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西区地图
铁西区相关地区地图:
四、纪录片《铁西区》
导演:王兵,由《工厂》、《艳粉街》和《铁路》三部分独立的影片构成。《工厂》240分钟,冶炼、轧钢、电缆,3个建于1934年的工厂是影片的主角。顶峰时期曾有万余职工的冶炼厂每车间只剩二三十人,巨大的厂房空旷而衰老。片尾,冶炼厂关闭,工人们到30公里外的疗养院做最后一次疗养;电缆厂因交不起采暖费被迫让留守人员放长假,工厂办公室内的冰冻结了半米多厚;轧钢厂正在拆除。《艳粉街》210分钟,“吸烟伤肺、喝酒伤胃、桑拿太贵、到歌厅高消费、打麻将赌博你干扰社会,买点彩票经济又实惠……”无名彩票宣传员的口才丝毫不亚于赵本山,但撤场后的凄冷却使之前的热闹显得愈发荒谬。艳粉街是工人居住的棚户区,一群十七八岁的男孩经常聚在一起追逐女孩或彼此消遣。2000年年末,艳粉街棚户区房屋拆迁改造,人们为争得应有的新房面积,与房屋开发商明争暗斗。最终人们冒着大雪踩着泥泞,扛着自家的门板,穿过拆成一片废墟的艳粉街,带着失望离开自己的住所。《铁路》90分钟,铁路为各工厂生产提供运输任务,火车上的工作人员终日游荡在各工厂之间。铁路货场周围一些没有户籍和固定住所的人员,以捡火车上的货物为生。名叫杜锡云的中年男子和他的大儿子杜洋,20年来一直为这个火车班组服务,同时也是铁路公安派出所安插在货场周围人群中的内线之一。《铁西区》导演王兵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该片是他的导演处女作,投资60万元人民币、耗时18个月拍摄,素材带有300个小时。单枪匹马用一台小的DV摄影机完成全片拍摄的王兵每天早上8点,和铁西区的工人们一起上班,晚上12点多或2点多回家,拍到了很多班组。时间长了,他融入工人们中间,拍摄由此进行得非常自由、顺畅。在第二届墨西哥城国际现代电影节,中国导演王兵的参赛作品《铁西区》荣获最佳纪录片奖。2003年法国马塞记录片电影节最佳记录片。2003年日本山形国际记录片电影节最佳记录片.《铁西区》得到了鹿特丹电影节HubertBals基金的资助。6、“十字金廊”
2010年4月7日,沈阳市铁西区十字金廊西部商圈建设启动,21家大型服务业项目开工、复工。铁西区紧紧抓住地铁一号线正式运营的契机,将地铁经济与十字金廊的发展合二为一,启动铁西十字金廊西部商圈战略。举行开复工典礼仪式的不但有大连万达、上海长峰房地产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更有瑞典宜家、土耳其星摩尔等国际知名企业。服务业将成为今后铁西城区发展的核心。伴随着沈阳市“金廊银带”的快速发展,以铁西十字金廊建设大路与兴华街为轴心,南部商圈、西部商圈、北部商圈为支点的现代服务业取得了突出成果。铁西区通过“东搬西建”战略的有效实施,将工业集中到开发区,打造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在老区工业搬迁后腾迁出的土地上大力发展服务业。铁西区十字金廊东区建设已经初见规模,建成以家居建材、汽车销售及配件、餐饮、百货超市等行业为先导的消费性服务业。今年铁西区将加大对十字金廊西区的建设力度,目前龙之梦购物中心等21个重大项目已经陆续开工、复工。届时铁西区将全面推开服务业发展进程,不仅满足当地居民5分钟就可以到生活服务区的生活需求,还将把传统步行商业街建设成为大型的内置型商业步行街,打造流线型商业模式。在打造十字金廊服务业的同时,铁西区还将对地铁沿线30年至50年房龄的旧小区进行拆迁改造,并且让原地居民尽量还在地铁沿线居住。铁西区还将在建设大路上对工业文化原貌进行保留,建立城市博物馆和铁西工业文化走廊等。很多在建的商业会所已经制定了保留原有工业元素的计划,让铁西在保留工业强区特色的同时,稳步迈向现代服务业。三、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
1、区情概况:铁西区位于四平市区的西部,与辽宁省昌图县接壤,是四平市政府所在地,是四平市和驻区部队党、政、军机关所在地,是四平市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商业、科技教育中心。这里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商业繁华、气候宜人。全区面积169平方千米。人口268411人(2005年末)。邮编:136000,代码:220302,区号:0434。区人民政府驻海丰大路2118号。
