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西电子地图 > 百色市地图 >
田东县地图
田东县相关地区地图:

行政区划

田东县辖9镇1民族乡,总人口4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27万人,全县有壮、汉、瑶、苗等19个民族,其中壮族329117人,占总人口的85.2%,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
行政区划一览(根据当年广西行政区划代码整理)
平马镇辖:广场、油城、文教、古城、城西5个居委会;牛行、游昌、升太、四平、合恒、靖逸、百谷、小龙、上法、合乐、东达、百林、子安、怀民、梅桑、梅宁、新乐17个行政村。
祥周镇辖:布兵社区居委会,祥周、祥周、百银、甘莲、九合、新州、中平、百渡、仑圩、联福、联合、联雄、康元、那达﹑保利、模范、睦群、民安、驮仙、陇造、均宁21个行政村。
林逢镇辖:祷午社区居委会、林逢、平洪、桥礼、林逢、英和、和同、林驮、东养、德利、保群、公靖、檀河、福兰、永隆、关国、进化、平孟、那单、凤球、民族、那来21个行政村。
思林镇辖:坡塘社区居委会、思林街居委会;思林、可恒、坛乐、选赞、百笔、内油、良余、东龙、英竹、定阳、广养、林秀、真良、龙邦、三百、新圩、兰芳、江山、同梅、那都、那定、那雅、龙要、丰马、双燕、龙冲、立丰、新隆28个行政村。
印茶镇辖:印茶、那板、新建、僚坤、龙马、龙贵、百城、立新、巴麻9个行政村。
江城镇辖:江城、果柳、那蒙、桑洞、架龙、云林、大诺、供固8个行政村。
朔良镇辖:朔良、巴鲁、那腾、那娄、那加、周洪、六羊、定坛、灵龙、义合、南立、元色、杏花、百敏、宝达、群敏16个行政村。
义圩镇辖:义圩、班龙、安东、朔晚、那荷、东冠、世木、甲芬、六一、福旺、符桃11个行政村。
那拔镇辖:那拔、六洲、那练、平王、六柳、福星、坡洪、六鲁8个行政村。
作登瑶族乡辖:登高、大板、训信、新安、石湾、陇接、敬布、三陇、陇桃、坡教、平略、陇那、巴立、梅林、陇祥、驮瓜、坡圩、江那、新发、陇穷、摩天岭21个行政村。

