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西电子地图 > 梧州市地图 >
藤县地图
藤县相关地区地图:

交通状况

藤县境内河流纵横,有珠江主干流浔江贯串其间,还有其支流北流河(绣江)、蒙江河。藤县历来为水路交通枢纽,江河北可经梧州的桂江、漓江过灵渠,入湘江通长江水系;西可溯江达南宁、柳州;东可通粤港澳;南可溯北流河(绣江)上陆路再顺南流河到达南海、交趾国等,沿浔江、北流河曾有赤水、禤洲金鸡、双竞、窦家等水路驿站。是中原通往海南、越南的要道,京官商贾,文人骚客多有往来,这条水路历史上称做“水上丝绸之路”。南梧二级公路以及321国道从境内通过,在建的南广铁路则通过藤县境内。浔江径流县境74.3公里,水运客货轮可上通贵港、南宁、柳州,下达梧州、广州直至港澳。港口码头、公路、铁路等交通项目加快建设,逐步形成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4.94亿元。洛湛铁路藤县段建成通车,结束了我县不通铁路的历史;南广铁路、贵梧高速公路藤县段加快建设;梧州港赤水圩作业区码头5个泊位及进港一级公路已建成使用;藤新、藤容、潭太二级公路,同心、平福、大黎、和平、象棋等通乡镇硬化路以及县城东、南、西三条进城道路等项目的建成,使全县新增二级公路130多公里。同时,总投资近2亿元,总里程达900多公里的通村公路建设项目已有526公里建成,城乡交通状况明显改善。

社会文化事业

文化事业繁荣兴旺,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发展。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农村教育“两基”攻坚目标提前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中小学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藤县中学、藤县第一中学为县内重要高中。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7.6%以上。县内有藤县电视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保护得到加强,“狮舞”已通过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公示,水上民歌、牛歌戏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人口保持了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5‰以内。

历史沿革

藤县历史悠久。1963年广西博物馆文物工作队来藤县进行田野考古,共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物10多处,证明距今约1万年至4千年前已有人类活动。秦以前藤县属于百越地,即众多部落聚居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始划入秦朝的版图,属南海郡辖地,郡治番禹,即今广州。秦末汉初,赵陀在南方建立南越国,藤县属南越国。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平南越,置南海、苍梧等九郡,今藤县为猛陵县地,属苍梧郡。三国时代(公元220年一280年),今藤县属吴国辖地,区城仍是苍梧郡猛陵县地。晋穆帝升平五年(公元361年),分猛陵县地设置安沂县,后因地盈宽广,晋安帝义熙中,分安沂县地置夫宁县,同属永平郡。南朝梁代改安沂县为安基县。当时的夫宁、安基仍在今藤县县境。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永平郡。十年(公元590年)置石州,十二年(公元的591)宁县为永平县。十二年(公元592年)改石州为藤州,这是藤州得名之始。十九年(元599年)增置隋安县、淳民县,均为藤州辖地。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藤州复改为永平郡,统辖永平、安基、隋安、淳民等县,郡治永平县。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萧铣据南方称帝,国名梁,永平郡归属梁国。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平萧铣,废永平郡复置藤州,州治永平县。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年一960年),今藤县地初属楚国,公元917年后归属南汉。藤县境内分为镡津县、义昌县、感义县、宁风县。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废宁风、感义、义昌三县,并入镡津县,属藤州。元代,今藤县仍称镡津县,属藤州。藤州这时基本上确立了今藤县地理区域。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撤销镡津县,并入藤州。十年(公元1377年)降州为县,命名为藤县,属梧州府,这是藤县得名之始。清代仍为藤县,属梧州府,归广西行省管辖。民国时,藤县先属苍梧道,后属梧州区。解放后,藤县属广西省梧州专区。1949年全县有88709户,38.49万人。1950年2月,全县划分为6个区29个乡、2个镇。1951年2月划分为12个区。1951年5月划糯们归岑溪。同年7月,梧、郁专区合并改名为容县专区。1953年3月,划三堡区归岑溪县,全县设166个乡、3个镇,区为县派出机关,共10个区;乡镇为一级政权组织。1955年5月第一至第十区依次改名为城厢、赤水、浪南、大坡、大黎、象棋、金鸡、天平、渡江、太平区。1958年1月1日撤区并乡,全县划分为44个乡;保留大黎区(辖8个乡)、太平区(辖11个乡)。同年5月撤销区,全县调整为31个乡。1958年7月,原梧州专区恢复,藤县属辖区内。8月撤乡镇,成立12个人民公社。1959年4月后,分出18个人民公社,下设生产大队。1960年,全县有104634户,人口423372人。1961年5月,全县划为6个区,区辖42个公社(称中等公社),公社辖684个大队。1962年10月,全县划为14个区、1个镇,区设乡,乡社合一,每乡一社(小公社),共200个小公社。1964年人口普查有人口453995人,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千米117人。1968年11月改区为公社,乡改称大队。1969年8月,从城关分出白沙,金鸡分出新庆,大黎分出宁康,垠南分出同心,藤城镇改称藤城人民公社,共19个公社。1971年11月,梧州专区改称梧州地区。198O年8月,太平公社又分出太平镇公社。1982年有125466户,672312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70人。1984年8月,南安公社分出赤水。月,各人民公社改称乡、镇。11月,白沙改称津北乡。1987年月,太平乡和太平镇合并称太平镇。1990年有人口772357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96人。1997年城关乡改称潭东镇,新庆、同心、津北、东荣乡改称镇。同年4月,隶属梧州市。(以上根据“梧州市政府网站”等资料汇总),2001年,全县辖藤城、南安、浪南、津北、金鸡、象棋、同心、岭景、新庆、天平、漾江、和平、太平、古龙、东荣、大黎、潭东17个镇,赤水、宁康、平福3个乡;行政村266个,居民委员会13个。2002年4月,南安镇与赤水乡合并,设立塘步镇,至此,全县辖17个镇,2个乡。总户数229326户,总人口927847人。2009年,藤州镇调整,至此,全县辖16个乡镇,总人口96.5万。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自然资源

