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屯区地图
苏家屯区相关地区地图:
风景名胜
综述:苏家屯素有沈阳南大门之称,背依历史名城沈阳,面向辽宁中部八城市,以其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和深邃的文化底蕴而享誉辽沈大地。2000年成为首批辽宁省旅游强区。这里的绿岛国家AAAA级旅游度假区、白清寨风景区、马耳山生态旅游区各具特色,景致如诗如画,历史传说神奇多彩……迂回婉转、清潭涵淡的沈阳水洞,可让您聆听到1300余年前薛礼征东时的战马嘶鸣。沈阳白清寨风景区:沈阳白清寨风景区地处沈阳市东南部的苏家屯区白清寨乡境内,规划面积78平方公里,是沈阳市最大的旅游景区之一。南与本溪市张其寨接壤,东与抚顺市海浪寨毗邻,素有三市三寨之称,是久赋盛名的金三角地区。白清寨风景区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春山吐翠芳草茵,夏赏林海听涛声,秋霜尽染似锦绣,冬雪红梅掩青松。春季的西岭芳草如茵,散步在绵延幽静的山间小路上及目之处满眼绿色,山风徐徐吹来,林海之声滔滔传来,远眺之处群山苍翠。蝴蝶翩翩起舞,鸟儿婉转歌唱,林间松鼠嬉闹。雨后初晴时,更是薄雾朦朦,青翠欲滴。这里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更是一片宁静、和大自然亲切接触的空间。
烽火台:烽火台,位于风景区北山,海拔130米为梯形建筑,烽火台自身高为30米,此台是为纪念薛礼征东,在原烽火台遗址重新修建,是乡内唯一一座修复的古代年事通讯建筑。相传当年薛礼征东在养军山休整时,为及时掌握敌情,特意在此修建了烽火台,作为警告点。小小烽火台,为薛礼征东立下了汗马功劳。
绿岛旅游度假区:沈阳绿岛旅游度假区创建于1998年3月,由市政府研究命名并批准建立,她位于苏家屯区佟沟乡,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2002年成功申报为国家AAAA级旅游度假区。度假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这里交通四通八达,距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仅2公里;丹霍公路、沈丹高速公路纵穿区内;距沈大高速公路15公里;距沈阳南站15公里,从沈城驱车至此仅需12分钟。沐浴着沈城南拓建设的春风,这块昔日贫瘠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的生机。目前,度假区内累计吸引国内外资金已达34亿元,规划构建中的休闲度假区、文化体育健身区、生态农业观光区、北方民俗风情区、北美风情旅游区、综合服务区六大功能区已初具形象。
灵泉:灵泉,位于水上乐园西侧,此泉水质纯正,清冽甘甜。相传薛礼征东避难藏军洞时饮此山泉水方得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日后,方有马跃养军山、淤泥河救驾之功绩,被封为征东元帅。此泉后经“济公”点化成为一方圣水,可消灾祛病,延年益寿,故曰:灵泉。
古松神苑:古松神苑位于碾盘沟村南部,依山傍水,景色秀丽。古松高6米,底细上粗,呈蘑菇型,非常奇特,距今已有500年历史。这里风调雨顺,每当太阳升起之际,古树便发出奇异耀眼的光芒,当地百姓称之为神树。
马耳山生态旅游区:马耳山生态旅游区位于姚千户镇南部,距沈阳市区35公里,距桃仙机场15公里,沈丹高速公路杨千出口距旅游区仅7.5公里。马耳山因山有两峰,并排矗立,酷似马的两个耳朵,故此得名。马耳山为千山余脉,主峰海拔330.8米,是沈阳南部最高峰。其山势险峻,切割深度达15米以上,山脊窄而长,多支沟谷伸向峰额,谷宽不逾10米,谷长达300—1000米,谷内植被茂密,十分深幽。山上有落叶阔叶林、刺槐林、栎树林等二十余种原生植物。山上有自然形成的石人石马、朝阳洞、背阴洞和石棚、石棺及老虎洞,还有历史形成的烽火台遗址,南山脚下有一药王庙遗址。马耳山以其清秀的自然风貌和典型的北方田园风光释放出无穷的魅力,每年都有近万人自发到此登山郊游。马耳山生态旅游区现有1277亩果园,品种以苹果梨、南果梨、朝鲜阳梨及山楂为主,其它如123苹果、杏、李、山里红、欧李等也有一定的规模。每年的8、9、10三个月,是游人体验采摘乐趣的最佳季节。辽宁樱桃谷有限公司于2000年进入马耳山,其温室及露地樱桃园在2006年也将形成相当的产量。数十万尾野生鱼,更为这里的生态环境增添了亮丽的色彩。苏家屯区区政府广场的雕塑名为:腾起
