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县地图
通道县相关地区地图:
风土人情
在侗语里叫合款,既指侗族社会独特的政治制度、社会组织形式,又指以款约为核心的各种款词。每个侗款组织无论大小,都有自己的“款首”。通常由款首召集本“款”所属各户户主定期或不定期地聚会,议定有关生产、生活及社会风俗、道德等有关事项,经集体议定的规则,称之为“款约”。“款约”涉及内容广泛,如生产活动、风俗习惯、道德准则、信仰禁忌等等。对违反款约的成员,裁定方式有两类,一是神判,二是人判。神判即是在证据不确定时,通过占卜、捞油锅等巫术来判定当事人是否有罪错或如何进行相应的制裁。人判则是由款首依据款约进行裁决,或由款首邀集寨老族长等长者依据款约议定,以决定给违规当事人相应的惩处。解说词,讲款:每年在一些特定时间或重大节庆,款首召集款民聚集在鼓楼坪前,讲解款规款约。在各种庆祝活动、集体聚会时,也先讲款,再开展其他活动。聚款:也称合款,犹如现在的立法活动。由各款首带领群众聚集合款,或制定款规,或共同商订有关民族全局事宜。聚款的气氛十分庄严紧张:“燕子莫乱飞,乌鸦莫乱动,老人莫过寨,青年人莫行歌坐月”,并要杀牛饮血盟誓。起款:是一种联防自卫的军事行动。一旦本寨或邻近村寨有插鸡毛的信送来,款首立即召集民众,全副武装出征起款:“今有妖精进河,今有魔鬼进村,今有老鹰抓小鸟。我们要作蚂蚁合力斗穿山甲,我们要做黄蜂同忾杀蛇。我们要作狂风过山,我们要作冰雹下天,我们要作雷公震四方,我们要作猛虎咬恶狼。”自然地理
通道地处云贵高原东缘向南岭山脉过渡地带,雪峰山西南余脉延伸其境,形成东、南、西三面高耸,中、北部略低的地势。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中山地占78%,丘陵占15%,海拔一般300至700米,最高1620米,最低176米,以红壤和黄壤为主。地质变迁:通道地质历史的发端,可追溯到十多亿年前的元古代中期,根据地质资料可划分三个发展阶段:<一>、中晚元古代至早古生代。中元古代时,境内处于前武陵期,板块俯冲而成的古地槽边缘海槽优地槽环境。晚元古代中期末,雪峰运动,使雪峰期冒地槽回返上升,马底驿和五强溪组褶皱断裂,区域变质,岩浆侵入,成岩成矿,县境处于地向斜上,形成五强溪组期沉积,有铜镍、钻、铬、铀、钯等矿化。晚元古代震旦纪早期,县境为陆坡滞流还原环境,沉积炭质粘土、夹砂、粉砂及碳酸盐透镜体。早奥纪早中期属华南海域的陆坡环境。<二>、晚古生代至中生代早三迭纪。属海峡、海湾反复出现的环境,多次经历海侵海退。早石炭纪早至晚期为海滨环境,后地壳局限回干十为浅海台地环境、浅海台盆。<三>、中生代晚三迭纪至新生代。在中生代三迭末安源运动后,县境至怀化及全省造山成陆,结束海侵历史。早白垩纪以后一些凹陷盆地在炎热半干旱亚热带古气候下沉积了陆相红色建造即有现称丹霞地形。
地层分布:通道坐落于扬子准地台与南岭地槽的过渡部位,地质构造十分复杂,褶皱重叠,断裂纵横,地层出露广泛。分:板溪群,是最古老地层,分布在西南部,主要出露在播阳、独坡等乡镇;五强溪组,分布在县境南部,陇城乡境内出露广。按岩性组合分四个岩性阶段:变质砂岩和砾岩、变质凝灰岩、条带状板岩、变质砂岩及板岩;震旦系,分布于境内北中、东部、中北部、有分布面广,沉积厚度巨大,岩性组合复杂多变。总的趋势由北往南,厚度由薄变厚;寒武系,反映台区向槽区过渡,出露县境东部,呈北东向条带状展布;泥盆系,在县境位于寒武系的西南部成条状展布,在甘溪、陇城、马龙、下乡一带,面积不大;三迭系,侏罗系和白垩系,局部与零星分布,较明显是县城东部黄柏、中团至杉木桥龙塘一线,有白垩系紫红色砂泥质建造,形成别具一格的“丹霞”地貌;第三系,有零星出露,局限于老第三系古新统和新第三系中新统,缺始新、渐新和上新统;第四系,主要分布于渠水及支流河谷,山间小盆地中,以冲积物为主。
地质构造:通道县境位置为江南地轴南段,加里东台斜与燕山台褶带的过渡地带,依据构造主要形成时期可划分两个地质构造单元。①褶皱形成的向斜、背斜及一系列复式背向斜构造,境内由东向西有:铜厂界复式向斜,位于陇城、流源至绥宁县水口一带,分布长48公里,宽9公里,由于遭受陇城断层的破坏,形态已不完整;溪口复式向斜,位于广西水团、县内芋头、溪口至绥宁县兰家一线,长75公里,宽约10公里,向斜中心为震旦系,地层并夹有寒武系砂页岩,两翼为板溪群地层,由于被一系列北东向逆冲断层切割,显得支离破碎;鹅公岭背斜,位于金坑、菁芜洲、鹅公岭一带。作北30度东方向展布,长50公里,宽约5公里,背斜保存完整,轴部基岩未受强烈破坏,断裂不发育,整个背斜由元古代板溪地层组成,局部有基性岩侵入,形成中山、中低山山地。