藤县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钛铁、黄金、重晶石、花岗岩、铅锌、硅等20多种,钛矿贮总储量约2150万吨,高岭土总藏量约6.7亿吨;森林覆盖率达70.3%,林木蓄积量达739.8万立方米。农副产品和畜牧产品丰富,无籽西瓜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量25万吨;香芋种植面积1.5万亩,总产量约2.5万吨;粉葛种植面积1.6万亩,年产粉葛约3万吨。西瓜玉桂、八角、松脂、蜜柚、优质谷成为了藤县主要的农业经济支柱,全年西瓜15万吨,玉桂5万吨,名优水果5.5万吨,松脂3.5万吨,优质谷37.4万吨。1997年挤身于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百强县之一,同时,又是全国商品粮食基地县,全国十大松脂生产基地,2000年荣获“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全国绿化百佳县”称号,并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名优特经济林玉桂之乡”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晚熟江口荔枝生产基地”。藤县水利资源丰富,已经拥有中小型发电站21座,装机容量31.62万千瓦,年发电量12455万千瓦时。

旅游资源

藤县旅游资源丰富,在县城有古藤八景、东山美景,吸引了不少名人墨客到此吟诗赋咏。重要景区包括百里浔江画廊景区、禤洲岛、袁崇焕故里、太平狮山景区、石表山国家4A级风景区、明湖景区、蝴蝶谷景区、罗漫山景区、石马山等等。藤县曾有光华亭、江月楼、孔庙、李卫公祠、水月阁等亭、楼、庙、阁30多个。现有龙母庙、浮金亭,纪念苏东坡的访苏亭,纪念冯京的三元亭、袁崇焕宅基地和纪念碑、纪念太平天国四王的四王亭、太平镇二帝与义学庙、都坡文昌塔、福隆庄、东养民居、授三公祠、朱家宗祠、菊魁亭、山伯和英台庙等古迹。藤县出土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物10多处,战国兵器铜钺、汉代四神规矩镜、代表中国铜鼓八种类型之一的国宝东汉冷水冲铜鼓、东汉南北朝古龙窑址、南朝古墓、鸡谷山隋猛陵墓、国宝唐代瑞兽鸾鸟葡萄镜、唐代灵济寺与园雕石佛、可与同期景德镇瓷器媲美神秘湮灭的宋代中和窑址、重修李卫公祠碑等重要的文物古迹。自宋代和元朝以来就负盛名的东山月夜、石壁秋风、赤峡晴岚、剑津春涨、鸭滩霜籁、龙巷露台、登屿耸环、谷山列障的藤州八景被收入明代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中,宋代绍圣四年(1135)至清嘉庆21年(1817)700多年间,留下吟咏藤县的诗词有100多首。
东山美景:东山,坐落在北流河与浔江交汇处的东岸,这里风景秀丽,是古代名人墨客爱到游览的地方。西面北流河的山腰有“访苏亭”,半山建有“浮金亭”古代山上还有广法寺、卫国公祠、慈圣寺、文昌阁等,据说这些古建筑雕梁画栋、经阁飞檐,蔚为壮观。这是藤州八景之一。又名“东岗霁月”或“东山夜月”。于1985年在山顶立碑李振亚烈士石雕像后修建花岗岩石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山的西南修有水泥右阶直通山顶;东南壁有公路,汽车可通山顶。古时东山藤罗密布,古树参天两面沿江,一面临城景区秀美,不少名人留下赞颂隹作。苏元代黄克忠《浮金亭记》“余观古藤形胜,在东山一景。绣江经其下,镡水溱其东,春水既溢,秋波未息,自川之东望之,山势陆然如浮玻璃,苍烟乔中、斜阳古道,空实相映,过田成色者皆是也”。苏轼诗云“……系舟藤城下,弄月镡江滨,江月夜之好,山云朝朝新”。
太平狮山:又名狮山,位于太平镇东南5公里,距县城60公里。属丹霞地貌,面积为65平方公里,有不同形状的山峰数十个,最高峰为岑山寨,海拔519米,其余多为300~400为。北面的峰峦由东南向西北呈“一”字形,与桂林梧州公路平行,沿公路可清晰看到狮子顶,双石峰观音坐莲,三叉石岑山寨等山峰。太平石山主要以岩、峰峦形成不同特色的洞窟、峰模、飞禽、走兽、人物各种自然景观,千姿百态,加上山溪流水,飞瀑高悬,野果花山,终年不断,阴雨睛雾,四时变化,加上各景点美妙神话传说,更添石山的风采和魅力。太平狮山自治区区级首批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森林公园。