永乐农业经济区:乡镇概况,永乐乡地处浑河南岸,距沈阳中心城市40公里处,是苏家屯区西南边陲,东部、北部分别与本区的红菱镇、王纲乡毗邻,南部与辽阳市沈旦镇接壤,西部与于洪、辽中两区县隔河相望,距苏家屯城区和铁路20公里,距桃仙机场30公里,距沈大高速公路10公里。全乡户数4687户,人口16271人,总面积:54.9平方公里。乡内辽官、永红两条公路纵横贯穿,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空间。该乡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3%左右,年平均积温3400℃左右,年平均降雨量700mm,地下有丰富的含锶矿泉水资源,蕴藏优质煤炭和石油,是沈阳地区四大煤气田之一(永乐煤气田)。大地采取国际标准生产和种植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品种齐全,平均亩产优质水稻600公斤以上,2002年产各种蔬菜、水果达15万吨。农业经济,全乡产业结构调整成效首屈一指,品牌蔬菜、水果等闻名遐迩,互助村的香野牌葡萄、永胜村的芦笋、白云村的草莓、小韩台村的小韩台牌大葱、新台子村的紫花油豆、张庄的西芹、翠古的油豆茶油豆芸豆、永胜的赤龙芽早已证明了这点,全乡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特色龙头经济。全乡有各类企业271家,年总产值5亿9千万元,养殖业年产淡水鱼1100吨,肉食鸡6000吨,鲜蛋1200吨,鲜牛奶150吨,生猪存栏18000头,肉牛存栏500头,羊1100只,投入1100万元的永乐乡种鸡场,3年内可全部收回投资成本。特别在葡萄种植方面,其“永乐无核白鸡心葡萄”获得了国家绿色产品证书。永乐葡萄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近年来在全国水果蔬菜市场开始流行起“永乐的葡萄,寿光的菜”的说法。苏家屯区依托当地的产业优势,打破乡域和村域界限,进行统筹规划,实施品牌联创,对经济区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进行统一包装、统一宣传、统一销售,共同打造区域品牌。09年永乐温室大棚葡萄产量在12600吨左右,种植面积120余万亩,平均每亩收入在1.5万到2万不等。永乐的无核白鸡心葡萄深受大众的喜爱,通过农民经纪人,主要销往全国30余个大中城市,另有少量出口俄罗斯等国。今年永乐乡葡萄种植户年纯收入超过3万元。温室无核白鸡心葡萄是经济区农业产业中的优势品种,栽培历史悠久,群众具有一定的种植基础及栽培管理经验,已成为经济区果农增收致富新兴产业,温室大棚产业开发潜力巨大。随着农业基础的不断改善,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农民群众经过努力探索和实践,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好的成就。社会发展,有初中1所、小学5所,永乐中心小学获省“校园环境文化艺术建设先进单位”和少工委“先进红旗大队”两项最高荣誉。市级文明单位永胜村、杨树村户户通柏油,街街搞绿化,11000平方米的“荷花游乐园”曲廊环绕,景色怡人,成为农民休闲的好去处,占地600平方米的永胜文化宫更是农民们娱乐交流的天堂,占地30亩的永乐乡敬老院已达到了市标准敬老院条件标准,全乡两个文明建设正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永乐乡农业发展大事记,永乐葡萄学术研讨会,2008年7月8日,第12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在苏家屯区永乐乡举行,来自全国的4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沈相互交流葡萄种植的技术,总结经验。