地阳坪复式向斜,自南向北由三团向斜、排楼向斜、龙林向斜、茶溪向斜、包里向斜及杨家背斜、贯团向斜所组成。总体呈北30度至40度东方向廷伸,断裂发育,组成低山、中低山山地;黄柏向斜,位于双江、黄柏、中团至龙圹一带,呈北30度东方向延伸,由自垩系紫红色砂岩组成,形成别具一格的“丹霞”地貌。②断裂带,遍布全县,自东向西主要大断层:陇城深断裂,北自罗翁经绥宁至陇城伸入广西,县境内长18公里;团头深断层,属溆浦—团头深断裂一段,北与安化—黎平深大断裂重合,往南经团头伸入广西,呈北东东向;中团断层,长60公里,走向基本呈西南—东北方向;金坑断层,长90公里,走向为西南—东北延伸。断层通过之处,基岩破碎常形成深沟溪谷,呈条状分布在群山之间,这是县境区域构造的基本格架,奠定了现代地貌景观的基础。
地貌特征:<一>、群山逶迤,地势起伏大。县内的山地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7.67%,海拔一般在400-800米之间。最高峰为东部和城步交界的烂泥界(牛皮界),海拔1620米。最低点为分水岭以北为渠水河出口处大鱼塘,海拔305米;分水岭以南坪阳乡新江河口海拔仅168米。主要山脉走向与区域构造方向基本一致,呈东北-南西向伸展,沟谷纵横,山势陡峻,山岳常残留多级剥夷面,呈现层峦叠嶂的特色。县境中部和西北地势较低矮,海拔多在300-500米间为低山丘陵谷地;八斗坡以南地势争剧下降,山高谷深;东部地势强烈崛起,海拔多超过800米,烂泥界至传素山一线,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82座,构成雄伟的天然屏障;西南部的三省坡、将军坡、大高山、太平山、北部的青定山,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二>、山丘、岗地、平地兼有,丹霞地貌奇特多样。县内地貌因经长期多次地质构造运动和外力因素作用的影响,形成地貌复杂多样,山地占77.67%,丘陵占15.39%,岗地占1.91%,平地占3.08%,还有形态特殊的地貌类型--“丹霞”岩溶地貌。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县城双江镇至临口太平岩一带,共168平方公里,自然雕塑形态类别繁多,主要有:楔状地貌、块状地貌、墙状地貌、线状地貌、柱状地貌等,各类组合分布有序,按一定空间地域呈现相对集中,密中有蔬,子蔬密结合,巧奇天工,有很高的观赏美学价值及旅游开发和科研价值。<三>、地表切割强烈,起伏频率较大。县境内沟谷交错,水网密布,河流下切强烈,地表切割密度大。由于新构造运动的不均衡性和地壳运动的多回旋影响。加之各水流域的岩性不一,至使各河谷地貌不同。总的地势趋势中,岭-谷地形与盆-山地形交错分布或相互依存,不仅反映了水平方向的起伏,还具有垂直方向的梯度层次。以分水岭到河谷,或自盆周至盆地中部,由高而低,切割深度分别是:中山600-1100米,中低山400-600米,低山200-400米。多级侵融剥夷和河流切割的岗地、阶地,在县境内普遍存在。由于地处降水充沛山区,植被保护较好,水能丰富,水质属中性淡水,含沙量较少。黄竹山,黄竹山位于木脚乡和城步县交界处,海拔1740米(主峰在城步)。烂泥界,烂泥界因紧傍烂泥冲故名。位于临口镇上洞村东与城步苗族自治县临界之地段,距镇政府约11公里。山脉呈西南——东北走向,长约5公里,主峰海拔1620米,为县内海拔最高点。长大坪,长大坪原名强盗坪,又名湘涛坪。位于下乡乡东南端,距乡政府约11公里。靠广西龙胜县的平等乡边界处,东北——西南走向,长约10公里。主峰海拔1548.8米,为通道县境内第二高峰。大光界,大光界位于木脚乡和绥宁县交界处,海拔1346米。三省坡,三省坡位于独坡乡南偏东,距乡政府约10公里。由于它与贵州省黎平县、广西省三江侗族自治县交界而得名。东北——西南走向,属新华夏系三隆起带。主要由震旦系含砾板岩和含砾砂岩构成,主峰海拔1337米。系渠水与柳江分水岭,山顶多箭竹,山腰为天然次生林、多阔叶树种。有香菇、木耳和多种名贵药材,还曾有麝、熊、锦鸡等珍贵动物。解放前,因军阀、豪绅割据,该地又地处边远的三省交界,且山高林密,被称为“三省不管”之地,常为贫苦人民躲债、躲壮丁之处。解放后,旧貌换新颜,湘、桂、黔交界的三省各族人民,在三省坡下修建了“团结水库”,涌现许多民族团结的动人故事。1973年《人民日报》刊登了《三省坡上盛开团结花》的文章。岩冲头,岩冲头位于木脚乡东北端,距乡政府约11公里。呈南北走向,长约2公里,主峰海拔1282米。吴家山,吴家山因山邻上洞村吴家坳而得名,位于临口镇东南端,距镇政府约9公里。山体呈东西走向,长约2公里,主峰海拔1252米。三个凼,三个凼山脊有三个天然凼,故名。