石表山国家4A级风景区:位于广西东部的梧州市藤县境内,总面积约15.8平方公里,处在珠三角经济圈和北部湾经济圈的交汇点,距梧州市仅88公里,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包括原生态水域景观、沙滩景观、丹霞地貌景观、历史人文景观、田园村落景观等,是丹山、碧水、沙滩、翠竹、村落组合完美的地方,是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规划为集休闲、度假、揽胜于一体的天人合一山水诗画景区,具有较高的观赏游憩价值。景区坐落的象棋镇道家村是历史名村,隋唐以来,历朝均在此设立驿站,现村中尚存多处文物古迹,隋时护城河、唐时通济桥、清时福隆庄等仍保存良好。明澈的河水、洁净的沙滩、深幽的峡谷、青葱的竹林、神秘的山寨、鬼斧神工的丹霞景观、古朴天成的村落,融合了自然的钟秀、文化的气韵和历史的沧桑,使得整个景区独具特色,魅力无穷。景区资源实体体量巨大,疏密度优良,元素组合度高,互补性强,可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据考证,景区内有四级旅游资源4处,三级旅游资源37处,二级旅游资源58处,一级资源16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多达43种,达到了Ⅰ级标准。2007年以来,石表山景区被评为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梧州市十大好玩景点之首。
禤洲岛:
禤洲岛:藤县塘步镇禤洲村委会驻地,位于珠江主干流浔江上,北回归线从岛上经过。距藤县县城约10公里,距梧州市70公里,岛长5公里,宽1公里,全岛5500多人,是广西内河第二大岛。岛上四面环水,环岛皆竹,岛中央是一片片的绿色经济作物。岛北面,是一片银色的沙滩,沙滩与河水相接处,突兀着一片嶙峋的礁石。这优美的环境,令游客兴致勃勃,岛上一棵广西最大的千年木棉树,更令游客兴奋不已,他们走到树前,兴奋地拥抱这棵“英雄树”,量它的树径,在它面前合影。岛上还有著名的东方狮王------禤洲农民狮队,是抗日名将石化龙(云飞)将军(台儿庄战役兵站司令)的故里。禤洲是经济作物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果菜飘香,尤以黑皮冬瓜最为著名,年产黑皮冬瓜500多万斤。还有禤洲橙、禤洲蔬菜、禤洲荔枝等经济作物闻名遐迩。在梧州沿江一带有“肥不过禤洲”之说。岛内民风淳朴,有2004年获得马来西亚云顶杯世界狮王争霸赛冠军和“东方狮王”美誉的农民舞狮队。
袁崇焕故里:位于藤县天平镇新马村位于绿水环绕的浔江边,距南宁至梧州二级公路18公里。这个村原名叫白马莲塘村,后来为了区别平南县白马村改成现在的村名。新马村榕树成荫,风光秀丽,有袁崇焕纪念碑、袁崇焕手植榕、宅基地、莲花柱石墩、喂马槽、河滩跑马场,还有袁崇焕祖父袁西堂、父亲袁子鹏墓、袁妻跳江石等,以及何家祠堂、开明中学、莲花井,还有一群古色古香的建筑、青石板路面和散落房前屋后雕刻精美的石条、石墩等众多文物古迹。袁崇焕纪念碑是1942年全国抗日战争在艰难的相持阶段,藤县人民群众为了缅怀爱国民族英雄袁崇焕,唤醒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抗击日蔻侵略的决心而建起来的。原来碑上刻有县长何杞颂扬袁崇焕英雄事迹的对联:“一塔表孤忠、白马江边留胜迹;千秋传信史、幽燕城下想英风。”原来的袁崇焕纪念碑在1958年被毁。1982年县人民政府重新修建,碑高10米,碑上雕刻有袁崇焕简要事迹。“明师袁公崇焕故里”的碑文是藤县古龙镇人、已故的曾任广西人民政府副主席、广西政协副主席、著名的历史学家莫乃群题写。莫乃群写有赞扬袁崇焕的诗句:“故里丰碑意倍亲,辄从爱国识忠臣。辽东战守筹三著,天地安危系一身。河山赖有英雄气,长使风光物色新。”,2006年1月11日,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令狐安敬仰袁崇焕的英雄事迹,来到袁崇焕纪念碑前赋诗《谒袁公故里》。诗中写到:“金瓯难补庙堂昏,独守孤城几栋臣。宁远报捷才具显,平台奏对智谋深。蜚言成虎和悲咽,柴市磔身带忿吞。众喙漂山多冤死,每读明史欲断魂。”