名优特产

田东特产丰富,以“八香”系列而闻名,下面一一介绍:
1、田东香米:广西“田东香米”产于百色市田东县,属田东县“八香”系列农业特产之一,是田东县农业局于1993年育成的感温型常规迟熟籼稻品种,为香型优质稻米,由于广西右江河谷盘地得天独厚的土壤、无污染水源及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孕育了其优良的品质和特性,是田东县无公害农产品之一。据测定,其蛋白质含量为10%、粗脂肪2.67%、总淀粉78.66%,蒸煮时有清香味,享有“一家煮饭全院香”的美誉,饭粒完整,透亮有光泽,软而不粘结,冷后不结硬,饭用口感特好。广西“田东香米”经国家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广西区农科院中心实验室进行米质性状分析,达国家一级优质籼米标准,是目前广西唯一全部指标达优质谷标准的水稻品种,在1999年举行的广西优质稻米评比中,被广西区优质米评定委员会评为全区第一名,故称“广西第一米”。全县晚稻香米产量达5万吨。由于田东香米被广西优质稻米评定委员会评为“部颁一级优质米”,因而吸引了不少外地客商前来采购,产品远销区内外,供不应求;田东最大的香米加工厂福东香米加工厂每天加工厂出售香米46吨,远销广州、香港等地。作为田东县重点发展的特色农业品牌,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科研部门”的生产模式,逐步形成产业化生产经营;实施香米提纯复壮技术工程,全面保证香米品质。同时大力发展香米加工,开办大型香米加工厂,注册有“合祥”牌、“福东”牌香米。目前种植香米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项目
2、田东香蕉:田东县香蕉种植历史悠久,在清朝时代田东已有种植香蕉的记载。农民对香蕉生产具有丰富的技术和经验,由于田东香蕉主要种植于右江河谷一带,因此,清甜、个大、口感好、耐运输是它的最大优点。长期以来,在全国各地有比较稳定的客户,已初具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服务网络雏形。近年来,田东县委、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大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右江河谷“一无台风,二无霜冻”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多渠道引进外商和扶持本地经济能人、种植大户大力发展香蕉生产,利用好田好地大种优质香蕉,形成了外商、个体老板和农民一起上的香蕉生产格局。到2001年全县香蕉种植面积已达8.6万亩,投产面积4.2万亩,产量4.7万吨,产值5000多万元。亩产最高达到4000多公斤,亩产值4000多元,亩纯利润2500元。2002年田东县香蕉面积预计达到10.6万亩地,投产面积5.5万亩,总产量6万吨,总产值6600多万元,仅香蕉一项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80多元。田东县的香蕉产品主要销往重庆、成都、武汉、北京、大连、云南、贵州等省市,享有较高声誉。目前,田东县拥有三家香蕉组培苗公司,年育苗量达800多万株,产品畅销云南、海南、南宁、百色等省市,深受广大蕉农欢迎,主要培育的香蕉品种有威廉斯和巴西。
3、田东香茶油:田东农业名特优产品“八香”系列之一田东香油,是从产于自然界的油茶果提炼出来的植物油,是一种高品位、高营养价值的纯天然绿色食品,自古被誉为油中珍品,历属皇家贡品。油茶树生长于自然环境,是一种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油茶果生产过程不需化肥、农药,是天然“绿色”产品。田东香油,富含人体所需的油酸、亚油酸,其含量高居各植物之首;不含胆固醇,更无黄曲酶素污染。由于不饱和酸含量高,易于人体消化吸收,长期食用能降低胆固醇,抑制和预防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并具有养颜乌发之功效,还可以增加母乳,促进胎儿正常发育,助儿童利气、通便、消化、增强骨骼发育。此外,田东香油只含两种脂肪酸,在十二指肠内分解酵素,产生化学作用,在形成脂肪以前,已被输送到肝脏及肌肉,被水分及碳酸气分解并燃烧,防止内脏及皮下脂肪形成,促进健康减肥。田东香油,香气扑鼻,营养丰富,有益健康,有利保健,人见人爱,人见人买,供不应求。为了满足社会需要,田东县近年大力发展香油生产,油茶树种植面积达20万亩,年产香油860吨。县内有田东增年山茶油有限责任公司,主要注册有增年牌高级烹调食用山茶油。
4、田东七里香猪——桂西小型香猪:田东七里香猪是产于田东县北部“七里区”优良特种土猪,产区分布于田东县北部的义圩、朔良、那拔、祷午等四个镇,清朝时曾是朝廷贡品。“七里区”地处偏远,山高林茂,山青水秀,气候凉爽,污染少,野生植物多,人们养猪喜喂野生饲料。“七里香猪”就是在这样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民族生活习俗的影响下,经过长期近交繁殖及选育形成的。“七里香猪”体型小巧玲珑,身短矮肥,皮薄毛细,成年猪体重在50公斤左右。七里香猪具有皮薄骨细,肉质鲜嫩,软脆爽口,肥而不腻,百食不厌,“一家煮肉四邻香”的特点,是宴请宾朋的上乘佳肴,也是时下兴起的猪肉消费趋势。田东七里香猪年产量达7万头以上,价格便宜,13元/公斤,产品远销区内外。
5、田东那拔香鸭:田东香鸭产于田东县北部山区那拔镇,是那拔镇群众依托发源于巴马县境内的灵岐河养育出来的。具有“实”、“瘦”、“香”、“甜”、“凉”、“脆”的特点:实--鸭肉结实;瘦--皮下脂肪黄而薄;黄橙橙的鸭皮下仅隔一层黄而薄的脂肪,然后是厚厚的瘦肉;香--鸭肉蘸着用鸭血制成的鸭酱吃,细细品尝,满嘴留香;甜--鸭肉皮黄肉厚,吃起来香甜可口,耐人寻味;凉--田东香鸭用河虾、螺等喂养,其肉清凉,多吃也不上火;脆--田东香鸭皮薄,吃起来香脆。近年来,田东县大力发展经济,打造田东香鸭特色品牌,经过建立香鸭基地,扶持重点养殖户,促进了香鸭养殖的发展,现年出栏肉鸭达10万羽以上,已初步形成一项特色产业。
6、田东香芒:田东县历来有种植香芒的历史,香芒是田东农业特优产品“八香系列”之一。田东县于1996年被国家授予“中国芒果之乡”称号。田东香芒主要产于土地肥沃、光热充足,雨热同季,少霜无雪的右江盆地。成熟期在每年的6--9月,主要品种有紫花芒、红象牙芒、青皮芒、桂热82号、金黄芒、台农一号、凯特芒等。田东香芒外型美观、纤维少,肉质细腻、皮薄多汁、含糖量高、味香、品质极佳、耐贮运,是送礼的佳品。
7、香酒:
8、香料:

城乡建设

城市建设:田东县先后实施旧城改造工程、百里文明河谷建设工程、城镇化建设大会战等,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修编通过上级审批。各乡镇城镇总体规划已完成编制。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人民广场建成使用,市政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县城及乡镇集镇街道美化、绿化、亮化进一步提升,全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县城及乡镇小城镇的承载功能和辐射能力明显增强,城市活力不断提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1996年,全县城镇人口9.8万人,城镇化率25.3%;2000年,全县城镇人口11.1万人,城镇化率28.6%;2005年,全县城镇人口11.9万人,城镇化率30.2%。2008年,全县城镇人口14万多人,城镇化率达35.5%。2010年,全县城镇人口16万多人,城镇化率达38.5%。中心城区面积由1996年的6平方公里增到2010年的约15平方公里,人口由6万人增至约14万人,
新农村建设:田东县不断实践,大胆探索有效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手段,找准“抓手”,突出特色,即通过抓“五个一”(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班、一村一会、一村一室)建设,使得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蓬勃开展,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走出一条富有当地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路子。据统计,在群众自筹的基础上,全县近年来整合资金9000多万元建设平马镇四平村、百谷红军村等10个市级试点,建设祥周镇百渡村祥群屯、林逢镇中山新村等73个县级示范点和一批乡镇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形成以河谷乡镇试点村屯为主线,辐射南北两冀山区村屯,点、线、面整体推进的格局。全县83个市、县级试点共完成房屋建设350户,房屋立面改造586户,建成沼气池280座,完成屯内道路硬化15公里,完成绿化面积11500平方米,建村级垃圾收集点6个,建有公共厕所10个、篮球场26个、图书室15个,建设排水排污沟16公里,生态污水处理系统2处,有3个试点村屯还配备了户外路径公共健身设备。各试点村屯人畜饮水、农业灌溉、道路、农村电网、农村综合能源利用、文体教育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逐步配全完善,充分发挥了服务功能。全县83个市、县级试点屯所涉及的大部分村成立“农事村办”服务站,实现市委提出的“八个不出村”的社区化全方位服务。