位于杉木桥乡南端,距乡政府直线里程13公里。山脉成东北——西南走向,长约2公里,主峰海拔1220米。摩天界,摩天界位于木脚乡东北偏东,距乡政府8公里。山体呈南北走向,长约2公里,主峰海拔1146.1米。大高山,大高山既高又大,主峰海拔1077.9米,位于大高坪苗族乡东南侧,东西走向,长约4公里。晴朗无云登上主峰顶,俯视北望,蜿蜒曲折的渠水,似银带状向北延伸而去,靖州县东江一带隐隐约约可见。县境内东北的万佛山风景区,千姿百态的峰林尽收眼底。环视四周使人心旷神怡,在该峰顶平地上建有国家大地测量标志永久水准点。八斗坡,八斗坡位于陇城乡南,距乡政府约4公里许,系8座斗形山坡叠连组成。山呈南北走向,长约2公里,主峰海拔935.6米,它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山岭。该山脉南坡集水注入珠江水系支流的浔江内,北坡集水汇合注人长江水系沅水上游的支流渠水中。现建有县微波电视差转站于此。大雾梁,大雾梁侗称梁蒙,梁即山梁,蒙是侗语的雾,意为云雾山。大雾梁位于湘、桂、黔三省(区)交界的大高坪苗族乡地了村和黄柏村之间的蒙冲界,海拔890米。大雾梁虽称不了名山大山,但因自古以来,每年农历三月的第一个“戊”日(大戊日),湘桂黔三省(区)边界数千名各族男女青年,汇集于此举行歌会,称“大戊(梁)歌会”,而名噪四方。因此大雾梁也称大戊梁。万佛山,万佛山位于临口镇太平岩村,距县成双江20公里,海拔597.9米。整座山是由紫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大岩山,呈三棱形,远观秀丽典雅,近看气势磅礴,从山脚至山顶,陡峻处呈90度的坡度,山腰有一庙宇遗址,相传是主持主圆72庵长老旧居住所。1996年,县旅游局沿北面山脊凿石,开辟了一条“之”字形水泥阶梯小路可直达山顶。山顶植被茂密,地面较平坦。站在峰顶举目四望,万座石峰尽收眼底,可领略到丹霞地貌的神奇风光。万佛山的来历,流行两种说法:一说万佛山四周有林立般的大大小小石山环绕着,有如万佛朝圣,故名万佛山;二说在万佛山的石岩上,由于石峰的母岩系紫红色的砂砾岩,经天长日久的风化作用,在石壁上形成上万尊形态奇异、大小不同的佛像,故称万佛山。青云山,青云山(独岩)坐落在县城双江南一公里处,只见数十座石山平地面起,座座石山峻峭挺拔,争雄斗奇。最高一座石山叫独岩峰,峰中围直径约100米,峰顶海拔602米,与桂林的独秀峰相类似。到过双江的人,无不为独岩峰的挺拔雄姿而赞叹。前人赞为“独岩挺秀”,是通道侗乡有名的风景胜地之一。独岩峰脚下,溪水潺潺,花草芬芳。山脚绝壁上有一处岩洞,洞内可容纳数百人。从前在岩洞口曾建有一座佛庵,佛庵有很多门,每开一扇就可以看到一尊菩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政策,群众捐资新修一座佛庵——青云庵。每逢节假日,常有人去参观游览,是县城近郊的旅游区。关于独岩峰的来历,有一段有趣的传说:明洪武年间,侗族人民在吴勉领导下,曾进行过反压迫反剥削的农民起义,占领了黎平、通道、靖州一带。明室大震惊,派来重兵残酷镇压。吴勉势单力薄,就把桂林一带的石山化作一窝猪,赶来堵住明兵。当赶到双江时,不意被一妇人识破,这群猪便又变成了石山,其中一只母猪就变成了独岩峰。吴勉又急又气,将妇人打了一记耳光,把妇人的发髻都挽到脑后,因而现在通道一带侗族妇女的发髻都挽到脑后,不像贵州侗族妇女的发髻挽在一边。七星山,七星山坐落在临口镇官团村,与万佛山相距10公里。此山如北斗星一样,横列着7座山峰,主峰海拔567米。唐宋时期就是佛教胜地。相传古时有7位寿星下凡,在主峰山顶的石板上下棋,一个牧童经过这里,在旁边看寿星下棋入了迷,回到家里却已经过了7个年头,后来,人们把这座主峰山叫七星山。为了纪念七星下凡,古人在山上修建庵堂一座,取名七星庵。庵堂建筑结构精巧,工艺精湛,声名远扬,曾一度香火不断。据说清道光20年、咸丰10年、同治10年相继重修。庵堂四周果木葱郁,苍松翠析成荫,环境幽静,风光秀丽。山腰上有一凉亭,山顶上还有七星井、七星坛、石柱等,登上七星庵,要上998级台阶,过两道七星寨门,且道路险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入”之势。狗头山,狗头山位于县城东部临口、下乡、菁芜洲三乡镇交界处的临口镇山溪村东北角,海拔623.9米,山势陡峻,酷似一只奔跑的猎狗。站在山巅俯视四周,只见方圆数十里外,群山起伏,林海茫茫,宛如波涛翻滚的绿色海洋。狗头山虽然海拔不高,但它周围山多林密,便于隐蔽,历来为兵家注目。