蝴蝶谷:位于梧州市藤县琅南镇黎寨村,距梧州市区48公里(其中二级公路40公里,村级公路8公里)约一小时车程,小车可直达蝴蝶谷景区门口。蝴蝶谷景区门口设有同时可以容纳200辆小车的停车场和篮球场,景区内拥有桂东南地区最大的由十多处天然瀑布形成的瀑布群,以及落差最大、最刺激的深谷冲浪环境。漂流落差230多米,全程水路3.8公里约2.5小时。蝴蝶谷景区内设有:特色农家宴、木屋住宿、深谷冲浪运动、山顶湖垂钓、烧烤场、森林探险等(人工温泉谷在开发中)。林间随处可见飞舞的蝴蝶、古树参天、碗口粗的古藤缠绵、溪水青绿冰凉。蝴蝶谷漂流途中滩险水急、十多处银流飞泻的瀑布、高速滑道峰回路转,定会令您在有惊无险的强刺激中尽情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狂野感受。自然、生态、快乐、刺激。完全令您流连忘返!
罗漫山风景区:位于藤县天平镇境内,南梧二级公路从北侧山脚经过。从山脚到藤县县城20公里,至县内主要风景区太平狮山35公里,距梧州市70公里,距广西佛教旅游圣地桂平西山75公里。罗漫山公路在天平镇政府驻地与南梧二级公路连接直通罗漫村,全长3.5公里均为混凝土路面。罗漫山面积20平方公里,最低海拔35.4米,最高海拔(主峰大王顶)450.2米,罗漫山一山独秀,罗漫村小高原面积5平方公里,海拔均在380米以上。罗漫山风景区划分为九个景区,分别为接吻石景区、狮子尾景区、云沙爽景区、王公堂景区、皇帝地坪景区、丹竹洞景区、环村景区、大浪口景区和打豹狩猎景区。罗漫山风景区是在县镇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村民集资兴建的。成立于1997年,是以自然生态保护为特色的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游乐为一体的游览风景区。
四王故里:藤县大黎是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忠王李秀成、英王陈玉成、来王陆顺德、侍王李世贤等四王的故里。太平天国在金田村起义,后挥军北上,从平南进入大黎。李秀成、陈玉成和李世贤等参加了太平军。四王骁勇善战,成为天国后期的支柱。藤县还涌现有扶王陈德才、潮王黄子隆、佑王李远继、扬王李明成、广王李恺顺、然王陈时永、宗王李尚扬、成王陈聚成、誉王李瑞生等共13个王。藤县县城也有一处四王亭。位于大黎街西侧400米的古丝社,是一块3000多平方米的草坪,当中一棵古榕,有小溪从树下经过,周边田园风光绚丽多姿。传说,四王曾招集大黎太平军在此进行拜上帝活动,拜得大旗自动升起,人们称此地为“拜上帝坪”。现已规划为建大黎四王亭地址。大黎座落在梧州的西北面,与蒙山、平南、金秀县相邻,区域独特,是藤县最边远的山区镇,全镇总面积299.8平方公里,聚居着瑶、汉、壮族共4万多人。大黎镇民间筹资集资建成了四王纪念馆、四王史绩陈列馆、四王故里牌坊,完成四王纪念亭的征地和奠基。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资金200多万元开发旺官小区,建设四王旅游商业一条街,加快发展旅游相关产业。同时,该镇正在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通过招商引资建设四王森林公园(位于镇东南约15公里的青山顶,海拔779.7米,有一大片原始森林,以枫荷樟、藜、楠等阔叶树为主,古木参天,巨藤遍布,野果甚多,果子狸、黄猄、穿山甲、山猪等野生动物时有出现。泉水飞瀑周边环境十分优美,登之如临仙境。镇东北约5千米处有一地名猪头界,山险林密,当年太平天国大部队从此隐蔽经过直取永安州。此山界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漫山野果,宁静清幽,游人探胜乐而忘返),开发天然泳场和漂流等项目。