2、历史沿革:铁西区是198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县级行政单位(12月22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以长沈铁路和市内天桥为界限,位于四平市西侧,故此称为铁西(通称道里)。2000年,铁西区辖5个街道、1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28684人,其中:仁兴街道36234人、英雄街道50111人、站前街道18022人、北沟街道26514人、地直街道48860人、平西乡48943人。2003年,铁西区辖5个街道、1个乡:英雄街道、地直街道、站前街道、北沟街道、仁兴街道、平西乡。2005年,调整四平市部分行政区划(四政发[2005]19号),其中:将梨树县十家堡镇的九间房村、西八大村、东八大村、孤榆树村,大房身乡的海青村、条子河村划归铁西区平西乡管辖。调整后,铁西区面积由101平方千米增加到169平方千米,人口由25万人增加到27万人。截至2006年1月,铁西区辖6个乡镇街,其中1个乡、5个街道:仁兴街道、英雄街道、地直街道、站前街道、北沟街道、平西乡。共有38个社区(全部是城镇社区)、19个行政村。
3、行政区划:铁西区辖5个道街,1个乡:仁兴街道、英雄街道、站前街道、北沟街道、地直街道、平西乡。共有37个社区、19个行政村。
4、经济概况:农业是铁西区的基础产业,除盛产玉米、水稻、大豆、小麦外,还为市民提供品种繁多、价格合理、优质新鲜的肉、蛋、奶、蔬菜、水果,是四平市区副食品供给的基地。农业生产完成了由传统、封闭型农业向现代开放型农业的转变。蔬菜生产已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轨道,开发潜力巨大。近几年来,铁西区先后与省内、国内各科研院所合作,加大了对农业生产(特别是蔬菜生产)的科技投入。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从去年开始该区与比利时当友公司合作生产苣菊菜(玉兰菜)项目已获得成功,苣菊菜不仅供应省内,还供应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最近将出口韩国、日本。到现在全区农村人均收入3500元。工业是铁西区的主导产业。以冶金制造、机械加工、啤酒、白酒、饮料、粮食加工、食品加工、印刷包装、装潢材料、塑料制品、饲料、服装行业为主。在全区600多种工业产品中,啤酒、白酒、饮料、连铸机、换热器、链条、角钢、罗纹钢、密封垫、饲料、生物菌肥、印刷制品、包装制品、植物油、方便面、育秧盘、电器开关、锅炉、二氧化碳发生器、淀粉已成为全区的主导产品,在国内国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链条、角钢、罗纹钢、啤酒、饮料、换热器、豆柏、方便面、大豆磷脂20多种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马来西亚、卡塔尔、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全区工业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具有铁西特色工业的整体框架,有中英、中法合资兴建的年产30万吨啤酒和年产13000吨的饮料行业;有以红嘴30万吨炼钢、30万吨轧钢为主体的冶金制造业;有以生产链铸机、换热器为主体的机械加工业;有以年产9000万碗(袋)方便面食品为主体的食品加工业;有以五色彩印为主体的印刷业;还有以纸、塑为主要原料的包装业。全国著名神州第一屯---红嘴集团总公司就坐落在辖区内。
4、行政区划
铁西区辖14个街道:昆明湖街道、工人村街道、七路街道、启工街道、笃工街道、兴华街道、兴工街道、霁虹街道、凌空街道、重工街道、艳粉街道、保工街道、兴顺街道、贵和街道。代管于洪区4个街道:翟家街道、大青中朝友谊街道、大潘街道、西三环街道。同时代管于洪区彰驿站镇、高花镇,辽中县杨士岗镇、长滩镇、四方台镇。其中彰驿镇与高花镇于2010年并入铁西。昆明湖街道办事处驻肇工南街176巷9号,辖6个社区居委会:建农社区、燕塞湖社区、洪湖社区、三隆社区、军营社区、七号街社区