经济建设

工业发展,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石化、煤炭、电力、制糖、建材、造纸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2007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33.08亿元,增长16.2%。工业增加值占GDP总量达到37.51%;园区建设加快推进,石化工业园纳入《广西工业化“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广西沿海石油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是自治区级的A类产业园区;东海工业园区总体规划通过了专家评审,县政府下文批准同意实施;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200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2.69%,全年共节能9万吨标准煤。2007年全县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新开工项目达50个,续建项目31个,竣工投产项目40个。全年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达42个,超过亿元的项目9个,到位资金达14.85亿元。一批事关田东发展全局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工业项目得到有效推进。2008年,全年500万元以上新建、续建项目97个,竣工投产27个。南华糖业公司二糖厂日榨甘蔗1.2万吨技改扩建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锦江集团一期年产20万吨烧碱和20万吨聚氯乙烯树脂项目、中油广西田东石化总厂年炼油100万吨技改项目、中信大锰公司年产3万吨电解金属锰项目、田德铁路等重大续建项目加快推进。锦江集团年产100万吨化学品氧化铝项目、右江鱼梁航运枢纽、广西登高集团东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00万吨水泥生产线、广西驰程公司田东客运中心等重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尤其是锦江集团年产100万吨化学品氧化铝项目,成为百色市向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献礼工程。园区路网、供水、排水、供电、标准厂房等配套设施日益完善,石化工业园通过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评审。节能减排成效明显。田东电厂烟气脱硫、广西登高集团水泥厂低温余热发电等配套项目相继竣工。全县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32%,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24.8%和14.8%。
农业发展,田东县气候适宜,特产丰富。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丰富,雨热同季,是个巨大的天然温室。主产水稻、甘蔗、芒果、香蕉、蔬菜、木薯、板栗、茶油、香猪、生姜等,是全国芒果之乡、国家糖料生产基地县、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广西第二大香蕉种植基地县和广西主要的南菜北运生产基地县之一。近年来田东“三农”投入明显增加,2007年投入“三农”资金总额达6400多万元,比上年增加2300多万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条件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经济健康发展。2008年,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粮食生产稳定安全,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全年新种竹子5.2万亩,新增甘蔗面积3万亩。预计2008/2009年榨季原料蔗入厂将突破220万吨,蔗农人均收入可达3000元。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18万亩,产量达29万吨。大宗水果生产保持增长态势,香蕉产量达3.68万吨,芒果产量达2.3万吨。肉类总产量完成2.53万吨,增长3.6%。水产品总产量完成1.3万吨,增长1.19%。完成龙须河、德利、东养等一批水库的除险加固,改造新洲等多座电灌站,恢复灌溉面积6000多亩,改善灌溉面积10000多亩,解决农村饮水安全2.6万多人。新建农村公路通达工程126公里。新建改建村部办公楼113个,竣工使用102个。多渠道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4335万元,市、县、乡镇新农村建设试点取得明显效果。第三产业,2007年服务业出现一批新的亮点。以煤炭、石化、建材、农产品等为依托的物流中心开始规划建设;红色旅游、“农家乐”等特色旅游正在逐步形成品牌,横山古寨以建成广西首批汽车旅游营地和自治区农业观光旅游示范点,法律、广告、家政、咨询、商贸、餐饮等服务行业发展态势良好。2008年,引进县外投资项目30个,总投资103.5亿元,到位资金26.8亿元,增长80.5%。其中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12个。成功引进广西运德集团、广西超大运输集团等知名企业启动建设物流中心。全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年完成生产总值7亿元,增长32%。新增个体工商户1485户,从业人员2019人,分别增长4%和35%。新增私营企业60家,注册资金3.4亿元,增加从业人员1411人,分别增长19%、22%和50%。全县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发展到4家,总产值达2.2亿元,增长72.6%,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9.8%。