这是全国葡萄研讨会首次在沈阳地区召开,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永乐葡萄之所以受到如此关注,主要因为有4大特点。首先,永乐葡萄属于温室种植,这在国内是很少见的。其次,永乐葡萄是引进美国的白鸡心品种,属于肉质型,经过后期试验,种出了新品种无核白鸡心葡萄。由于粒长3厘米,形状酷似鸡心,因此得名,而且它的皮和肉长在一起,真正是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第三就是永乐葡萄耐储存,比普通的葡萄可以多放一个星期。最后,永乐葡萄种植已经形成了规模,而且管理水平在国内也算是名列前茅的。相信注册了“香野”牌商标的永乐葡萄,将越来越受到大众,媒体的关注和欢迎。中国北方都市葡萄产业化高端论坛在苏家屯区举行,2006年11月16日,由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主办、苏家屯区人民政府和沈阳永乐农业经济区承办的“中国北方都市葡萄产业化高端论坛”在苏家屯区隆重召开。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会长修德仁、原中国农业大学果树系教授罗国光、上海葡萄主题公园主任单传伦、原沈阳农业大学园艺系教授严大义等来自国家、北京、新疆、河北等全国近20家农学院、农科院、农业大学等教学和科研单位的权威人士莅临论坛大会。论坛对都市农业发展、都市葡萄产业定位、葡萄主题公园构想、葡萄产业合作等问题展开讨论,不但为与会各方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更是对如何实现农业与城市相结合、产业发展与人居环境相结合、如何扩展葡萄产业外延,创新增长方式的一次积极探索,其成果将有力的推动北方葡萄更好地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这次高端论坛意义深远,是苏家屯区葡萄产业发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这次会议为永乐葡萄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信息、新的理念、新的机遇,永乐农业经济区的温室葡萄规模上在全国县、区一级是最大的,同时开辟了东北冷凉地区种植温室葡萄的道路,正在向绿岛城市、绿岛村庄方向迈进,通过这次高端论坛,苏家屯的葡萄产业将越上更高的一个标准。对于促进永乐都市农业发展、确定都市葡萄产业定位、深化葡萄主题公园构想有着深刻的推动作用。以温室葡萄为主导产业的沈阳永乐农业经济区作为三大经济板块之一,通过打造集物流、储藏、加工、检测、科研和商住为一体的核心区,已逐步成为全国重要的葡萄价格中心、信息交流中心、辐射东北亚地区的葡萄集散中心。相信通过发展葡萄产业,实施小城镇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区必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区。
经济概况
农业:苏家屯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和粮食自给工程项目示范区,还是辽宁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和沈阳市水稻优质米基地,城郊型农业示范区。近年来,这里的农业产业化带动了农业结构的深刻变化。绿色农业和品牌成为这里的农业发展重点,“辽星牌”东北珍珠米、“绿农牌”无公害蔬菜、“耘垦牌”肉鸡、“双翼牌”苹果梨等一系列绿色食品,在市场上享有广泛的盛誉。苏家屯姚千户屯镇马耳山面积20余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19﹪,其中耕地面积6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9﹪,为林、果、牧、药材经济作物区,也是沈阳市的建材基地。