工人村街道办事处驻赞工街南十一西路41号,辖14个社区居委会:劳模社区、新喜社区、新苑社区、新利社区、新华社区、壮工社区、清乐社区、工人新村三社区、功勋社区、园西社区、中海社区、西站社区、泰山社区、仙女湖社区
七路街道办事处驻南六西路16号,辖8个社区居委会:育工社区、创意社区、星光社区、建设社区、开发社区、工人新村一社区、工人新村二社区、第一城社区
启工街道办事处驻重工北街北街58号,辖7个社区居委会:启明社区、启迪社区、启新社区、启飞社区、启阳社区、重工新村社区、北一新村社区
笃工街道办事处驻齐贤街北二中路23号,辖8个社区居委会:劳动里社区、人民里社区、圣工社区、北四路社区、光明新村社区、北一中路社区、北二中路社区、北三中路社区
兴华街道办事处驻兴华街小九路16号,辖6个社区居委会:志成里社区、勋望南社区、体育场社区、兴华园社区、景星南社区、爱心社区
兴工街道办事处驻云峰南街7门12号,辖10个社区居委会:两洞桥社区、爱工社区、九委社区、南七东路社区、沈辽东路社区、飞翔路社区
霁虹街道办事处驻兴工北街3号,辖12个社区居委会:北虹桥社区、明朗社区、青年居易社区、兴工北社区、爱工北社区、铁军社区、荣华社区、黎明公寓社区、公和桥社区、新湖社区、兴华北街社区、云峰北街社区
凌空街道办事处驻凌空二街33号,辖8个社区居委会:一小区社区、二小区社区、滑翔西社区、五小区社区、六小区社区、七小区社区、八小区社区、九小区社区
重工街道办事处驻富工一街7号,辖11个社区居委会:水源社区、建业社区、富祥园社区、省安社区、零公里社区、南七社区、南十社区、重工北社区、重工南社区、花苑社区、肇工社区
艳粉街道办事处驻红艳路5号,辖11个社区居委会:永善社区、红艳路社区、光学社区、光辉社区、永合社区、艳华社区、艳粉街社区、红昌社区、红盛社区、艳阳社区、大天地社区
保工街道办事处驻保工南街59号,辖9个社区居委会:兴盛社区、兴达社区、宏伟社区、长春社区、文化宫社区、康宁社区、前进社区、繁荣东社区、繁荣社区
兴顺街道办事处驻齐贤南街42号,辖8个社区居委会:建二社区、建四社区、德工社区、建北社区、高楼社区、建绣社区、神瑞社区、嘉业社区
贵和街道办事处驻贵和街14号,辖6个社区居委会:贵和社区、建云社区、建大社区、勋望社区、广场社区、祥云社区
1、区情概况
铁西区是沈阳市内五区之一,区内企业规模宏大,工业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大。在装备制造产业内,聚集了数控机床、透平压缩机、超高压机组、大型水泵等拳头项目和技术顶尖企业。在中国有能力制造的24类210种成套设备中,沈阳占据三分之二,在沈阳创造的工业产值和利税中,66%来自铁西。目前已有40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家企业入驻铁西,其中跨国公司83个,世界500强企业21家。铁西区环境优美,道路通畅,9条25公里长的铁路专用线和几十条国内外空中航线纵横交织,325条街路与沈大、京沈高速公路连接,形成了四通八达的街路通行网,沈阳地铁一号线自东向西贯穿全区。区内有技术中心15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9个,市级5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1万人,30万的产业大军构成铁西发展的强大力量。全区工业企业880户,其中规模以上252户。堪称“中国制造业之都”。沈阳市铁西区位于沈阳市中心城区的西南部。辖区面积484平方公里,人口114万。2002年6月18日,市委、市政府将铁西区和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成立铁西新区以来,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铁西新区走出了一条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的新路。2007年6月9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振兴东北办授予沈阳市“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的称号。