旅游景区

县境内有敢养岩洞、龙须河风景区、江城八仙山、棋盘滩、响水古营盘、横山古寨、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等,其中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和横山古寨是国家3A级旅游景点。田东地理位置独特,资源优势鲜明,工业要素齐全,农业特产丰富,自古以来为西南通道枢纽,是茶马古道东线起点站和西南重要的商埠。田东,是一片具有光荣革命历史而又神奇的红土地。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踏上右江地区第一步、打响百色起义第一枪的地方,是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所在地,田东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四季常青。在这河川峰岭之间,有着许多奇特的景观和历史遗迹,北部有莲花山、棋盘滩,南有八仙山、龙须河和200万年前古人类遗址,星罗棋布的景点构成了田东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几年来,在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田东县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加大对旅游开发的投入,旅游景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横山古寨旅游景区完成首期开发,红色旅游系列景点得到进一步完善,福星棋盘滩景区正在启动保护性开发。田东将以美丽的山水奇观、神秘的古遗址和浓郁的民俗风情吸引八方宾朋。田东县区位优势,交通便利,旅游环境条件优越。田东拥有数家星级酒店,标间床位达500多个,拥有容纳500人同时就餐的酒店达到4家。目前有四星级酒店祥和大酒店、三星级银座大酒店、东鑫大酒店、帝豪大酒店、穗丰宾馆、东园宾馆(政府招待所)等高级酒店。娱乐、购物场所各具特色。目前,全县正开展“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教育活动,力创轻松愉快、和谐安全的旅游环境。