经济状况

工业属资源加工型工业,主要产品有钛白系列、林化产品系列以及陶瓷、铅锌矿、铝材、胶合板、电器等。近两三年的发展,形成了钛白、陶瓷、林化、电器、修造船五大支柱产业。其全县钛白粉3.5万吨,松脂3.5万吨,松香2.7万吨,松节油0.39万吨。钛品、松香、桂油是藤县主要出口商品。藤县工业园为自治区级A类园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46.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8.2亿元,年均增长13.7%;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4185元。全县工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42.6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163亿元,年均增长30.8%;工业增加值由12.86亿元增加到56.4亿元,年均增长24.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3.93亿元增加到41.6亿元,年均增长55.3%;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5年的1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96.2亿元,五年累计完成投资227.9亿元,年均增长47%,是我县历史上项目建设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的时期。2007年县域经济全区综合排名由2006年的72位晋升到37位,获县域经济进步奖;2008年又晋升到第4位,获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2009年获广西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县一等奖。新型工业化扎实推进,工业主导地位更加巩固,产业体系逐步完备,工业集中区建设不断加强。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14家。最近五年来,累计引进工业项目217个,合同投资总额178.98亿元,形成了以新中陶陶瓷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达产后年产值达300亿元的陶瓷产业;以金茂钛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达产后年产值达15亿元的钛品化工产业;以富华管桩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达产后年产值达10亿元的加工制造业;以高清铝型材厂为代表的达产后年产值达5亿元的铝制品产业;以悦生电气公司为代表的达产后年产值达3亿元的五金家电产业;以金鸡水利枢纽为代表的达产后年产值达2亿元的能源产业等。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县工业集中区成功列入自治区A类园区管理,梧州市陶瓷产业园中和集中区列入自治区27个重点园区之一,2010年县工业集中区产值达16.2亿元,创历年新高。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石表山4A级景区成为梧州对外宣传的名片,旅游业已成为我县经济新的增长点。2010年第三产业产值达到22.7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12.7%。产业结构在优化升级中实现重大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42:35:23转变为2010年的24:57:19,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藤县名人

藤县得浔江、绣江之秀,群山之灵,历来人才辈出。据统计,自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始创科举制度起,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在这1300多年的历史中,藤县曾先后出了状元1人,进士22人。古代曾出了状元1名,进士22名,举人233名。古代有在西江流域、粤港澳流传甚广,有功于国、有德于民,以“利泽天下”为最高理想,受万民敬仰的龙母;唐有广西第一名进士李尧臣(唐太宗赐其里门为“登俊”);五代有志气高洁的诗人陆蟾;宋代有被仁宗皇帝赐名“明教大师”的中国著名高僧契嵩、“三元及第”状元冯京;官至国子监祭酒的李用谦、李奉政叔侄,明代喻汉兄弟第次登科,明末民族英雄、爱国名将、军事家、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督师袁崇焕;清代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四王李秀成、陈玉成、陆顺德、李世贤,著名诗人苏时学;现代有抗日名将石化龙、革命骁将解放军琼崖纵队副司令员李振亚、史志学家、原广西人民政府副主席、广西政协副主席莫乃群等。
其他名人足迹:汉代大将军马援、唐代大将军李靖、佛学大师鉴真、诗人宋之问,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苏辙、秦少游,明代主持编写《永东大典》的大学士解缙等文武官员、骚人墨客曾到过藤州,留下不少胜迹和诗词文翰。他们怀念藤州,歌颂藤州胜景,民风民俗,丰富了藤州的历史文化底蕴,引领了中原文化的南移,对南方的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县城曾有八贤祠贡奉唐朝大将军李靖,诗人李白、宋之问,北宋苏轼、苏辙,词人秦观,及书法家黄庭坚,南宋吏部尚书李光等经过藤县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