2008年,被列入改革开放30年全国18个典型地区之一,荣获联合国全球宜居城区示范奖。2009年,《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产业发展规划》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上升为国家战略;铁西新区被命名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国家首批知识产权强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化示范区”、入选“新中国60大地标”。现在的铁西新区,经济跨越发展,社会和谐进步,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正在努力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的聚集区、现代建筑产业的核心区、现代服务业的特色区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宜居区。二、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
1、区情概况:铁西区位于鞍山市区西南部,东依长大铁路,西邻沈大高速公路,北靠鞍钢厂区,南邻鞍山经济开发区。中心位置为东经122°57′54″,北纬41°07′00″,地理位置优越,工业基础雄厚,商业氛围浓郁。面积15.4平方公里,大致呈扇形。人口28.6万。辖10个街道办事处。铁西区是全市工业产业最为集中的一个工业城区,在辽东半岛经济开发区中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通向沈阳、大连高速公路的交通要道,北距辽宁省省会、综合性工业城市沈阳89公里,南距重要海港城市大连308公里。区内环境优美、卫生整洁、交通便捷、通讯畅通,由兴盛路、千山西路、人民路等多条示范路、景观路构成的交通网覆盖全境。2、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铁西区处于鞍山中部波状平原区,系千山低山丘陵区向辽、浑、太平原区的过渡地带。地貌特征是东南高、西北低,但无起伏,地表较为平坦,坡降较缓慢,比降平均为3‰,平均海拔为25米。
地质结构:属于华北陆台及华夏、新华夏的构造体系,其东部为辽东半岛隆起带斜背,西部为下辽河断陷,铁西区位于其间的复合部位,为中朝准地台的组成部分。铁西区属于冲积平原工程地质区,其岩性主要为一般粘性土组成,容性承载力在12-18吨每平方米之间。多数地区不能满足高层建筑的基础要求。钻孔灌注桩将是此工程区内的主要地基加固工艺。
气候状况:全区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夏秋季节受海洋暖湿空气控制,气候温暖湿润。
水文状况,:铁西区水文地质,属杨柳河冲洪积扇强富水地段,水源位于南陶官一带,取第四系隐伏岩的地下水,贮水面积为20平方公里,含水层厚28-31米,日开采6万吨。主要供应全区人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
3、地名由来:因位于长大铁路西侧而得名,是出入鞍山的重要通道,号称西大门。
4、行政区划:全区辖11个街道,93个社区居委会、2个村委会,面积34.78平方千米,人口31.52万。
永乐街道办事处驻永丰,人口6.07万人,面积1.24平方千米,辖12个社区居委会:庆丰、静电、革新、教育、居义、大西、康乐、前卫、继红、永丰、幸福。
共和街道办事处驻共和,人口4.19万人,面积3.66平方千米,辖11个社区居委会:民强、共和、繁华、大西、共兴、验军、西民主、二三街坊、发电、共同、新风。
兴盛街道办事处驻炼油,人口2.62万人,面积1.08平方千米,辖10个社区居委会:医院、兴隆、炼油、变电、忠实、广场、交通、跃进、裕民、人民路。
八家子街道办事处驻八家子,人口3.05万人,面积0.94平方千米,辖8个社区居委会:东民主、八家子、振兴、民主、供水、邻钢、银行、大众。
启明街道办事处驻启虹,人口2.29万人,面积0.53平方千米,辖6个社区居委会:启虹、宏大、福泉、前进、慧明、福民。