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曾征战于此,连毁清军营卡数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从这里经过。1949年蒋介石败逃台湾后,把这里作为空投、空降的重点区域。1952年曾派飞机在这一带投下大量反动传单。1953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南省军区和黔阳军分区在狗头山设立全省重点防空哨所,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通道县公安部队驻防。1955年公安部队改编后,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通道支队接防,1978年撤防。在部队驻防期间,先后报警250次,其中有3次是敌机来犯,有247次是山火。由于报警准确及时,迅速打击了来犯之敌和扑灭了山火,保卫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经济概况
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07446万元,比上年增长11.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684万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24511万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增加值42251万元,增长13.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9%,上升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2.8%,上升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3%,下降1.9个百分点。2007年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9.1%,二季度增长10.6%,三、四季度分别增长11.0%。农业: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45082万元,同比增长3.7%,其中:农业21210万元,增长4.3%,林业9032万元,增长2.7%,牧业13383万元,增长5.3%,渔业877万元,下降5.5%,农林牧渔服务业580万元,增长3.9%。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增加。全县粮食总产量78735吨,增长6.5%;油料2920吨,与上年基本持平;蔬菜5.05万吨,增长3.9%;水果0.76万吨,增长2.7%;出栏肉猪11.2万头,增长4.7%;出栏牛0.75万头,增长10.3%;出栏羊1.01万只,增长4.1%;出笼家禽184万羽,增长5.7%;禽蛋465吨,增长16.3%;水产品1560吨,增长9.7%;牛奶产量240吨,增长84.62%。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年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826处,投入资金820万元,投入劳动工日330万个,土石方265万立方米,治理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0.1万亩。全年新增、恢复、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1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11.59万千瓦,增长22.9%。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4030吨,增长1.0%;农村用电量1278万千瓦小时,增长6.5%。全年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68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其中长防林4719亩,社会造林12081亩。年末实有林地面积273.2万亩,活立木蓄积量为762.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5.37%。