP备2024108232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