中部为黄土丘陵区,海拔70至100米,面积30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30﹪,其中耕地面积20余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31﹪,为玉米、大豆等作物产区,也是水果的主要产区。西部为冲积平原,平均海拔30至40米,最低点永乐乡大韩台村,海拔22.2米。这里地势平坦,土质肥沃,面积60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51﹪,其中耕地面积近40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60﹪,盛产优质大米,淡水养殖业发达。1983年苏家屯区被列为辽宁省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区域内种植作物为水稻田24.1万亩,玉米17万亩,大豆2.3万亩,其余为经济田。水稻生产从1958年八一灌区建成后,一直在东北地区处领先水平,单产由建国初期的140、5公斤增加到现在的593公斤,先后多次接待国际、国内领导人和专家。玉米单产现在达到每亩607公斤,粮豆单产582,5公斤。工业:苏家屯区的工业门类齐全实力雄厚。全区现有工业企业4000多户,形成了汽车制造、冶金、化工、电力设备、机械、电子、服装、建材等十大行业和门类。出口创汇企业已发展到50多家。一期工程总投资28亿元的沈阳中顺汽车项目,2010年后年产汽车将达到46万辆。投资10亿元建设的西洋钢铁项目现在正式投产,沈阳中顺汽车、西洋钢铁项目已成为支柱产业。几年来,苏家屯区抓机遇求发展,精心打造的三大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进入新世纪,沈阳市委、市政府把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在浑河南岸,提出了挺进浑河南、建设沈阳的“浦东”的战略构想。这无疑为苏家屯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2002年12月,苏家屯副城新区建设正式启动,新区规划到2010年人口达到26万,园区总面积达31平方公里,到目前,新区的四大产业园区已形成,一是以沈阳——中国商品交易市场,浑河客货联运中心为依托的省级现代化物流园区;二是以中顺汽车生产制造基地为龙头的工业园区;三是以沈阳体育博览中心和列入规划的东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四所大学项目为建设标志的文教、体育园区;四是以“莱茵南郡”高档住宅项目的新型花园式商住区。沈阳雪松经济开发区2002年被沈阳市政府批准为市级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15.5平方公里,分三期实施。目前正在进行二期建设,主要以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为主,目前入驻企业超过100家,生产电子、石材、玻璃钢、电缆、服装等十几个门类。到目前,这个开发区在谈和新建项目54项。绿岛旅游度假区是一个集现代化农业和旅游业为主的现代园区,总规划面积56平方公里,开发区展示出现代农业开发和旅游度假优势互补的特点,突出开放优势、品牌优势,绿岛旅游度假区已被国家评定为4A级旅游度假区。亚洲红农业园区、佳地庄园和比华利庄园三个现代农业园区被评定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如今的绿岛旅游度假区,已成为世界透视苏家屯区大发展、快发展的最佳视点,也即将成为沈阳及周边城市市民享受现代特色休闲文化的好去处。
社会事业