繁荣街道办事处驻新华,人口2.01万人,面积0.92平方千米,辖9个社区居委会:虹桥、为民、自治、老市场、育新、民生、新华、繁荣、清真寺。
新陶街道办事处驻北粮,人口2.51万人,面积0.73平方千米,辖6个社区居委会:北粮、文化、南民生、制药、器材、农机。
大陆街道办事处驻旭日,人口2.53万人,面积2.43平方千米,辖8个社区居委会:黎明、旭日、新开、胜利、曙光、向阳、解放、汽配。
北陶官街道办事处驻工焦,人口2.86万人,面积0.68平方千米,辖10个社区居委会:公群、化服、六街口、晨光、二矿、工焦、九街口、三街口、立交、二建。
南华街道办事处驻陶官,人口3.04万人,面积3.20平方千米,辖9个社区居委会:迎宾、陶官、化北、二院、化纺、太阳升、建华、三十八中、开发。
永发街道[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区)]办事处驻高占屯,人口0.35万人,面积4.20平方千米,辖4个社区居委会:化润、教育、热电、为民;2个村委会:高占屯、双台子。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面积15.17平方千米。
5、经济概况:区内有鞍钢集团公司等中、省、市直工业企业76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8户,鞍钢附属企业10户,是鞍山市经济发展规划中确定的工业区。基本形成了新型材料、电子仪表、精细化工、纺织加工、机械制造、乳牧制品等六大主导产业。区内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千山西路宽阔整洁、绿草如茵,品牌汽车专营店建筑风格精巧别致、各具特色;人民路商家林立、人流如潮,中亚、国美引领家电潮流;九道街机电水暖销售网点密布;一座座花园式精品住宅小区星罗棋布,点缀其中,城区环境品位得到快速提升,一个体现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理念的特色城区正悄然兴起。近几年,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重大战略机遇,坚持举对外开放旗、走现代工业路、打特色三产牌,克难奋进,创新突破,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48户,机械制造、精细化工、新型材料、纺织服装、食品饮料五大支柱产业不断壮大。特色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品牌汽车、家电、机电水暖等六类专业市场已成全市销售中心,其规模化、专业化、连锁化水平不断提高。按照“区外建厂、区内经商”的发展格局,统筹制定了“退二进三”规划,中心区内49户工业企业将在2007年底前全部退出。同时,通过引导装备制造业等相关产业集聚,正积极筹建铁西工业园和精细化工园两大工业园区。在建设开放型地区经济过程中,区委、区政府始终把优化软环境作为重中之重,大力推进了体制创新、行政提速、信用铁西和优质服务等创新工程建设,努力营造公正透明的法制环境、长期稳定的政策环境、全方位的服务环境、最具亲和力的人才环境和高品位的人居环境,从而,全面提升铁西的对外影响力,使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工作水平显著提高,台湾大福源超市、韩国湖昌机械株式会社铸铁和精密机加等一批重大外资项目相继落户。
6、交通运输:铁西区内交通便利,电讯发达。南距大连港、鲅鱼圈港分别为270公里和100公里,北距沈阳桃仙机场90公里,鞍山张忠机场直接开通至北京、广州航线。中长铁路、沈大高速公路、哈大公路纵贯全境。铁西区就近汽车站——鞍山长途客运站。新客运站将新建客运站发车场地和原客运站发车场地连为一体,地处鞍山站前繁华地区,系鞍山经济、文化、贸易、购物、旅游中心,也是旅游的必经之地,依靠鞍山市交通大动脉建国路,成为鞍山市交通重要的枢纽地带,同时方便了旅客的出行和公路铁路的分流。鞍山火车站位于长大线自大连起306公里593.5米处,北距立山站5.155公里,南距旧堡站5.298公里。为原沈阳铁路分局直辖的二等站,按业务性质为客货运兼营的中间站,主要办理客货运的接发列车和调车工作,货物列车补水作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