扶贫工作卓有成效。全年共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772万元,其中:中央扶贫贴息贷款300万元,中央财政扶贫资金1025万元,以工代赈资金400万元,其他资金47万。年末未解决温饱和低收入贫困人口为7.27万人,比上年减少0.43万人。全年建设饮水解困工程36个,帮助0.82万人解决了饮水困难;新建农村沼气池1005个;完成6所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建设;帮助475户贫困户解决了住房问题。
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40648万元,增加值1290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0%,12.8%,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进步提高,由上年的17.5%上升至18.9%。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566万元,增长17.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1100万元,增长29.3%,重工业增加值7466万元,增长16.1%;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1090万元,下降4.5%,集体、私营、股份制和其他企业实现增加值7466万元,增长43.6%;规模工业按行业分类中人造板制造、造纸、水泥、金属硅等四个行业增长迅速,完成工业增加值7789万元,增长14.6%。主要产品产量增长较快。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中,人造板97054立方米,增长12.3%;机制纸5089吨,增长40.2%;发电量4094万千瓦小时,下降23.8%,供电量9304万千万时,增长34.0%;水泥9.15万吨,增长3.6倍;工业硅3860吨,增长175.7%;自来水产量132万吨,与上年持平。产销衔接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2.82亿元,增长20.4%;产品销售率为99.9%,基本实现零库存。全县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3341万元,比上年增长108.1%。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3家,共实现总产值3935万元、利润10万元。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6万平方米,增长66.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97万平方米,增长192.4%。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2004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242万元,比上年增长118.12%(现行价),其中国有经济投资13372,增长78.6%;非国有经济投资8870万元,增长241.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39.9%,比上年提高14.1个百分点。按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投资完成9413万元,增长4.65倍;更新改造投资8009万元,增长74.2%;房地产开发投资2180万元,增长78.3%。私人工矿区、农村固定资产完成投资2640万元,增长1.5%。年内新开工项目23个,全部投产项目31个。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城镇建设快速推进,县城防洪堤、自来水二厂、民族广场、民族文化广场、民族影剧院、城市消防站、商贸广场、和城东新区“三通一平”等重点项目顺利完工;吉桥绕城公路和内环路顺利拉通;平安街、友谊街、行政街的道路硬化,以及城东大桥、城东翻水坝、平安风雨桥、城东休闲道、城区下水道和县城美化、亮化等城市基础、市政建设顺利完成;城东汽车站、粮贸步行街建设和大市场、杉山街改造等项目也进入紧张的施工阶段;同时农村集镇建设也得到进一步加快,供水、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公路建设步伐加快,完成了G209双江至县溪段改造,S221临口至杉木桥段改造,独坡至独峒省际断头公路工程,更牙、双坪公路的改造,菁杉、茶坪公路的改造基本完成,完成村村通工程8条36公里,县乡公路网进一步健全。