苏家屯区经济的腾飞节奏拉动了全区社会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绿草茵茵的城区沿渠公园,笔直宽敞的景观街路,景色秀丽的高标准居民小区,一幢幢样式别致的农家小楼,这里的城市建设和农村小城镇改造日新月异。全区的教育文化、卫生保健、金融保险等各项社会事业呈现出勃勃生机。中小学校布局合理,师资力量雄厚,有省级重点高中沈阳市第三十中学。区中心医院、区中医院等医疗单位,设备先进、人才济济。区中医院已被国家卫生部确定为“全国中医血栓病医疗中心”,许多国外患者慕名前来就医。投资超亿元,高标准建设的区文化大厦、职业教育中心、老年公寓、体育大厦等社会事业项目,这里的城市功能和社会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IP宽带数据网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显现出现代气息和独特魅力。开放的苏家屯,已与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世界上近20个国家,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区建立了经济技术合作关系。沈阳交通驾校也坐落于苏家屯区周边,沈阳交通技术学校是东北地区交通行业最具规模的综合性职业学校和国家级重点技校、交通部规范化学校。沈阳市苏家屯区沙柳路小学沈阳市苏家屯区沙柳路,沈阳市苏家屯区文化路小学沈阳市苏家屯区海棠街7号,沈阳市苏家屯区人民路小学沈阳市苏家屯乔松路10号,沈阳市苏家屯区民主街小学沈阳市苏家屯区雪柳街45号,沈阳市苏家屯区解放小学沈阳市苏家屯区白杨路69号,沈阳市苏家屯区湖西街小学沈阳市苏家屯区枫杨路166巷12号,沈阳市苏家屯区雪松路小学沈阳市苏家屯区桂花街138号,沈阳市苏家屯区朝鲜族中心小学沈阳市苏家屯区丽花街4号,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兴街小学沈阳市苏家屯区金桔路10号,沈阳市苏家屯区牡丹街小学沈阳市苏家屯区青松路2号,沈阳市苏家屯区民主第二小学沈阳市苏家屯区茉莉街33号,沈阳市苏家屯区冬青街小学沈阳市苏家屯区迎春北街36巷6号,苏家屯区沈南第二小学沈阳市苏家屯区红柳路10-1号,苏家屯区沈南第一小学沈阳市苏家屯区林盛镇永林路广盛街,苏家屯区铁东第一小学沈阳市苏家屯区浑南新区苏家社区,沈阳市第四十六中学沈阳市苏家屯区香柏路九号,沈阳市第一七五中学沈阳市苏家屯区青松路16号,沈阳市第一七八中学沈阳市苏家屯区冬青街54号,沈阳市第一八二中学沈阳市苏家屯区林盛镇永林路广盛街,沈阳市第一八四中学沈阳市苏家屯区牡丹街24号,沈阳市第一八一中学沈阳市苏家屯区玫瑰街1号,沈阳市第一八三中学沈阳市苏家屯区红菱镇红柳路17号,沈阳市第六十九中学沈阳市苏家屯区金桔二路1号,沈阳市绿岛学校沈阳市苏家屯区金钱松路42号,沈阳市第三十中学沈阳市苏家屯区桂花街134号(省级重点高中),沈阳市第一七六中学沈阳市苏家屯区南沙柳路39号(市级重点高中),沈阳市朝鲜族第二中学沈阳市苏家屯区丽花街二号(市级重点高中),沈阳市青松中学沈阳市苏家屯区葵松路18号(市级重点高中),沈阳市六十八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沈阳市苏家屯区八一镇八一路7号,沈阳市第七十一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沈阳市苏家屯区红菱镇北红村,沈阳市苏家屯区盛才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沈阳市苏家屯区林盛镇林盛村,苏家屯区十里河九年一贯制学校沈阳市苏家屯区十里镇,沈阳市苏家屯区沙河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沈阳市苏家屯区沙河镇沙河村,苏家屯区陈相屯镇中心小学沈阳市苏家屯区陈相镇书山路101号,沈阳市苏家屯区塔山小学沈阳市苏家屯区陈相镇塔山委,沈阳市第六十七中学沈阳市苏家屯区陈相镇,苏家屯区姚千九年一贯制学校,沈阳市第六十四中学沈阳市苏家屯区姚千镇春雨街24号,沈阳市苏家屯城郊九年一贯制学校沈阳市苏家屯区大淑乡沈大高速复线西侧,苏家屯区王纲九年一贯制学校沈阳市苏家屯区王纲乡王纲村,沈阳市苏家屯区永乐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沈阳市苏家屯区永乐乡,苏家屯区大沟乡大沟学校沈阳市苏家屯区大沟乡大沟村,沈阳市苏家屯区莽公小学沈阳市苏家屯区大沟乡莽公村,沈阳市第六十六中学沈阳市苏家屯区大沟乡百灵路10号,沈阳市苏家屯区佟沟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沈阳市苏家屯区佟沟乡,沈阳市苏家屯区汇才学校沈阳市苏家屯区白清乡,苏家屯及周边有辽宁中医药大学的专科和独立本科——杏林学院,沈阳体育学院,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东北大学网络教学中心,辽宁林业职业学院等大学、高职专科院校。历史沿革
