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什库尔干县地图
塔什库尔干县相关地区地图:
地理位置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所辖的一个自治县。喀什地区位于祖国西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在东经73°20’至79°57',北纬35°20’至40°18’之间。东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北与阿克苏地区柯坪县、阿瓦提县相连,西北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阿图什、乌恰、阿克陶县相连,东南与和田地区皮山县相连。喀什地区的西南部与三个国家接壤:西部与塔吉克斯坦相连、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壤;三国边境线长388公里。用边邻近国家还有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度等。全地区而积14.16万平方公里,地势是西、南、北三面环山,东面朝塔里木盆地开口。地形可分为平原、高山高原区。天然地形可分三级:一、南部高原地区为一级。靠南有横贯东西的喀喇昆仑山,靠西有西高东低的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高度征4000米以上。此区川势险峻.沟堑纵横、多悬崖绝壁和冰川省山。二、内高山向下原过渡的丘陵地带为二级。海拔高度在1500一3000米之间,个别地方长有原始森林。三、环绕在盆地边缘的冲积平原地带为第三级,海拔高度为lOOO—1500米之间。地势出西南向东北倾斜,略有起伏。我们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位于新疆南部、帕米尔高原东部、喀喇昆仑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慕士塔格峰山脚下的一方神奇土地。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全县人口3.2万余人,与周边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三个国家接壤,边境线长888.8公里,是我国国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唯一的塔吉克自治县县城塔什库尔干镇距乌鲁木齐1765千米。
行政区划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辖2个镇、11个乡(包括1个民族乡):塔什库尔干镇、塔吉克阿巴提镇、塔什库尔干乡、塔合曼乡、科克亚尔柯尔克孜族乡、提孜那甫乡、达布达尔乡、马尔洋乡、瓦恰乡、班迪尔乡、库科西鲁格乡、布伦木沙乡、大同乡。县境内有麻扎尔种羊场、巴扎达什牧林场、牛奶场、布候依吉拉甫农场。县人民政府驻塔什库尔干镇。塔什库尔干镇代码:653131100辖3个社区:喀什尕勒社区、库纳巴扎社区、英协海尔社区。塔吉克阿巴提镇代码:653131101辖4个村委会:1村、2村、3村、4村。
塔什库尔干乡代码:653131200辖6个村委会:瓦尔希迭村、托格伦夏村、库孜滚村、萨热吉勒尕村、色日克塔什村、塔合曼乡村。
塔合曼乡代码:653131201辖4个村委会:萨热拉村、白尕吾勒村、拜什库尔干村、喀依那尔村。
提孜那甫乡代码:653131203辖3个村委会:提孜那甫村、曲什曼村、兰杆村。
达布达尔乡代码:653131204辖4个村委会:达布达尔村、阿特加依里村、热斯喀木村、波斯特多克特村马尔马尔洋乡代码:653131205辖4个村委会:迭村、努什墩村、皮勒村、布候其拉甫村。
瓦恰乡代码:653131206辖5个村委会:库热格村、夏拉夫迭村、夏布孜喀拉村、昆玉孜村、库尕丹村。
班迪尔乡代码:653131207辖3个村委会:坎尔洋村、波斯特班迪尔村、新迭村。
库科西鲁格乡代码:653131208辖4个村委会:瓦窑本村、喀玛如孜村、其如克同村、吉勒给提村。
布伦木沙乡代码:653131209辖2个村委会:达乌来特迭村、瓦里迭村。
大同乡代码:653131210辖4个村委会:阿依克日克村、阿克托尕兰干村、库如克兰干村、小同村。
科克亚尔柯尔克孜族乡代码:653131202辖2个村委会:科克亚尔村、谢尔乃普村。
麻扎尔种羊场代码:653131400
巴扎达什牧林场代码:653131401
牛奶场代码:653131402
布候依吉拉甫农场代码:653131403
特色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边境县,喀什地区辖县。位于帕米尔高原南部,多为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原。西北部与塔吉克斯坦接壤,西南部与阿富汗的瓦汗走廊毗连,南与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区)为邻。面积5.24万平方公里,人口2.5万,80%为塔吉克族。县府驻塔什库尔干镇。塔什库尔干原意为石头城。中国史书称帕米尔为葱岭,以产野葱得名。西汉以来,葱岭即为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现在有起自喀什、中经塔什库尔干至巴基斯坦的中巴公路。汉代西域诸国中的无雷,公元2~3世纪的渴盘陀,其中心均在塔什库尔干河谷中。唐朝在此设葱岭守捉,为安西都护府下的边防单位。北宋时期葱岭属西州回鹘,南宋时期属西辽,当时的撒里桓城亦在塔什库尔干河谷中。元代称色勒库尔,为撒里桓的转音。明代为叶尔羌汗国的一部分,当时河谷中已有许多村落。清乾隆年间设色勒库尔回庄,清末取汉蒲犁国名设蒲犁厅,1912年改为蒲犁县。1954年7月24日成立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县境高山峻峙,东南边界上的喀喇昆仑山,其主峰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为世界第2高峰;北侧的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被称为冰山之父。县城位于塔什库尔干河宽谷段,亦称塔合曼盆地,海拔3050~3100米。年均温1.6℃,11月~翌年2月均温为负温,7月16℃;谷地位于雨影面,年降水量仅70毫米。高原气候寒冷,冬季漫长,无夏季。空气稀薄,紫外辐射强烈,能抑制植物茎的生长,草短而密,营养丰富。高寒环境形成若干与之相适应的优良动物品种,如塔什库尔干肥臀羊于夏季草多时,在臀部蓄积大量脂肪以供冬季缺草时消耗;高寒多山环境也形成一种能爬坡、喜低温干燥的山羊,产奶多、肉质好、绒毛细软(市场上称为开司米,与克什米尔对音)。著名野生植物有紫草、青兰、雪莲。图书信息
基本信息:书名: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概况,作者:《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概况》编写组编写,出版社:民族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7-1,ISBN:9787105086801,开本:16开,定价:20.00元内容简介:本书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记录了中国55个少数民族从起源至21世纪初的历史发展进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荟萃了大量原始的、鲜活的、极其珍贵的资料,是一部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大型综合性丛书,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出版工程。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为了摸清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状况,抢救行将消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1953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民族识别调查,1956年又开始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图书目录:第一章地理环境,第一节自然环境,一、地理位置,二、地形地貌,三、气候,第二节物产资源,一、水资源,二、土地资源,三、生物资源,四、矿产资源,第三节人口与民族,一、人口,二、民族,第四节行政区划,第五节名胜古迹,一、名胜,二、古迹,第二章历史沿革与社会变革,第一节历史沿革,第二节人民政权的建立,第三节土地改革和民主革命,一、减租反霸运动,二、农村土地改革,三、牧区民主改革,四、抗美援朝,五、镇压反革命,第四节社会主义改造,一、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五节改革开放,一、农村、牧区体制改革,二、企业体制改革,第三章民族区域自治,第一节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建立,第二节自治机关建设,一、建立和组成,二、大力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第三节法制建设,一、建立健全司法机构,二、加强法律学习培训,三、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四、不断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第四节民族关系,第五节人民生活,第四章农业,第五章工业,第六章交通通信,第七章财政金融,第八章贸易,第九章旅游,第十章对外开放,第十一章社会事业,第十二章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大事年表,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