水利能源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审批立项小水电开发项目21个,开工建设16个,项目建成后全县装机总容量将达4万千瓦。生产能力继续扩大。全年新增水力发电能力700万千瓦,新建防洪堤1.25公里,新增城市自来水日供能力1.5万吨,新增水泥生产能力4万吨。
国内贸易和旅游: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2004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531万元,同口径比增长13.4%。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3269万元,增长19.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2262万元,增长3.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9486万元,增长11.5%;餐饮业4250万元,增长19.0%;其他行业零售额1795万元,增长38.1%。旅游基础设施改善,旅游客源全面恢复。2004年,全县加大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力度,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旅游接待能力不断加强。全年接待游客突破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800余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3%、67.0%。
财政、金融与保险: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收入稳中有进,支出压力有所缓解。2004年完成一般预算收入3394万元,为预算的101.8%,与上年同比增长3.2%,如考虑政策性下调因素,同口径,比上年同期2620.9万元增加772.9万元,增长29.5%。上级补助收入11377万元,加上年结转837万元,收入总计15608万元。一般预算支出14691万元,加上解支出342万元,财政支出总计15033万元,收支两抵,年终滚存结余575万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保持合理增长。2004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2955万元,比年初增加10825万元,增长15.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4030万元,比年初增加7704万元;企业存款余额10803万元,比年初增加1919万元。县内各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0205万元,比年初增加2565元,增长9.3%,其中,短期贷款22584万元,比年初增加1915万元,短期农业贷款为12562万元,比年初增加1954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7621万元,比年初增加735万元。在金融调控力度加大的背景下,确保了重点信贷投入。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961万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09万元,增长7.6%;人身意外伤害险保费、健康险保费、寿险保费收入1552万元,增长4.7%。各项赔款与给付支出446万元,比上年下降5.7%,其中人身险业务赔款和给付支出162万元,下降46.4%;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284万元,增长66.1%.