距今约3000年前的青铜器时代开始,这里就留下了先民的足迹。苏家屯地区历史悠久,隶属屡有变迁。公元3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属燕国辽东郡辖域。西汉时期,辽东郡置高显县,区境属高显县辖(高显县城呈方形遗址在今沙河铺,镇魏家楼子村)。东汉时期,高显县改属玄菟郡辖。东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高句丽族占有辽东郡(遗址在今陈相屯镇之塔山上置盖牟城)。唐灭高句丽族之后,于公元670年,(咸亨元年)置盖牟州,辖今苏家屯地区为安东都护府的辖地。公元10世纪,辽国在今沈阳置沈州,州下置乐郊县,苏家屯区境属乐郊县辖。1116年金国攻占沈州,境内一部分(今奉集堡以东一带)改属贵德县(今抚顺县),辖,一部分仍属乐郊县辖。元代为沈阳路辖。1371年明代置辽东卫,1386年在今沈阳置沈阳中卫、苏家屯地区当属辖地。1664年(康熙三年),设承德县为奉天府的首县,区境属奉天府承德县辖。1911年(清宣统三,年二月),撤销承德县,区境归奉天府管辖。1913年(民国2年)5月承德县改称沈阳县,境内为沈阳县的南路区。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武力侵占了沈阳后,日伪当局将沈阳县划分九个区,苏家屯境内为第二,三、四区,所辖。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沈阳市民主联合政府于12月在苏家屯城镇建置苏家屯分区民主政府。1946年2月改为苏家屯区民主政府。1946年6月,国民党沈阳市政府改苏家屯区为沈阳县第二区署。1948年11月2日沈阳全境解放后,于是月22日在苏家屯地区分别建置,陈相屯,苏家屯,官立堡3个区,均隶属沈阳特别市。1951年北月1日,苏家屯区改称为苏家屯中心区,隶属沈阳市郊办事处。1952年8月1日,撤销中心区建置,原域分设王纲堡、十里河、官立堡、姚千户,陈相屯,白塔铺区和苏家屯镇,均隶属沈阳市。1953年2月17日苏家屯镇改为苏家屯区,隶属沈阳市。1954年3-月16日经市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南郊区,辖王纲堡,十里河,官立堡,姚千户屯、陈相屯、白塔铺6个分区。1955年4月19日撤消苏家屯区建制,将原苏家屯区并入南郊区。1956年7月25日,撤消南郊区建制,同时恢复苏家屯区,隶属沈阳市。苏家屯区形成城镇已有70多年历史,是沈阳市郊渐次发展起来的最大一个城镇。地处沈大、沈丹铁路的交汇点,隔浑河与沈阳相望。南出辽阳、本溪,是控扼沈、辽、本三市之咽喉,是通往大连、营口,丹东三个港口的交通要冲,为沈阳南大门。苏家屯清代以前为一片杂草丛生的涝洼塘,无人居住。清康熙年间渐次有直、鲁、豫移民,移居于今火车站以东0.5公里处定居。因杂草中常有水鸭子出没,当时人称之为“水鸭屯”(后人改为“孙鸭屯”(谐音)。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侵略者强夺了“东清铁路”,并在孙鸭屯附近改建火车站。称火车站为苏家屯火车站。“孙鸭屯”随之改为苏家屯堡。日本侵略者改建火车站后,将火车站以西:今青年路以北,解放街以东,人民路以南面积为1.67平方公里的地方辟为“满铁附属地”。同时,借火车站交通运输之便,外地人及苏家屯堡村民渐次搬迁到火车站以西,今青年路南居住或开办商业。人口逐年增加。1923年浑河水泛滥成灾,火车站以西没遭洪患,一些居民和商户纷纷移居站西,至1931年先后有各种手工业作坊、商号、货栈20多家开业。逐渐形成粮食交易市场和商品流通的集散地。由此苏家屯渐次繁荣起来,并形成镇街,为沈阳县区辖o,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进行殖民统治和扩大侵略战争,在苏家屯扩大以掠夺经济资源为目的的集市,兴办货栈,油坊,酒厂。