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电子地图 > 惠州市地图 > 惠城区地图 >
潼湖镇地图
潼湖镇相关地区地图:

基础设施

镇内拥有日供水量150吨的自来水厂3座,生产生活用水充足。镇内电力供应充裕,有35KV的变电站1座和有1座110KV的变电站。全镇已开通程控电话4100多门,开通了宽带网,并有移动通迅发射站多个,通讯发达。潼湖党委政府以昂扬斗志,锐意创新,审时度势,提出了“二三三”战略,不断推进工业的突破性发展,促进农业及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潼湖镇已规划有三个工业开发区(即永平工业区、广和工业区、三和工业园),至1997年底,三个开发区的各项规划建设工作已初具格局,三个开发区三点一线全长14公里,形成一条工业走廊。广和至三和接陈江为东冀,广和至永平接桥头镇为西冀的两条主干道,全程已铺设好12米宽的接桥头镇为西冀的两条交通主干道,全程已铺设好12米宽的水泥路面,而且广和开发区、永平工业区处于沿江一带,因此,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领导机构

2009年潼湖镇三套班子成员分工,钟阳光同志兼任镇人大主席,负责镇委和镇人大全面工作;联系广和片。张水平同志主持镇政府全面工作;联系潼湖片。赖国强同志协助镇委书记工作,分工管党群(工、青、妇)、组织人事、武装、政法、维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统战、精神文明建设、国土以及沙场;联系岗里村、广和村。苏水容同志分工管人大日常工作、依法治镇、关工委、石场、砖厂及镇属企业;联系赤岗村。刘达琴同志分工管农业、农村、财贸、统计、审计、物价、法制、供电、行政执法和各部门工作;联系黄屋村。黄惠雄同志分工管计划生育、社会事务(双拥)、侨务、侨联、医疗卫生工作;联系永平村。钟小君同志分工管纪检、监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协助计生工作;联系三和村。杨太洪同志兼任武装部长,分工管武装、治安联防大队和组织民兵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协助农村、农业工作;联系五村村。何超平同志分工管组织、干部人事、妇联、党政办、信息工作,协助党群工作;联系广和社区。李军同志分工管宣传、教育、文化、精神文明工作、科技和科协工作;联系琥珀村。唐春培同志分工管信访工作,乡村建设、规划、环保、交通、环卫;联系红光村。唐志强同志分工管工会、老龄办工作;联系新光村。邱建友(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负责纪委、监察、科教、科普工作。包括纪委、中学、小学。钟汉强(党委委员、人大副主席),负责人大、信访、工会、统战、宗教、关工委工作。曾振辉(党委委员、武装部长),负责武装、政法、安全生产工作。包括综治、司法、派出所。许燕香(党委委员、妇联主席),负责妇联工作。林德荣(党委委员),负责人事、组织、青年工作。林瑞雄(党委委员),负责宣传、信息、统计工作,包括文化、广播电视。分管党政办、体育工作。刘运清(党委委员),负责计生、圩镇、环卫工作。

经济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潼湖的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003年6月,惠州市区划调整,潼湖镇划归惠城区管辖(原隶属惠阳市),成为惠州市中心城区的一部份。区划调整以后,区位、资源和后发三大优势日益凸现。2004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0%,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5%,工商税收同比增长32%。道路、供水、供电及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国内外客商纷至沓来,工业开发蒸蒸日上;生态观光旅游发展方兴未艾;仅2004年引进工业项目22宗,合同利用资金近15亿元。潼湖,迎来了新一轮的投资开发热潮。一个新兴的现代化工业旅游城镇屹立在美丽的东江河畔;潼湖,这颗镶嵌在东江河畔的明珠闪耀出更加绚丽的光彩。2007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04亿元,其中工业产值7.95亿元,农业产值1.30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4550元。在镇党委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全镇的工业发展迅速。共有集体、民营、外资等各种形式工业企业122家,涉及建材、化工、五金、染织、工艺品加工等多个行业,产品行销国内外。其中,外资企业13家,实际利用外资2400多万美元,主要生产灯饰、化妆品、涂料、丝花、圣诞饰品等。另外,镇内有砖厂18家、石场12间,年产红砖2亿多块、石仔280多万立方米,产品主要销往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也稳步发展,已形成水果、蔬菜、水产、“三鸟”等大型生产基地5个,大部分产品出口香港和东南亚各国。

行政区划

☉广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永平村民委员会,☉赤岗村民委员会,☉黄屋村民委员会,☉五村村民委员会,☉三和村民委员会,☉新光村民委员会,☉琥珀村民委员会,☉岗里村民委员会,☉玳瑁村民委员会,☉广和村民委员会,☉红光村民委员会

交通网络

潼湖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境内东江沿岸可建1000吨级以下的深水泊位数十个,上航可至河源、龙川;下航可达石龙、广州。陆路方面,广陈、广永公路贯穿全镇,与陈江镇、东莞桥头镇均有宽敞的道路相通,镇内村村通路,整体形成了一个畅顺的交通网络。