行政区划
TongdaoDongzuZizhixian,431230,418500,县人民政府驻双江镇,截至2005年12月31日,通道侗族自治县辖8个镇、10个乡、3个民族乡。双江镇:辖:城北、城南2个居委会;城东、塘冲、杆子、吉利、大寨、牙寨、长寨、桥头、寨上、马家坝、烂阳、红香、芋头、上团、琵琶、罗武16个村委会。
县溪镇:辖:县溪镇居委会;瓜坪、坪朝、多星、屯里、恭江、高寨、杆子溪、阳晚滩、蔬菜、晒口、深度、地阳坪、张黄、黄忙、老湾、香坪、茶溪、土溪、同古、田家、木溪21个村委会。
播阳镇:辖:旗山居委会;东门、南门、上寨、陈团、新团、冲华、楼团、黄土团、地角、闷团、龙吉、水塔、池喇、寨什、黄垢、黄寨、上湘17个村委会。
临口镇:辖:兴临居委会;临口、五一、杏花、石壁、桥梁、上洞、太平岩、中团、江寨、官团、山溪11个村委会。
牙屯堡镇:辖:牙屯堡镇居委;牙屯堡、外寨、老寨、寨脚、头所、树团、枫香、绞坪、元现、八毫、金殿、甲田、天坪、瑶朗、沪溪、团头、古豹、古伦、地马、通坪、桥寨、逊冲、转朝23个村委会。
菁芜洲镇:辖:兴菁居委会;菁芜洲、地朗坪、车控、地连、水南、里勇、寨头堡、銮塘、小江、马头、地会、八路、老王脚、江口、曹家冲、蒋家堡、九龙桥、芙蓉、坪溪19个村委会。
溪口镇:辖:团尾居委会;溪口、北山、大沙头、坪头、古友、北堆、下寨、北麻、画笔、罗城10个村委会。
陇城镇:辖:陇城、路塘、竹塘、南地、远冲、中步、双斗、吉大、坪寨、下寨、坪稳、牙大、安乡、石坪14个村委会。
江口乡:辖:包里、地宅、大团、道塘、西团、江口、西流、地黄、沙团、古冲、上水涌、下水涌、牛梗13个村委会。
戈冲苗族乡:辖:肯溪、锅冲、占字3个村委会。
大高坪苗族乡:辖:大高坪、黄柏、地了、龙寨塘4个村委会。
独坡乡:辖:木瓜、小寨、坎寨、独坡、金坑、地坪、坪寨、上岩、猛冲、新丰、骆团、虾团12个村委会。
杉木桥乡:辖:杉木桥、联团、龙塘、小水、大塘口、桃子坪6个村委会。
木脚乡:辖:木脚、溪上、更头、石榴、石岩、坪水、凉江7个村委会。
下乡乡:辖:下乡、坪地、所里、流源、雷团、城坪、土门7个村委会。
马龙乡:辖:竹坪、瑶团、里问、铺头、黄家堡、辰口、汉龙、马龙、罗溪、向晖、生棋、长安堡12个村委会。
传素瑶族乡:辖:新团、渔塘、传素、古孟、潘家寨5个村委会。
黄土乡:辖:盘寨、头寨、尾寨、新寨、上都、下都、弄盘、下盘、半坡9个村委会。
坪坦乡:辖:坪坦、横冷、坪日、阳烂、高团、高楼、高步、田寨、高本、三层、双扒11个村委会。
坪阳乡:辖:坪阳、新寨、桐木、马安、马田、横溪、东江、城旋、孟龙、老寨、新江、三盘12个村委会。
甘溪乡:辖:洞雷、溪脑、西皮、料岩、长界、冷冲、张里、恩科、红星、甘溪10个村委会。
旅游资源
通道县旅游资源丰富,经普查,共有8个主类,27个亚类,86个基本类型,计236处景观,种类齐,组合好,特别是原生态侗民族文化、自然生态风光、古朴人文景观三大板块交融相汇,独具魅力,由此而形成的“浓郁异质文化差异感”对于寻找理想旅游目的地的人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独特的侗族文化:。勤劳、智慧的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民族差异感强的文化。民族建筑方面,以鼓楼、凉亭、风雨桥最为出色,不用钉铁,工艺精湛,堪称侗族建筑的“三件宝”。民族服饰方面,以侗锦、侗帕、侗带最负盛名,其工艺之精细,色彩之艳丽,图案花纹之美观,民族特色之浓郁,可谓巧夺天工。民族文艺方面,侗乡一向被誉为“歌舞之乡”,至今还传承着“行歌坐夜”之古风,流传着数十种民族歌舞,以琵琶歌、侗戏、侗歌、哆耶、芦笙舞最受人喜爱。尤其是侗族大歌,以其神奇的多声部合韵,名扬世界。民族体育方面,通道又被称为“民族体育之乡”,传统的抢花炮、射弩、高脚马、多毽、荡秋千妙趣横生。民族饮食方面,甜醇的苦酒(侗王酒),香喷的油茶,陈年的腌肉腌鱼风味别具。民俗方面,侗家的抬官人、萨岁、婚礼、喜庆、岁时等习俗古雅淳朴,奇异独特。以皇都侗文化村为中心,沿黄土、芋头、坪坦、陇城、坪阳一带,构成了一条保存完好、多姿多彩的百里侗文化长廊,是我国侗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保护好,发展好民族文化遗产,我县正在积极采取措施保护,申请将百里侗文化长廊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神奇的自然风光:。