在已圈定的“满铁附属地”内,建筑附属设施。还设立日伪警察署、兴农合作社等政权、经济机构。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苏家屯建立了人民政权。1946年5月国民党反动派盘踞苏家屯,小镇再次陷入混乱,工厂,商户倒闭,物价暴涨o,1948年10月,苏家屯彻底解放,11月22日,建立了苏家屯区政府。建国后,苏家屯先后为苏家屯区政府,苏家屯中心区政府,苏家屯镇公所,沈阳市南郊区政府,苏家屯区人民委员会,苏家屯区人民政府所在地。1986年划为城市区。2000年,苏家屯区辖6个街道、7个镇、7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435342人,其中:解放街道23947人、铁友街道23655人、民主街道19793人、临湖街道27550人、中兴街道24096人、湖西街道53603人、陈相镇32186人、十里镇12786人、红菱镇29248人、林盛镇34137人、姚千镇19844人、沙河镇19796人、八一镇19028人、大沟乡12547人、永乐乡14296人、王纲乡16007人、大淑乡17495人、城郊乡16240人、白清乡11854人、佟沟乡7234人。2001年,苏家屯区辖6个街道、7个镇、7个乡:解放街道、铁友街道、临湖街道、中兴街道、湖西街道、民主街道、陈相屯镇、十里河镇、红菱堡镇、林盛堡镇、八一镇、姚千户屯镇、沙河堡镇、城郊乡、大淑堡乡、王纲堡乡、永乐乡、白清寨乡、佟沟乡、大沟乡。2002年12月13日,辽政[2002]323号批复:撤销城郊乡、大淑堡乡,合并设立城郊街道办事处。区划调整后,城郊街道办事处驻地枫杨路83号,区域面积72平方千米,辖21个村委会、5个社区居委会,实行街道管村体制。2002年,苏家屯区辖7个街道、7个镇、5个乡:解放街道、铁友街道、临湖街道、中兴街道、湖西街道、民主街道、城郊街道、陈相屯镇、十里河镇、红菱堡镇、林盛堡镇、八一镇、姚千户屯镇、沙河堡镇、王纲堡乡、永乐乡、白清寨乡、佟沟乡、大沟乡。2007年12月24日,沈阳市人民政府批准(沈政[2007]268号)同意苏家屯区进行街道办事处调整:一、同意撤销临湖、城郊街道办事处,合并设立临湖街道办事处。其四至为:东起迎春街青年桥;南至林盛堡镇文城堡村;西至王纲堡乡金大台村;北止于洪区与苏家屯区在浑河闸的交界处。区域面积74.1平方千米,人口3.95万人,办公地址:枫杨路83号。二、同意撤销解放、铁友街道办事处,合并设立解放街道办事处。其四至为:东起沈大铁路线,水源地;南至枫杨路铁路沈阳南站;西至迎春街木洋商场;北止东陵区下河湾村与苏家屯区在苏北编组站的交界处。区域面积2.30平方千米,人口4.87万人,办公地址:牡丹街12-13号。三、中兴、湖西、民主3个街道办事处区域面积、办公地址不变。2010年2月,沈阳市苏家屯区姚千户屯镇等7镇被撤销,分别设立街道办事处。这是昨日沈阳市民政局对外发布的消息。据市民政局工作人员透露,撤销7镇设立街道办事处,是为适应沈阳市经济高速发展的现状,为沈阳打造新城、新市镇服务。根据《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经省政府辽政[2010]8号文件批准,撤销苏家屯区姚千户屯镇、陈相屯镇、沙河铺镇、十里河镇、林盛堡镇、红菱镇、八一镇,分别设立姚千街道办事处、陈相街道办事处、沙河街道办事处、十里河街道办事处、林盛街道办事处、红菱街道办事处、八一街道办事处,所辖行政区域面积和办公地点不变。据记者了解,近日辽宁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在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规划建设新城新市镇的通知》。其中,此次从镇变街道的姚千户屯镇、陈相屯镇、沙河铺等镇都被列入了沈抚城际间规划建设的沈抚新城。“此次将这些屯镇撤销变成街道办事处,也是为了沈阳建设新城服务。”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说道。昨日,记者采访到了沈阳市苏家屯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他表示:“苏家屯区7镇变成街道办事处后,这些屯镇的居民就可以享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医疗保险、低保等方面的待遇。同时,镇变成街道以后,苏家屯政府在招商建设等方面都会得到很大的便利。同时,苏家屯区7镇变成街道办事处,也证明了苏家屯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沈阳市城市化规模的扩大。”土特产品