社会事业

教育:全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中小学校布局趋向合理,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1996年,全县有660所中小学校(含教学点),其中小学623所(含403个教学点),初中31所,高中3所,中等专业学校2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至2000年,全县中小学校整合后减少165所(其中小学减162所,初中减3所);2005年,全县有中小学校282所,其中完全小学156所,教学点93个,初中29所,高中3所,中等专业学校1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十年来,全县教育投入不断加大,通过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基层公共基础设施教育建设、义务教育工程建设、对口帮扶教育等项目工程,全县实现了村村有教学楼的目标。同时实施普及实验教学、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学、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教育等先进教学模式,有150多所中小学装备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网络。1996年,全县小学入学率99.2%,辍学率0.97%;初中入学率94.4%,辍学率3.6%。2000年,小学入学率99.4%,辍学率0.36%;初中入学率97.9%,辍学率1.53%;2005年,小学入学率99.82%,辍学率0.47%;初中入学率97%,辍学率1.85%。1996年,田东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扫盲先进县、幼儿教育先进县;1998年,田东县“普九”工作通过自治区评估验收;1999年,国家教育部确认田东为“两基”达标县;2001年,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授予田东县“全区‘两基’工作先进县”称号。
科技:田东县科技的发展较快,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明显提高。1996年,全县获得专业技术职称人员647人(高级13人,中级233人,初级401人)。“九五”期间,全县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21项,申请授权专利8件,获得科技成果6项,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16项。2000年,全县共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677人(高级17人,中级207人,初级453人)。“十五”期间,全县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25项,申请授权专利15件,获得科技成果10项,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20项。1999~2004年,田东县连续6年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工作)先进县”。2005年,全县共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4915人(高级93人,中级1586人,初级3236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8%。
卫生:全县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县、乡、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不断完善,各乡镇卫生院均有综合业务楼,疫情等医疗信息可通过网络直报。城乡人民医疗保健水平逐年提高。十年间,全县没有重大疫情发生。1996年,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20个(其中县直7个、乡镇卫生院13个),其他企事业单位医疗卫生机构5个,村级卫生室(所)161个。全县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127.02/10万,新生儿新法接生率93.75%,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86.70%。2000年,全县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246.09/10万,新生儿新法接生率98.94%,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90.20%。2005年,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9个(其中县直6个,乡镇卫生院13个),其他企业单位医疗卫生机构4个,村级卫生室(所)166个。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529.95/10万,新生儿新法接生率96.80%,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87.76%。全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93657人。1996~2000年被评为广西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先进县。目前有二级甲等医院2个,分别为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医院。
文化:田东是壮族“嘹歌”的发祥地。唱嘹歌、演壮剧、师公戏、邕剧、粤剧、彩调及舞龙舞狮等民间文化活动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田东县文化事业发展较快,县城建有文化娱乐中心、图书馆、文化馆、有线电视台等文化娱乐场馆,各乡(镇)建有文化站、有线电视站等。1996年,全县作者发表,文艺作品111篇(县级刊用77篇,地区级刊用25篇,省级刊用7篇,国家级刊用2篇);县图书馆藏书89868册,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62%,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70%。1998年,李少庆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广西十大民歌手”称号。2000年,全县作者发表文艺作品138篇(县级刊用96篇,地区级刊用23篇,省级刊用14篇,国家级刊用5篇);县图书馆藏书92592册,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7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72%。是年,农正甫荣获“广西民歌歌王”称号。2001年,田东县林逢镇檀河高岭坡旧石器遗址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全县作者发表文艺作品141篇(县级刊用85篇,市级刊用36篇,省级刊用12篇,国家级刊用8篇);县图书馆藏书达96000册,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7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82%。同年,县图书馆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国家三级图书馆”。
体育:田东的体育场馆现有400米标准田径场一个,篮球馆一个,灯光球场一个,游泳池一个,共有12个体育协会。全县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成绩显著,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普及。每年都举行春节环城跑、舞狮拜年、龙舟赛、钓鱼、中国象棋赛、拔河、保龄球、篮球赛、足球赛、乒乓球、中老年门球赛、中老年健身操等群众性体育比赛。近十几年来在上级部门、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我县1990年被评全国体育先进县,县业余体校1995-2003都被评全区年度先进业余体校,成功举办四届全县体育运动会,县文体局先后有四名干部职工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先进个人。同时,在有关部门协助下,2007年春节成功举办古典水上拔河,选上中央一台新闻节目。县业余体校先后向上级输送大批体育苗子,比如:杨斌,1986年至1988年在县业余体校训练,1993年5月参加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东亚运动会获男子举重,54KG级冠军,1993年11月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第66届男子世界举重锦标赛中获54KG级抓起冠军,1997年12月在第68届男子世界锦标赛中获男子54KG级抓起冠军,总成绩亚军;黄秋艳,1990至1995年在田东业余体校训练,1997年获全国第八届运动会女子三级跳远冠军,并破亚洲青年纪录,2001年获全国第九届运动会女子三级跳远冠军,2002年参加第十四届亚运会获女子三级跳远冠军,并破亚运会纪录,2004年参加第28届奥运会获第12名,2005年获全国第十届运动会和东亚运动会冠军,两次打破亚洲纪录。杜炳好,1996年至200年在县业余体校训练,2004年5月参加世界青年男子举重锦标赛获56KG级挺举冠军,总成绩冠军,抓起季军。岑金龙,1997年至1999年在县业余体校训练,2004年10月参加第十二届世界噗泳锦标赛获4×100米蹼泳接力赛亚军,2004年10月参加全国蹼泳锦标赛获200米蹼泳第一名。黄冬娜,2001年3月获亚洲青年举重锦标赛抓举、挺举、总成绩第一名。据不完全统计,自1993年至2005年田东籍运动员在全国级别比赛中共获得金牌130枚、银牌70枚、铜牌41枚,参加亚洲级比赛共获金牌15枚、银牌2枚、铜牌2枚,参加世界级比赛共获得金牌6枚、银牌1枚、铜牌1枚。
电信:全县电信业发展迅速,城乡电话全部采用程控化。1996年,全县固定电话用户为4350户。2000年,全县固定电话用户26000多户,移动用户8700户,移动通讯信号覆盖91%。“十五”期间,全县电信事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2001年,电信系统开通小灵通业务;2003年,联通公司开通CDMA网络;2004年,电信系统开通农村EFS无线电话业务。2005年,全县电话用户45900多户,小灵通用户17200多户,宽带用户3000多户,农村ETS无线电话5600多户。移动电话用户66000户,信号覆盖率91%。全县电话用户普及率44%,其中农村电话普及率38%,城市电话普及率69%,实现村村通电话目标。
邮政:全县邮政服务网络不断健全,服务领域和服务层次不断拓宽,服务水平不断提高。1996年,全县有邮电营业网点11个,县城邮路干线7条,单程211公里,业务收入200万元。2002年邮电系统开办电子汇款以及各种代表等中间业务。2005年,全县有邮政营业网点12处,电子化营业点12处,邮政储蓄网点8处,邮政业务收入5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