通道境内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年平均温度16.3℃,无霜期为298天,冬无严寒(一月平均气温5.2℃),夏无酷暑(七月平均气温26.2℃),是理想的避暑度假圣地。境内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77.7%,北部、东北部是莽莽森林,生长着1202种木本植物,有珙桐、银杏等44种珍贵树种,憩息着白鹤、麝、大鲵等珍稀动物40余种,生态环境之好,物种之丰富,在全国首屈一指,不仅是“天然的生态氧吧”,而且是丰富的“动植物博物馆”。境内处处有景,移步换景。最为典型的有被地理学家誉为“绿色万里长城”,绵延168平方公里的丹霞地貌­——万佛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于1997年获得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地质公园称号,现正申报国家级),区内分布着独岩、钩岩、鹞岩、七星山、神仙洞、将军山、万佛山、紫云山等八个小景区,拥有“独岩挺秀”、“七星古庵”、“福地洞天”、“雄狮望月”、“擎天一柱”、“美女望夫”、“神州海螺”、“金龟觅食”、“天生鹊桥”、“三十六弯森林迷宫”等十大绝景。万佛山秀丽旖旎的风光,令游客流连忘返,可与桂林山水、张家界风光媲美,电影《罗荣桓元帅》的部分场景就是拍摄于此。原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会长、中山大学地理系教授黄进先生,到通道多次考察,挥毫写下了:“通道东北万佛山,万座丹峰拥翠环;神州丹霞五百处,此山可列十名前”的诗篇;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现全国旅游协会会长何若泉先生到通道考察也留下了:“北立张家界,南卧万佛山;两山皆俊秀、欲比高低难”的诗篇。除此外,万佛山景区的外围还有宏门冲原始森林公园、龙底生态漂流、恩戈热带沟谷雨林风景区、晒口“高峡平湖”、九龙潭国家水利名胜区、黎子界、白水界、麒麟洞、桃子冲瀑布等多个景点。其中的龙底河漂流源于城步南山,高山流水,清澈透底,漂程10公里,两岸郁郁葱葱,古树缠藤,青山绿水相映成趣,人漂其上,可寻“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之古悠,偶落水中,喝口水也是天然的矿泉水,沁人心肺,其乐无穷,加之惊险刺激自助漂特色,堪称“南国第一漂”。
丰富的人文景观:。通道是湖南的文物大县,人文景观十分丰富。目前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3处(马田鼓楼、坪坦河风雨桥群、芋头古侗寨群),省级6处(坪坦回龙桥、横岭古楼群、阳烂寨门、播阳白衣观、锅冲兵书阁、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通道转兵会议会址­——县溪恭城书院),市级2处,已列入县级的7处,暂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各类文物达900多处,还有下乡新石器时代大荒遗址、红军小水战斗纪念碑、黎子界红军墓等等。特别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通道转兵会议会址­——恭城书院,具有很高的革命历史教育意义,现已修缮对外开放,是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被列入“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的贵阳——凯里——镇远——黎平——通道——桂林线途径,并成为我省首批公布的30个红色旅游重点景区,被列入我省5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现在正在争取进入国家红色旅游重点景区第二批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