蛋雕,苏家屯区白清寨乡蛋雕颇具特色。蛋雕艺术来源民间民俗礼仪彩蛋艺术,进而发展为蛋壳雕刻艺术,所用的工具是优质锐利印石篆刻刀。蛋雕发展到现在已经有映雕、镂雕、浮雕、饰雕以及组合雕等几种表现方式。远在明清时期,民间在喜庆婚娶、祝福庆寿、喜得贵子时,为图吉祥如意,就有了赠送红鸡蛋的习俗。当时在京城一带更是流行此风,而且用量也相当可观。于是就有一部分人摆摊设铺,专门卖红色染过的鸡蛋,称其为'彩蛋'。后来,商贩们又在彩蛋上画些花鸟、鱼虫、脸谱等图案,以图生意兴隆。经过多年演变,彩蛋工艺逐步提高,最后,终于形成了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艺术珍品---蛋雕艺术品。蛋雕作品种类繁多,有人物肖像、花鸟鱼虫、京剧脸谱、诗文字画,主辅相衬十分得当,惟妙惟肖斗艳争芳。例如“人物肖像”蛋雕,从古代帝王将相到现代名人,个个形象逼真,活龙活现;在“奔马图”蛋雕中,色调鲜明栩栩如生,酷似一幅徐悲鸿的奔马图画呈现在您的面前,使您如醉如痴;在“花鸟鱼虫”蛋雕中,蝈蝈鼓翅飞鸣,花草迎风滴露,花香鸟语,金鱼戏水,定会使您心旷神怡;在“诗文字画”蛋雕中,正面刻有诗人肖像,背面刻有妙语诗文,又将书法融汇其中,可谓人物、诗文、书法融于一炉,如贮百宝,使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葫芦雕:苏家屯区白清寨乡葫芦雕工艺品颇具特色。刻葫芦,顾名思义,是在葫芦上刻字雕画,使其成为供人欣赏的葫芦艺术品。葫芦雕是一种立体艺术,而刻葫芦则不是,全是在葫芦表面上作文章。有的还创作出仿水墨、写意的名家山水画作品。葫芦雕刻。可分为两种:葫芦雕和刻葫芦。葫芦雕区别于其他葫芦器的主要特征是既非单纯的范制,也非单纯的雕刻,而是将范制、雕刻、火绘、拼接组合融为一体,成为一门综合的葫芦器工艺。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苏家屯区地处辽东丘陵辽河、浑河过度带上,东部为低山区,中部为丘陵,西部为平原,土地肥沃。马耳山位于苏家屯区姚千户镇南部,为千山余脉,主峰海拔330.8米,是沈阳南部最高峰。其山势险峻,切割深度达15米以上,山脊窄而长,多支沟谷伸向峰额,谷宽不逾10米,谷长达300—1000米,谷内植被茂密,十分深幽。山上有落叶阔叶林、刺槐林、栎树林等二十余种原生植物。气候特点:苏家屯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的季风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冷同期、光照充足、降雨集中。年平均气温8℃左右,最冷是1月份,最热是7月份。年平均降水量为659.6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498.4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7%。
水文状况:苏家屯区有浑河、北沙河、十里河、柳沟河,均属辽河水系。河流横贯东西,境内流程共149.5公里,流域面积759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苏家屯区东部山区蕴藏石灰石、铁矿石、棉石、花岗石、王音石、沙石板。中部黄土丘陵有烧制砖瓦的粘土。北沙河的沙子储量也很大。西部平原地下有丰富的优质焦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其优越的自然经济环境,为苏家屯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